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娟
“洞庭烟雨,霏霏四起,微茫千万里,云天倒浸龙宫底。悠扬自得,扁舟看范蠡,一蓑江表谁为侣。”
洞庭湖边,潇湘水上,蒹葭苍苍,碧浪翻腾,水汽氤氲。南宋琴人郭楚望双手反剪,他吹着舒爽的江风,望着九嶷山和茫茫云天,乘船自吟。他的目光清澈而坚毅,黝黑的皮肤透着被云水滋润的光泽。
此时,郭楚望的记忆回到了那个热闹中暗藏杀伐之气的晚上,那晚的气氛如眼前之波涛,起伏中暗流涌动。
丝竹声隐隐约约,穿过高墙,从一幢挂着大红灯笼的府邸传出,好奇的人们翘首张望,私下互问:“这韩府又在办什么喜事了?”这韩府是南宋重臣韩侂胄之府。
韩侂胄,南宋权相,是魏郡王韩琦的曾孙,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
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乙亥日晚,韩府内张灯结彩,杯盏交错,琴音悠悠。这晚,韩侂胄为爱妾、他最喜欢的三夫人“满头花”举办生日宴会。
宴会极其奢华隆重,宴席上,一幅雍容华贵的《红芙蓉图》显现了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各种美味的糕点摆满了坐席,精美的酒盅盛满了清酒,年轻美貌的侍女盘着双螺髻,步履袅袅,为客人斟茶添酒,甚至一张韩侂胄平日不轻易示人的仲尼式古琴也摆在了琴桌上。
宴会主人韩侂胄叉着双腿,捋着花白的须髯,踌躇满志地坐于席中。多年前,他拥立宋宁宗有功,经过几年经营,在朝廷中建立起说一不二的权威,败坏了世风。上自晋绅士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恨透了韩侂胄,痛骂他的匿名传单常出现于都城,临安卖浆的小贩敲着碗吆喝:“冷的吃一盏!冷的吃一盏!”冷的就是寒的,“寒”与“韩”谐音,“盏”与“斩”谐音,其实是说:“姓韩的吃一盏!杀那姓韩的。”为了转移国人的视线,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韩侂胄决定发动北伐,他盘算着一出兵就能恢复中原,建立盖世功名。然而,此时的南宋与金无论在军事装备还是国库财力上,实力相差悬殊,韩侂胄发起的北伐失败,南宋又一次向金求和。金开出的求和条件之一是要韩侂胄的头颅。瞅准时机,杨皇后与史弥远、杨次山、张鎡等朝臣密谋除掉韩侂胄。
韩侂胄虽有耳闻,但他仍醉心于爱妾的生日宴和古琴中。在宋代,有很多好琴的皇帝。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爱好会起到提倡和鼓励作用。他们通过琴待诏,把散见于各地的名谱集中保存。宋太宗赵光义至道元年“增做九弦琴、五弦阮,别造新谱三十七卷”。偏安南方的高宗赵构,特意造出盾形的琴送给臣下,以示不忘武备。皇家使用的琴谱在秘阁中收藏,称为“阁谱”,后来被民间生动活泼的“江西谱”取代。宋徽宗赵佶曾利用权势搜罗南北名琴绝品,以满足自己的癖好,并专门设有“万琴堂”来贮藏这些名琴。古琴在帝王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韩侂胄跟其他皇族一样,平时也爱好古琴,收藏琴谱,并抄了很多秘不外宣的“阁谱”。
这晚的韩府来了很多达官贵人,其中有与他交好的监察御史、光禄大夫张岩。张岩平素擅长曲律,博采各类琴谱,他积极支持韩侂胄的意见,主张抗击侵略,收复失地。今日一到韩府,他忘了品茶,也忘了欣赏美人,只是久久地流连在那张引人瞩目的古琴旁。南宋初三大将之一张浚的儿子张鎡也来了,他正与史弥远等密谋杀掉韩侂胄。
几个热闹的宴会节目后,今晚的寿星“满头花”出场了,只见她云鬓高耸,穿着色彩淡雅、做工考究的柔滑绸缎,款款行至琴桌边。侍女即刻点起一炷清香,香烟袅袅升起。三夫人鞠一躬后坐到琴凳上,开始抚琴。琴音清越、流畅,满室安静。张鎡坐在韩侂胄身旁,他一边频频向韩敬酒,一边满脸通红地看着满头花,心里得意地想“你们的好日子到头啦!”韩侂胄望着低头抚琴的娇夫人,不知不觉喝醉了。
