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颖贺 顾聪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劳动很好地诠释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近年来,国家反复强调劳动的育人功能,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旨在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是劳动教育的主要使命,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大学生作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养成健全的劳动人格。然而,由于劳动教育长久以来被弱化、淡化、边缘化,学生对劳动缺乏体验;部分媒体为博人眼球、获得流量对某些“偶然事件”不负责任的炒作等使得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劳动态度消极、劳动情怀缺乏,劳动价值观功利等问题,对“劳动光荣”的意义也感到模糊。这不仅影响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这说明大学生此时不仅需要“劳动光荣”的理想指引,从外部为他们的劳动赋能,更需要从心里建立“劳动幸福”的信念支撑,深刻理解劳动对人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终极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需要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此时要培养一批劳动者投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使我国能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除此之外,为了稳固新政权,增强其在民众心中的合法性,国家一方面在社会上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另一方面将着力点对准了思想领域,重塑主流价值观。此时,劳动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谋生手段,更是成为普通民众向上层流动的机会,这在以往从来没有过,劳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与此同时,国家加强对劳动模范事迹的宣传引导,动员民众主动向劳动模范学习。成为劳模不仅能够获得荣誉,还能提高社会地位,赢得社会尊重。比如淘粪工人时传祥的故事,在旧社会,他辛苦工作,却还要遭到人们的辱骂,受到他人嫌弃;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被选入全国群英会主席团,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和他握手,问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劳动模范时传祥的故事向大家传递出:劳动职业有分工,无贵贱,只要对社会和人民有益,就是光荣的劳动,就是值得尊敬的劳动者。
“劳动光荣”的价值观虽在建国时期就已提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新的内涵,在新时代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起着积极作用。首先,有利于对抗不良的价值引导。近年来,随着西方消费文化和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入侵,使得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无法明晰,甚至感到疑惑。“劳动光荣”的价值观能让大学生认识到盲目地崇拜消费和金钱,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等思想都是极为危险的,依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得来的财富与快乐是有限的,暂时的,而依靠劳动获得的却是长久的,源源不断的。因此要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谨记在心,坚守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路与原则。其次,可以让大学生正视劳动分工的价值。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和社会舆论的错误引导,人们大多表现出轻视体力劳动崇拜脑力劳动,此种心理会影响大学生对现有职业者劳动成果的公正评价以及未来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劳动光荣”的价值观能够让大学生明确“劳动的高尚不会随着劳动的形式和岗位发生变化,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对人民和社会有益,都是光荣的,值得人们尊敬的。”[2]最后,可以帮助其养成爱岗敬业的品质。在“劳动光荣”价值观的宣传和劳动模范事迹的影响之下,大学生会在耳濡目染之中知晓爱岗敬业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遵守的美好品质,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贯彻这一要求。除了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外,激发自己在行业内的劳动创新,不是简单地将所从事的职业当做谋生的手段,更是看到其背后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发展所尽之力,将自身置于促进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征途之中,争当劳动模范、体感劳动光荣。
自古以来,人们从未放弃过对“幸福”目标的追求,对“何为幸福”的看法,长久以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为目的,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的相关问题。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体现在他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类本质,人与人关系的论述当中。其中,劳动作为活跃于这三对关系之中的关键因素,对马克思的幸福观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也曾明确指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点,在多个场合论述劳动与幸福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3]“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4]何云峰在著作里谈到“所谓劳动幸福是指人的劳动所得与自己对幸福的追求和期盼在本质上趋于一致,并在劳动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类本质得以确认,自我价值得以展现。”[5]“劳动幸福”致力于使人的类本质与人的价值追求在劳动中达到统一,进而获得幸福感,满足感。
