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域下郑巢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研究

2023-12-25 22:40祁文艳
艺术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诗歌

摘要:目的:中晚唐时期,以姚合、贾岛为中心形成的文人群体是继韩孟、元白两诗派之后出现的重要诗人群体,郑巢就是其中之一。郑巢遗留的诗歌并不多,但其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蕴含着人文生态美学。研究其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美学的具体内涵,也为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借鉴。方法:文章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依托计量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对郑巢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意象进行梳理、分析。对日月云霞这类自然气象、花草树木这类植物意象以及鸟兽虫鱼这类动物意象进行观照,以此探析自然在其笔下的情化、禅化、隐逸化及其在自然环境、人格精神层面反映出的自然生态观。结果:郑巢在继承姚贾诗派抒情特征的同时,虽以己观物、为己所用,但仍以静观、还原的方式书写质朴本真之自然。郑巢利用含蓄的表达方式传递丰沛的情感,在天地气象中展示天人合一,在园林植被中表现物我交融,在鸟兽虫鱼中显示和谐共生等观念。结论:郑巢在诗歌中借助自然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感之余,也表露出自己与古代先哲统一的人文生态观。其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唤醒了读者对人格精神的自我审视,也启发了当今社会重新观照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郑巢;诗歌;自然意象;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3-0-03

0 引言

《唐才子传》记载,郑巢为钱塘人,“巢性疏野。两浙湖山寺宇幽胜”[1]133。江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了郑巢的“宇宙认知、审美想象和风俗信仰”[2],赋予了其不同的禀性。《全唐诗》收录了29首郑巢的诗,且每首诗都借助自然之景展开。其诗歌中出现的江南意象,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自然叙述层面,而是反映了一类群体在时代变化中的生存状态、心理反馈。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而郑巢所有的诗歌几乎都透露出对自然的推崇与喜爱,他将自己对闲适、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融入对自然意象的描摹之中,这也为现代人寻求内心平和、回归自然提供了借鉴。在生态美学视域下观其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可以为解决现代生态问题提供精神支撑。

1 以天地气象感郑巢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1.1 日月

自然意象必然要从广阔的天地之间取材,日月星辰是历代诗人借景抒情的重要选择,但是在郑巢的诗歌中却鲜少见到这些意象。检索郑巢的诗歌,发现与“日”有关的词一共有16个。其中“日”字出现了4次,分别是“垂日”“雁来日”“秋日”“几日”。此外还有间接与“日”相关的“暮”字3处,分别是“薄暮”“暮年”“暮霭”;与“夕”字相关的6处,分别是“秋夕”“愁夕”“夕还”“中夕”“夕雪”“雪夕”;另外,与“日”有关的词还有“白昼”“残阳”“沙晴”。从中可以看出,与“日”有关的词语多指代某一时刻或时间段,而真正以日为自然意象的情况较少。郑巢对“日”的运用多集中在其时间含义上,并不过多描述其主体在空间上的外在表征,可见郑巢的诗歌蕴含的时间叙事与时间意识较强。而且,不同于大多数诗人描述的太阳形象,其描述的“垂日”“残阳”“秋夕”都是冷意词,给人落寞凄凉之感。郑巢的诗歌“寒江浸雾月,晓角满城霜”[3]5779中只出现了一次的“月”,也以一种朦胧、凄凉的形象出现。可见其诗歌基调以哀婉清苦为主。

1.2 云霞

大量诗人在捕捉天空中的自然景物时,也会注意到变幻莫测的云霞之景。

郑巢的诗歌中一共出现了16次“云”,相较于日月,郑巢诗歌中云的意象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思想内涵。其中“寒云”出现了3次,数量最多。其多出现在送别诗中,郑巢的14首送别诗中,有9首都出现了云,可见云已成为郑巢习惯使用的一种意象。郑巢观其物理状态与其在送别时的心理状态相对应,云因只能受风驱使,自带一种悲凉之意,所以在郑巢的笔下成为送别友人时表达自己情感、精神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另一层面,高空中的云因飘忽不定而显得神秘、崇高,与僧人、隐士来去自由的形象相适配。因此云的出现多与佛家相关,常常伴随着“寺”或赠僧人之作。《说文解字·雨部》称:“霞,赤云氣也。”[4],不仅是云,郑巢在《送象上人还山中》中也运用了霞的意象。在古代传说中,霞与仙人、高人相联系。古代先民为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祈求风调雨顺,对云产生了自然崇拜,而寺庙是人们祈祷的场所,二者之间有着共通的属性,“云门”“云房”等称谓也应运而生。在郑巢诗歌中,禅意就此阐发,“绿云天外鹤,红树雨中蝉”[3]5777。诗人在绿云观照下见自身,抛却功名利禄,追求逍遥自在,诗作呈现出禅意,使得“云”在闲适的基础上被“神化”。

