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贤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小哨 650212)
国内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研究最早在1980年,自提出后引起不少学者关注和研究。此疾病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0多个省均有此病发生,西部牛场发病概率较高,在43%以上。引发此疾病的病毒基因以BVDV-1较常见,病毒分离和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类型毒株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养殖场血清检测呈阳性概率较高,可达92%以上。整体上掌握此流行病的数据尚不全面,无法从根本上清楚了解病毒的具体来源,很难对其流行趋势作出精准判断,导致防治工作缺乏针对性,需引起高度重视。
牛病毒性腹泻病传染性较强,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牛在短时间内易感染,尤其是6~18月龄的小牛最容易感染,症状更加严重,且不受季节因素影响,一年四季均能染病。新病区急性病例较多,且病死率较高,老病区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存在较大的潜在感染性,开始很难察觉,病死率也相对较低。牛染病后即使治疗康复,也会较长时间携带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通常情况下有7~14 d的潜伏期,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急性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不断上升,最高可达42 ℃,同时牛感病后精神状况较差,食欲大大降低,观察鼻腔可看到内部出现大量黏性分泌物,由于发病较急,导致病牛发病后短时间病死,短则7 d,最长不会超过14 d。第二种为慢性型。最初表现不太明显,有鼻部、唇部糜烂,随病情发展越来越严重,出现大面积糜烂,还表现为病牛行动困难,跛行明显,病程时间较长,短的在2个月左右,最长可达到6个月,最终衰竭而死。
制定防治计划,加强疫苗接种和监测手段,提高防控效果。养殖过程要加强对疾病的防范,深入研究疾病发生流行趋势,全面掌握疾病发生规律,了解病毒生物型如基因型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病毒遗传谱系,在掌握致病原因基础上,根据病毒类型、产生为害情况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此外需尽快研制有效疫苗,确保防治的有效性。
针对不同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疾病发生情况及表现症状的差异性,在现阶段特定基因研究的同时,注意其他类型病毒的影响,对进出口动物加强检疫科学性和有效性,严格检疫程序。
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病毒检测体系,并在检测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有效治疗的同时,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总结治疗措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检测及防治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此疾病进行长期的、持续性的检测和研究。
(1)养殖成年牛,为避免出现潜在感染,需要结合养殖条件、养殖规模等制定符合净化处理的养殖方案,内部定期开展全面检测,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处理,确保牛群健康。
(2)养殖规模较大时,可根据周边疫病流行情况开展血清检测,如发现阳性立即处理。第1次检测结束后,间隔30 d再次检测,直至连续3次检测后未出现异常情况为止。
(3)养殖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养殖管理模式,尽量以封闭养殖为主,尤其是对外来的新牛群,必须严格检测后才可以入圈。
(4)为降低后续造成的损失,接种疫苗是最为有效的,可以提高牛群整体抗病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对接种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接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