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古镇非遗传承的意义与原则

2023-12-25 19:19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场丝竹锣鼓

蒋 薇

古镇是当地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真实地映射着在一定历史、地域条件下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文风俗习惯、艺术表现形式等的文化生态。这种生态环境突出表现在古镇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中。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实物、手工制品等;文化空间则是呈现传统文化活动及其表现形式的场所。这些文化生态的支点,恰与该地区的非遗传承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聚焦浦东新场古镇的文化生态保护,就可以清晰地洞察非遗传承在其中的意义与原则。

一、新场古镇的文化生态

位于上海浦东的新场,于2008 年入选为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新场因盐而成、因盐而兴,积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那些急趋商业化的古镇不同,新场是一座原味古镇,明清和民国时代的建筑保存率在55%以上,是上海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历史古迹。如今的新场还居住着众多世系久远的原住民,其特有的语言、饮食、节庆、婚嫁、丧葬等习俗延续着古镇千年的文化脉络。

新场古镇还是一座民间传统艺术的集成地。浦东派琵琶、锣鼓书、灶花、卖盐茶、江南丝竹等项目已成为国家级和市级非遗。新场现有81 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点),有10 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还有非遗资源80 多项。以盐文化、建筑文化、非遗、宗教文化、桃文化、原住民文化为内容的六大特有文化要素聚集于此,形成新场独特的文化生态。

新场古镇的居民沿袭成规,铺陈着老浦东鲜活的生活画卷。学者阮仪三认为:“新场古镇是体现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近代上海传统城镇演变的缩影,是上海老浦东原住居民生活的真实画卷,是历史和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完美融合!”[1]物质文化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繁荣共生。

新场古镇的文化生态之所以会引人艳羡,多是因为这里的风貌保存没有丧失独特个性,没有盲目造“新”换“旧”,没有断然改变世代相继的特色传承,而是面对千年遗产,脚踏实地拾级而上。当下,新场古镇的一些做法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意义,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就是关注非遗传承在文化生态保护中的意义和原则。

二、从古镇文化生态保护看非遗传承的意义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相关理念和制度不断完善,古镇保护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为明显的是,不断加强非遗传承的重要举措。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在内的文化空间,不断丰富非遗活动、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群的保护和扶助,以保证文化生态的良好发展。非遗传承对文化生态保护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维系古镇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可以促进古镇的文化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1.保护古镇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多角度的非遗传承,突破对于古建筑、古文物的单纯维护和修缮,促进古镇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得益彰,文化生态更繁荣。丰富多彩的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非遗传承的核心内容就是传承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现代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生存普遍面临着危机,而新场古镇的文化生态呈现出的是百花齐放。在这里,非遗传承项目良多。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浦东派琵琶、锣鼓书,市级非遗项目有卖盐茶、灶花、江南丝竹,区级非遗项目有浦东土布纺织技艺、浦东木雕、浦东三角粽制作技艺、凤露水蜜桃栽培技艺、新场“三月廿八”民俗庙会。这些项目均有相应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人群,都展现着各自的传承与新意,也支撑起新场文化生态的欣欣向荣。

2.促进古镇的文化创新

非遗是一种人类的创造,非遗传承的核心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创新,保持文化多元化。在古镇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之源,而包括非遗在内的文化遗产又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泉。传统文化保护和非遗传承的实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文明转化,使之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使之在自我超越中获得新的生命力。这些年,新场古镇的文化体验季活动倡导“文创,点亮新生活”,便是以非遗传承促进古镇文化创新的一个优秀案例。

