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琦,梁海剑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了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全国高校积极推进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各个方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重要成效[2]。然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具体运用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3]。特别是如何结合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仍然是当前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鉴此,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为例,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对课程思政进行研究与实践,总结经验并提出其优化路径,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为向高等教育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法是由我国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基于传统课堂和讨论式课堂各自优势,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改革创新成果[4]。该教学法于2014年开始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并应用,2015年被纳入教育部的教师培训项目。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要求。对分课堂教学法,建立在权责对分的理念之上,将课堂时间分为教师精讲课程时间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研讨时间两大部分[5],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需求,将话语权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负担起学习的主体责任,从而构建一种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的新型课堂模式,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对分课堂教学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该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分别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转型,以及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主体是指在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带着问题或作业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转型是指在对分课堂教学法运用上,教师只对精要内容进行讲授,减少课堂上的机械性成分,增加对学生的引导。鉴此,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教师转型特征对教学设计、内容质量以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互动是指在对分课堂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高度重视互动交流环节,以加强学生间协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师课程讲授质量和学生科研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师生感情,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课程研究对象为课程思政奠定了基础。“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是一门以政策为导向的课程,以公共事务管理和国家社会治理实践作为教学和研究对象,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工具,强化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的目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性与政策性,往往也就决定了其包含了较多的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理念。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与思政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为课程内容提供了新的教学元素。传统的公共管理学课程多以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较少主动融合思政元素教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可以融合更多的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公共政策过程时,学生通过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体会党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从而增强学生的敬党爱国意识[6]。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讲授中,让学生了解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兴起与评估方式的运用,使其深刻体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目标。通过学习公共组织的领导,使学生了解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通过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培养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授课对象的素质培育为课程思政提出了内在要求。“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一般是为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的学生或者各类管理干部培训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公共管理关注管理什么、谁来管理以及怎么管理等核心命题,探讨各类公共事务以及公共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以公共管理融合课程思政相关内容更有助于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提高学生法制意识、人民中心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
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对分课堂教学法将课堂讲授、内化吸收与课堂讨论有机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法的运用是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时代的进步赋予了公共管理学科以及教学模式新的定义和新的要求,教学理念要从灌输式向启发式,从督导式向参与式进行转型。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法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思考、积极研讨以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理念的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7]。
有益于提高学生科学决策判断力。“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基于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实践活动规律,其独特的课程属性要求教师在课堂内设计大量的符合国情、有政策指导意义且融入思政元素的公共管理案例。由于多学科交叉的属性,课堂上的案例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对分课堂教学法区别于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通过与学生对分时间和权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逐步形成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科学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将对分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中,可以提高学生科学的决策判断力,助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8]。
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课中包含了较多的理论概念,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的内容,但是很难搭建属于学生自己成熟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则更显不足。对分课堂教学法的运用,则需要专任教师思考如何在理论知识讲解中合理嵌入思政元素,通过浸润式情境化的教学场景设计和鲜活的现实案例讨论传递正能量,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使命。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三重教学育人目标,分别是理论的系统认知、方法的科学运用以及正确的价值塑造。首先,公共管理学是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公共行政学、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及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策略。显然,“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必须在学科内核的基础上,广泛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成果,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教师将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法培养学生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工具充分掌握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公共管理理论水平,帮助学生形成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系统认知。其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理论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公共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其意义。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在对分课堂教学法中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最后,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利用“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维进行观察和思考公共管理问题的素养。在课程中,利用对分课堂教学法进行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特别是对公共部门所坚持的公共利益核心价值的传授,塑造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奋斗精神,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兼有引领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过程中,需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
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相关参考资料,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法和“课程思政”要求,笔者针对性地设计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表1)。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们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阐述的理念为指导,突出党的领导、“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设计条分缕析的课程思政价值链。
“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特点鲜明,具体表现在凸显公共管理的公共价值追求、展现公共管理的与时俱进、开拓公共管理的国际视野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设计凸显公共管理的公共价值追求。该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全过程紧紧围绕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在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产业政策、疫情防控政策等议题中均可提炼出内涵丰富的公共价值观,使学生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责任当担,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制度自信。
其二,着重展现公共管理的与时俱进。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公共管理是与时俱进的管理。一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其中蕴藏了丰富的“课程思政”故事。通过讲授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使学生深刻感受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课程讲授过程中离不开公共管理实践背后的时代精神元素,特别是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所形成的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讲授过程中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引领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确保时代精神的赓续传承。
其三,开拓公共管理的国际视野。公共管理学最早起源于西方,经过各国具体的实践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与各国国情密切结合的国别特点。中国在继承发扬我国优良的治国理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比较研究方法,突出各个专题的中外比较,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铸就家国情怀。
为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我们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将课堂分为教师讲授、分组研讨、汇报反馈三个环节。讲授环节由教师主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精讲留白”为学生自主研讨留下空间。分组研讨环节由学生主导,针对教师“留白”及章节作业分组进行研讨,及时内化讲授环节涉及的概念和知识。教师可适时参与分组研讨,对学生进行引导,进一步夯实讲授环节课程思政的效果。汇报反馈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学生结合章节作业进行小组汇报,为学生提供全班交流的机会,教师则针对学生汇报内容提供反馈建议。同时,为充分发挥讨论课堂的优势,增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我院“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教师模式。教师结合自身优势按照专题分工讲授理论知识,主持讨论辅导,讲评学生的作业与汇报。
课程思政要求学生从“国之大者”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完成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对分课堂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精讲、分组研讨、汇报反馈等环节帮助学生内化吸收,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思维形成。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法,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内容经由学生自主学习吸收、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途径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更加有效。
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平时考核、案例分析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旨在增强过程性考核,针对平时课堂、学生研讨汇报等表现进行评分,占比30%。案例分析考核旨在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案例分析能力等进行评价,占比30%。期末考核采取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关注和分析,占比40%。多元化的考核旨在进一步巩固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该方案联合多位老师已经在3个不同的学生班级进行了实践,在每次课程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对授课对象发放“以对分课堂教学法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的问卷。问卷共有13道选择题以及1道开放性问答题,13道选择题涉及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四个维度的满意度调查以及对特定环节教学效果的认同度调查,开放性问答题主要是调查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进行课程思政的总体评价和改进建议。调查问卷先后总共发放了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
从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授课学生对所有问题的认可度都较高。首先,从对分课堂教学法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认同度来看,受访学生对四个调查维度的认同度均值分别为4.45、4.55、4.70、4.61,全部介于“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之间。其次,针对特定环节教学效果的认同度,统计显示,95%的同学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对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理念的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90%的学生表示对分课堂教学法增强了自己结合专业思考社会问题的主动性,92%的同学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法增加了课程思政的趣味性。在开放性问答题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分课堂教学法激发了大家的讨论欲和参与感,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浸润式体验和启发性引导,建议多采用该教学模式。显然,“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中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应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尽管课程思政受到普遍重视,然而各校并没有统一的实施路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总结,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从我们的实践效果来看,以对分课堂教学法推动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法能够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突破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其从传授者变成引导者,更加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设计启发性的课程作业和课堂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法要充分重视学生表现出的异质性,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做到因材施教。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课程作业还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案例,由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反馈来激发学生创造活力,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