天寒夜深,草结凝露,宾主在琴声中纷纷散去,散去的人中有张岩,只是他没想到这是他与韩侂胄的最后一见。
第二天一早,韩侂胄去上早朝,身上还带着昨夜未散尽的酒味。十几分钟后,当他行至玉津园的夹墙内,遭遇埋伏,被主和派武将用铁鞭击中要害,当场毙命。他的头颅被宋朝献给金国,悬于旗杆。
韩侂胄倒台,失去了朝中依靠的光禄大夫张岩一方面紧密关注朝廷对他的处理,一方面想尽办法收集从韩府流出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珠宝绫罗,而是古琴和琴谱。张岩罢官后,他的门人也一哄而散,唯有一人没有离开,那就是跟他一样酷爱古琴的郭楚望。
郭楚望,名沔,浙江永嘉(今温州平阳,约1190-1260)人,浙派古琴的创始人。
世道变换,唯古琴使张岩受挫的心暂得平静。在罢官的日子里,张岩把韩侂胄家流出的琴谱,包括《嵇氏四弄》和市井偶然购得的野谱,与郭楚望一起合编为琴谱十五卷,准备出版。同时,又将名曲《乌夜啼》传授给郭楚望。
朝廷流放的圣旨到了,出版琴谱的计划被迫流产。行前,张岩神情凝重地将他和郭楚望合编的十五卷琴谱及他自己收藏的《蔡氏五弄》等琴谱如数交给这位忠诚的门客,希望他将古琴传承并发扬光大。
从此,郭楚望开启了他以古琴为生的生涯,并成为浙派古琴鼻祖和创始人。
疾风掠过草原,横扫江南,钱塘江上惊涛拍岸,夜色苍茫深沉,数只海鸥在江上低飞盘旋,发出咿呀之声。
京城临安(今杭州)玉皇山上漆黑如墨,一民宅里漏出微弱的烛光,窗户薄纸上映出一个高大清瘦的身影,这个人是郭楚望。
这夜,郭楚望弹了几遍《乌夜啼》后,宽衣就寝。然而他不时地坐起来斜靠在枕头上,时而又躺下,怎么也睡不着。他失眠了,索性披衣起床,点亮蜡烛。
郭楚望起身走到琴房窗户边,捋着长髯,望着繁华旖旎的京城,街上的灯笼投下温暖的烛光,但此时的他却感到身凉心寒。他的书桌上摆放着张岩传给他的十五卷琴谱和他自己搜集到的一些琴谱。睹物思人,想到张岩的被黜,想到现今的朝廷被奸臣史弥远等一手遮天,内心无比愤懑和惆怅,他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官场腐败的温柔繁华之都,他感到眼前跳动的烛光里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硝烟。
冷月穿云,寒风呜咽,西北风吹打着树枝,发出哗哗之声。郭楚望踱到琴桌前,右手中指下意识地拨弄了几根丝弦,嘟噜噜噜,琴弦发出一连串清脆的散音,继而飘散在林中和无边的黑暗里。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现:远离这个风云变幻的地方,去一个没有杀伐和争斗的隐逸之地,以古琴为伴,以山水为邻,做一个精神独立和灵魂干净的人,将光禄大夫张岩行前的嘱托传承下去。
第二天清晨,他刚入睡没多久,“笃笃笃,笃笃笃……”有人敲门。一看,是他最得意的入室弟子、台州人刘志方,正携琴抱臂,呵着冷气站在门外。
郭楚望让进刘志方,草草抹了一把脸后,示意刘志方到琴房。他从墙上取下自己的古琴,摆到桌上,刘志方也将自己的琴和老师的摆在一起。刘志方顺手点了一支香,轻烟袅袅,将琴房衬得异常安静。
郭楚望从厚厚的匣子里取出张岩从韩府收集来的古谱,一一展开,指点给刘志方看。
“这些都是韩府的?”刘志方瞪大双眼,一边翻谱一边好奇地问。
“对,世事难料,这些都是从韩府流出来的‘阁谱’,极其珍贵,我们务必保管好,并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传习下去。”
“嗯!”刘志方点点头,像抚摸婴儿一样,轻轻地抚摸这些珍贵的“阁谱”,他非常赞同老师的想法。
师徒二人在琴房专心研读着宫廷“阁谱”,并将“阁谱”与民间的江西谱进行对比。他们一边看谱,一边不时地用左右手在弦上拨弄。通过反复对照,他们认为“阁谱”的风格是“媚熟整雅”,而江西谱则“声繁以杀”,各有特色。
