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如何培养家国情怀

2023-12-25 00:38曹佩琴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变法家国情怀

曹佩琴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应有之义。家国情怀,不仅要求学生树立国家认同意识,也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历史知识的学习,做到修身、重情、心怀天下。笔者采用设置思考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两种方法,帮助学生展开历史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学习方法的引导下,实现对家国情怀的有效理解,充分认识家国情怀对历史学习和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设置思考问题,渗透家国情怀

在渗透家国情怀时,不能直接将家国情怀的思想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借助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实现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认知,这样的渗透才是有效的渗透,学生才能从心里接受家国思想。

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部分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晚清时期一批有志之士认识到只有变法,才能挽救国家危亡。因此,可以设置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培养家国情怀。首先,可让学生思考: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最终为什么没有成功?在思考中,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深入挖掘。在学生给出的答案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较为深刻。如政治方面,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而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层面,维新思想的发展。在民族危机、进步思想、阶级力量等影响下,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的仁人志士,促成维新变法,让进步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但是最终变法失败,学生认为是因为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势力过于庞大,阻碍了变法的实施。再加上变法的社会基础不牢固、没有严密的组织、严重脱离群众等,使得变法维新最终失败。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当时历史环境的客观性,也要看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深刻认识到家与国的重要性。其次,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还会继续侵华吗?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即使没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实施侵华行为。

在上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会认识到家国情怀对一个人的影响,足以引导其从内心深处认同国家,培养和提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二、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家国情怀

在历史学习中,家国情怀离我们并不远。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等的整理、归纳与解读。在学习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家国情怀,這样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才会更深刻、更具体。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部分内容为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水平变化的感知,体会国家的强盛,从而实现对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具体来讲,可以搜集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资料,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改革开放前,人们穿着的衣服主要以黑、灰、蓝为主,既简单又单一;改革开放后,人们穿着衣服的颜色不再局限于黑、灰、蓝,而变得多姿多彩,具有一定的个性。出行方面,改革开放以前,人们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交;改革开放后,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公路深入到中国的各个角落。同时,高铁逐渐发展成庞大的网络,让人们的出行变得非常便利、高效。我们生活中的这些变化,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重要表现,也正是因为国家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出行方式等才会得到切切实实的提高和改善。此外,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如探月工程的实施,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月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让我们可以更精准地定位……通过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认知,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知晓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也更能体会到由于国家的发展壮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学生便可以从心里认同国家,树立起国家认同意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知晓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借助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树立家国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因此,在历史学习中,应重视对家国情怀的渗透。

猜你喜欢
变法家国情怀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家国两相依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