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探究

2023-12-25 10:23王欣蕾罗婷
艺术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绘画人工智能

王欣蕾 罗婷

摘要: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绘画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技术手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艺术家关注和参与。人工智能绘画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现人类绘画行为的过程,即利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分类、生成等操作,从而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和表现力的图像作品。文章旨在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在绘制宜兴紫砂壶方面的实际应用,为后期发展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对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具体分析,了解其背后的运作方式及其优缺点;同时探究宜兴紫砂壶的特点及制作技艺,不断完善数据库内容,以达到创新设计紫砂壶的目的。结果:在对人工智能绘画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技术原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后,通过训练、完善、调整数据库,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算法,使模型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成高质量的、独特的且符合宜兴紫砂壶设计要求的创意紫砂壶图像。结论:文章旨在让人们对人工智能绘画形成基本的了解,从而引发对人工智能绘画的兴趣,深入探索与思考人工智能绘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艺术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人工智能;绘画;宜兴紫砂壶;艺术创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TP18;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3-00-03

0 引言

查阅文献发现,对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实际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宜兴紫砂壶的创新创作方面鲜有结论。基于此,本文尝试以宜兴紫砂壶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工智能绘画的研究现状,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优点、局限性和实际创作方法等方面深入研究与探索,为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启发。

1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在绘画领域是一个引人注目且不断演进的领域。关于人工智能绘画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开发了人工智能绘画程序AARON,对人工智能绘画进行了初步尝试;日本的河口洋一郎提出“成长模型”理论,创作出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动态图像;21世纪初,英国的西蒙·科尔顿(Simon Colton)开发了“绘画傻瓜”(The Painting Fool)程序[1]。随着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为绘画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变革。目前的人工智能绘画主要使用了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算法,依托图文预训练模型,输入一些文字或者上传一些参考图片,就能够生成对应的图像[2]。另外,风格迁移与艺术创作、虚拟艺术家和AI画家、艺术创作辅助工具等也为艺术家和绘画爱好者带来了新的创作和表现方式。

1.1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优势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以高效快速的方式生成逼真的图像和艺术作品,节省艺术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具有多样性,可以模仿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创作出多样且独特的艺术作品。最后,在艺术创作和设计领域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可以拓宽艺术创作的边界,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灵感。

1.2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局限性

人工智能繪画技术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仅仅是人类绘画方法的工具性选择,缺乏真正的情感和创意。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内心情感和创造力的表达,而这些是目前的人工智能无法模拟的。二是人工智能绘画高强度地依托虚拟数据库采集。人工智能绘画技术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尤其是对于复杂的绘画风格,如果缺乏多样化和丰富的数据集,就会限制人工智能生成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多样性[3]。三是版权和原创性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可以模仿著名艺术家的风格,因此可能导致与艺术家的版权、知识产权相关的争议和法律问题[4]。

因此,当前必须深入时代变迁的历史片段,加深对智能社会的理解,审视人工智能给绘画领域带来的利和弊,然后扬长避短、兼收并蓄,规避人工智能对艺术意蕴的消减,推动绘画领域革新。

2 宜兴紫砂壶的历史与文化

2.1 紫砂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据史料记载,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逐渐成为宫廷贡品,并得到广泛传播[5]。在民国时期,紫砂壶的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紫砂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和传承。1956年,宜兴紫砂陶厂成立,为紫砂壶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宜兴紫砂壶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如今,宜兴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性产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2.2 宜兴紫砂壶的传统制作工艺

宜兴紫砂壶制作是一门精湛的手工艺术,主要步骤包括原料选择、泥料处理、手工成型、修整雕刻、胎烧、绘彩刻款、高温烧制、抛光与装配。首先,选用优质的宜兴紫砂泥料,经过处理筛选,确保泥质纯净。其次,工匠艺人采用手工巧妙地使壶体成型,并经过细致的修整和雕刻,赋予紫砂壶独特的外形。随后,进行胎烧和高温烧制,使壶体坚韧耐用,釉面光亮。最后,绘彩和刻款赋予其艺术价值,完成抛光和装配步骤后,制作工艺完结[7]。这一过程将手工技艺与艺术创造融为一体,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美妙结合。

2.3 紫砂壶的艺术价值

紫砂壶不仅是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独具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在制作过程中,工匠艺人用心塑造壶的形状,雕刻纹饰,使每一只紫砂壶都成为一件独特的艺术品。紫砂壶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形式美上,更体现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中。每一只紫砂壶都有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人们通过观赏和使用紫砂壶就能获得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8]。

2.4 紫砂壶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紫砂壶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造型设计上。紫砂壶的外形各异,有圆润、方正、椭圆等多种形状,有时还会带有动植物等自然元素的雕刻纹饰。这些造型的多样性使紫砂壶成为独具个性的艺术品。此外,紫砂壶还强调意境美,注重壶身、壶嘴、壶把等部位的比例和协调性,力求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壶的内外形象与壶的使用功能和情感意义相结合,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审美价值[9]。

