张博博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学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与题材,影视创作通过艺术性叙事将文学作品以更贴合人民群众认知的形式与方式进行呈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尽管文学作品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相较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所独有的特性,如文字语言的抽象性、想象性则成为制约受众认知与立体化感知文学作品艺术性的一大难点。因此,影视剧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及其对文学作品的演绎与诠释逐渐成为影视剧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1]影视剧创作人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动摇。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包括细节真实、场景真实,道具、人物与事件编排的相对真实[2]。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人员只有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才能具体把握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感变动与精神状态。在电视剧《人世间》中,其叙事的平民化主要表现为题材内容的平民化与叙事角度的平民化。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注重社会现实生活基础上的“真实性”,即对人们真实生活本质的把握、对日常生活的把握。电视剧《人世间》以周秉昆、周秉义、周蓉、郑娟等为代表的平民子弟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长达50年之久的时代变迁与平凡人物的烟火岁月。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极具代表性的日常生活无外乎婚姻、住房、就业等几个方面。
第一,婚姻大事作为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在此电视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得知妻子无法生育后仍不离不弃的周秉义与郝冬梅的忠贞爱情,到周秉昆与郑娟在困苦境遇下相互扶持与关爱的艰难“结合”,再到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奔赴贵州的周蓉,最后因冯华成出轨而以离婚收场……该剧以各个人物的婚姻爱情为叙事主题,为观众生动、立体地展现了普通民众的婚姻爱情,深刻揭示了当今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夫妻之间只有相互体谅与理解、互相信任与宽容才能够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
第二,住房问题与当时中国房屋制度的改革紧密相关,也在剧集内容中得以真实呈现,牵动着人物角色和观众的喜怒哀乐。周家兄妹三人和父母共住的地方属于计划经济下房屋公有制管理,是典型棚户区“光字片”内的一处几十平方米的平房。起初由于父亲常年参与“大三线”的建设不常在家,房子空间的紧张感还不甚明显,但随着父亲、哥哥与姐姐相继回家探亲,周秉昆甚至需要去朋友家“蹭住”,住房的拥挤与紧缺可见一斑。此外,关于住房紧张的问题,周秉昆一家并不是个案,生活于“光字片”棚户区的乔春燕与曹德宝、肖国庆与吴倩、孙赶超与于虹等夫妇同样也因住房问题而时常感觉到沉重的压力与焦虑。这种影视人物日常生活的“群像”生动且深刻地反映了该时期居民的住房环境与生活状况。
第三,就业问题是贯穿该剧的重要方面。在剧中关于不同人物的就业、择业与创业的处理可谓相当成功。在电视剧《人世间》中,父亲周志刚是西南“大三线”的建设工人;哥哥周秉义凭借清正廉洁的作风与个人突出的工作能力从工农兵大学生成为副市长,并在任职期间完成了对“光字片”的旧城改造;姐姐周蓉在国家恢复高考后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相较于家人而言,周秉昆的工作一直不够稳定,却也因时而变,从木材厂普通工人到酱油厂的员工,再到为了编制而化身临时工为出版社经营饭店、开教育书店、出狱后创业开搬家公司,最后经营私人饭馆……周秉昆的每一次职业选择都暗含着时代的转型与市场需求的转变,生动呈现出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中国百姓生活的冲击与影响,也表现出了中国普通民众意志的坚强与坚韧。
从叙事学的角度而言,任何影视剧都是在讲故事,不同的故事采用不同的叙事角度,就会产生各不相同的表达效果。电视剧相较于文学更具有写实的艺术性,通常以一种更加接近真实生活的状态进行叙事,叙事的平民化不仅表现在电视剧题材内容的平民化,更表现在叙事角度的平民化。叙事角度的平民化指的是创作者以平民化视角叙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贴近现实的人和事,将真实、自然的百姓生存状态生动地表现出来[3]。
在电视剧《人世间》中,编剧和导演以平民的立场与角度将镜头对准了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剧中对于生活化场景的建构极具地域色彩,如在剧中,“火炕”是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母亲会坐在炕上给女儿织毛衣,邻居来了会坐在炕上嗑瓜子聊天,父亲和孩子会在炕上“骑马”,一幅幅真实、生动、“接地气”的生活画面引发了中国几代人的心灵共鸣。此外,春节在剧中反复出现,浓郁的东北生活气息一次次在过年中呈现出来,从周秉昆和朋友辗转买到猪肉向母亲邀功,到郑娟利用寒冷的天气,将饺子放到院子里进行天然“速冻”,这些属于东北城市的特色,都深深触动着广大观众。
另外,剧中通过展现平民人物在生活中的种种境遇立体刻画了普通民众所特有的世俗精神,并给予了肯定与宣扬。这种世俗精神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平凡人物在追求生活与理想的道路上,不畏艰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他们面对亲情、友情、爱情时的真挚、忠诚、平和与仁爱的情感。在历经父母逝去、疾病缠身、痛失爱子、牢狱之灾、失业下岗等一切人世间的苦痛与挫折后,他们仍旧心怀热望,书写了普通劳动者踏实勤恳、昂扬奋斗的时代精神。据统计,在电视剧《人世间》中,有名有姓的角色有100多人,且80%以上的人物都是老百姓,正是这种力求平实的叙事,才将具有“平民”质感的百姓生活史得以全面呈现,无论是婚姻家庭还是友情与爱情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叙事结构即作品的整体构架,决定着一部作品的叙事顺序与叙事风格,对于电视剧的创作而言至关重要。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人世间》的叙事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家庭人物关系为主线串联全剧,又以生活化的矛盾与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紧紧聚焦于百姓的生活命运,以此讲述中国的社会生活。
