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硕 许桂苹
摘要:目的:文章分析展馆设计中的色彩符号应用,研究色彩符号应用策略,丰富色彩符号学设计理论,指导展馆空间色彩设计有序开展。方法:阐述色彩相关定义,梳理符号学的发展脉络以及色彩符号学的理论起源。将展览类型按照展览场地固定与否及其营业目的分为四种,结合实际展览案例分析,归纳常见展览色彩符号应用规律,并总结色彩符号的效用和应用策略。结果:不同性质的展览对场馆风格匹配度有不同的要求,适当运用色彩符号可以突出展览展示主题,奠定展示风格,从而强化观众视觉感知,催化观众情绪反应,丰富展出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师首先需要根据展示主题和展品,确定色彩基调。然后合理调动展示空间环境色彩,运用灯光进行适当点缀,就能获得较好的展览展示效果。结论:生活中的展览类型丰富,色彩在其中作为符号承载着教育、审美和文化等功能。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遵循色彩符号应用规律可以让展馆空间色彩设计更加合理,丰富观众参展感受,优化展出效果。
关键词:色彩;符号学;色彩符号学;展馆设计;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3-0-03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文化体验成为当下新经济消费的重要对象[1],观看展览成为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主要途径。当前,色彩已渗透從衣食住行到艺术创作等方方面面,关于色彩的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色彩在平面中的氛围表现方面,对色彩在空间中的应用策略少有提及。本文着眼于展馆空间设计中的色彩符号,研究展馆设计中的色彩应用规律,并总结相关色彩应用策略,有助于丰富色彩符号学设计理论,从而指导展馆空间设计,为人们享受高品质精神生活创造条件。
1 色彩及色彩符号学概述
色彩是人在经验影响下作出的综合判断,“色”是指眼睛受到光线刺激后产生的视觉感受,“彩”则是瞳孔反映出的部分光线[2]。大多数人是视觉动物,视觉因素在判断新事物或新环境时往往起到重要作用[3]。在色彩学中,通常称色相、明度、纯度为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同时存在,不可分割。
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其作为采取行动的信息基础。20世纪初,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4]中提出了符号学,并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这组概念为欧洲的符号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而后皮尔斯基于逻辑学提出符号构成的三个要素:媒介物、对象指涉和解释。此外,莫里斯将符号学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由此建构符号学的基本框架。至此,符号学开始为各个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色彩作为视觉信息的承载物,自然也具备符号的相关特性,色彩符号学即研究色彩符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功能效用。色彩符号具有指示性、情感性和象征性[5]。指示性作为色彩符号的基本特征,通常借助文字、形状和材质帮助人们进行理解;情感性是指人在受到外界情感刺激时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馈;象征性则是将稳定的意义传达与色彩进行关联编码。设计师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使编码信息和用户解码信息保持一致,从而提高生产活动效率。
2 展馆设计中的色彩符号应用分析
根据展览场地固定与否及其营业目的,可将生活中常见展览分为固定场地商业类、固定场地公益类、不固定场地商业类和不固定场地公益类四种类型,以下分析将围绕这四种类型展开。
2.1 固定场地商业类
固定场地商业类展览通常选址为无明显风格的大型场馆,如国家会展中心。各参展商根据确定的商业主题对企业所属展位进行色彩设计和内容布置。除了必要的导引标志和宣传海报外,场馆本身基本保持原状。但各展位色彩迥异的设计手法,最终使展馆整体呈现具体的主题风格。
例如,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新加坡馆的服务贸易展区,就是以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的办公大厦为灵感,通过建筑色彩剪影的形式,在进博会现场呈现新加坡城市景观的神韵,巧妙展现新加坡的形象和经贸发展成就,同时也很好地呼应了进博会“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展览主题。整个新加坡馆基本采用类似设计手法,对各个展位进行风格化色彩设计,而场馆本身没有较大变动,基本维持原状。
2.2 固定场地公益类
固定场地公益类展览通常以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载体,因此展览周期较长,多为常设公益展出,同时也存在与其他机构合作的临时展览。这类展览对场地风格匹配度有一定要求,通常会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行业特性或者时代特征选择对应的展馆。