“劳动幸福”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可以消除大学生对劳动的抵触情绪。在谈及劳动的时候,大多数人的主观印象是“累”“辛苦”等消极感受,对大学生进行“劳动幸福”价值观的教育,是让学生认清人类现有的物质财富,精神文化,科技成果等无一不是依靠劳动所得,是劳动实践构建了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础,进而对劳动产生积极的心理预期,在此基础上涵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其次帮助大学生树立清晰的职业规划。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幸福只有通过自由劳动才能实现。然而反观当下的许多劳动者,对财富的过分追逐使自己投身到不喜欢的职业当中,他们在劳动中否定自己,精神也遭到摧残,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对大学生进行“劳动幸福”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使其摒弃对劳动分工的偏见,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作出清晰的规划,并积极的学习相应技能,之后在工作岗位上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最后可以迎合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形成双向耦合作用。生命教育不光是教人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的活动,还教人要懂得欣赏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探索生命的意义、积极实现生命的价值[6]。劳动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贯穿人的整个生命活动,除了生产维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生活资料外,也帮助人们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点在教育的“原点”上与生命教育达成一致。帮助大学生建立“劳动幸福”的价值观从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其热爱劳动,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和谋生手段,而观其长远影响,更是让大学生能够在劳动中反观自身,逐渐了解自己,在与自身的对话中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幸福是劳动的幸福,确切来说是自由劳动的幸福。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可以在人与自然、人与类本质、人与人三个层面来进行考量。
人与自然层面。劳动创造了社会,将物质世界划分为自然界和“人化的自然”——即人类社会,又依托劳动,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得以统一。“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7]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在自然界中建立以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活资料,并通过劳动这一与自然界的交互活动,代代更迭,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没有劳动,人与动物无异,也正是因为世世代代人的劳动实践,我们才能将每一个在头脑中展望的意志构想转换成现实,获得梦想实现的幸福感。
人与类本质层面。费尔巴哈认为,类本质使每个具体的个人能够在无限多的不同个人中实现自己。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8]人类的特殊性和价值性不是从出生时就自然附带,而是在后天通过能动的类生活,通过对自然的生产,逐步将自然界表现为自己的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人类的现实性。一个从未参与过劳动实践的人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感是薄弱的,因为人类是在对象化自然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进而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要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正因如此,每个人才能通过劳动实践,践行主体特殊性,并最终获得自我实现的幸福感。
人与人的层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们在通过劳动生产物品的时候,也在生产着自身的社会关系,使其逐渐具备社会属性,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劳动除了生成人的社会属性,构建社会关系的联结,也在情感上赋予人以归属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指出,历史称赞那些为共同目标而劳动,为大多数人带去幸福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而一个只为自己劳动的人,或许会成为著名的学者或卓越诗人等,却不会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9]。只为自己劳动的人只会拥有短暂的,有限的快乐,只有那些将自己投身于全人类的进步与幸福的劳动中的人,才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认可劳动是光荣的,更是幸福的。
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知识结构,拥有了对事物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然而有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劳动态度消极、劳动价值取向功利,渴望不劳而获、轻视体力劳动、不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说明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希望通过劳动助益主体美好生活梦想的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人看到金钱的便利性,心生崇拜,滋生出“金钱至上”“有钱光荣”等错误心理。在此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受到功利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影响,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兴趣和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而是看回报、讲待遇,或蜂拥挤入“铁饭碗”行业,将大量的时间投入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当中,不仅无法在劳动中践行艰苦奋斗,诚实奋进的劳动精神,更无法体会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幸福之感。此外,在“躺平主义”等文化的影响之下,部分大学生开始“摆烂”,并萌生“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等错误想法,殊不知,不加节制的“享乐”,毫无目标的“躺平”背后,迎来的却是无尽的空虚,是精神世界的空洞。针对以上种种问题,仅对大学生教导以“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是不够的,更要从劳动本质论上出发,让其认清劳动与人发展的内在一致,进而理解劳动的双重目的:不仅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光荣的;还助力于主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幸福的。
