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月祥
《岭南文史》杂志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创办的。
1983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的第五个年头,岭南大地珠江潮涌春雷响,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断传出。其中之一是作为岭南地区文史研究的主阵地,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岭南文史》杂志于5月创刊,以探究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精华和地区文化特色为宗旨,诗、书、画与文史研究融为一体,具有区域性、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这是广东的一张新文化名片,引发海内外瞩目。2023年5月,是《岭南文史》杂志创刊40周年,走过了40个春秋的不凡发展之路,值得纪念和总结。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岭南文化在吸收、改造、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岭南文化,形成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又有鲜明岭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对促进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及亲和力。开展对岭南文化的研究,介绍岭南文化的历史、演化、种类、内容、特色、贡献,以及研究成果,探析它的发展趋势,挖掘它的潜力,对于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历史自觉,提高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正是创办《岭南文史》的宗旨和目的。
从1983年5月《岭南文史》创办起,我就和它保持了紧密的联系,经常阅读,认识了一些编辑朋友,当时我刚大学毕业不久。后来我从纪检工作转而从事方志编纂、研究和交流工作,更加感到《岭南文史》杂志所刊登的不少文章非常有参考价值,及时整理剪贴,久而久之,积累了不少资料。我保存的第1~3期杂志,2013年送回给省文史馆保存,几乎成了“孤本”。后来,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一些文史小作,为《岭南文史》杂志所采用,便喜欢上了这一园地,建立了感情。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聘我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接触《岭南文史》杂志的机会更多更密切了,以至有了“咱们的刊物”情怀,愈加亲切。从2014年起,受省文史馆领导的委托,让我担任杂志的执行主编,重任在肩,多了一份责任担当。四十个春秋,我对《岭南文史》杂志情有独钟,经历了“读者—作者—编者”的过程,认知逐步深化,感情不断加深,成了我的“老师”和“朋友”,认识了许多作者朋友,学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编辑能力和文字水平,受益匪浅。
四十个春秋,省参事室(文史馆)主管《岭南文史》杂志的主要领导有侯过、胡希明、王铁文、陈毓铮、何善心、周義、张小兰、杨汉卿、张春新。我认识的室(馆)内先后兼任编辑工作的干部、馆员有:关履权、李松庵、吕器、莫仲予、陈景舒、李烽(主编)、何国华、李筱孙、黄伟强、商志馥、柯沂、于城、黄炳炎(主编)、麦淑萍、庄福伍、陈子殷、陈小江、杨星荧、蔡理才、陈影、廖献周、廖鸣芳、司芳、罗建流、罗康宁、谭劲、黄建雄(主编)、张琰琰、符文申(主编)、赵桂珍等。他们都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为《岭南文史》杂志的出版发行做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品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岭南文史》杂志一直保持按时保质出版,多次被省有关部门评为“优秀期刊”。
与《岭南文史》一起前行40年,深感当年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决定创办《岭南文史》杂志,是一个站位极高、具有远见、重文重史、以史为鉴的重要决策。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还正在解放思想的大道上奋进,还有不少“左”的思想影响,而广东在全国较早重视文化建设,创办了当时少有的文史刊物,走在全国前面,这也说明广东人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文化特质和优势,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文化建设也先行一步,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岭南文史》最大的特点是“岭南”,是“广味”。