太阳西斜,金色的暖阳穿过木窗,投射在琴房,落在一本《蔡氏五弄》琴谱上。《蔡氏五弄》由东汉著名音乐家蔡邕创作,据北宋朱长文《琴史》记载,蔡邕想要去拜访鬼谷子先生,未能得见,故在溪水边休息,游览四周的景色后创作出了《游春》《绿水》《幽居》《坐愁》《愁思》五首曲子,用来寄托他心中的苦闷。这五首曲子是“特假物以名之耳”,即属于借景抒情之作。
《蔡氏》谱本封面上有几点墨迹,纸张已发黄黯淡。郭楚望小心地展开,说道:“今天,我把它们都传给你了。”
刘志方小心地接过《蔡氏》谱本。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他用心记谱、操练,对吟猱绰注等左手指法又细细地揣摩。“阁谱”的接力棒在郭楚望杭州玉皇山上的琴房里顺利地完成了交接。
“咕咕,咕咕”,寒鸦声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杭城的冬天漫长而寒冷。郭楚望吩咐厨房做几个下酒菜并备一只炭炉烫酒。
“来,今晚我们师徒二人喝几杯小酒,我有重要事情相告。”郭楚望略顿了顿嗓音,接着说:“我昨晚一夜未眠,反复思量后决定离开这里。当下局势混乱,官场腐败,我打算先去趟永嘉老家,然后到湖南衡山附近长住,潜心研琴。届时我们保持书信联系,你有时间可以去那里找我。”郭楚望对爱徒反复交代,希望他日后以琴为业,不问秦汉。
刘志方并不惊讶老师的选择,他望着老师坚定的目光,他是懂他的。
两人同时举杯相碰,杯子发出清脆而小声的“叮”音,这是知音者间的碰杯。
“今晚我们就此别过吧!”郭楚望目光幽远地望了一眼窗外,窗外浓黑一团,寂静无声,他将杯中酒咕噜一声咽下,又斟满。
想到尊敬的师长要离开杭州,刘志方怅然如失,他一仰脖子,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同时将自己的杯子也斟满。
春夏终有尽,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师徒二人在漆黑冰冷的夜色中依依道别。
经过跋山涉水的远行,穿布衣、戴葛巾的郭楚望落脚在湖南永州市宁远九嶷山下的一个小山村里。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远望,九峰耸立,山峰滴翠,巍峨壮丽。相传虞舜大帝葬于此山。《山海经·海内经》云:“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舜帝二位妃子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寻夫,来到潇水湘水会合处,见这里三面环水,正是舜帝陵墓所在地。二妃悲痛异常,泪洒湘江,死于水中。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凄婉悲绝的古琴曲《湘妃怨》。
九嶷山下,郭楚望布衣淡饭,甘守着清贫的日子。在鲜花开满园的春光里,他见麻雀赏花颜;在黄梅雨里,他观蚂蚁浮巢而去;寂静夏日中,他听蝉声渗入岩石;深秋日暮下,他听猿声悲梦残。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他在淡月秋霜和蝉鸣雁声里研琴、抚琴,不问世事。
每次操缦后,郭楚望都会乘船眺望不远处的九嶷山,只见山上云水奔腾,山顶总被潇湘二水的云霞遮蔽,不见天日,这总使他联想到当今朝廷,奸臣当道,贤者不逢时,国家遭受元兵南侵,雾霭沉沉。遥思京城故国,不免感叹时势飘零,义愤难平。同时联想到自己隐遁于此的生活,依山面水,每日与壮丽的山河和古琴相伴,与日月星辰对话。茫茫宇宙中,他找到了一方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这是不幸中之万幸。