在诗歌中,郑巢往往依托自然意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郑巢在选择日月云霞这类自然意象时,往往按照个人创作意图对意象进行修饰,实现主观化的情感融合,从而使意象符合自己表达的要求,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郑巢也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多基于自然意象的原貌进行描写和刻画,突出顺其自然的观念,以静观、还原的方式书写自然,展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观。

2 以园林植被感郑巢物我交融的自然观

郑巢喜山水,曾多次陪同姚合登山游览,创作了多首以山水为背景的诗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植物景观。但大多数诗歌用到的植物意象属于园林审美范畴,这既可能与江浙地区地势平坦,并无险峻高山有关,也可能与唐代园林观赏艺术的发展有关。

在郑巢的诗歌中,属于植物意象的树木意象运用得最多,有19处。大部分是指称“树木”进行描写,其他多集中在松、竹、槐这类具体意象上。其中槐多描写槐叶,“槐落”“槐叶雨”虽本身自带荒凉凄冷之感,但结合诗歌整体又透露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松竹耐寒,不畏霜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君子之风。郑巢以寺庙及个人园林为背景的诗歌中皆出现了此类意象,可见松竹意象在诗歌运用中的禅意与个人化。郑巢很少单咏松竹,而是经常使用松竹来营造幽深清冷的氛围,抒发个人高洁的志向,其以松竹生境,发闲淡超然之趣的审美意向。不同于世俗的私人空间,他崇尚物我相融,在人造空间中营造山林野趣,呈现出包容式的审美观念。

其次,对草意象的运用有7处。不同于其他诗歌,郑巢诗歌中的草意象聚焦浮萍、苔藓一类的微观意象。浮萍、苔藓需要依附他物生长,二者与“败船”“泉痕”结合,构建了独特的景观。邸高曼、王秀荣将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分为积极、中性、消极三种[5]23,郑巢诗歌中的浮萍、苔藓意象多为中性、消极意境。中性如“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3]5777,泉水本给人以柔感,结合“净藓”营造出较为幽静的氛围,给人以平静祥和、清远隐逸之感。消极如“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3]5777以及“晓鹭栖危石,秋萍满败船”[3]5775,给人以荒凉破败之感,因鲜少有人打扫而生长的藓类植物,在“秋径”“败船”的映衬下,传递出凄凉伤感的情感。在其诗歌中,藓与石也高度适配,与其他唐诗中这类配置“营造富有野趣的景观”[5]24不同,郑巢的《赠蛮僧》虽有一丝冷清,也有一丝自嘲的意味。鲜有诗人将菌菇写入诗歌,而郑巢在《题崔行先石室别墅》中写到“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3]5777,野菌与苔藓、浮萍类似,只不过更添一丝野气,有一种质朴之感。郑巢聚焦微观世界的意象,展现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物我一体之境界。

最后是较少的花意象,郑巢诗歌中一共出现了5次花意象,多集中在桂、菊上,这和其崇尚隐逸之风有紧密的联系。古人多将桂与高中、进士相关联,以其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而郑巢诗歌中的“桂”多用来表现德馨之意,如“谁伴高窗宿,禅衣挂桂馨”[3]5777,体现了郑巢对省空上人人格的赞美。而“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3]5777则打造了一个幽净、清逸之境,类似《招隐士》[6]中描绘的深居山林,展现出隔绝凡尘的隐逸之风。而菊本就在陶渊明的笔下成为隐逸之风的代表,更加凸显了郑巢对隐逸闲适的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淡雅的审美风格的推崇。

