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翻译专业联络口译课程任务型教学法应用研究

2023-12-24 10:26:45彭云清孙晓霞
现代英语 2023年11期
关键词:联络口译教学法

彭云清 孙晓霞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37)

一、 引言

当前翻译行业对高质量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高校口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当前的口译教学方式方法不专业、不新颖的现状,近年来不少学者积极探索适合环境变化的口译教学模式[1]。 刘和平曾指出,口译教育特色化是未来口译教育的主要特征[2]。 近年来,高校口译教学的课程设置正朝着专题化和技能化的方向发展。 联络口译作为一门专门化口译训练的入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采用适合联络口译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联络口译课程特点

作为专业化口译训练的入门,联络口译与其他口译形式相比,所涉及的口译技巧和语言处理要求都相对较低[3]。 联络口译也称为陪同口译、陪同翻译,是应用范围广泛的现场口译形式,是指商务、旅游、现场、技术交流、出访、接待、导游、购物、项目考察等服务场景提供陪同性质的翻译服务。 这种类型的口译通常适用于小型会议、非正式的场合。 相较于会议口译、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来说,其难度和要求相对较低,但对译员的语言功底、知识领域、翻译水平、综合素质、实战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同样有较高的要求。 基于联络口译的上述特点,课程应重在提高学生译员的基础口译认知技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重点培养学生译员在联络口译工作中的口译交际协调能力。

对本科翻译专业学生来说,语言能力和口译技能这两方面的重要能力需要同时兼顾,以阜阳师范大学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联络口译课程以“能够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翻译任务、项目中与各方(尤其是口笔译客户)进行沟通、协调、谈判与合作”为培养目标。 学校联络口译课程面向翻译专业大三年级学生开设,作为口译系统化训练的入门,课程注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联络口译中相关概念的基本原理,广泛了解熟悉常见口译主题的相关背景知识,熟悉并理解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为后期高阶口译训练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帮助学生熟练提取相关主题的双语表达,具备完成具体工作情景中的无笔记短交传的能力,能够对口译活动中的交流沟通障碍做出合理的判断并正确应对,最终胜任一般场合的联络口译工作,积极、主动、得体地完成对外交流工作。

三、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主张“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即通过完成有目的性的交际任务来实现语言知识的掌握[4]。 它强调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自主探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 具体来说,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以任务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其次,它强调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语言规律,不断调整和完善语言能力。最后,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面对错误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从而逐渐进步。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真实语言环境的仿真任务进行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真正体验和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特性,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在真实场景下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的实用性和美感,促进语言知识的积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并培养不同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自如运用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任务型教学法中所设计的任务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从而增强了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最后,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觉观察、思维、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更好的表现。

在翻译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能。 通过真实、具体的翻译任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翻译的意义和目的,明确翻译目标。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思考、探究和总结,逐步提高翻译能力。 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可通过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帮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如何灵活应对各种情境,准确抓住信息,及时作出反应。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口译技能。

四、 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设计

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任务设计环节是首要的一环。 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设置任务难度和时间进度以及任务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第一,关于任务难度,需要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水平,引导学生对不熟悉领域的内容进行有重点的研究,并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任务的递进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和潜力,同时不会因任务难度过大而产生挫败感。 第二,针对任务的时间进度,需充分考虑学生在任务完成中所需要的时间,既要避免时间不够导致任务无法完成,也要避免时间过长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合理安排任务时间,能够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更加集中精力高效完成任务,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任务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也非常重要。 其不仅是一个任务继承之前任务的目标、难度和进度,而且体现了设计者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掌控。 联系紧密的任务设计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形式之一。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中,任务设计是成功的关键。 在任务设计中需要考虑任务难度、时间进度和任务之间的联系和衔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非常重要。

学生角色定位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是任务的执行者和完成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扮演好角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怕犯错,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生也应该在任务中寻找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努力改正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首先,教师作为任务型教学的设计者,需要精心设计本课程的各个任务,确保任务清晰明确、与实际情境有关。 教师需要将目标语言应用到真实环境中,提供真实双向口译环境和与外籍代表接触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发扬所学,全面提高自己的技能。

其次,教师需要扮演辅导员的角色,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且在其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 教师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反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让学生不断进步。