复杂的情感驱使,这位天才音乐家不仅身心流连在天地山水间,他的双手也在古琴的山水里彷徨逗留,长猱短吟、上滑下注。春雨细细下,春花纷纷落,在一个梨花盛开的夜晚,一首酝酿已久的琴曲《潇湘水云》在郭楚望手中横空出世。当作完这首曲子时,郭楚望双眼一黑,差点晕倒,这首曲子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凝结了他多少家国情怀啊!他定了定神,站起身,点了三炷香,遥望京城的方向,深情地三叩首。后来,这首曲子成为浙派古琴的奠基之作。
《潇湘水云》全曲为商调式,共分十段:洞庭烟雨、江汉舒清、天光云影、水接天隅、浪卷云飞、风起云涌、水天一碧、寒江月冷、万里澄波和影涵万象。这个曲子流传到后世,有多种谱本,如《浙音释字琴谱》《西麓堂琴统》《杏庄太音补遗》《五知斋琴谱》等,曲子弹奏运用散音、按音应合与吟猱等手法,表现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
明代宁献王朱权在《神奇秘谱》解题云:“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朱权的题解为我们道出了郭楚望《潇湘水云》的创作背景和意境,先生似闲云如野鹤,徜徉于天地和云水之间,一蓑江表,泛舟五湖。
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这样评价郭楚望和《潇湘水云》:“如果说郭楚望的‘复仇情结’只是针对史弥远一伙,那么《潇湘水云》诞生后没多少年,蒙古铁蹄带着杀伐之气南下,将南宋生生吞亡。《潇湘水云》便成了时代的绝唱。那不是和水光山色优雅应和,那是对着山川大地恸哭……”诚哉斯言。
居于九嶷山下,郭楚望和当时的很多人文画家一样,寄情山水,不事权贵。自从创作《潇湘水云》后,先生又陆续创作了《步月》《秋雨》等类似的作品。元代琴家袁桷在《述郭楚望〈步月〉〈秋雨〉琴调二首》中关于《步月》一曲写道:
明月当清空,流光满西墀。
振衣独徐行,耿耿长相随。
我心如明月,万古无成亏,
偶逐区中名,遂为尘所欺。
关于《秋雨》一曲写道:
欹枕绝幽梦,卧听秋雨鸣。
寒叶不自持,槭槭金石声。
清商肃万物,此声何不平?
寤叹生遐心,夙昔羞近名。
这两首琴曲现已不存,从袁桷诗中,可以看出两首琴曲的内容与创作方法和《潇湘水云》一样,皆为借助景色描写抒发内心感受。他的创作中还有《春雨》《飞鸣吟》《泛沧浪》等传世琴曲。
月光纯白,柚子花开,云卷云舒。夏风山中来,夕暮循幽香,枕下蟋蟀唧唧叫。郭楚望在九嶷山下抱琴独居,他无疑是南宋京城和其他琴人的背后点灯人,由他泛起的沧浪之光照亮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琴人。
雁去雁归,而郭楚望离开杭州后,再也没有回过京城。
作为郭楚望的入室弟子,刘志方谨遵老师教导,在杭州玉皇山间设馆,课徒授艺。其间,郭楚望会将自己的作品寄给刘志方,有时刘志方则长途远行去九嶷山下拜访老师,他将老师创作的一首首琴曲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一天,刘志方正在山中操缦,琴馆来了一位客人。此人宽衣大袖,眉宇间透着一股灵气和自信。客人自我介绍是杨瓒府内的琴人,少年时就跟主人一起学习江西谱,听说这边设馆课徒,慕名而来。这位客人是衢州人、杨瓒的门客毛敏仲。
杨瓒是江西人,女儿嫁给度宗皇帝为淑妃,获赠官职少师。杨瓒有极其敏锐的听音能力,他曾派人寻访嵇康的《四弄》遗声,从各地陆续收集了十多种,都标榜为世代相传的嵇氏真品,经他审定全部否定。最后他的门客徐天民从吴中何仲章处得来了善本,杨瓒听了几句,立马断定这才是嵇康的正品。他晚年时和门客徐天民、毛敏仲等人一起订正调意、操弄琴曲四百六十八首,编为《紫霞洞谱》十三卷。
一听客人来自精通音律的杨瓒门下,刘志方忙起身作揖道:“幸会!幸会!请先生到客房喝茶详叙。”
毛敏仲随刘志方来到书房兼琴房的会客处,秋阳正透过门扉,明晃晃地照在墙上挂着的几床古琴上,那都是仲尼式的扁琴,银色的琴徽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毛敏仲禁不住伸手抚摸,嘴里由衷地赞道:“这几张琴,骨相挺拔,体轻而薄,真乃好琴,好琴呀!”
