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蕾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时代变局中,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在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并据此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这一过程势必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努力适应新的发展格局、促进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人才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首先,产教融合的两大主体——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方面,高校与部分企业的合作是短期且阶段性的,没有办法从长远的角度关注企业的需求,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相关人才。 另一方面,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快速的发展,需要高校更加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的行业动态以及相关国际国内形势,从而针对具体情况给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都没有更多精力同企业进行深层面的长期、有针对性的合作,因而产教融合往往流于形式,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其次,产教融合缺乏政府保障。 在产教融合领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产教融合过程中制度的完善性加以规范,也缺乏相关的指导方针对产教融合具体的合作方式加以引导,由于产教融合的两大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等,政府又未能利用信息优势为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对接渠道,导致该领域仍有很大的上升进步空间。 政府无法发挥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引领作用,无法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形成助力。
最后,产教融合的国际化视野不够广阔。 在当前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模式之下,人们必须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应当有更为广阔的国际视角,加强同国际高校和企业的对接。 相对来说,我国的一二线城市高校与国际院校的交流程度较高,沟通往来较为频繁;而欠发达和偏远地区的高校国际化交流程度不高,教育互联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不符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要求。
此外,高校产教融合缺乏相关的评估反馈机制。 部分高校对产教融合效果没有要求,仅作为社会实践的其中一项加以管理,也缺乏对产教融合效果的相关评估机制。
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德国主要实施以学校作为主导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倡双元制理念。 高校在多方主体参与和多维经费支持的保障条件下,主动对接企业和实体经济,确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潜能。 虽以学校为主导,但企业的人才需求才是真正决定大学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设置什么样的专业的重要指标[3]。 企业及专业技术协会开始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 他们积极推进了对高校学生培养方向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并藉由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帮助各高校。 根据办学特点、开发优势和专业,树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向。
英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德国类似,主要采用的是“现代学徒制”和“青年学徒制”。 主要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试图在三方——职业资格认证、学校培养模式和企业行业需求之间建立紧密联系[4]。
发达国家在产教融合的领域起步较早,影响较为深远;但是近些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在产教融合领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如近些年来马来西亚在产教融合领域,秉承着行动者 网 络 理论视角(ANT, Actor - network Theory),即产教融合的行动者网络模式,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探索出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 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学生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而专业教师、政府官员以及企业代表基于ANT 理论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则以及评估标准,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的人才需求实现高度匹配。[5]
在产教融合领域,我国于20 世纪40 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已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 世纪60 年代末,我国产教融合的主要形态为半工半读,当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直接参与到高校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领域当中。 改革开放以来至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界越来越强调劳动与实践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技能的培养与塑造。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叶,我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6],确定了产教结合、灵活开放的高等教育办学方向。 不少高校中都存在校中厂、校办企业等产教结合形式,直接链接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技能,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继续通过机制创新,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不少高校开始建设各种产业园、产业学院,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的高速发展。 随着对应用型人才的高度重视,政府也逐步参与到企业培养人才的工作当中来。 基于政府在理论层面和信息领域的宽广视野和领导能力,其参与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和企业实现人才和培养方式上的有效对接,从而打造出更为成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目前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模式之下,我国应用型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当重新构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目前国际国内双循环形式的专门人才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并以此作为翻译教学领域课程设置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 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在最大程度上连接了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能够对翻译相关人才的培养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高校不仅应当在实践领域对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融合等对学生进行针对企业要求的专项培养,提升岗位实操能力、工作能力和竞争力;还应当在理论课程的设置当中,避免脱离社会实践需求的单纯讲述,并贯穿产教融合的思想和理念,真正实现专业学习与企业岗位需求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在树立了科学、合理、明确的产教融合培养理念之后,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办学模式。 