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艺术设计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从教学内容与教材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三个方面分析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策略,从教学案例分析、学生作品展示、教育成果评估三个维度分析“非遗”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实践。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从乡村振兴、文旅应用等方面创新教学内容,从项目驱动、多元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从多维度合作强化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关系。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为实现“非遗”与艺术设计教育融合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作为其他教育机构的参考。
关键词:“非遗”;艺术设计;策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J5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3-00-03
1 背景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在文化遗产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2]。在提升国民对“非遗”的认知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3]。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非遗”中筛选出适合技艺传承的项目进行实践教学,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促使 “非遗”传承人、“非遗”机构与学校教育协同合作。如何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传承和发展“非遗”,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关注的课题。
2 “非遗”纳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
2.1 教学内容与教材的设计
2.1.1 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它包含历史、民俗、习惯、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工笔画、写意画等中国传统绘画,石雕、木雕、泥塑、陶塑等中国传统雕塑,以及剪纸、刺绣、漆器、陶瓷等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民间信仰、宗教仪式和文化传统,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能能够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将传统文化知识纳入教学过程,创设“非遗”相关专业课程,如“非遗”设计、“非遗”艺术表现等,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应在实践课程中引入“非遗”元素,如在色彩、构图、材料等方面运用“非遗”元素,即使用传统的颜色搭配方案,营造中国画中的留白意境,采用绸、缎、竹、木等材料,以及云纹、龙纹、花鸟纹等装饰纹样。还可通过讲授、实践和体验等方式进行传统技艺、民间艺术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将“非遗”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性课程、实践性项目,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2.1.2 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非遗”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如利用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创作和展示,推动“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2.1.3 多元文化的融合
中华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仁爱、孝顺、诚信、勤俭、忠诚等。同时,美育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关注人格、情感、思想、意志等方面,对人的道德品质有着深刻影响。对此,在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中,应该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将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应建立“非遗”教材库,开展“非遗”展览、“非遗”技艺体验等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2.1.4 教材的多樣性
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如医学、农学、哲学等。学习“非遗”可以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如历史、地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应选择多元化的教材,包括传统文化教材、设计教材、艺术教材等。在艺术设计教材中融入“非遗”元素,将“非遗”技艺的图案、色彩等元素运用到教材的排版、插图等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认知。同时,应该注重教材的更新和创新,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2.2.1 实践教学的创新
注重实践教学,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利用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设备,开展实践性课程、实践性项目等。开展“非遗”创意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组织开展对外参观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的实践活动,如参观“非遗”展览、参与“非遗”传承人的授课等;通过合作交流,与“非遗”传承机构、“非遗”文化企业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2.2 线上教学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平台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课程、直播课堂等让学生获得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2.3 数字化教学的应用
借助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非遗”。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非遗”的全面收集和保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从而保证“非遗”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然后利用数字化技术,虚拟展览和演示“非遗”,直观地了解和学习“非遗”,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非遗”的数字化营销和推广,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2.2.4 互动式教学的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强化教学效果。
2.2.5 跨学科教学的应用
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教育的结合,需要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与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史等学科进行跨界合作,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有价值的作品的目的。
2.3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通过培训、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增强“非遗”传承意识,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非遗”专家到校开设讲座、工作坊等,扩充外聘师资队伍;通过开展创新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创新性设计项目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参与设计项目等方式,增加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通过跨学科教育培训、加强与其他学科合作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跨学科教学能力;通过国际交流、参加国际性设计比赛等方式,开阔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
3 “非遗”纳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实践
3.1 教学案例分析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可以通过与“非遗”相关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创作能力。以主题为“‘非遗的艺术设计”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非遗”的过程中了解、体会“非遗”的魅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在教学上,可以遵循“概念引入—技能学习—创新设计—作品展示”的步骤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具体而言,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剪纸、木雕、刺绣等“非遗”技能,由浅入深地了解某一个“非遗”项目,掌握某一门“非遗”技能,并通过艺术设计创作完成一件或一系列“非遗”作品,将所学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创作能力。
3.2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通过学校内部展览、校际交流展览、社区展览、网上展览、参加比赛等方式进行作品展示。通过交流观摩融入学校内部的艺术氛围;校际交流能提高师生创作积极性,起到扩大艺术教育交流和传播“非遗”的作用;社区展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区文化,同时提升社区居民对艺术的认识和兴趣;网上展览能强化学生作品的传播效果;学生参加绘画、摄影、设计等各种艺术比赛,能使其作品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3.3 教育成果评估
可以从学生作品、学生反馈、教师、课程效果、社会反響等五个方面评估教育成果;从设计思路、创意性、技术水平、表现效果等几个方面评估学生作品;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评估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并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教学效果;从“非遗”传承和保护、学生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评估课程的社会影响和反响,从而进行课程改进和调整,提高其社会效益。
4 研究展望
随着“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非遗”艺术设计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
4.1 深入研究“非遗”的内涵和特点,探索“非遗”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创新路径
未来的“非遗”艺术设计教育研究应结合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将“非遗”艺术设计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与农产品加工有关的“非遗”项目可以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将文化内涵丰富的“非遗”项目,如古代戏曲的道德教化、传统技艺蕴含的劳动精神等纳入乡村教育中,丰富当地的文化教育内容;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可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相结合,从而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通过“非遗”传承和发展,打造“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将“非遗”与国际合作相结合,通过“非遗”传承和发展,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
4.2 探索“非遗”艺术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创作能力
采用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中学习“非遗”和艺术设计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讲座、实践、参观等,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中学习“非遗”和艺术设计知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编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非遗”和艺术设计知识。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非遗”和艺术设计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学习更多的“非遗”和艺术设计知识。采用社区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社区居民一起学习“非遗”和艺术设计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非遗”。
4.3 探索“非遗”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非遗”传承和保护
“非遗”艺术设计教育可以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让学生与“非遗”传承人一起学习“非遗”及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非遗”;与“非遗”组织合作,参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非遗”的价值和意义;与社区合作,开展“非遗”的宣传和推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遗”;与文化旅游业合作,为旅游业提供“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促进“非遗”的传播和推广;与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使中国的“非遗”走向世界。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教育(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的结合,在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上,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教材的多样性;在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该注重应用实践教学、线上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上,应该注重培养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实践经验、跨学科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开展“非遗”艺术设计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加强艺术作品展示和艺术交流,促使其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进而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还要对“非遗”艺术设计课程评估反馈,综合考虑学生作品、学生反馈、教师评估、课程效果和社会反响等多方面因素,进一步推动“非遗”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
发展。
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非遗”与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和创新,包括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教材和教具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建设、艺术设计课程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章“总则”[EB/OL].联合国,2006-04-20.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ich.
[2] 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 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J].世界遗产,2016(3):132.
[3]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N].人民日报,2020-09-30(1).
作者简介:高岑(1981—),女,福建福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