诗人造境总带着较强的主观性,从郑巢对植物意象的塑造,可以看出其在文学创作中调动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感知,于物象与心灵的双向交流中营造出心物和谐的意境,传递了物我合一的生态审美观。

3 以鸟兽虫鱼感郑巢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自然包罗万象,自然意象动静结合能赋予诗歌灵动感,其中自然少不了动物意象。《尔雅》把动物分成鸟兽虫鱼四类,本文也据此整理郑巢诗歌中出现的动物意象,选取其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物意象进行分析,一窥郑巢依托情感抒发和物象描写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郑巢诗歌中出现得最多的动物意象为鸟,有16处。《诗经》以《关雎》起头,可以看出鸟意象很早就进入了人们的审美视野。郑巢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鸟意象是鹤、雁。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事物表现出的主观情意。”[7]雁在古典诗词中是十分常见的意象,是一种特殊的情感符号。因为文人常借鸿雁迁徙来类比自己漂泊不定的状态,抒发怀旧思故的情感,所以雁多表悲伤之意。在郑巢的诗歌中,雁多用在送别、秋思等情境,但其并不过多着墨于愁,而是侧重于描写雁飞行的状态,尤其是“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3]5776,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美之景。从《陈氏园林》一诗中,可以看出郑巢在园林建筑的生态美学上提倡“道法自然”的观念,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实现天人协调、生生不息。而郑巢诗中的“鹤”,几乎都带有一种清远之感,“鹤是具有广泛象征意义的君子比德之物”[8],是诗人自身精神、理想的物化,郑巢诗歌中的“鹤”大多起到了营造幽静、闲雅之境的作用,反映了诗人对隐逸自然的推崇。

对虫意象的运用也值得注意,其在郑巢诗歌中出现了7次。郑巢的诗歌中只出现了蝉这一种虫。“蝉”与“禅”同音,而“禅”有隐喻佛门的作用,“姚合兼通儒释,心慕禅隐”[9],郑巢和姚合交往密切,甚至学习模仿其诗风,自然也“心慕禅隐”。郑巢也有多首诗歌营造了禅定、隐逸的境界。不仅如此,郑巢的送别诗中也多次出现了蝉的意象,蝉不仅是表达高洁情怀、闲情逸致的介质,还是诗人离愁别绪的载体。古往今来,不少诗人借蝉的哀鸣抒发感时悲秋之情。在《送魏校书赴夏口从事》中“西风吹远蝉,驿路在云边”[3]5776,“远蝉”结合“西风”“云边”,有一种空间维度上的遥远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不舍之情。郑巢虽写禅意诗,但没有在诗歌中抒发禅理,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综上可见,郑巢在诗歌中善于观照花鸟、树木这类自然之物,并将大自然与人联系起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学。

4 结語

郑巢几乎没有写过咏物诗,但其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进行创作,表达了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审美思想。郑巢在诗歌中注重展示自然的本真美,追求返璞归真;依托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郑巢在不少诗歌中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重视与爱护。在精神维度上,郑巢常常在求闲意和求功名之间徘徊并为此感到焦虑,最终寄情山水,其诗歌总体呈现出一种清峭的人格精神。诗人在自在闲适、隐逸禅意的生活中,实现了心灵上的和谐。其诗歌不仅是诗人“禅定”“隐逸”的一种外化,同时也传递了相应的价值观,引导读者借助他的诗歌实现对生态乃至自我的重新审视与净化。挖掘郑巢诗歌中隐含的生态美学观念,可启发现代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唤醒读者的生态审美意识,为生态失衡状态下的现代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辛文房.唐才子传[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208.

[2] 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J].文学评论,2012(4):73-84.

[3] 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卷五〇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0:5776-5779.

[4] 许慎.说文解字:弟十一下·雨部[M].徐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380.

[5] 邸高曼,王秀荣.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及配置方式研究[J].广东园林,2023,45(1):22-25.

[6] 刘向.楚辞[M].王逸,注.洪兴祖,补注.孙雪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00.

[7]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3.

[8] 彭国泰.论杜甫诗中鹤意象与诗人个性心理的关系[J].运城学院学报,2017,35(5):41-45.

[9] 覃琳琳. 姚贾诗人群体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祁文艳(1999—),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