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倩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1670 年前,王羲之酒酣意畅挥就《兰亭集序》,笔法精湛、字形优雅、流畅自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兰亭集序》全文28 行、324 字,每个字都蕴藏着生命, 特别是其中21 个不同的“之”字,更是“书圣” 王羲之下笔时不同心境的体现。2023 年11 月10 日-12 日,以《兰亭集序》为灵感、演绎此“天下第一行书”传世之路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将亮相上海大剧院,在第22 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进行首演。
作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委约项目之一,舞剧《永和九年》由上海歌剧院创制,上海歌剧院、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剧以八个篇章,描绘了一位学习书法的当代青年探访会稽山王羲之的故居,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诞生时的东晋时期的名士风情,从王羲之习字、成长,到唐太宗李世民推崇王羲之书法,令《兰亭集序》得以传扬,成为千古名篇。
如何用舞剧这种舞台艺术形式展现《兰亭集序》从诞生到传世的历程,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青春之姿绘就兰亭之美?这应该是这部舞剧揭开面纱之前,每一位观众都会产生的疑问。
我们知道,舞蹈与书法都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都具有突出的表现形式。而书法与舞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的表现载体和呈现形式不同——书法艺术的表现载体是纸张,是线的艺术; 舞蹈的表现载体是人体,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 书法与舞蹈的艺术表现规律又是相通的——它们抒情性的审美取向是一致的,韵律、意境是相同的; 二者又互为表里,相互融通。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书法历来是中华民族传情达意的特殊艺术语言,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 无声的乐”。有人甚至说过:“舞蹈是动态的书法, 书法是婀娜多情的舞姿。”
同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与舞蹈,可看作为“一幅图示相对静态与动态运动着的两种呈现方式的不同状态”。因其所具备的异质同构性,对应其表现手法, 可以“在一个图示下,通过对于元素的摘取、融合、转化和切分,将不同的符号元素进行整合”。《兰亭集序》中的章法之美,一如舞者的舞姿之妙,书法笔底如行云流水而神形兼备,用舞蹈肢体来展现最是契合。
《永和九年》是国内第一部以书法作品为题材的原创舞剧,但主创团队并没有止步于以舞画文, 而是希望带领观众来一场以书法作品为载体的人文回溯与展望。“《永和九年》既不能脱离书法,也不能止步于书法。我们希望通过舞剧,表达王羲之的人生碎片、生命感悟,以及后世今人的文化传承; 也希望在历史回望中,观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自觉与人生态度。”艺术总监、编导王舸认为,舞剧传达的正是豁达开朗、崇尚自由,勇于追寻生命意义的人生价值观。
《永和九年》的导演、编舞王亚彬将中国古典舞元素融入现代舞蹈语汇,以多时空蒙太奇的结构方式完成故事的跨时空讲述。通过巧妙编排,舞者们以肢体动作呈现“高山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等书法要诀,以中国传统文化共通的艺术理念来勾勒书法魅力。“《兰亭集序》是魏晋璀璨文化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它既是魏晋风度、文人风骨的缩影,也是那个时期审美自觉的最佳体现,更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说。
成立于1956 年的上海歌剧院,无论西方经典还是民族歌剧,都可谓成就卓著、声誉斐然。回望上海歌剧院的历史,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作为专业舞蹈团体,也曾为中国民族舞剧谱写过辉煌篇章:最为观众熟悉的民族舞剧《小刀会》,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奠基作之一;舞剧团后来相继创演的《宝莲灯》《半屏山》《奔月》《凤鸣岐山》《木兰飘香》《大禹的传说》《吴越春秋》等一大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优秀舞剧,也为中国民族舞蹈史留下丰富而珍贵的剧目。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2017 年,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凭借现代舞剧《早春二月》找到了突破口并成功转型,迎来了创作的又一个春天。2020 年首演、2022 年焕新的原创舞剧《嫦娥》,则是在年轻主创的激情创想下凝结出的一部融合东方古典与当代审美,以当代人的审美与视角展现和弘扬真善之美的舞剧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舞剧《早春二月》《嫦娥》均借助了上海歌剧院的综合优势,融入了合唱及交响乐现场伴奏。
舞剧《永和九年》也将延续这样的优势。由指揮家张诚杰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 会是该剧首演的亮点之一。舞剧《永和九年》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吕亮通过管弦乐队与古筝、琵琶、竹笛、古琴等传统民乐器的结合,实现了交响乐、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音色的融合,让舞剧的音乐展现出丰富层次,也使得音乐听觉“既古又新”,诗情画意、水墨雅韵之余,不失磅礴大气。
今年7 月开始排练的舞剧《永和九年》,目前已赴江苏启东进行总合成。“我们以舞蹈这一打破语言屏障的艺术样式,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文化魅力。”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季萍萍表示,“期待观众们随着我们国际化的舞蹈语言,共同‘穿越回千年前的旷世雅集, 感受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赵蕾透露,《永和九年》将借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让《兰亭集序》舞向世界。“首演之后,我们即将开启全国巡演,未来还计划赴海外演出。以高水准、高品质的艺术化表达,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将与观众见面的舞剧《永和九年》,正是上海歌剧院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佳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