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敢,张湘毅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对于高素质、适应性强的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前,传统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行业的要求,迫切需要高校物流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高校物流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物流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产教融合是将产业和教育资源有效结合的一种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产业需求的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物流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一,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供应链管理在物流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物流不再是简单的货物运输和仓储,需要学生具备供应链的综合管理能力,包括协调各环节、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等;其二,从数据驱动决策的需求来看,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物流行业对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1]。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运用相关软件工具的能力,以便能够处理和解读海量的物流数据,从中获取业务洞察并做出精准决策;其三,表现在跨境物流和国际化要求。国际贸易的扩大和跨境电商的兴起,带来了跨境物流和国际物流的增长。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国际贸易知识、了解跨境运输和关务流程,以及掌握国际物流规划、海关合规和国际贸易条款等方面的能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不同岗位的需求。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产业的需求。高校需要与产业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与时俱进、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快速发展,对各个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需要培养具备相关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以适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传统行业则面临人才过剩的问题。高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以满足产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产教融合可以提供学生与实际物流业务相结合的实践机会。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实习和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增加实践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竞争力[2]。另外,通过与行业专家的合作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于课程中,使教学内容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行业最新的技术、政策和趋势,提前适应行业变化,增强竞争力。
当前,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更新。然而,一些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无法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可能与实际需求脱节,影响他们应对行业挑战和需求变化的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一些课程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学生缺乏与真实业务场景接触和实践经验积累的机会,限制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培养。一些物流管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讲授模式可能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
物流行业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深入了解实际运作和管理的经验。然而,一些物流管理课程缺乏行业导师或实践导师的参与,无法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引入行业专家或从业人员作为导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业实践,并提供实用建议和行业导向的指导。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实习和调研,可以提供学生与真实业务环境接触的机会,并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然而,一些物流管理课程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行业适应性。
其一,高校可以与相关物流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物流行业与高校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举办行业讲座和研讨会等。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接触行业实践和企业资源。其二,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计划。物流行业与高校可以共同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提供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企业可以派遣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反馈。其三,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高校可以邀请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客座讲师或兼职教师,参与物流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工作。这样可以将实际经验和最新行业动态引入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实践要求。此外,高校可以与物流行业相关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和创新项目,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和资源支持,以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实验研究,探索物流领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作研究,高校能够获得行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和需求,而物流企业则可以从学术界获得创新思路和科技支持。
从产业导向来看,课程设计应紧密结合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能力。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参与等方式,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要求保持同步,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适应性。从实践教学层面考虑,应注重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习、实训、项目案例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物流环境中进行操作和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从跨学科融合角度出发,物流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供应链管理、运输规划、仓储管理等。课程设计应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具备综合的物流管理能力和全局思维。课程设计要体现创新和科技导向,应关注物流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技术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首先,调研物流行业。了解当前物流行业的最新趋势、技术和发展方向。阅读相关的行业报告、研究论文和新闻,参与物流研讨会和行业展览,与从业者和专家进行交流,以获取行业的最新信息。其次,确定关键知识领域。基于调研结果,确定物流行业中的关键知识领域。物流涵盖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料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将这些知识领域细分为不同的模块,以便系统化的教授和学习。进一步的,建立核心课程。设计核心课程,涵盖物流行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供应链管理原理、物流规划与设计、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等内容[3]。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最后,引入实践教学。由于物流是实践导向的学科,因此应该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物流问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企业合作项目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物流活动,了解实际操作和管理。确保课程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知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或仿真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可以选择真实的物流案例或设计仿真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4]。例如,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物流项目或模拟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可以与物流企业或组织合作,让学生实际操作物流流程、优化供应链、设计仓储布局等。也可以借助校内虚拟仿真和技术应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和技术应用来模拟物流环境和操作,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和体验[5]。通过利用现代技术与工具,可以丰富物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这种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另外,可以邀请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士或从业者作为行业导师,参与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行业导师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和最新趋势,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行业[6]。这些虚拟仿真和技术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决策能力。建立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个人报告、项目评估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并基于反馈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产教融合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教师是课程设计和组织的主要责任人,是引领者和组织者。教师应根据产业需求和学生发展目标,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此外,教师也扮演着学生、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角色。积极与行业合作伙伴沟通,了解行业的需求和趋势,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行业要求和就业前景。教师也是学生的指导者,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培训、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为了提升教师在产教融合教学中的能力和水平,需要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一是通过行业知识和实践培训,参与行业交流和实践活动,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和实践经验,通过行业实践、实地考察、企业合作项目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行业洞察力和实践能力。二是教学方法和策略培训,在产教融合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包括案例教学、实践项目设计、虚拟仿真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借助技术工具和平台培训,掌握现代技术工具和平台,如虚拟仿真软件、物联网设备、数据分析工具等。通过相应的培训,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来支持产教融合教学的实施。学校应该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建立起学术研讨和交流平台,组织学术研讨会、教学讲座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创新思维。鼓励教学团队合作,推动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教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校也可以提供专业发展支持,如培训经费、学术会议参与、研究项目资助等,这些支持可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和课程设计支持,以此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体验。
高校物流课程教学改革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与产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创新、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以及学校的支持和管理体制等。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物流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产业合作、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可以推动高校物流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这也将有助于满足物流行业的需求,并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物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