比如苏州博物馆,就是一座集收藏、展示和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苏州博物馆保留苏州古建筑斜坡元素,运用轻型钢铁和混凝土重新演绎传统木梁结构。利用花岗岩黑中带灰的色彩特性,统一苏州博物馆整体色调和纹理。展览依托吴地文化和苏州博物馆独特的建筑特征,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交融。
2.3 不固定场地商业类
不固定场地商业类展览的商业目的性较强,展览周期较短且不固定。主办方会根据主题以及自身展品风格,选择风格匹配度较高的场馆以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有的展览除门票收费环节外,还会存在现场交易行为。
例如,“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多媒体展,是由敦煌研究院授权出品并指导的线下多媒体展览。展览运用多媒体剧场、情景打造等方式,再现敦煌石窟的艺术神韵。作为展览场馆的上生·新所,在保留建筑原来的古典雅致风格的基础上对大部分历史建筑进行改建,增强了建筑的创意性和互动性。敦煌奇境展览选址于此,既有效利用了建筑特性,又将敦煌文化与现代色彩自然结合。
2.4 不固定场地公益类
不固定场地公益类展览一般对选址没有风格要求,通常没有收费环节,旨在通过展览向观众传递主流价值。展览周期有长有短,有的展览内容可能长久留存在展览场所,成为城市风光的一部分。
例如,普拉多博物馆在上海举办的“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就将展览地址选在上海地铁龙华中路站站厅。该展览在地铁站台布置了精选的29幅古典画作,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出。这次展览以典雅的午夜蓝布置地铁站,配合展出画作的色彩,将文化活动融入都市场景,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通过对前述四种展馆以及展览方式的讨论,可以看出,当场地固定时,商业类展览需要寻找无明显风格的大型场馆作为场地,以凸显展品色彩特征与商业品质,而公益类展览则对场地风格匹配度要求较低,更多是对展览的行业、地域和时代风格进行挑选;当场地不固定时,商业类展览需要选择风格匹配度较高的场馆,发挥展览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而公益类展览则不需要挑选场地。
3 展馆设计中的色彩效用
色彩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是展现展馆以及展品情感基调的主要途径。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色彩的效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3.1 奠定展览风格,突出展示主题
色彩可以反映展示空间的基本设计特征,展馆的色彩设计会以某一种颜色或相近的颜色作为主色调,再选用其他几种颜色作为辅助色,整体配合呈现展馆空间色彩的和谐感。在色彩特征方面,色彩的典型风格造就了不同的展馆空间设计风格[6]。例如,绿色给人生机勃勃、健康环保的感觉;蓝色给人忧郁沉静、现代时尚的感觉;橙色则给人热情活泼、开朗奔放的感觉。
因为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所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可能对同一种颜色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红色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通常具有吉祥、喜庆等寓意,常常运用在婚礼、颁奖等场合。但在西方的部分色彩文化中,红色由于接近血液的颜色,因此被认为表征恐怖或畏惧等情绪。
3.2 构建展示场域,增强视觉感知
观众会在踏入展馆的瞬间对展馆整体产生色彩感知。巧妙利用色彩的基本属性吸引观众注意,配合展馆展示空间的自然属性,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展览效果。
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基本属性共同作用,又相互影响。在色相方面,红色、黄色等颜色相比蓝色、紫色等更具体积感和亲切感,能给人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明度方面,颜色的明度越高,存在感越强;在纯度方面,纯度高的颜色能够快速抓取人的视觉注意。在实际的展馆色彩设计中,综合利用色彩的基本属性,配合展馆自身的灯光和建筑结构等,往往会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
3.3 丰富展出效果,催化情绪反应
除了利用色彩三要素外,展馆设计还通过色彩的冷暖、进退等感觉来强化观众的情绪体验,促进观众与展馆互动。色彩心理学指出,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在展馆空间设计中合理利用色彩的冷暖与进退,可以丰富展馆设计的实际视觉效果。
色彩的冷暖是指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之后,人所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受。例如,红色、橙色、黄色以及偏向这些的颜色能够给人温暖的感觉,因此被称为暖色;蓝色、绿色、紫色以及偏向这些的颜色则给人冰冷的感觉,因此被称为冷色。