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尊幼卑”[4]。而在当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传统的伦理关系的传承与表现主要围绕着父子、夫妻和兄妹之间的关系展开。反观《人世间》的成功更是离不开剧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百善孝为先”,电视剧《人世间》中对于中国式的“孝道”也作出了明确的阐释与表达。例如,剧中周家的女婿冯化成曾说道:“孝分两种,养口体与养心智。周秉昆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周秉义与周蓉选择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以此区分开了周家孩子们的“孝道”,这里择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大哥”周秉义为例,具体分析《人世间》中以家庭伦理关系为核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一直存在着“长兄如父”的观念,作为家中的长子,周秉义自青年时期便承担着比弟弟妹妹更多的责任,因而从剧情的开始,国家提倡上山下乡时期他便积极主动响应政策,承担家庭责任。对待爱情,他忠贞不渝,在建设兵团时宁愿错失升职的机会也要如实汇报自己与郝冬梅的关系;对待工作,他清正廉洁,忘我奉献,即使身患重病也要完成棚户区的旧房改造,为百姓谋取福利;对待家人,他于心有愧,当弟弟周秉昆因过失致人死亡被判入狱,他因拒绝滥用职权,被家人与朋友误解时,他也只是克制着情绪,始终将政治立场放在首位。剧中的周秉义踏实苦干、行事正义,将两袖清风、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的光辉形象与铁面无私的“大哥”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视剧中的情节与冲突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剧中的矛盾与冲突是推进情节发展,抓取观众兴趣点与求知欲望,从而提升电视剧收视率的关键因素。电视剧中的矛盾冲突最常见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在《人世间》中,创作者以家庭关系为基础展开叙事,使得人物关系较为清晰,矛盾冲突也多为家庭结构上的冲突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即生活化的冲突。生活化的冲突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发生,和生活相融,冲突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则开合自如、张弛有度,少有突兀感、隔膜感[5]。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人世间》中,诸如父亲与儿女之间的争吵,正是生活细节的堆积与情绪的积累共同构成了剧情的冲突点。
此外,在制造生活化冲突的基础上,电视剧创作者还加入了突发性事件、悬念等戏剧化因素。在《人世间》中,周秉昆最初因受水自流、骆士宾的委托去给怀孕的郑娟送钱,而结识、爱上了这个未婚先孕的女人。在名声大于一切的保守年代,为了保护郑娟母子,围绕这个孩子的身世之谜发生了很多的矛盾,先是周秉昆对内外统称郑娟的孩子姓“周”,并为其上了周家户口,到后期骆士宾因无法生育而试图要回孩子引发系列争端,直至送周楠出国留学,双方才逐渐和解。正在观众都以为故事将朝向幸福发展之时,一向勤奋上进的孩子周楠却在出国留学时因见义勇为而客死他乡,骆士宾与周秉昆因周楠的死在机场外大打出手,最终导致骆士宾死亡,周秉昆由此突然面临着判刑入狱的后果。这一切戏剧性矛盾与冲突的发生,使得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周家原本普通平凡的生活被打破,从而促使观众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增强了观众对于剧情发展走向的期待。
《人世间》是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中表现中国式“家庭”的一张缩影。剧中渴望得到肯定的儿子周秉昆与爱之深切却不善言辞的父亲周志刚,真实地演绎出了两场激烈的争吵,让不少中国家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周母突发脑出血昏迷的两年中,郑娟和周秉昆为母亲穿衣喂饭、擦身按摩、擦屎端尿直至其恢复意识,都让观众深刻感悟到了“家”的真谛。在剧中,周父由于常年在外,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拍全家福,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却因种种原因,最终在逝世前也没能实现,这也在无形之中提醒着观众要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这部电视剧用温情作为叙事底色,用亲情贯穿每个“艰苦瞬间”,用50年的生活变迁史,刻画着中国式家庭发展的故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观众对于家庭观的认知与建构。当观众在为周家发生的故事感动的同时也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随着《人世间》的热播,关于家庭观的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探讨,引发了广泛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承载着凝聚民族精神、传递时代声音的重要责任,对于唤醒集体记忆、增强集体凝聚力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世间》正是这样一部传递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在剧中,以周秉义、周秉昆、周蓉、郑娟等为代表的人物,以最现实、真实、朴实的形象为观众树立了一个个刚正有为、坚韧宽容、体贴通透的平凡人物形象,把观众带回到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纯真年代。“觉得苦吗?嚼嚼自己咽了”,这是周秉昆教导孩子的人生智慧,也是平凡人物历经生活苦难得出的经验,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与精神使得无数观众为之动容。这部以平民化视角叙事的电视剧,通过细腻生动的生活细节、契合角色的人物语言与演员精心的演绎,写活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民族精神作出了贡献。
在强化现实主义创作的大时代,电视剧《人世间》细腻、真实地展现了时代发展背景下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为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本。《人世间》的成功表明,影视创作既要注重汲取文学作品中的养分,也要尊重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只有牢牢树立影视创作的精品意识,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深挖现实、深思现实,才能以心以情,讲好平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