另外,教师还扮演了鼓励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关注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

最后,教师的角色还包括评估者。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明确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在下一次任务设计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因此,在任务型教学法下,教师需要扮演多个角色,包括设计者、辅导员、鼓励者和评估者,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

五、 任务型教学法在本科翻译专业联络口译课程中的应用实例

英国语言学家 Jane Willis 在其所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过程框架:前期任务(Pre-task)、任务循环(Task-cycle)和后期任务(Post-task)[5],在前期任务阶段(Pre-task)由教师引入任务,界定话题,学生自主进行任务准备工作,完成与任务相关的语言输入;在任务循环阶段(Task-cycle),学生分组,各组内自行组织、协调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并作出总结;在后期任务阶段(Posttask),教师分析和总结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出评价和反馈,并就重难点进行分析,展开拓展训练。

根据Willis 提出的任务型课堂教学过程框架,联络口译课堂可分为三个阶段展开教学:(1)前期任务阶段,完成主题相关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点的补充;(2)任务循环阶段,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联络口译活动任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并汇报;(3)后期任务阶段,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分析语言知识和口译技能重难点,开展拓展训练。 以下以旅游导览单元为例,具体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Step 1:前期任务阶段

(1)课前任务

教师在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包括完成主题相关重点词汇的积累、资料查阅、知识问答,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课堂开始前五分钟,进行随堂检测,检查学生对重点词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巩固强化学生原有语言知识的同时,确保学生具备完成该课堂口译任务的基本双语转换能力。

(2)口译任务发布

为保证口译任务顺利进行,教师对旅游导览口译活动具体场景、人员角色分工、活动开展形式进行介绍,并引导学生自由组队,三人一组,每组三位成员确定各自角色,即中方、外方和译员,活动中各成员各司其职,完成训练任务。

Step 2:任务循环阶段

(1)任务执行

教师发布口译任务说稿,并确保此前学生没有机会提前接触和准备说稿内容。 口译内容包含三段对话,组内三名成员分别扮演中方、外方和译员角色,完成三段对话的讲话和口译任务。 “中方”和“外方”发言时应注意语速、语音、语调、语速、清晰度、流畅性,译员依据“中方”和“外方”发言人的发言进行口译,期间禁止查看说稿内容,整个发言和口译过程均用拍摄设备以视频形式记录。 教师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应时刻观察、发现和记录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并适时提供帮助。

(2)总结汇报

通过视频回放,就译员口译质量、个人整体表现,每组进行组内自评,各组间进行组间互评,总结任务完成情况,教师监督全程。

总结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就总结结果进行汇报,内容主要包含任务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以及自身的成长和收获。 之后,教师就任务执行过程中记录的问题进行反馈,组织学生一起探讨,分析总结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Step 3:后期任务阶段

(1)分析

该阶段主要包含语言知识分析和口译技能分析。 第一,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此前阶段接触到的所有主题相关重点词汇、语言表达、专业术语,同时分析译文内容,理解和学习任务中涉及的语言知识重难点;第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口译任务中使用的口译技巧,提升学生的口译技能。

(2)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对任务完成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包含语言知识和口译技能两个方面。

教师设计练习任务,如语言知识练习、跟读训练、笔记训练、听译训练等,帮助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口译技能。 学生完成后提交训练结果,教师给出评价和反馈,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本课程过程性评价内容。

六、 总结与反思

结合联络口译课程特点,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其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是适合联络口译课程教学的。 首先,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在“做中学”,在任务准备阶段、任务执行阶段,从一个口译学习者转变为真实的“口译译员”,完成了代入感,实现了体验感,在身份转换的同时,能够真实地了解到口译译员的工作状态。 其次,口译任务的设置增加了学生沟通讨论的机会,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模拟,直接培养了自身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6]。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达成更高的课堂参与度,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学生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专业的口译译员或其他专业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

当然,任务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任务设计不够严密、教师指导不到位等问题,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作出调整,积极应对。

七、 结语

在本科翻译专业联络口译课堂引入任务型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在“做中学”,兼顾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口译技能的提升,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激发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综合语言水平的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联络口译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人大建设(2019年7期)2019-10-08 09:03:44
近Hermite流形上联络的关系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