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积淀与中国民间舞的模态构成(中)

2023-12-23 23:18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民间舞蹈彝族舞蹈

于 平(南京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叶 笛(南京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五、从古氐羌、凉山彝族到云南彝族繁多支系的舞蹈

(一)“葫芦笙舞”是云南所有彝舞中比较古老者

藏族民间舞蹈的丰富性、本体性及其厚重的文化价值,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舞蹈中首屈一指,从“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舞蹈”类项确认,就能说明这一点。与之相关,另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模态构成”,笔者认为是在云南、四川两省占有重要地位的彝族民间舞蹈。前文所提及的在“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舞蹈”占比约五分之强的云南省,列入这个“名录”的基本上是少数民族舞蹈——而彝族民间舞蹈高达9 项,即铜鼓舞、葫芦笙舞、烟盒舞、打歌、跳菜、老虎笙、左脚舞、乐作舞、三弦舞;其余是傣族2 项,哈尼族2 项,佤族、傈僳族、基诺族、纳西族、布朗族、普米族、拉祜族、怒族各1项。这个“名录”告诉我们,云南有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的代表性舞蹈;同时,彝族民间舞蹈在我国西南地区、也即上篇李雪梅所提出的“铜鼓舞蹈文化区”,应该也是首屈一指。或许同样因为其丰富性、本体性及其厚重的文化价值,《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联合“云南省卷”编辑部于1987 年在昆明召开了“彝族舞蹈学术讨论会”,由内部出版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1987 年第1、2 期合刊)便是这个讨论会的“论文专辑”。“专辑”所收论文多达39 篇,其中关于云南彝族的有25 篇。内刊中聂乾先编写的《云南彝族简况》写道:“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就有近550 万人;仅次于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第四位……云南省有彝族约340 万人,占全省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强;居全省24 个少数民族人口数之首;占彝族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三……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个方言区:一是以寻甸、禄劝和贵州威宁县为代表的东部方言区;二是以路南、弥勒为代表的东南部方言区;三是以南屏为代表的南部方言区;四是以巍山为代表的西部方言;五是以大姚为代表的中部方言;六是川滇大、小凉山的北部方言区……云南彝族支系繁多,有说多达百种以上……主要有‘诺苏’‘纳苏’‘聂苏’‘改苏’,‘苏’在彝语中是‘人’或‘族’的意思,‘诺’‘纳’‘聂’的彝语之意是‘黑’,意即‘尚黑’的民族。‘彝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确定的……云南彝族的民族舞蹈十分丰富,以‘阿细跳月’‘烟盒舞’‘打歌’较为有名 ,目前已收集到114 种、1227套。”[1]129由此观之, 我们便能理解聂乾先在谈及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分类之时,认为应坚持将“民族”放在第一层级的“四级划分”法。