3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在宜兴紫砂壶中的应用

3.1 数据集的建立与准备

为了训练人工智能模型,首先要建立一个包含大量宜兴紫砂壶图片的数据集。这些图像可以来源于不同的渠道,如博物馆、艺术画廊、网络图片库、艺术家的作品集等,收集的图像应尽可能多样,包含不同形状、风格、纹饰和构图;其次,针对收集到的图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将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应用于宜兴紫砂壶中,要标注每个图像的壶体形状、纹饰风格、壶盖、壶把等信息,以便训练模型能够学习到这些特征[10]。

3.2 绘画算法的选择与优化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在宜兴紫砂壶中应用,其算法的选择与优化包括以下具体内容:第一,要根据绘画任务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GAN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图像,适合用于生成逼真的紫砂壶图像;而风格迁移算法则适用于在现有图像的基础上融合不同艺术家的风格,为紫砂壶设计提供新的灵感[11]。第二,对于选定的算法,要调整与优化参数,以获得最佳的绘画效果。通过以上步骤,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算法,能够使模型更好地学习和生成高质量、独特的紫砂壶图像。

3.3 生成画作的过程与结果

首先,将经过准备的宜兴紫砂壶图像数据集输入预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中,模型通过输入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模型会提取和学习图像的特征,如壶体形状、纹饰风格、壶盖、壶把等信息。一旦模型学习到了足够的特征和风格,就可以利用这些特征和风格生成新的紫砂壶图像,生成画作的过程最终会输出一系列全新的宜兴紫砂壶图像。

如使用下面一段关键词,即“Purple clay pot; Creativity; Square; Unique handle and spout; Traditional flower and bird pattern; 3d; Red mud”,就会得到以下4张紫砂壶设计图(见图1)。

生成画作的结果取决于模型的训练,以及算法的选择与优化。如果模型经过充分训练,并且选择了合适的算法和参数,生成的画作就会呈现出高度逼真、具有艺术性的宜兴紫砂壶图像。这些图像可能展现出多种风格和创新,为紫砂壶的设计和艺术创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可能性。

3.4 绘画结果的准确性和艺术性评估

将由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生成的紫砂壶图像与现实中的传统紫砂壶作品进行对比。这个对比过程是为了评估生成的画作在形式、风格、细节等方面是否与真实的传统紫砂壶相符。这有助于判断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在宜兴紫砂壶制作过程中的应用成效,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艺术表现和创新性。同时,对比结果能为绘画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不断提高生成画作的质量和艺术性。

4 未来发展趋势

4.1 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模型和算法将不断改进和优化。通过多领域的交叉创新,艺术家可以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实现艺术的多元融合。艺术家可以与人工智能合作,借助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创作潜能,共同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12]。人工智能可以为艺术家提供灵感和创意支持,辅助艺术家创作;同时艺术家会对生成的画作进行审美和风格调整,实现艺术创作的真正合作共创。

4.2 人工智能给艺术家和传统工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对艺术家而言,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工具,激发了更多创新和個性表达的可能性,同时,其要面对创意和个性的替代性挑战,需要保持创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传统工艺而言,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字化保存和修复传统工艺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但也面临着传统工艺被替代的风险。为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艺术的良性融合,需要在技术应用和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

5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普及,艺术家有了更多新的创作视角和工具,激发了创新和个性表达的可能性。然而,也应意识到人工智能对艺术家创意和传统工艺的挑战,需要在技术应用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艺术的有效融合。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绘画领域将继续发展壮大。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模型与算法的改进、跨领域融合与艺术创新,以及人机合作的艺术创作模式。这将为艺术家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使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得益彰,为艺术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为艺术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不断发展的领域,艺术家应保持开放的思维,积极探索,推动传统艺术与人工智能良性融合,共同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为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贡献独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洪娟.文艺新生态语境下人工智能绘画的创作场域及其价值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20(8):45-52.

[2] 张泽政. AI绘画于数字绘画中的应用与探索[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23.

[3] 陈洪娟.人工智能绘画对艺术意蕴的消减[J].美术,2020(7):144-145.

[4] 刘书亮.论AI绘画对文化创意领域的影响[J].当代动画,2023(2):91-95.

[5] 孙琳.传统人文思想的缩影:宜兴紫砂壶审美意蕴探微[J].美术观察,2021(10):73.

[6] 欧阳爱辉,胡佳.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以江苏宜兴紫砂壶陶制作技艺为中心[J].新疆社科论坛,2017(6):79-84.

[7] 周洪星.浅谈宜兴紫砂壶手工成型及制作技艺[J].佛山陶瓷,2015,25(9):69.

[8] 任惠芬.宜兴紫砂壶的美学及欣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54(7):122-123.

[9] 高秀平.宜兴紫砂壶历史与工艺介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54(3):102.

[10] 卢炳宏.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D].长春:吉林大学,2022.

[11] 缪虹,王敬雷. AI绘画创作的运行规律及应用[J].丝网印刷,2023(7):96-98.

[12] 冯强.人工智能绘画的艺术价值及未来发展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22.

作者简介:王欣蕾(1999—),女,江苏宜兴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罗婷(1986—),女,江苏扬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动画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绘画人工智能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