这时室外飘来阵阵桂香。敞开式的书橱里陈列着珍贵的“阁谱”,其中有张岩从韩侂胄府内收集来的谱子,还有郭楚望的《潇湘水云》《飞鸣吟》《泛沧浪》等名曲。
“今日山中清寂,桂子飘香,可否请先生弹一曲《潇湘水云》,以享视听?”
毛敏仲躬身抱拳请刘志方即兴来一曲。
“在下恭敬不如从命,那就献丑了,请先生多多指教。”
刘志方对毛敏仲的琴名有所耳闻,当即点了一支香,理了理琴袍,坐到琴桌前,开始弹奏郭楚望的传世之作《潇湘水云》。刘志方短吟长猱,绰上注下,古音委婉,轻音缓度,宽宏跌宕,一幅烟波缥缈、水云相融的画面在眼前缓缓展开。刘志方娴熟的指法和清越的琴声,毛敏仲听得如痴如醉,思绪飞扬,仿佛置身在浩瀚的洞庭山水间。
“请先生受不才一拜,鄙人想跟先生学琴。”刘志方的琴声一止,毛敏仲就朝刘志方磕头下拜。
“使不得,使不得,我们一起研习吧。”刘志方忙起身扶起毛敏仲。
从此,毛敏仲放弃“江西谱”,师从刘志方学浙谱。在刘志方的倾心相授下,毛敏仲不仅学得了郭楚望的商调即《潇湘水云》,还创作了《渔歌》《樵歌》《山居吟》《幽人折桂》等大量流传于明清的作品。
自刘志方处回杨府后,毛敏仲每天必弹商调,清越恬淡的琴音被杨瓒听到了,他万分惊讶和高兴,这个曲子的音色特点完全不同于江西谱。于是他立即出资,命徐天民也去向刘志方学习。
此后,徐天民和毛敏仲常结伴去刘志方的琴馆学琴。山中浮云飘游,杜鹃花红,明月逸香,寒夜水冰,三位琴痴说琴、研琴、弄琴,刘志方毫无保留地将郭楚望和自己所作的《忘机曲》《吴江吟》等曲子传给二位琴家。
这段历史性的传承在元代琴家袁桷的《清容居士集》之杂文类《琴述赠黄依然》有记录,其中写道:
“按广陵张氏名岩,字肖翁,嘉泰间为参预。……尝谓《阁谱》非雅声。与韩忠献家得古谱,复从互市秘购,与韩相合,定为十五卷,将锓于梓。以预韩氏边议,罢去,其客永嘉郭楚望独得之,复别为调曲,然大抵皆依蔡氏声为之者。楚望死,复以授刘志方。志方之传愈尊,而失其祖愈远。天民尝言:‘杨司农与敏仲少年时亦习江西。一日,敏仲由山中来,始弄楚望商调。司农惊且喜,复以金帛令天民受学志方。’”
自从门下的二位高足师从刘志方后,杨瓒便经常邀请刘志方来杨府切磋琴艺。他们窝在琴房里,一边品茗,一边深入探讨浙派古琴的取音特点、指法与力度。在古琴和琴谱面前,他们常常一聊就是一天,忘了饥饱和冷暖。
人生海海,知音难觅,杨瓒和刘志方在炎炎长夏和潇潇风雪中结为琴中知己。
“经杨瓒的参与和努力,浙派古琴的激越得到安抚,音色渐趋平淡清越。”
欸乃一声,日出烟消。自此,在京城杭州形成了以刘志方、杨瓒、毛敏仲、徐天民等为核心的南宋浙派,其琴曲艺术一直影响到元、明各代。
“英英水上云,乃在潇湘间。朝随江风出,暮逐江风还。盘旋复缥缈,遥连九嶷山。重瞳不可见,但见江竹斑。明月照洲渚,于焉发长叹。”明代诗人、书画家乌斯道的《潇湘水云》再现了郭楚望的孤独、愁怨、避世而又自得的情怀。
浪卷云飞,万里澄波。潇江、湘江两岸秋,扁舟、船桨南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