内刊中瘦华撰写了《云南部分彝族舞蹈的来龙去脉》,对云南的彝族舞蹈做了探源的工作,其中认为“跌脚”是云南彝族比较古老的舞蹈而对其“探源”。文中写道:“我认为,今天彝族葫芦笙舞是云南所有彝舞中比较古老者,而目前保存在楚雄州西北部大姚、姚安一带的‘跌脚’(彝语称‘古则’)为其中最古老的形态。‘古则’,彝语意为跳动、舞动;此外,还有‘角则’‘角铁’之彝称,汉语俗称‘跌脚’‘打跳’‘跳脚’……云南彝族跳葫芦笙的地方很多,如巍山、南涧一带的‘打歌’,南华、景东一带的‘跳歌’,墨江、绿春一带的‘跳笙’……为什么说大姚一带的‘跌脚’最为古老呢?这一带的‘跌脚’是男女牵手、周旋踏歌的形态。上身无动作,舞蹈也无队形变化,只有脚下一些简单的步伐,比较原始单一;多数村寨也没有组合名称,伴奏用一支笛或一支葫芦笙或一支唢呐,脚步以大跳大跺为其特色……加上披羊皮,有的头插羽饰,保持着浓郁的原始狩猎生活围火取暖、烤食欢舞的景色。新中国成立前,昙华山一带‘跌脚’时,人群中还出现有人扮作各种禽兽的场面……这一带彝族妇女椎髻,有的村寨着古老的裙子;男的还有古老的麻布围腰。跳葫芦笙时,有在头上插羽尾的古俗,近似铜鼓上的羽人头饰。这一带人所披羊皮最为原始,至今尚保留羊尾;没有尾的,也要用彩线黑布缝上一小条引以为美——那形象与青海大通出土的彩陶盆舞人十分相似……那么,巍山、南涧一带的‘打歌’就不古老吗?古老,但没有这里的‘跌脚’古老。虽然‘打歌’也吹笙走圈,但不论从舞蹈动作到姿态都有了很大发展。‘打歌’突破了连臂扣手的形态,把双臂解脱了出来;使双臂可以甩摆、拍掌、也可以拍羊皮,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步法组合也有了许多变化及名称,如‘直歌’‘赞歌’‘正翻’‘半翻’‘三跺脚’‘合脚’‘斑鸠吃水’‘喜鹊登窝’‘羊撕打’……反映的内容也比‘跌脚’丰富;还有十六拍的较完整的基本组合,并有转、跳、蹲方面的带技巧性的动作……这些都说明,巍山、南涧的‘打歌’比大姚、姚安的‘跌脚’发展层次更为高……我认为,云南彝舞中最古老的形态,是目前保留在大姚一带的‘跌脚’。彝族是氐羌的后裔。尽管目前有土著及外来之说的争论,但古代氐羌在云南主要繁衍与活动在金沙江南部一带,是可以肯定的;这里也正是古代踏歌盛行之地。我们纵观全云南可以发现,在所有彝舞中(包括‘跳乐’‘烟盒’‘跳月’‘左脚’‘花鼓’‘打歌’‘跳笙’‘铜鼓’等各个舞种)只有‘跌脚’(‘古则’)的形态与风格,与今天同属氐羌部族后裔的纳西、藏、傈僳、拉祜族的舞蹈最为接近……根据同宗异支等发展规律来看,它们在携手环舞、顿足踏歌这一点上具有较大的共性,这个共性也可视为氐羌古风。”[1]2-4

(二)按内容、性质对凉山彝族舞蹈分类

从聂乾先《云南彝族简况》中我们认识到,四川、贵州乃至广西的彝族支系、群落,都是与云南的相关地域紧密关联的。除云南彝族舞蹈外,影响最大的彝族舞蹈在四川凉山。早在20 世纪50 年代,我们就因为四川舞蹈家黄石创作的《红披帖》、冷茂弘创作的《快乐的罗嗦》知道了凉山彝族舞蹈;云南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彝族舞剧《咪依鲁》和《阿诗玛》,把彝族舞蹈的艺术价值推向了峰巅。在“彝族舞蹈学术讨论会”的“论文专辑”中,车瑛发表的《凉山彝族民间舞的分类与分布》,是我们所关注的彝族民间舞蹈的“模态构成”。车瑛写道:“凉山——习惯上系指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区域。这里居住着 一百三十余万彝族人民,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种类较多,它涉及彝族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凡祭祖祀神、料理丧葬、迎亲送嫁、佳节丰年等等,无不以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示虔诚、抒发乐事、寄托哀思。无论哪类舞蹈,尽管不同地区在服饰、场所、形式、舞动等方面互有差异,但凉山彝族民间舞仍有自己的共同特点。