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移动式炉形制分类及设计特征研究

2023-12-25 23:53关舒丹
艺术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移动式

摘要:目的:以汉唐的移动式炉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制分类及造型特征,進而总结移动式炉的设计特征,为现代炉器造物设计研究提供灵感和启发。方法: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考古类型学,收集并整理国内外博物馆、文物研究所以及考古报告中可考证的汉唐移动式炉,基于现有研究的炉器分类情况及汉唐移动式炉具体的移动形制特征,将收集到的147件可考的汉唐时期的移动式炉进行详细的形制分类。结果:在上述基础之上,汉唐时期移动式炉可分为七大类:车轮形、提链形、托盘形、长柄形、提耳形、多足形、单足形,且根据不同类别的移动式炉的形制细节差异,每大类下又细分型与式。在汉唐移动式炉的形制分类基础上,通过不同类型的移动式炉对比研究,总结其形制的三大特征:稳定易携的一体式设计;拆装便捷的组合式设计;人为物本的整体性设计。结论:汉唐时期的移动式炉在形制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其合理的结构尺度让使用者获得了更舒适的使用体验。而在现代生活中,炉器的移动属性依旧不可或缺,因而需要不断优化和精简器物结构使其便捷易携。而汉唐时期移动式炉通过一体式设计、组合式设计、整体性设计等设计手法,使炉器更加稳定易携、拆装便捷,其设计思路值得后人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汉唐时期;炉;饮食活动;移动式;设计特征

中图分类号:K876.4;TS9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3-0-03

0 引言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炉自诞生以来就是蒸煮食物的重要炊器。但目前学界对饮食器具的炉器分类和设计特征研究甚少,本文将收集整理汉唐时期的移动式炉器,进行形制分类并总结其设计特征,从其移动特征切入研究,以期为现代炉器设计提供参考。

1 移动式炉的界定与范围

炉即承火器,承载火源的生活器具,属饮食器具中的炊具。文章研究着眼于炉器而非“炉具”,因而不包括饮食活动过程的辅助用具如铁钎、扇子、炭箕、漏铲、毕等。虽然考古发掘报告中对炉的称谓各异,有炉盘、烤炉、炭炉等称呼,但是皆为承火的移动性炊器,因此统一称炉或炉器。其他炉如熏炉、手炉等学界已有明确的研究划分,因此不纳入研究范围。

研究重点突出炉的移动属性而称移动式炉,与固定灶相对。而移动式的范围主要包括明显的移动特征的炉型、体形较小或能拆卸组合这三类便于移动的炉型。同时考虑到炉在汉唐期间发展迅速且相关出土文物丰富,研究样本充足,因此主要对汉唐移动式炉展开研究。

2 炉器溯源与发展

“炉”字始见于《周礼·天官冢宰》:“宫人寝室之中,供有炉炭。”可知炉至迟西周时期已出现,但起初用途单一,多用于贵族宫室取暖,也并无出土实物。炉与春秋战国以前的长足支架器皿如史前的陶鬲、盉、鬶以及文明时代后的青铜鬲、盉、鼎等相比,可内置炭火,容易保存火种和清理炭灰,兼备安全性和移动性,推测是古人为解决炭火散落问题而设计的[1]。因此在多足炊具逐渐被淘汰的情况下,移动式炉却在继续发展,甚至在固定厨房的背景下发展成独立可移动的、内置炭火且能稳定盛放加热器皿的实用炊器。

战国末期,炉已被用于饮食活动。战国墓葬中也多见烤炉实物出土,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铜炉盘内就留有鱼骨,炉残留余炭。秦存在时间短而出土的炉实物稀少,仅见咸阳博物馆藏的修武府铜温酒炉一例。西周发展至秦这500多年间,炉的功能由简单的取暖发展到可烤、可煎、可温酒,渗透到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

两汉时期,出土的炉愈发丰富多样,出现了用于炙烤、煎炸、染食、温酒等的炉型。因为汉代盛行烤和染这两种饮食方式,所以烤炉和染炉占比较大。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流行薄葬,出土炉数量减少,但大量的魏晋画像石描绘的宴会场景出现了上斛下炉的圆形温酒炉,加之魏晋饮酒之风盛行,温酒炉相较前朝有了更多的发展。到了唐朝,炉则频繁出现于诗词中,炉和文人的关系愈发密切。唐诗中常写以炉温酒、以炉煮茶等场景。炉的功能从食物烹饪发展到了茶水加热,并且《茶经》中出现了专门的茶炉设计及称呼——风炉。