引导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从“劳动光荣”转向“劳动幸福”,并不只是强调劳动的个人本位意蕴,相反,是对国家和个人的利益进行了总体把握。大学生树立“劳动幸福”的价值观,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促进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与创新,这些要素不是分别发挥效能,而是在劳动中得到统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劳动的育人功能,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有智慧、爱劳动、会创新、懂奉献的新时代的劳动者。大学生作为预备的劳动新人,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植劳动情怀,淬炼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成为能够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内心深处信仰“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懒惰可耻”的原则,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积极投身于劳动事业当中,坚定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更要求其从深处把握劳动与人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劳动的过程就是人存在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劳动在创造人、创造历史中的关键作用,体悟劳动创造财富,实现个人价值的核心功能,坚定了“劳动光荣”理想的同时,又建立了“劳动幸福”的信仰,两种力量共同作用,提高大学生劳动者的劳动素养,进而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有利于填补大学生精神上的空白。多媒体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获得信息的便捷性和高速性,但信息膨胀式的涌入人们的视野,也增加了大学生的信息焦虑。“享乐主义”“内卷文化”使得一部分学生选择“躺平”“摆烂”,对未来没有规划,只有困惑和迷茫。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不爱劳动,不愿奋斗,还增加了其心理问题,抑郁,焦虑等疾病频生。为了更好地回答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发问,需要从其根本需要出发,梳理好“劳动、幸福、生命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阐明“幸福来源于劳动;劳动助力美好生活的实现,促进个体生命价值的发展”,拨开大学生眼前的迷雾,重燃其对劳动的激情,为他们的奋斗注入新的信念灵魂。
社会制度和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两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随着资本进入经济循环,带来了财富的积累,促进了社会的极大发展,但也造成了劳资关系的对立。非劳动性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逐渐加大,资本参与的分配拉大了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劳动者的权益难以保障。这些都对“以劳为本”“勤劳致富”等主体的劳动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政府要从制度上入手,把人民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公平正义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完善社会保障,恢复人们对“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信心。除此之外,当下社会舆论中对某些“偶然事件”的大肆宣扬、网红依靠“炫富文化”等博人的眼球,也增加了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政府应利用媒体向社会宣传劳模文化,工匠精神,讲好劳动故事。强化大学生的劳动信仰,坚定劳动致富,劳动实现梦想的理念。重焕青年理想,争做有智慧,会创新的劳动者。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大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前提和基础。高校作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承担者,自当及时更新劳动理念,不能就劳动谈劳动。如今科技迅猛发展,人们进入数字时代,劳动工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实体,转移到互联网上,高校在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上也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对当前的劳动样态深入了解,及时更新劳动知识,掌握相关劳动技能。加深校企合作,落实杰出企业者、劳动模范进校园,转变学生身份,化聆听者为参与者。为其提供走出校园去工厂、企业参观和实习的机会。在投入真实的劳动环境中不断提高劳动素养,一方面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弥补当下不足,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并加深相关技能,另一方面在亲历劳动中找到自身兴趣所在,争取解决就业与择业不一致的问题。高校在劳动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以达到大学生就业后促进社会发展与主体的自我实现在劳动中的统一。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后备力量,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上应该保持一致。家长应意识到劳动对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以身作则的进行劳动观的培育。摒弃体脑劳动的偏见,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从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出发,而非引导其盲目追捧“收益高”和“铁饭碗”。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更不能忽视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功能,除了要在理论上有所深化,在实施的手段上也要更具实践性。首先要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编写科学的课程设计大纲,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培养方案符合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点,开设的课程要具有创新性、现实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解决学生的生活困惑为导向。其次要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要素,加强其他专业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渗透,与高校的思政课在内容上交叉融合,发挥思政课程对劳动教育的理论引领功能,促进劳动教育对思政理论的实践落实。最后,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深化校企融合,搭建劳育基地,让学生真实的参加劳动,真切地提高劳动素养,真心的培植劳动情怀,锤炼劳动精神,真正的体感“劳动幸福”。此外,要建构与劳动教育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划分学校与学生主体两个维度,在学校层面引入考核激励机制,增强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生层面采用多主体联动评价,动态探索学生的劳动进步,劳动兴趣,尝试建立学生个体的“劳动档案”,协同规划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