一是有共同的动律特点:微屈膝, 以双腿屈、直为主,腿脚的动作多于手臂的动作,一律勾脚尖;二是有共同的体态特点:双腿微屈,臀部微翘,上身挺直;三是有身体韵律的共同特点:上身前、旁、后的倾斜侧腰,与腿脚的变化紧密相关。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多无音乐伴奏……目前对舞蹈的分类大致有三种方法:一是根据舞蹈的社会功能分为表演性和自娱性两大类;二是根据舞蹈的形式、特别是舞蹈动作的风格特征分类;三是根据舞蹈的内容、 性质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只有按舞蹈的内容、性质对凉山彝族民间舞蹈进行分类才清晰、合理。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按其内容、性质,可分为下列七类:一、丧事舞蹈类。这类舞蹈的历史十分古老,据说是彝族的祖先‘曲涅古噶’传世的。彝族老人死后,远近亲友都要参加葬礼,跳起‘引路’等几种舞蹈。舞蹈歌唱通宵达旦,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丧事舞蹈只限于安葬死者前的守灵期里跳,均随于说唱;此类舞蹈多悲烈、苍凉、哀而不怨;内容或颂扬死者生前的功德,或抚慰死者的家属,或为死者的灵魂祝福。主要有‘扯格’(引路舞)……‘娃子嘿’(悼念舞)……‘的伟知’(迎宾舞)……‘止耻’(敬酒每)……二、祭祀舞蹈类。在凉山彝族的祭祀活动中,‘毕摩’和‘苏尼’都属于显赫人物。他们被视为神、鬼、人之间的沟通者,人们把他们当成神鬼的代言人和化身……毕摩通晓彝文,善于诵唱经书;其职责是祭司,但只做法事而不舞蹈。苏尼(巫师)分男女,男称‘苏尼’,女称‘莫尼’;他们不识彝文,没有经典,但利用诵词和跳神,自称可以‘驱鬼治病’。苏尼使用的法器是羊皮绷的双面鼓,彝称‘沟节’;鼓上系有小铜铃二至三个,鼓里装有‘浣子’(一种野生乔木果核)。凉山彝族祭祀舞蹈,主要是流传民间的、男女巫师跳的‘皮鼓舞’。‘皮鼓舞’是苏尼或莫尼跳的祭祀送鬼的舞蹈。舞者左手持羊皮鼓,右手握鼓槌,盘腿坐于火塘边;开始时双目微闭,念念有词,双腿颤动,手轻击鼓,节奏缓慢;在幻想请来‘厄撒’神灵附体后,他由全身战栗相继进入半蹲、直立,以轻缓的步伐走至屋中央;这时舞者开始了摇头、动肩、甩臀部、旋转、跳跃等快节奏的舞蹈,同时伴以急促的击鼓声……三、婚礼舞蹈类。凉山彝族的婚礼舞以披毡做道具的‘披毡舞’为主,而双人‘披毡舞’又普遍具有代表性……舞者相对而立,开始一人领唱一句,另一人复唱一句,舞者随歌声起舞;然后上前两步互换位置,向左或向右自转一圈,同时单手自上而下舞披毡。此舞转圈均为蹲转,即双手牵披毡的两边向右转则双腿屈膝微下蹲,上右脚同时右手伸下前下方,身体前俯用右侧腰、向右转半圈 ……该舞无音乐伴奏,自唱自跳,舞动简单,无限反复。四、节日舞蹈类。称为‘都火舞’,是只在火把节期间跳的女子集体舞,也是凉山彝族唯一的一种节日舞蹈——圆圈队形,先逆时针方向行进,一段歌词后顺时针方向行进。舞步(逆时针方向时)是左脚向右前旁迈一大步为重拍,同时上身微向前倾;弱拍右脚向右旁迈一步,同时伸直上身稍微后仰,面对圆心。顺时针方向时,同以上动作对称即可。该舞无伴奏,由一人领唱一句、众人复唱一句,随唱随舞。五、模拟劳动舞。凉山彝族模拟劳动舞的种类不多. 以‘荞子舞’和‘插秧舞’为代表。这类舞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群众中相继出现的…… 不用道具、无伴奏自唱自跳。六、游戏舞。均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无伴奏,不唱、不诵词,动作简单、朴实、随意、自由。七、自娱性舞蹈类。主要是‘蹢脚舞’和‘对脚舞’。‘蹢脚’即跺脚,舞时男女相间联手圆圈,向逆时针方向移动,领舞者吹笛伴奏,众人合音乐舞蹈……整个舞蹈以跺脚为主,辅以手臂屈肘甩动;跺脚时双膝微弯有往下蹲的感觉,上身的韵律以整块扭动腰肢、随着脚上的动作左右晃动较大……‘对脚舞’跳法多样,舞动以腿部动作为主,手臂动作较少;两膝稍弯、勾脚尖,双手虎口向下叉腰。舞动时双脚原地跳踏一下后,以灵活的小腿对出前、旁、后、侧脚的一种动作,带动上身、腰肢的转动;眼视动力脚,不断变幻各式对脚……”[1]75-79