3 汉唐移动式炉形制分类

目前学界对炉器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苏晓威[2]收集了东周至西汉的铜炉,依据盘体加热有无特定对象及有无承灰盘的差异,分单层、二层和二层以上炉三类;蒋昊韫[3]尝试将汉代的炙炉根据材料、功能、造型和便携性进行分类;刘尊志[4]以汉代铜染炉为研究对象,根据柄或相关设施的有无及位置、形状等的不同,结合炉身及支架等差异将其分为四型。香炉领域,魏洁[5]将香炉划分为单足形、多足形、仿古形、仿生形、长柄形、球形这六大类。本研究共收集到汉唐移动式炉147件,在上述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分类,重点突出其移动特征,可分为七大类:提链形、车轮形、提耳形、托盘形、长柄形、多足形、单足形,每大类下根据移动形制的差异再细分型与式,详见图1。

4 汉唐移动式炉设计特征

移动式炉作为可移动的炊器,使用地点不固定,因此需要炉器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即在不同环境下实现稳定放置和防风护火。且相对于其他炊器,其最大优势是可移动性强,这要求它具有烹饪功能,还须具备易携带、易拆装、易清理等特点。

4.1 稳定易携的一体式设计

一体式的结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精简结构,增强稳定性,使移动式炉轻巧易携。它将不同的功能或结构整合在一起,集盛放炭火、收集炭灰、多功能烹饪等功能于一身,给人浑然一体之感。汉唐时期移动式炉主要分两种一体式结构形式。第一种为承盘和炉足连铸——承灰盘连接于炉足中上部或底部。如图2(1)a可见,当承灰盘连接于移动式炉三足之间时,这类炉下附三足,通高为10.3~31.5 cm,炉足较高,三炉足与承灰盘连铸形成的三角形可以增强其放置时的稳定性。而图2(1)b可见当承灰盘连铸于炉足底部时,连铸点形成的三角区域或下置的圆形、方形承灰盘,都能够扩大炉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其放置时的稳定性。这类炉通高为11.6~25.5 cm,炉足较低,结构分层明显,承灰盘的连铸也使携带方式更加多样——在承灰盘两侧增加提链,或直接将长柄或提环附着于炉身,搬运时整器同时移动,承灰盘也不易丢失。

第二种则是与炉膛结构的融合,不仅精简了结构,还可使移動式炉成为能适应多种食材或烹饪手法的烹饪良器。由图2(2)可知,这类炉器无明显分层结构,高度为6.5~17 cm,以多足形炉为主,整器浑然一体,但个体差异较大。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汉代铜烤炉,承灰盘内嵌于炉底四足之间,与炉身紧密相连,炭火暴露少,能够有效避风护火,但缺点是清理炭灰的难度大。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炙炉,炉身近似葫芦形,前端圆后端方,圆端可放置器皿蒸煮,方端可串肉烧烤,两种不同的烹饪方式可同步进行。还有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偏晚的小煎炉,炉盘较低平,下四L形承柱承接长方形承灰盘,炉通高10.5 cm,炉与承灰盘间柱高4 cm,小巧精致,出土时还残留鱼骨,可见此炉为煎炸巧器。

4.2 拆装便捷的组合式设计

汉唐移动式炉多数分层明显,前面提到苏晓威先生就将炉器以层数划分为单层炉、二层炉和二层以上炉这三类。而炉的组合设计指炉器各个部分如承灰盘、炉膛、釜或染杯等形制独立,可分离但须组合使用。这种分层组合式的设计,使炉不仅起到承接火源加热器皿之效,在稳定承托器具的同时可拆分,易于装卸搬运,不同的搭配组合也形成了多样的移动式炉形制。最经典的如染炉的“染杯+炉”组合,以及汉唐时期托盘形炉中的“器皿+炉”如“鐎斗+炉”“酒器+炉”等组合式设计。

