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康复影响

2023-12-24 06:43苏铁柱姚美琪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肢体脑出血下肢

苏铁柱,姚美琪

(商洛学院 健康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的一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发病时易发生局部血管破裂,导致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当下,高血压脑出血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虽然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及时清除血肿,控制病情进展,但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神经功能缺损,导致其术后出现运动障碍的风险较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能力等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等手段促进其功能的恢复。已有研究表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神经电刺激、针灸、高压氧等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赵海蓉[2]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也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赵丹[3]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谢梦情[4]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能力得到较好改善。本文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早期肢体锻炼、肌力电刺激及针灸等有计划、个体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研究其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陕西省某市某医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有三级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其相关的临床症状、全身CT、MRI、B超等检查结果应满足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经神经外科治疗1~2周,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局部麻醉下小骨窗开颅术。

3)完整的追踪数据。

1.1.2 排除标准

1)外伤、血管结构先天性异常、凝血酶功能障碍、血液病、原发肿瘤转移等。

2)脑外伤、脑梗死、脑干功能不全,有严重的意识和心理问题等。

3)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衰竭等问题。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试验组(早期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0例。医院、康复治疗师、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四肢活动情况。注意术后出血,颅内化脓感染,脑疝等的预防和治疗。对术后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吸痰等日常护理,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平时要做好防止脱水、降温、维持血压、防止脑梗死、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及时用药物等措施。在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后,可以逐步的恢复患者的四肢活动功能。

1.2.2 试验组

电视新闻节目形式也要进行创新,在我国涌现出大量新媒体的形势下,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可以引入新技术,从而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新闻节目的黏性。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舆论场》,则引入了新型技术,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呈现“在线观众席”,观众可以利用手机实现与新闻节目的互连,在抢占虚拟观众座位的同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头像。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场嘉宾、大量网民、电视机观众实现了即时交流,结合各种新媒体的应用,观众可以及时表达自己的建议,倾听嘉宾的讲解。这种节目形式与传统形式明显不同,其强调新闻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一经播出就得到了大量观众的认同。

1)早期的四肢和言语活动:在出院前,指导患者进行咽唾液训练,以减少吞咽困难的危险[5],对于肢体瘫痪、肢体协调能力弱、言语能力弱的患者,结合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家人的要求,与康复医师共同制定肢体和言语能力的康复训练计划。患者术后初期采取姿势放置康复训练,后期在患者可以自行保持双腿站立的平衡后,引导患者进行步行和锻炼,采取身体性活动和积极活动,以及负重行走、上下楼梯等躯体训练与功能性康复训练。

2)针刺疗法:取百会、风池、迎香、水沟、手三里、内关、环跳、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等。消毒后,采用平刺针,在取气后,以拔除扭力和泻法配合使用。同时选择百会、廉泉、内关、手三里、足三里、太溪等穴位进行艾条温针灸。

3)肌力电刺激:选择肌肉部分将电极片贴到肢体肌肉处进行电流刺激,电流强度根据患者疼痛敏感度设置[6]。

4)环境干预:为患者的病房配备电视等基础型娱乐设施,帮助其抵抗不良情绪。

5)心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用药往往种类繁多,患者对多种类的药物很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安排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每类药物,且不可擅自停药,避免出现二次危险[7]。

1.3 观察指标

1.3.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8]评估患者的生存能力,如果ADL得分高,则说明其生存能力较好。

1.3.2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1.3.3 步行能力评分

采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评分,该评分体系分为0~V。0级为无法行走或需2人辅助,I为需要1个人连续搬运负重,II为需要1个人不停地帮忙维持身体的平衡,III为需要1名随从或语言控制,IV为能够独自在平坦的地面上活动,V为能够在任意位置自由活动,或更高则说明其走路能力较强[10]。

1.3.4 肌力评分

Manual Muscle Testing(MMT)是一种测试肌肉力量和报告瘫痪程度的评估工具,该工具有助于了解肌肉的功能状态和肌肉疾病的严重程度。MMT肌力量等级Kendall百分数对患者肌肉力量进行评估,得分为0~100,得分愈高愈好[1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运用SPSS 20.0,计量资料使用均值±标准差,进行t检测。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数),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

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发现,试验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和肢体动作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明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肢体锻炼、肌力电刺激及针灸等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具有较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FMA与ADL评分对比

2.2 步行功能

观察两组患者行走能力得分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行走能力总体明显比对照组好,步行功能III级以下占比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步行功能有改善和提升作用。

表3 两组患者步行功能分级的比较

2.3 肌肉功能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肌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占比42.5%,显效占比27.5%,有效占比2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3.4%),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表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肌肉力量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作用。

表4 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效果的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3.1 早期护理干预下肢运动对ADL与FMA评分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在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ADL和FMA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充分说明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肢体锻炼、肌力电刺激及针灸等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葛海娇等[10]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微创术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王波等[12]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文献[10,12]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通过肌电法将电极片贴在四肢肌肉上,起到刺激肌肉的作用,促进机体功能的早期恢复,操作简便、无创、并发症少、成本低。同时,采用穴位按摩等方法护理,可取得醒脑开窍、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效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提高局部的血流和营养状况,加速脑水肿的吸收,加速微血管的新生和损伤的愈合。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四肢活动和生存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升。早期护理干预下肢运动能够通过外部运动和感觉刺激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提升,从而使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得以恢复。

3.2 早期护理干预下肢运动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的步行功能比对照组好,下肢功能恢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运动功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下肢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下肢的运动能力,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胡蓉等[11]研究发现,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此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发现,患者在接受被动式的训练时,采取仰躺的姿势,适当的牵拉和按摩,可以有效地促进下肢肌肉功能的恢复,但由于血压过低,容易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从而导致下肢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脑组织具有可塑性和可代偿能力,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均具有可塑性,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早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本研究结果与林敏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多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后,平衡和运动功能得到了改善,但是在行走过程中容易出现行走不平稳、负重困难等问题,从而造成步态的不正常。在患者的四肢逐渐恢复知觉后,可以进行积极的身体运动,注意屈肘、屈膝等运动要循序渐进,要尽量做到轻柔,避免受伤和痛苦。由此可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下肢运动护理干预可通过加速新陈代谢、放松肌肉、关节活动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提升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和运动能力。

3.3 早期护理干预下肢运动对肌力改善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5%相比,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可以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肌肉力量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关节挛缩、畸形、体位性痉挛和肌肉萎缩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强患者的四肢活动能力,研究结果与刘亚丽等[1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中风是脑出血的一种常见的合并症,它往往与四肢的动作功能有关,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生存品质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总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四肢功能,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增强患者的下肢活动能力,有明显的护理意义。本研究结果与魏茂武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若错过早期护理干预的黄金时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护理干预刺激的敏感性将降低,康复效果将打折扣。由此可见,早期合理有效地实施护理干预治疗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肌纤维结构、微炎症稳态调控发挥重要作用,并能形成正向反馈提升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肢体脑出血下肢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