十年前后的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学习材料来自“教师”的事先预设,只在“多倍”理解中有少数材料来自“学生”。十年前后材料的情境外衣发生了变化,但实质是“几个多少”,即“多少的几倍”,那么我们是否可将这个“干货”回归到更简单质朴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参与“创造”知识的过程,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又创造学习材料,让学习真实发生。

(三)云南彝族各支系差异舞蹈中的共有特征

在上述“彝族舞蹈学术讨论会”的“论文专辑”中,刘金吾在《云南彝族舞蹈分类及其共同规律的探寻》一文中写道:“彝族人口众多,据《六祖魂光辉》等彝文文献中所述:彝族自六祖分支,其先民所建立的‘古滇王国’崩溃后,分支越来越多,地域越分越广。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居住空间过大,各聚居区除社会发展不平衡外,文化上也各有差异……彝族舞蹈几乎没有一种是全民族每个支系都会跳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家都跳舞的节日(‘火把节’是统一的节日,但过去不少支系‘火把节’不跳舞)。面对浩繁纷呈的彝族舞蹈进行分类,我认为不能按祭祀舞、生产舞或狩猎舞之类分;也不能按手持道具、乐器或习惯称谓分鼓舞、芦笙舞或跳弦之类。只有按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形态、心理素质等因素形成的各聚居区(或支系)的舞蹈风格、韵律节奏、舞蹈构成及组合规律等特征,将其有代表性的、主要的、有特殊价值的进行归类。据此可分为七大类,每类中少至几套多至上百套动作,但仍不能将所有彝族舞蹈都包括进去……这样的分类脉络较清楚,既便于掌握运用也便于分析研究。现将七大类舞蹈列举如下:一、打歌:是彝族流传最广、最古老而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盛行于滇西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滇西其他地区及滇南、滇东北的一些彝族支系均跳此舞。舞蹈质朴、刚健、浑厚、有力,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精神和性格。二、烟盒舞: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县的一些彝族聚居民,是彝族舞蹈中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种。它产生了有能表现一定情节内容的双人舞、三人舞,并有了一些属于表演性质的舞蹈。舞蹈活泼、灵巧, 全身起伏、富于弹性,小腿灵活、具有韧性 ,加之凤凰点头般的手臂动作及‘呱呱’的烟盒声,是特点突出、个性很强的一种彝族舞蹈。三、罗作舞:流传于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的彝族聚居住。有的杂居区,哈尼族也跳此舞。是歌、舞、乐紧密结合的一种舞蹈,舞风轻快、潇洒、优美。跳‘撵步’和‘三步弦’时,衣服、飘带满场飞舞,人们称它为彝族的‘华尔兹’。四、阿细跳月:流传于路南、弥勒、邱北县的阿细、撒尼支系聚居区。舞蹈热烈、奔放,极富感染力,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爽朗的性格。五、铜鼓舞:流传于文山州富宁等县白倮、花倮支系聚居区。舞蹈柔美、质朴、轻盈、松弛而又具有内在的韧性,形成了独特的扭摆韵律与风格,给人以纯朴自然美的享受,在彝族舞蹈中别具一格。六、花鼓舞:流传于双柏、峨山、新平等县一部分彝族支系中。花鼓舞有较大的舞姿和动作,舞蹈性强,有高难的技巧(小腿空中划圆二圈、空中崴膝等)……舞蹈矫健粗犷、开朗豪放,反映了彝族青年男子的性格。