高校应当积极对接政府,从宏观角度了解当下社会需求并藉由政府的助力对接企业。 此外,还应当积极开办与专业联系密切、职业匹配度高的校办产业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如翻译工作室(可包括不同领域的翻译实践,比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室、时政文献翻译工作室、跨境旅游与交流翻译工作室等)、跨境电商服务团队等,以此孵化相关产业,并助力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大潮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学校外部还应当努力对接有相对人才需要的外贸企业、翻译企业等进行相关人才输送,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针对企业的需求对人才进行订单培养。
在重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参照马来西亚泰莱大学[7]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地实际和院校特点的“产教融合”“五化”实践模式。
1.产教融合的“拟剧化”
舞台化的表演在真实生活中其实屡见不鲜。人们在表演当中,会尽量呈现一种他们理想中的样貌或者是状态。 在产教融合领域实现“拟剧化”,实际是让学生先将他们的实操行为表演出来,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对自己所想要表演的目标的预设,突出他们的自我诉求,并在表演的过程中锻炼实际技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拟剧化”操作的时候,可以聘请专门的企业导师参与到专业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过程当中,合力为学生塑造一个仿真翻译舞台,通过各类角色扮演,完成理论的实践检验。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全面地参与活动的策划、场地的布置、角色的分配以及表演的过程。 学生可以扮演的角色有原作者、译员、译入语读者、翻译项目经理、译审、编审等。 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实际技能,并在此过程当中提前对接校外翻译企业,了解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通过建立对接,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翻译能力,还可以在过程中提升综合工作能力,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和锻炼,成功地进行知识成果的实践转化。
2.产教融合的“真实化”
所谓在产教融合领域进行真实化氛围塑造,主要是通过将企业引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将专业课程引进行业当中,将行业软件引进课程当中,来实现产教融合的真实化。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学校近年来非常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就建立翻译相关领域校企合作进行了多方沟通和努力,与多个重量级的翻译企业以及需要翻译人才的对口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连接。 通过安排学习实践、校企互访、校企座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翻译领域的相关产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今后的努力目标和方向,并将与行业使用一致的翻译人才培养系统。 因此所谓的“拟剧化”,其实是为了“真实化”而进行的努力。 在仿真的过程当中间接或逐渐地达到真实的人才培养效果。
3.产教融合的“专业化”
在产教融合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化是应当始终秉承的重要理念和目标。 在模拟和仿真的过程当中,学校可以参照行业运营的情景,打造真实的翻译工作室、口译场景等实训场地,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所使用的道具、场景、用品与真实的翻译环境高度一致。 在产教融合理念的指导之下,在专业化的工作环境当中,可以由企业牵头容纳一部分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率先承接一些翻译任务口译工作,并获取相关收益。 通过收益,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以及赢得维持相关投入所需要的维护资本。
4.产教融合的“项目化”
在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实施项目化的培养方案。 即本科生可以在入学之初,意向性地考虑自己的就业需求,然后按照不同的项目申请选修不同课程,进行相应学分、相应的必修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选择。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对未来翻译人才需求的预判,为自己选择相应的培训项目,比如侧重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或是侧重笔译、口译;侧重日常翻译或时政、科技、应用领域翻译等。 在课程选择的时候,根据项目来选择,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来选择,可以帮助学校和企业更加有的放矢地培养出结合学生意愿与市场需求的相关人才。 除了课程项目之外,还可以实施实践项目制,在大学一二年级打牢相关语言知识基础的前提之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大量铺垫各种深入企业的社会实践项目,并针对企业的需求,制定定向的培养计划;通过和企业的良好沟通,建立良性循环、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这无疑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原因,并且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和专业建设吸引更多的资金和生源。
5.产教融合的“信息化”
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改革,是提升翻译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 建立通畅便捷的信息化通道,能够使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三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促进产教融合的实现。特别是翻译这样一门需要高效沟通互联的交互式学科,教育的高度信息化能够帮助学校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加强彼此的联系。 在实施产教融合的信息化过程当中,需要高校首先进行一定的项目资金投入,搭建相应的沟通平台,在与企业形成良性的沟通互动之后,可以形成企业对学校项目的反哺。通过信息化的过程,企业可以了解学校,与学校建立更好的沟通,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企业能够获悉学校的课程特色优势、学科办学理念;学校也可以了解到相关的企业情况,彼此之间都有更多的知情权,真正能够实现产教融合的高效互联互通。
产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办学理念之一,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结合OBE 教学方针,实施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对接企业需求,促进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有效互通互联,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五化”的标准调整教学目标,是现阶段行之有效的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