2016 年以来,新场已经连续打造6 季文化体验季活动,举办非遗“南街有约”、国学“传与承”等传统文化活动,形成新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新场手作节等文创品牌;开展25°旅行、大地秀场等古镇乡旅活动,创建运营“上海新场”和“新遗韵”新场非遗小程序等。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培育,2021 年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第六季)系列活动的影响力已从镇域层面逐步扩展到全市。在上海市文旅局的指导下、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的支持下,七宝古镇、召稼楼古镇、高桥古镇等各联谊会成员单位、兄弟古镇积极响应,均携各具特色的非遗和文创产品参与活动,“镇镇不同,镇镇有声”,一样的水乡情怀,别样的水乡风情,在这场活动盛宴中齐聚一堂。行之有效的文化创新做法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古镇大街小巷的非遗“打卡”,乡村田头邂逅的文创野趣,使得以非遗传承为内核的古镇文化生态保护既富有历史文化的感染力,又提供贴近自然的休闲娱乐体验方式,让人们亲近自然、感受传统、品味创意,为“科创、文创和乡创”三创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所以说,创新离不开传承,传承孕育着创新,做好非遗传承工作,就能有力促进古镇文化的不断创新。

3.促进古镇和谐社会建设

非遗中蕴涵着许多和谐思想及行为规范,古镇中的不少非遗都是当地人民在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为解决某种特定的社会问题或规避某种可能产生的问题而创造形成的,它们在规范社会秩序、构建公序良俗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问题处理技巧,其存在为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古镇文化生态保护离不开对非遗中和谐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发扬。

沪苏水乡流行的阿婆茶,就是当地农村阿婆每天聚在一起,几张桌椅围坐在农家客堂、廊棚,吃着咸菜苋、萝卜干、九酥豆等自制土特产,边喝茶边聊天,嘴不闲、手不停(做针线活等),你来我往,其乐融融的风俗礼仪。

新场古镇流淌着经久不衰的丝竹清音。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经过不断琢磨和提高,新场丝竹出现了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的个性化乐器声部,这些声部以主旋律与支声复调相得益彰的形态示人。演奏者们力图通过“加、减、抢、让、变”(即江南丝竹演奏中的加花、减字、抢档、让路、即兴)等演奏手法,以求达到你繁我简、你进我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正平和、合而不泯的音响效果,从而使这里的丝竹呈现出小轻细雅的艺术特征,阐释着古镇文化生态中和谐共进的人文底蕴。

三、从生态保护看非遗传承原则

非遗是古镇文化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价值特色的重要体现,需要不断深入挖掘、充分认识、活化利用。新场古镇非遗传承,尤其应该注重对古镇历史地名、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1.整体性传承原则

非遗的整体性传承,既关注历史变迁,也关注当下形态和未来发展;既关注非遗项目本体,也关注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既关注其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也关注其人文环境。新场古镇在对其国家级非遗项目“锣鼓书”的保护中,就充分遵循整体性传承原则。

从时间维度上的传承实践来看,非遗不是静态的,它是伴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活态文化,具有流变性。锣鼓书旧称“太保书”,可追溯至明代“社书”,表演形式类似道教的道场,后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胎而出,发展为独立的民间说唱形式。2006 年锣鼓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此后,它的传承愈发注重紧跟时代脉搏,创作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作品。据锣鼓书国家级传承人谈敬德介绍,只要“浦东方言不变,乐器不变,唱腔唱调不变”[2],其他内容与形式无论如何变化,都属于锣鼓书的传承。新场创作的《桃李争春》《老浦东与新浦东》《老夫妻学双语》《魅力浦东》等锣鼓书新作与《珍珠塔》《白蛇传》《后兴唐》《七剑十三侠》等传统曲目并重共荣。舞台表演也从过去坐着说唱,一位演员、一架竖鼓、一面堂锣的单一方式发展为独唱、重唱、合唱、表演唱兼备的丰富形式。强调时间上的整体性传承,使锣鼓书吸引了更多的当代观众。

从空间维度上的传承实践来看,非遗的产生和发展与它所依存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古镇文化生态保护中的非遗传承,与其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新场古镇老街的中国锣鼓书艺术馆常年开展辅导培训工作,开设少儿班、青年班、中老年班,并出版了《锣鼓书曲本文学集成》。此外,新场在公共文化领域发力,每年参加各级各类文艺展演和上海市群众文化创作,提高全民保护锣鼓书的意识,打造群众参与保护实践工作的机会和平台;在校园文化上发力,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开设兴趣班、编写校本教材,推动锣鼓书走进中小学校。正是因为遵循整体性传承原则,锣鼓书逐步摆脱后继无人、生存濒危的困境,也使新场的传统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文化生态得到更好的保护。