七、丝弦舞:流传于石屏、建水、双柏、峨山、新平、元江等县的一些彝族支系中。舞步轻盈、舞姿优美、动作灵巧,具有柔和抒情、纤细优美的风格……彝族各支系在经济生活、社会形态上发展虽不平衡,但社会组织与文化方面却保留着不少共有的特征;同样,各支系舞蹈虽然千差万别,但从其渊源关系及舞蹈内在规律上看,仍然有不少共有的特征:一、舞蹈是彝族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方式。以上七类彝舞中,除‘铜鼓舞’是全体村民的活动外,其他几类几乎都主要是青年男女相邀的活动(一些地区已婚男子也可以参加)。从舞蹈活动的场地(‘玩场’‘跳月场’‘公房’等)就可以看出,都是青年男女集会的地方;他们通过‘玩场’的舞蹈活动交流感情、寻找对象,同时也尽情地欢乐;由于舞蹈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更多的是娱乐作用,从而形成彝族舞蹈下述两个特征:即总体来说彝族舞蹈是非常丰富的,但就一个聚居区或一个支系来说都是比较单一的……再就是多数是表现单一欢乐情绪的自娱……二、彝族舞蹈有韵律美而缺乏造型美。彝族舞蹈大多是脚上的动作变化多,上身动作和姿态极少,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更多的舞姿造型。‘打歌’‘丝弦’‘阿细跳月’‘铜鼓舞’,男性基本上均是手持芦笙、四弦、三弦、铜鼓起舞,手上不可能有更多动作;女性则多为手牵手或搭肩或拍掌或随身摆动,亦无更多动作。比较而言,‘罗作舞’和‘烟盒舞’有一些手上动作和上身舞姿,手的活动范围也比其他类舞蹈大……舞蹈在运动中很美,但由于缺乏舞蹈造型,一旦停顿下来,造型美感即大大减弱,民族特征也随之失去不少。三、踏地、蹬脚、崴膝、抬腿是彝族各类舞蹈的共同点。这一共同点不可能在每一类舞蹈的每一个动作中都得到体现,但作为基本规律,它概括了各类舞蹈,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彝族人民的性格和精神。踏地——即无论上步、退步、左右移动,或走或跳,全脚掌均有力地踏于地上, 为‘打歌’类主要动作……蹬脚——即动力腿脚跟用力往斜下方蹬出的动作,在‘阿细跳月’‘花鼓舞’‘烟盒舞’中均为基本动作……这种‘蹬’的‘法儿’是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蹬腿的主要点。崴膝——即在双膝微屈状态上的左右崴动……抬腿——走一步或三步后,主力腿原地弹跳,动力腿向上抬起,在‘打歌’‘烟盒舞’‘罗作舞’‘丝弦舞’里都经常出现……四、以‘三’为单位及‘二进二退’的基本规律,是其组合形式上的共同点。‘烟盒舞’的基本步叫‘三步弦’,‘罗作舞’里也有三步弦;‘阿细跳月’里有三步乐,‘打歌’里有三跺脚,‘花鼓舞’里有三角尖……五、在圆圈基础上的‘穿花’是其图形变化上的共同点。‘穿花’是彝族舞蹈图形变化的一大特点,‘打歌’‘烟盒舞’‘花鼓舞’‘丝弦舞’‘阿细跳月’里均常见;有二人穿花、三穿花、六穿花、交错式穿花、蛇蜕皮式穿花等,为其他民族舞蹈少有……”[1]13-15应该说,刘金吾对彝族舞蹈提出的“分类”思路是非常可取的。这其实是以“民族”为首先层级的“层级划分”理念的贯彻——即由“民族”而“支系”乃至“群落”;虽然划分出的类别与库尔特·萨克斯所主张的“从纯生理的现实开始”甚远,但却并不妨碍刘金吾最终的“共同特征”提取回到“纯生理的现实”。这其实是告诉我们,“分类”的目的不是一种“智力显摆”,而是让“他者”能更清晰地去把握。

六、渝东南、鄂西、湘西土家族舞蹈的关联与流变

(一)源于丧事活动又从中脱颖而出的“打绕棺”

