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代莎,唐小平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点已转向全面支持农村振兴,近年来农村物流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国家先后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 《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的意见》等众多文件,部署了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任务,构建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高水平设计和政策体系,积极引导资金、企业等要素参与农村物流建设[1]。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全国邮政农村投递路线1 050 000 条,较上年末增长了3.9%;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单程) 4 155 000 公里,较上年末增长了1.23%,邮政营业场所乡镇覆盖率保持100%,“快递进村”比例超过80%,网络零售额已达1.7 万亿元规模,比2014 年的1 800 亿元增长了844.4%。
农村物流作为改造农村商品流通、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的先导性产业,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必将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2]。农村物流既不同于城市物流也不完全等同于农村市场物流,它具有服务范围大、运输距离长、配送时间短、运输成本低、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基础设施要求高等特点。目前,我国已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对物资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需求日益多元化,这使得农村物流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因此,加快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较低、信息渠道不畅等因素制约,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物流需求旺盛而物流配送能力严重不足、物流供需脱节严重以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物流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微观数据与文本资料为依据,探究农村物流“下不去”与“上不来”这一双重难题的成因,寻求破解路径。
中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电商应运而生,物流环节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农村电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物流配送是关键一环,只有高效便捷地完成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才能保证其正常运作。因此,优化农村物流体系对于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向上流动也给农村物流发展带来更多需求,要实现农村物流与电商平台的高度融合,从而使农村物流在技术、业务和管理上与电商平台的需求相匹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重构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求,国家对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农村物流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更多的农户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做生意,在农村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信息技术在农村领域的广泛应用,农村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程度不断加深,为实现“三农”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农村物流业必将迎来巨大机遇和挑战,农村物流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载体。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加速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农村物流水平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农村物流是农村地区生产建设的主要载体,它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农村的生活需求成本和农产品的出口成本等。它在振兴农村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发展农村物流对农村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振兴农村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发展农村物流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乡村振兴[3]。
“工业品下不去,送不起”“农产品上不来,走不远”是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两个基本事实。我国许多村落都坐落在地理条件恶劣地区,这些村落单位人口规模较小,居住较为分散,道路交通通信网络设施较差,物流人员收取或者派送村与村之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以及人力成本,农村的快递路线大多为单线,开起来几乎是空载状态,这导致物流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物流服务水平差,“最后一公里”“工业品下不去,农产品上不来”等问题难以解决。当前快递公司网点大多停留在乡镇层面,真正意义上规范化村镇物流网点比较少见。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从县到市、由县至乡、由乡至户”的物流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方式耗时长且不稳定。如何提高农村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之一。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4]。
“下不去”“上不来”这两个基本事实,是我国农村物流问题的现实表现,而其深层原因表现如下几方面:
(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物流功能得以实现和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2]。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22 年初,全国拥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33 万个多个村,87.3%的村通上公共交通,“快递进村”占80%以上,80%以上乡镇区实现5G 网覆盖,农村互联网普及率57.6%,农村物流需求日益增加,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也提出更高要求。尽管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①农村公路作为农村最为基础的物流设施之一,还未全覆盖。②虽然目前80%以上乡镇镇区已经实现5G 网覆盖,但是农村网速较慢,信号也不稳定,限制了物流信息化变革的步伐,许多网点很难落地生根,经营人员有很大不稳定性,同时大规模运输,组装及仓储连锁网点较少。
(2) 物流市场主体发育滞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物流市场呈现出快递、供销公司、集体以及其他股份制和其他多种传统物流经营主体并存的多元化发展,多维度态势。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尚无法有效地适应中国日益增长的农村物流需求:
首先,农村物流市场主体数量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物流企业将近6 万户,涉及农产品物流业约3.8 万户,农副产品物流业约1.8 万户,数量少,且农村物流市场主体刚刚起步,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竞争力较弱、规模一般。
其次,农村物流市场的主体组织化不强。我国农村物流服务相关企业尚未充分实现组织化运作,尤其是个体经营者以农户自发为主,其资金实力不强,物流知识经验不足,多以个体经营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处于传统粗放型阶段,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粗放落后。另外,农户生产量少、土地管理不善,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滞销,制约着农业和经济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不断降低农民从事物流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给农村物流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农村物流市场主体结构不平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小农户与大农户”并存的格局,大型物流设施与龙头企业的缺失使其在农产品收购,加工与销售等环节很难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也使其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很难起到集聚效应,特色农产品也很难形成品牌与产业优势。
(3) 物流体系不健全
信息是物流运作之本,农村物流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作为支撑。当前,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但仍没有形成一个完善有效的农村供应链。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不掌握或不完全懂,无法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在如何把网络、信息同自己的生产连接起来上,多数村民经验不足。并且EDI、GIS、GPS 等先进物流信息技术也没有被有效地运用到农村物流当中,很难对“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进行有效的信息与决策支持,物流运作陷入粗放经营。
(4) 物流人才支撑不足
物流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农村物流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限制因素。物流产业的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支撑,而农村物流发展则需要有专业人才来保证,但农村物流所具有的农村属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对本地生活习惯与文化特色有所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物流相关专业技能。但农村物流从业者大多是农村本地的村民,由于个人的发展需求或者自家的经营需求,由务农或者打工改行做农村物流,他们缺乏专业培训,并且对物流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于产业的前沿动态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难以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导致物流环节的阻滞和物流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难以实现农村物流资源整合,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电商化。
不断促进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发展,目前国内农村地区电商物流网络建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基础设施还有待改善。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体系,提升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产品进城下乡顺畅对接。夯实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基础,健全村主干路,提高农村公路普及率。积极推广村级快递网点建设,推动村社之间实现双向对接和便捷运输。提升乡镇及以上城镇物流配送体系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推动“村村通”工程的落实。不断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和运行速度,减少农村和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差异。
首先,要科学制定县域内城市和乡村两级物流体系规划,完善“多规合一”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内物流园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合理布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提高农产品保鲜水平。通过开展农产品“互联网+”行动,推动农村物流配送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加大对农村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充分整合利用已有物流资源,做好农村物流设施网络规划。
其次,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形成“一核心”“两辐射”“三联动”区域内物流配送网络布局框架。一是在县域内合理规划布局县外物流配送站点,提高区域整体服务水平和运行质量,形成以“大中小微”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格局,使邮政和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农村具有深厚基础的服务网点物流资源开展代存代收代发工作。同时搭建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并通过该平台上的各个物流网点连接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实现实时的信息分享,对取件和配送等信息分享以及对配送车辆的资源共享。
最后,加快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与邮政企业的合作,发挥其优势资源,共同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并对传统的邮政速递方式进行改进创新,为农民提供更便捷、快捷的服务。同时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引导其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构建多部门多业态融合发展格局,多方布点,全面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网络互联,节点共享,日臻完善面向农村物流服务效能。
发展农村物流支撑乡村振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来实现,应以人力资本开发为先。专业人才的培养需倍道而进:首先,要紧紧围绕农村物流的发展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对农村物流和农村电商业务进行广泛的培训。其次,建立以政府推动为主,多方参与的完善的“产教结合”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再次,采取多种支持政策拓展培训渠道,激发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做乡村振兴领航者的积极性,为大力发展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物流产业打下更广阔的人才基础。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最后,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农村现代物流业市场空间,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产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