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口语传播困境与提升策略

2023-12-23 15:49济南大学李振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主持人口语媒介

济南大学:李振宁

口语传播,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使用口语或者非语言工具,来组织、传递、回应讯息并形成有效交流的各种宣传活动。口语传播是人们传播史上历史最悠久的传播形式,也是目前人们传播最基础、最灵活、最普遍的传播形式。它具有丰富多彩的媒介形式,不论是生活中面对面的互动沟通,还是讨论、谈话、演说、吟诵、广播主持、讲座等形式,都属于口语媒介。媒介环境派学者麦克卢汉,沃尔特·翁等以媒介形式和技术为依据界定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沃尔特·翁作为电子时代口语文化研究的先驱,他将口语文化分为前文字时代的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原生口语文化”是文字使用前的社会文化,电子时代是“次生口语文化”的时期。电话、广播、网络所带来的口语文化,是“次生口语文化”。当前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次生口语文化”时代,在该时代电视台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形式与内容随着交流方式的变化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本文将研究全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口语传播的特点与价值、困境与策略,使主持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开拓职业发展新路径。

1. 全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口语传播的价值

1.1 口语传播传达节目内蕴

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具有把控节目进程、调动节目气氛、与嘉宾互动交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的功能,无论是录播还是直播节目,电视节目的有序展开都离不开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方式和风格与电视节目的风格和调性相适配,能够持续高效地输出展示节目所要传递的信息,传达节目的精髓和精神,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还能够优化节目传播效果,通过鲜明的个性风格去吸引受众,增强受众黏性。

1.2 口语传播传递中华文化

口语传播是传递文化的符号化载体,记录和传递文化,表现和展现人文,是对人类价值最直接、最有效、最全面的传播工具。主持人承担传播中国形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主持人的口语传播是传播中国文化最高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口语传播,主持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扬革命文化,继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3 口语传播引领社会风尚

在“后真相”时代,谣言传播广泛而迅速,媒体人应客观理性地看待网络舆论,“专业主义”是主持人专业性的起点。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把握媒介属性和正负效用,认识应对谣言、舆论的机理。同时,主持人具有批判反思的能力,能积极破除“沉默的螺旋”和“乌合之众”的束缚。在传统媒体中,作为“把关人”的主持人们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种来源的信息,他们的工作是负责把握真相,而且要求他们保证公正客观,避免偏袒任何一个受众,并且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受众。

2. 全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口语传播的困境

2.1 节目传播体系受到巨大冲击

当前传播环境呈现“圈层化”“碎片化”的特征。观众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需求,受新媒体制作节目和短视频的吸引,传统节目的传播力急剧下滑,口语传播缺少传播空间和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经过数字化生存、媒介化生存、深度媒介化生存,现如今进入了平台化生存的时代,出现了平台型媒体,主要是社交媒体。现如今人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做口语传播的生产者,传统媒体受众大量迁移到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当中。同时,用户之间、平台之间的“流量战争”竞争激烈,主流媒体和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影响力逐渐式微。

2.2 传统的口语传播方式面临挑战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网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青少年沉迷于一些低俗的网络活动,这些活动会损害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崇高理想信念,从而导致他们“拒斥”主流意识形态,使得主流媒体节目在网络空间中受到了挑战。粉丝文化、网红文化占据传播平台大量资源,传统的口语传播难以在平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带来的关注度不高,难以形成有效传播力量。

以智能语音技术和机器算法为基础的AI主播被运用于电视媒介中,带来巨大变革。AI主播具有传统主持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准确高效、节约成本、快速运算、智能问答等等。并且,AI主播工作状态稳定,能更加稳定地呈现节目;具有灵活的可塑性,可以根据大众需求和节目调性进行外形和个性的灵活调整。未来,AI主播必将代替部分节目主持人,进一步压缩了主持人口语传播的空间。

网红主播、跨界主持人也会挤压传统主持人的生存空间。部分网络主播因短视频或直播亮点而蹿红,迅速赢得大量粉丝和流量。因制作成本低,网红主播作品更迭迅速、紧扣社会热点,赢得观众喜爱。跨界主持人通常以兼职身份进行口语传播,他们往往是某方面的专家或职业精英,具有该行业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比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的主持人更能输出高质量的口语传播内容,更具有亲和力。

2.3 口语传播主体转型困难

由于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作为口语传播主体的主持人职业定位迷茫模糊,缺少对职业的长远规划和调整,缺少对行业新业态、新发展的长期关注。随着媒体的不断融合,电视台的主持人不仅要维护电视台的传统权威地位,还在电视节目中肩负引导社会的政治、舆论和价值观,同时也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角色转换,以便在节目中建立起双赢的关系,以此来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受欢迎程度。但对于怎样将传统广播主持人的工作与新型媒体有机融合转化,实现向融媒体型电视主持人的工作转变,传统主持人则缺乏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在新媒体这种大平台逻辑下,自身的功能实现完全取决于自身规则逻辑的构建,而如今口语传播主体逐渐丰富,涌现出诸如主持、主播、播客、达人等的不同身份,而与其相关的对短视、直播等新口语传播创作思路与大平台运营逻辑的培养,也面临着缺失的困境。