色彩的进退是指在光可被感知的范围内,人眼接受不同波长的色彩光线后产生的不同感受,波长较长的色彩光线看起来具有前进感,如红色、橙色、黄色等色彩会让人产生前进感,而藍色、紫色等色彩会让人产生后退感。同时,色彩的前进和后退是相对而言的,仅有一个色彩时,不存在前进或者后退的感觉。
4 色彩符号在展馆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展馆色彩设计有多种表现手法,合理安排色彩符号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展馆设计更好地呈现展陈效果。如何合理利用色彩符号加深观众的观展印象,是色彩设计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在展馆空间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策略。
4.1 基于展品,确定展陈色彩基调
首先,根据展览的商业性和固定性选择场地,确定展示主题。根据展示主题明确展厅的主要色彩基调,统一整个展陈空间的色彩感觉,增强展陈空间的秩序感,帮助观众更快地融入展示环境。
确认色彩基调后,利用对比色区分重点展品和非重点展品,如互补、冷暖、明暗等,以此提醒观众适当转移注意力。同时,在展柜、展架等展示道具的色彩选择方面,可以根据展示主题和展品适当选择不同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例如,当展品色彩明度较高时,可以使用较低明度色彩的展柜,这样能够丰富展陈色彩层次,更好地体现展品价值。
4.2 环境辅助,合理调动空间色彩
展品和展示道具作为展陈要素,需要和展馆环境的天花板、地面和立面装饰等展示环境保持色彩协调。只有综合考虑各种空间色彩要素,才能使各部分色彩色调相和谐。展示环境的色彩应用一般较为固定,设计师可以根据展示主题适当保留展馆的部分原有色彩,并遮挡不符合展示主题的色彩区域,使整体展示空间的色彩基调保持统一,尽最大努力使整个展示空间色彩围绕展示主题铺陈,从而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色彩空间。
展示道具主要用于烘托展品,增强展陈效果,辅助展品展陈。在展陈空间设计中,大多数展品都需要独立的展柜或展架等展示道具,同时材质大多为透明无色的亚克力。但也有例外,比如在古董展厅中,木质展架也较为常见。虽然展示道具的材料选择存在普遍规律,但偶尔采用全新材料或创新使用原有材料,也会产生特别的展出效果。
4.3 灯光点缀,丰富色彩空间层次
光为色彩的产生创造了重要条件,合理组织利用展示光源色彩,适当选用造型别致的展示灯具,可以为展品烘托浪漫的展陈氛围,优化观众的视觉体验。
在展示光源的选择中,光源的强度、冷暖以及辐射范围都值得用心设计。涉及光源强度时,可以从光通量、照度和发光强度等物理概念来展开设计。光通量是指光通过的量,也就是光源发出的光的总数量。照度指的是光源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而发光强度则指的是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从这三个概念可以看出,展馆设计中展陈空间的照明设计不仅具备艺术性,还具备一定的理性和技术性。
选用展示灯具的造型时,小型射灯可以很好地衬托展品细节,通常放置于展品底部,自下而上进行柔和照射。大型展品或者平面类展品,有时会采用大型射灯来吸引观众注意,同时达到辅助装饰展示环境的效果。
5 结语
展馆作为具有商业价值、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综合空间,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生活中展览类型丰富,可以根据场地固定性和营业目的大致分为四类,色彩作为其中重要的信息传递符号,承载着教育、审美和文化等功能。展馆展示空间中的色彩设计具备奠定和突出展示主题,构建视觉场域,同时催化观众情绪反应以丰富展出效果等效用。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应当根据展品确定色彩基调,从色彩符号学视角研究展馆设计的色彩应用并合理调动空间色彩,同时利用灯光丰富色彩空间层次,拉近观众与展览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发挥展馆的商业、教育和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郭陆琳,王芊芊,李千雪.色彩地理学视角下博物馆导视系统色彩设计研究[J].设计,2023(1):148-150.
[2] 张小娜.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J].大众文艺,2022(4):38-40.
[3] 张怡婕,杨明刚.地铁换乘空间设计的色彩分析研究:以上海地铁15号线为例[J].设计,2021(13):86-89.
[4]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8.
[5] 王占柱.基于符号学的城市景观设施色彩研究[J].美术大观,2015(3):132-133.
[6] 蔡璐,周越.色彩设计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22(1):209-212.
作者简介:曹天硕(1999—),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
许桂苹(1979—),女,河南新乡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