2.活态性传承原则

非遗的传承强调活态性特征,在古镇的文化生态保护中,重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而对传承主体技艺技能的研习、维系、活态展现是文化生态保护中的重点工作。以新场的另一个非遗项目江南丝竹为例,便可见一斑。

江南丝竹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是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民族器乐合奏形式,也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乐种之一。它风格优雅,曲调婉丽,以其典雅、细腻、清丽、柔美的音韵闻名于世,既富有江南秀美之风,又尽显都市灵动之韵,2006年被文化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新场古镇是该项目的市级保护单位。

作为一种非遗项目,江南丝竹不是凝固的存在,它承续的是一种有声的鲜活文明,积淀了数代人情感依托和心灵诉求,是百余年来丝竹音乐家们学养与智慧的精神载体。音乐长河流动衍化的特性,民间丝竹音乐家的随心、随意、随性,演奏者的性情化等,要求每一代研习者都要肩负演奏、实践、承前启后的责任,并世代相袭。浦东新区新场镇江南丝竹传承基地每周末和国定节假日均对外开放,已成为新场镇文化旅游的窗口之一和非遗活态传承的一面旗帜。新场倡导“以人为本”进行非遗传承,其实质是指非遗的传承以“遗产持有者”为核心,促进“持有者”与遗产项目的同步发展。新场江南丝竹传承基地的代表性传承人吴惠福与其团队在古镇政府的支持下,常年开展江南丝竹活动和体验项目,包括:每周三下午新场镇江南丝竹乐队排练与培训;每年开设两期江南丝竹培训班和不定期丝竹进校园培训;每周六下午开展江南丝竹沙龙活动,并面向社区百姓、游客开放;国定假日免费开放新场镇江南丝竹传习所,组织展演活动,会乐器的游客还可以参与互动表演,强化新场古镇的文化氛围。通过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和保护,新场的江南丝竹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弘扬,这也进一步优化了当地的文化生态。

3.本真性传承原则

新场古镇浦东派琵琶演奏技艺的传承,体现着文化生态保护中的非遗本真性传承,即传承非遗项目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技艺,特别是核心技艺,以及它所遗存的历史文化信息。

2008 年,包含浦东派琵琶演奏技艺在内的“琵琶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浦东派琵琶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惠南、新场等地。自鼻祖鞠世林发轫以来,直至20 世纪40年代,先后经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名家师承接力,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琵琶谱,成为江南五大琵琶流派中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新场镇开设浦东派琵琶传习班、浦东派琵琶艺术馆,聘请浦东派琵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周丽娟传授技艺,从琵琶艺术的音乐本体出发,传承浦东派琵琶独特的演奏技法,包括:轮滚四条弦、并弦、大摭分、扫撇、拖奏、夹弹、夹扫,多样的吟法及锣鼓奏法等,以突出浦东派琵琶艺术的文曲柔婉细腻,武曲气势雄浑,大曲文武兼用等艺术特点。自开馆以来,新场镇浦东派琵琶艺术馆已接待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学者,以及英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十多批友人,使浦东派琵琶的文脉得以传扬海内外。遵循本真性传承原则,浦东派琵琶艺术在新场枝繁叶茂,并积极反哺着新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

在古镇生态保护措施的林林总总中,如果说小桥流水人家是古镇清丽动人的“形”,那么非遗便是新场魅力的“魂”。历史文化名镇“因其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在时间的长河里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和审美意识”[3],对古镇非遗传承情况的深入观察和客观评估,一方面,有助于充分认识城镇发展演变的内在过程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加合理地把握城镇未来的发展定位和功能选择,指导物质层面的规划措施;另一方面,将具有积极意义的非遗合理、有序地注入那些被保护下来或者修复后的历史场所中去,能促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再生。

猜你喜欢
新场丝竹锣鼓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邵伯锣鼓小牌子
美丽的新场古镇
爱情永恒(组诗)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大战将军山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