早在1987 年召开“彝族舞蹈学术讨论会”之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就于1984 年联合“湖南省卷”编辑部在湘西大庸(今张家界市)召开了“土家族舞蹈学术讨论会”,并由内部刊印了“论文专辑”。“讨论会”的论文宣读以湖南最多(6 篇),其中位于湘西的吉首大学就占了3 篇;另有湖北3 篇和四川1 篇。这大致反映出土家族舞蹈跨省级行政区存在的状况。四川是以“省卷编辑办公室”的名义发表的《四川土家族舞蹈概况》,文中写道:“四川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川东南涪陵地区(现属重庆市,可称渝东南)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彭水五个民族自治县。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无文字。四川土家族的族源主要为古代巴人的后裔……‘土家’这一称呼始于宋代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 年)。一般认为‘土家’是本地人的意思,相对于‘客家’——外来人而言;土家人自称‘毕兹卡’也是‘本地人’的意思。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土家’的称呼与古代巴人崇拜白虎有关——虎在巴楚称为‘於菟’(音‘乌兔’),与‘土’音相近……彭水县有老土族之称,庹姓就有数千家,是彭水的大族,‘庹’姓即板楯七姓中‘度’姓的一支;而酉阳的龚滩,唐代曾称‘龚湍’,为板楯龚姓流居之处。乌江沿岸现仍多龚姓,在酉阳、秀山东部的酉水中段、濯河一带,则多为廪君之巴的后裔,他们的习俗多与湖北来凤一带相似;而秀山的梅江河一带,则多为五陵盘瓠的后裔,有贵狗、不吃狗肉的习惯……四川土家族(现属重庆市)的宗教信仰还处于较原始的阶段。他们崇奉祖先,每家的堂屋都要供奉祖先和土王神位,每年的祭祖是他们极为盛大的活动。所谓祭祖就是祭土菩萨,所以这种祭祀活动又叫‘跳土菩萨’,这些‘土菩萨’都是世代称王五溪的‘蛮酋’;而又因姓氏家族不同,祭祖日期和所祭祖神及祭祀形式也不同。川、鄂、湘边境一带的彭、石、李、马、蔡、田六姓,于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七日祭彭公爵主、马王爷爷、土王天子,他们的家祠叫‘伏波庙’——彭公即五代时溪州刺史彭士愁,马王即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实际上是五代时号称马援后裔的楚王马殷),土王天子即唐代黔州刺史田裕荣……梅江流域一带的杨、黄、龙、张、石、顾六姓,则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祭白帝天王,六月初六祭飞山公主——白帝天王即唐诚州刺史杨再思的长子杨正隆,飞山公主即杨再思,在祭祀时往往杨再思、杨正隆和杨再思的四子杨泗将军(九溪十八洞蛮王)一并入祭。而郁江、龙河一带的向、白、覃、龚诸姓,则以正月初一至初九为祭祖日,祭八部大王——即五溪八洞蛮王敖朝河西等八人……祭祀开始之时,首先请神。数个约三、四尺长的长号列成一排齐声吹响,主持祭祀的‘梯玛’头戴凤冠、身穿八幅罗裙走出吹响牛角,意思是以长号和牛角的声音,到各溪流、峡谷、山岩、墓地,将各代祖神都请出来。接着朝神,唱‘舍巴歌’,跳‘舍巴舞’(即‘摆手’)。‘跳土菩萨’在晚上进行,由‘梯玛’左手拿司刀,右手握八宝铜铃,边跳边唱《梯玛神歌》,指名道姓地唱每一姓祖先的历史、功勋,唱土家族的族源历史、战争迁徙、民族发展的经历……老年人只是默不作声地在一旁喝酒、吃菜、看‘摆手’、听古歌,表示虔诚地思念祖宗,这叫作‘陪神’。一直到第二天早晨,祭祖活动才算结束。而古老土著的向、白、覃、龚诸姓的祭祖活动,则要举行规模宏大的‘大摆手’——先由土老司带领大家走进祠堂,敬八部大王,唱八部大王歌,行跪拜礼后;才开始跳‘大摆手’,唱摆手歌,进行三天三夜。土家族的祭祖活动,除了在祭祖日由全族人进行祭祀外,在老年人去世举行较大的葬礼时,也要进行祭祖;只是地点在自己家里,规模要小些。这说明土家族由‘崇奉祖先’而‘重丧葬’,因为死者也将被纳入祖宗成为祖神。在丧葬活动中,还要有‘打绕棺’(或叫‘穿花’)等形式……跳‘打绕棺’时,人必须为双数,四、六、八人均可;每一舞者手拿一件打击乐器,如锣、大钹、小钹、铰子等,另有唢呐一支……‘打绕棺’的动作很丰富且较完整,有‘单穿’‘双穿’‘狮子滚绣球’‘老龙脱壳’‘海底摸沙’‘雪花盖顶’‘黄龙缠腰’‘双龙抱柱’等。