3. 全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口语传播的优化策略

3.1 夯实专业能力,转变媒体思维

播音主持基本功与专业能力是主持人立身之本、立业之策,是主持人事业持续性发展、主持人职业转换更新的奠基石。第一,要注重主持人口语传播的规范性和普适性。主持人的口语能力对他们的口语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遵守相关的规范。除了获得普通话证书和主持人资格证书外,主持人还应该注意国家的语言和语音规定,并经常练习正确的普通话发音,以便让他们的口语传播更能够引导公众学习普通话。主持人需要面向各个年龄段、文化背景和职业的公众,并且要注意口头传播的即时性和瞬息性,因此,在传播内容时,应该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方言和网络用语,而是要坚持通俗易懂的原则,让观众能够轻松理解,从而尽可能高效地接收到主持人传递的信息。第二,要注重主持人口语传播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节目的品质受到主持人文化素质的影响,播音员通过口语传递可以推动节目进展、营造节目氛围、引领舆论趋势。主持人的口语传播也具备引发听众兴趣、与听众交流的功能。主持人应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广泛的视野和敏捷的才思,这样才能够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出,让观众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以,《朗读者》的总主持董卿在每次节目开始前,便已经为本期节目精心策划好了启幕词,在第一期节目当中,由于节目话题为“遇见”,董卿的开场白便紧扣“遇见”这一话题:“古往今来,总有太多太多的好文章,在讲述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而这句开场白不仅能够引发节目主题、串联环节还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进而传递语言的艺术魅力。同时,主持人要有独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切忌千篇一律,否则会引起观众的视觉审美疲劳。如果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与节目相契合,两者就会相得益彰,获得最大的演播效果。主持人应该找准自己的主持风格,打造出一个吸引人的主持形象。例如:《开讲啦》主持人撒贝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与作为主讲的各界名人侃侃而谈,同时又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和幽默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建立起主讲人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3.2 垂直化人才培养,强化人格化传播

伴随着媒体传播逻辑的改变,主持人的角色和场域也随之发生改变,主持人行业急需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个性特征建立起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网络效应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正好符合了互联网传播的特性。

第一,主持人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传播。以往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互动是虚拟的,通过假设交流环境去创作主持文本,达到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状态。而如今随着双向互动技术的发展,观众不满足于虚拟的延时交流方式,希望与主持人进行真实的、实时的互动交流。因此,需要主持人掌握具有交流感的语态、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与观众进行交流,同时强化自己的人格化设计,深化在观众心中的“人设”形象,和观众建立紧密的联系。

第二,主持人从传播中介转变为关系中心。不同于传统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作为串联节目的传播中介,在全媒体语境下观众可能因节目吸引人的亮点和主持人的强烈人设认知而去关注节目或喜爱某位主持人。因此,主持人应清晰自身定位或打造符合自身特性的正能量“人设”,提高自身和节目的辨识度,从而深度链接观众。在特定的人设下,主持人应进行相应的内容输出,以达成人格化传播的目的。例如,“央视boys”之一康辉,无论是与撒贝宁、朱广权一起组合演唱《跟我念字正腔圆》,还是“二十分钟播报创造纪录”冲上热搜,康辉一直以严谨严肃、高标准严要求的播音员形象被观众熟知和喜爱。观众不仅喜欢看“央视boys”之间的诙谐逗趣,也因康辉更加关注《新闻联播》《主播说联播》等新闻节目,康辉因其自身人格化传播提升了自身和所在节目的关注度。

第三,主持人不仅要有前台的创作表演能力,还要展现极具个性化的“后台”行为。在小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第一次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在演出“前台”,人们卖力表演去塑造和维护自我形象;而在演出“后台”,人们则可以暂时地从公众表演中卸下妆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存在。而后来的媒体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又在拟剧理论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媒介情境论。此外梅罗维茨还认为,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艺人们把原来位于幕后的私密动作也慢慢地移上了前台,但这种带有0.5表演属性的活动却既不属于前台,也不属于幕后,所以最后人类才创造出了中台。于是,“网红主持人”揭开了主持人“前后台”的序幕,并以培养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提升节目的贴近度与人情味,也通过展示主持人的多面、全才能来消解主持人与受众间的差距。比如,由央视推出的《央young之夏》便是一档由四十多位年轻央视主持人共同创作的才艺秀节目,它主要以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呈现,并将当下火热的国漫、脱口秀等内容加入其中,让观众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到了年轻人的激情,也让全民都能主动地加入其中。如今,越来越多的主持人通过展现极具个性化的“后台”生活和经历去吸引观众或参与到观众的讨论当中。

3.3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全能复合人才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浦尔指出:“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今年是我国推动媒体融合的第十年,我国将进入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时代。

第一,主持人应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主持人需要扭转对媒体深度融合的认识偏差,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互联网的认识,二是对媒体融合的认识。在对互联网的认识上,应该认识到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性,不应只承认互联网上的技术优势,更应该考虑到技术优势带来的空间、时间以及传播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在媒体融合的理解中,主持人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融合不仅仅是将原有内容与新平台结合在一起,而是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主持人应基于互联网的逻辑,创新内容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积极主动地学习媒体传播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主持人传播力和影响力,拓展主持人的传播受众。

第二,主持人向全能复合型人才转型。如今的新媒体融合了高层次、综合性、技术型等人才培养的需求,新媒体行业人才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新传媒行业正面临着人才培养结构严重失衡的困局。主持人必须做到采编播结合,坚持以内容为王,切实提升脚力、视野、思维、笔力,努力创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

4. 结束语

作为媒介从业者的主持人面对新的行业环境,应夯实专业能力,转变媒体思维。针对主持人的专业水平,要求强调主持人对口语传播的规范化、普适性,同时强调主持人的文化性和独特性;应对垂直化人才培养,强调人格化传播,实现互动传递;应该拓展个人的媒介传播能力,增强“前台”的创作表演能力和极具个性化的“后台”传播技能;要促进媒介深度整合,改变个人对媒介深度整合的认知偏差,从而转型成为全能复合型人才。身为媒介工作者,主持人要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助力形成主流媒体新格局。

猜你喜欢
主持人口语媒介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酒中的口语诗
书,最优雅的媒介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