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思呈
母亲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和定海神针,一个家庭的精神和物质实力到达什么高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母亲。我们家也是这样。
我妈妈是一个很会持家的人。那时候她在百货商店工作,能买到便宜的花布,她自学缝纫,给我们做了各式各样的连衣裙。小城开始流行可口可乐的时候,她带我们去品尝这种新潮的饮料。每个周末,我们一家会到公园野餐,还用当时非常稀罕的相机拍几张照片。我们家比邻居家更早地安装了电视机、煤气、电话,这同样得益于妈妈对生活的安排能力。
事实上,妈妈的童年是很苦的。她很小就失去父亲,外婆一个人带大了六个孩子,妈妈是最大的女儿,家里有点好吃的都省下来给弟弟妹妹。因为一直缺吃少穿,妈妈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为了让我和我妹妹吃得好、穿得好,母亲尽最大努力巧思安排日常生活。
我很爱吃蒸鱼肠这道菜,这是极其麻烦和费功夫的菜,因为鱼肠很脏,光清洗都要花很长时间。广州能买到鱼肠的地方也不多,因为很少有顾客买,很多鱼贩直接就把鱼肠扔掉了。妈妈知道我爱吃,总是费尽心思地寻找这种小众美食,只用一两元钱就能买回一大堆。日本有一部电影《小森林》,有一个细节很动人,市子炒菜心的时候,试来试去,怎么都做不出妈妈做的味道。有一天,她突然想起,也许妈妈是把青菜柄上的筋撕下来之后炒的,她立刻试了试,果然就是那个味道。她想起有一次,回到家看到妈妈在炒菜心,她说,就不能吃点用心的菜吗?太随意了。现在才觉得,妈妈其实并不随意,妈妈把一根一根的青菜都剥了筋,那是多少功夫啊。
青菜,鱼肠,都是廉价的食材,是妈妈的用心使它们呈现了独特的味道。
妈妈毕竟是从吃苦的年代过来的,她受的教育也不多,所以她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那个年代的人常说的,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会让人觉得:生活是苦的。
当我成为妈妈,我继承了妈妈的持家能力,善于安排、富于情趣,但我的教育观念跟妈妈有个最大的不同:我不想让孩子觉得生活是苦的,不想让孩子认为必须通过痛苦的努力才能享受生活。
孩子告诉说,老师有时会对他们说:“现在就是你们接下来十年里最轻松的一年。”“你们总说学习苦,等你们工作了,就会知道你们现在有多快乐,那时候你们会非常怀念现在的生活。”孩子说,这些话让他感到很绝望,因为这背后的意思是,以后的生活会比现在苦得多。
是啊,如果生活这么苦,人生这么难,那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难道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世界,是为了让他来受苦吗?人生最要紧的是“好玩”,快乐胜于一切。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和孩子共同创造很多快乐,比如我们频密地旅行,我们安排丰盛的家宴,在家里举办沙龙,我们养各种宠物,一起做生态缸……我希望孩子能以嬉戏的心态感受成长的乐趣。
近现代有两位女性,她们的做法一直被我默默欣赏。一位是杨步伟,她是中国一位著名的医学女博士。像她这样的女性,似乎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但事实上,她的家庭教育很成功。杨步伟出身于名门望族,受到很好的教育。杨步伟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她用松弛的态度对待教育。比如她教女儿弹琴,先弄一架钢琴回家任女儿乱弹,然后拿简单曲谱给她们练习,孩子们弹唱自娱,玩得开心,慢慢就熟练了。杨步伟还保持着与孩子们同步创作,《中华食谱》是由她与大女儿赵如兰一起完成的,《中国妇女历代变化史》写完后由她三女儿赵来思译成英文。
另一位是林徽因,她的教育方式正如她的着装审美:十分洋气。梁再冰13 岁时特别喜欢看小说。林徽因虽然欣慰女儿喜欢读书,但同样担心女儿沉迷小说,会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林徽因没有粗暴制止,而是画了一幅戴着近视眼镜的袋鼠漫画提醒女儿:“鼓励你读书的嬷嬷(妈妈)很不希望这个可敬的袋鼠成了你将来的写照。”一个幽默风趣的妈妈形象跃然纸上。梁从诫很小的时候,林徽因就经常给他讲米开朗琪罗、贝多芬的故事,和他一起读《猎人笔记》。即使战时岁月,林徽因在废弃的建筑里,仍带着他一起翻找和学习,林徽因找的是炊具和生活用具,他找的是建筑方面的积木。
我常常想,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无疑是共同创造。一个母亲,如果有能力把家庭生活经营好,还能带动孩子与自己共同经营出很多快乐,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更幸福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