“器皿+炉”型移动式炉组装快捷,首要原因是组装的器皿专用性强,炉与其上承托器具尺度高度契合;其次是产品语意明显,组合分层引导炉的使用。以汉代染炉为例,尽管炉架形式各异,有几何炉架、四神炉架、“Y”形炉架等,但无一不高度契合染杯尺寸,其余饮食器具无法置于其上。染杯、炉架、炉膛和承灰盘的分层明确了炉该如何蒸煮食物以及搬运、添燃和放置,其外观设计让使用者对其组装方式及功能一目了然,降低了烹饪的操作难度。同时这种分层设计方便了染炉的批量化生产,适应汉人分餐制的需要,实现一人一桌一炉,使“一人食”更加便捷。

“鐎斗+炉”移动式炉亦如此,绍兴县漓渚镇大兴村出土的炉和鐎斗,两者均为瓷制,材质统一,且鐎斗置于炉内非常契合,鐎斗的炉柄短小微曲,曲度刚好够到炉沿,较深的炉体使鐎斗置于炉内足部可被完全包围,炭火暴露少,防风护火效果强。两层结构设计,使炉同时作为承灰层能直接倾倒清理炭灰,有效减少配套工具如炭箕、漏铲的使用,在户外使用更加便捷。因而“炉+鐎斗”和“炉+釜”这种两层炉形制多见于魏晋墓葬,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移动式炉作为行军路上的便携炊器,能有效改善将士们的日常饮食。

4.3 人为物本的整体性设计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凡造化人工皆当首求人与物之安[6]。汉唐时期移动式炉的设计,大到形制结构,小到装饰细节,无一不遵循人为物本的适用性原则。

以汉代铜染炉为例,整理考古报告的数据得知染杯的体量尺度皆为一人食所设计:其长径在11~18 cm,短径在8~13 cm,腹深在3 cm左右。以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出土铜染杯的容量估算,其容积通常应在300~500毫升。而出土铜染炉通长一般在27 cm以内,宽度约10 cm,整体小巧精致,单人即可轻松移动,便于分餐时呈上与撤下[7]。再如唐代的风炉(茶炉),其结构与前朝差异较大,这是因为唐朝的用炉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户外使用炉器的频率提高。《萧翼赚兰亭》就描绘了炉的使用场景为露天庭院,场景器物不多,像是临时搭建的煮茶场所。可见唐代对炉的可移动性要求更高所。以唐代茶炉结构上增加了提环的设计,炉壁增高,多为圆柱体炉体,密闭性增强,并增设了专门的添燃口。又因唐代流行煎茶法,茶炉成为视觉中心,煮茶时人需要蹲坐在炉前凝视茶水,因此移动式炉为了配合人体尺度,其炉高适配人蹲下来自然俯视的视线高度。

5 结语

从古至今,炉一直是厨房内外的重要补充炊器。现代生活中,户外炉器的移动属性依旧不可或缺,需要更多地优化、精简结构。汉唐时期对炉的移动形制设计探索多样,通过一体式设计、组合式设计、整体性设计等使炉器更加稳定易携、拆装便捷,其便携设计思路依旧能为现代炉器设计提供灵感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沈冬梅.风炉考:《茶经·四之器》图文考之一[C]//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06:150-156.

[2] 苏晓威.论东周至西汉的铜炉[J].考古学报,2017(3):337-358.

[3] 蒋昊韫,姚君.汉代炙炉的形制及功能在现代炙炉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20(11):130-132.

[4] 刘尊志.汉代铜染炉浅析[J].南方文物,2020(2):180-188.

[5] 魏洁.唐宋香炉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7.

[6] 付黎明,谢云霞.李渔“宜”论造物设计观探微[J].艺术百家,2013,29(4):145-148,216.

[7] 姚君,李艺林.分食制视角下汉代铜染器造物思想研究[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6):99-103.

作者简介:关舒丹(1998—),女,广东茂名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统造物设计。

猜你喜欢
移动式
智能网联特种设备监管模式分析——以移动式承压设备为例
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用管安全现状分析及建议
基于智能移动式净水设备PLC控制系统的研究
水平移动式接触网方案研究
移动式工程加载机械的液压系统开发与设计
XK2860动梁龙门移动式镗铣床故障维修
滚轮移动式铸铁机改滚轮固定式铸铁机设计改造
多功能移动式护理桌的研制与应用
关于移动式输油管线选线设计的研究
移动式变电站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