整套动作以‘反胴体’的摆动为基本动律——由于手持打击乐器平伸于体前敲击,所以胯部向前顶出、身体向后倾斜,形成了舞者的基本舞态……舞蹈时,每个动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完全看舞者当时的情绪使其动作延长或缩短;舞者动作自然、奔放、活泼,两肩摆动幅度很大,线条明快,对称性强;步法多变、灵巧自如,勾、踏、跳、跑、跨运用巧妙自然。由于步法灵活,舞者之间的换位及队形的变化竟能使观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打绕棺’虽起源于丧葬活动,但它又能从丧事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因为它表现出来的并不是悲哀悽然的情调,相反却是激昂、热烈、欢快的情绪;所以后来除了丧事要跳外,丰收之时、欢庆之日、贺新郎新娘时也要跳。‘打绕棺’已成为土家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艺术。”[1]1-6

乌兰杰“两翼相近、中间相异”的分析,对于蒙古族传统舞蹈“模态构成”的认知是令人信服的;这是将“历时性”贯透于“共时性”的文化分析,是有相当历史深度的文化分析。同样对于这个“两翼”和“中间”地带,斯琴塔日哈做的是“共时性”的平面描述。她在《蒙古传统舞蹈概述》一文中写道:“近年来,我区考古学界一项重大成果,便是在内蒙古境内陆续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这些古老的岩画,以我区西部阴山山脉中段为中心,分别向东部的兴安岭、西部的祁连山及阿尔泰山脉延伸,形成一条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岩画艺术的天然走廊。这些生动的岩画资料表明,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恰是以舞蹈艺术为标志的;那些凝固在岩画中的奇特舞姿,揭示了大草原地带舞蹈文化的源流……通过这些风格古朴、形象奇特的原始舞蹈图像,人们不但能够清晰地看到古代舞蹈的轨迹;并且可以窥视出当今仍在民间流传着的各种民族民间舞蹈体裁、形式、动作、韵律中的,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风格流变的特殊印记……今天,蓬勃发展着的内蒙古民族舞蹈事业,以它独特的草原风格引人瞩目;它植根于民间,它的色彩、它的生命力的源泉来自民间。在此我们介绍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通辽市的民间舞蹈。一、鄂尔多斯市的民间舞蹈。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三面黄河环绕。无垠的草滩、沙丘、田野交错相连,毛乌素沙漠、卡布其沙漠、银肯响沙漠纵横盘卧,连绵起伏。耸立在伊金霍洛旗境内的圣祖成吉思汗陵园,古朴壮观……因地处海拔1000 至1500 米而被称为‘鄂尔多斯高原’……‘顶碗舞’(顶灯舞)是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民间广为流传的最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舞者只要掌握了基本规律、掌握了‘击盅’的基本技法之后,可触景生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高,动作、舞姿变化越丰富……顶灯、顶碗舞实际属于一个舞种,动作风格相同,以头上顶碗或顶灯而分别相称;通常手拿酒盅或筷子、也有徒手跳的。‘酒盅舞’是从‘顶碗舞’派生出的一个舞种……双手各拿两个酒盅,轻松自如击盅而舞,动作、韵律与“顶碗舞”相同;只因不顶物件,头、颈不受束缚,可做伏身、仰身、下腰、蹲起、跪爬等幅度大的动作……流传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筷子舞’,也是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的一个舞种……‘筷子舞’顾名思义是手持筷子而舞——舞者用敲击筷子传情达意,不断变换舞姿来舞出美的形象,这是‘筷子舞’有别于其他舞种的个性特征。‘筷子舞’的基本跳法,是舞者双手或单手各持一束筷子,三至四双为好;筷子下端约两厘米半处钻一个小孔,用耐磨的细线串起来,松散地拴牢;拿筷子的手要轻握,上身放松、双膝微弯,随着音乐节奏做前后左右移动、上下起伏、倾身蹲下、转身绕肩等动作时,筷子始终环绕于身体四周,用手腕子的力量轻轻敲击手臂、肩、腰、后背、腿、脚……二、阿拉善盟的民间舞蹈。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与甘肃、宁夏接壤。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覆盖它的大片土地……那里居住着厄鲁特蒙古后裔(包括准噶尔、陶尔扈特、杜尔别特、硕特四部落)……如今该部落的后裔大部分散居在新疆的巴音郭勒、博尔塔拉、阿尔泰、塔城地区,蒙古国境内也有相当数量的厄鲁特人;因此在阿拉善盟陶尔扈特部落中流传的蒙古民间舞,与新疆、与蒙古国境内的陶尔扈特等部落的民间舞属于同一舞种……‘萨吾尔登’是厄鲁特蒙古人对当地民间舞蹈的称谓……有人说“萨吾尔登”是形容一种‘马步’……有人说是指弹奏‘托普修尔’(一种两根弦的弹拨乐器)时手来回甩动的状态……‘托普修尔’乐曲完整保留下来的有12 支至17 支,每一支曲都以内容各异而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动作——如‘育老人’‘袖子萨吾尔登’‘黑走马’‘停顿萨吾尔登’,等等。舞蹈反映的内容有表现劳动的:如剪羊毛、絮毛、擀毡、挤奶;有表现日常生活的:如梳头、照镜子、画眉毛、戴头饰等;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如鹰展翅飞翔、山羊跑、走马、骆驼步等;有模拟自然景物的:如水波、草浪等……三、通辽市的民间舞蹈。西辽河畔的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全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有‘内蒙古粮仓’之美称;境内的科尔沁天然牧场,水草丰美、五畜兴旺,是内蒙古典型半农半牧区……这里的蒙古族在形象、气质、方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与内蒙古西部区几个盟差别很大,它的文化结构可以说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体。科尔沁的叙事民歌、说书调、博(萨满)中的歌舞,以它浓烈的地方特色,在蒙古族音乐、舞蹈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以通辽市库伦旗的‘安代’是科尔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该舞从前是与博(萨满)行医结合在一起的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安代’的旧表演形式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始于占卜、治病(主要针对年轻女性的相思病、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举行送‘安代’唱‘安代’除‘安代’仪式时……人们集合在场院、围成大圈,几位歌舞能手在圈内对唱、对舞,众人顿足、踏歌,甩动衣襟或手绢伴唱伴舞。与此同时,博(萨满)在室内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彝族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彝族海菜腔
学舞蹈的男孩子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