所刊登的文章内容,绝大部分是涉及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地区和南海;也有一些涉及岭南周边地区的文章,如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台湾等省区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沿革、历史人文、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科学教育、民族宗教、民俗方言、文学艺术、建筑园林、文物考古、历史事件、各类人物、海丝之路、对外关系等,时间涉及五千多年古今文明文化大势变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读者总结说是岭南文史的“大观园”“百科全书”“知识海洋”。
《岭南文史》杂志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实事求是,反映历史真实,聚焦岭南文化,严格选稿,认真编辑,力求做到每一期高标准高质量出版发行。作者既有专家学者、知名教授,也有大学研究生、本科生;既有从事文史专业工作者,也有社区干部和业余研究爱好者;既有岭南地区作者,也有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福建、湖北、山东、江西等地,还有海外和港澳地区的作者,五湖四海,各领风骚。作者圈子比较广,稿件来源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广泛,因而杂志的专栏也比较多,包括《岭南论坛》《文化论坛》《馆员论坛》《海洋视野》《海洋文化》《岭南风物》《红色文化》《人杰风华》《岭南英才》《人物专访》《区域文化》《宗教丛谈》《民俗风情》《文苑春秋》《文史沙龙》《历史长河》《史海钩沉》《历史窗口》《岭南文萃》《岭南掌故》《岭南杂记》《非遗拾珍》《读史随笔》《新书评介》《学术争鸣》《问题探讨》《学术动态》等;也有与时俱进、灵活设立的专栏,如党建百年、百年三大、纪念鸦片战争180周年等,力求尽量反映岭南文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岭南文史》杂志注意登载一定数量的名家之作,突显学术大家的观点,反映各时期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和名家风范。以史地作者为例,已经出版的151期中,名家之作有二三百篇,作者包括商衍鎏、饶宗颐、张磊、曾昭璇、陈代光、徐俊鸣、吴壮达、陈永正、黄秋耘、黄文宽、郭绍纲、麦英豪、陈谦、梁元、詹伯慧、姜永兴、陈乃良、刘南威、司徒尚纪、黄启臣、黄伟宗、汪迋奎、袁钟仁、李松庵、曾骐、莫仲予、杨宝霖、叶春生、钟卓安等知名学者教授。同时,也发表外国和港澳学者的文章,开展学术交流切磋。如1983年创刊的第1、2期,刊登了日本学者中村久四郎撰、朱耀廷译的文章:《唐代的广州》;1992年第3期刊登了日本学者内藤英雄撰、罗晃潮译的文章:《1938年侵华日军攻占广州目击记》;2005年第1期刊登了日本学者西川喜久子撰、曹磊石译的文章:《珠江三角洲沙田考》等。他们利用掌握的有关岭南史料,从外部世界的学术视野、学术角度和学术研究方式方法出发,分析岭南的历史文化特色,给读者深刻的启迪。
《岭南文史》杂志是一份既有专业性、学术性,又有知识性、大众性的文史季刊,每年出版四期,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出版少量专题增刊,刊登学术研讨会的部分论文等。刊登的文章很多都图文并茂,制作精美、每期的封面封底装帧大方,都配上省文史馆所珍藏的历史字画,或是现代书画名家大作,深受广大读者欢迎。2011年《岭南文史》第3期是创刊第100期,总字数超过1200万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决定从百期中精选史地、文化、社会、人物四类文章,分四篇公开出版发行。经过精挑细选,共挑选出四类文章331篇,共200万字。其中:史地篇59篇,文化篇112篇,社会篇83篇,人物篇77篇。2014年12月,岭南文史精粹《岭南精萃》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岭南文史》杂志的一个成果。
从2014年起,受省文史研究馆信任,我开始参与《岭南文史》杂志的编辑工作,至今几近十年。主要工作是配合省参事室(文史馆)有关人员,从事初选刊用稿件及前期审改工作。我自知水平有限、知识面狭窄,有局限性,所以,打足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松懈怠慢。为对作者和读者负责,每篇文稿都要认真阅读,甚至反复阅读几次,慎重分析,明确思路,才下笔审改。有时为弄清文内涉及的某个史实或人物的某个细节,往往要查对好几种工具书(包括地方志书),反复查对核实,力求准确表述;或者联系专家教授,向他们讨教,直到厘清为止。对于较大的删改内容或疑问,编辑部内共同研究,梳理史实;如有必要,及时与作者沟通,说明原委,共同探讨切磋,取得共识。为保证及时出版,经常要加班加点,或利用节假日时间而放弃休息。三年疫情期间,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坚持做好编辑工作,克服困难,保证正常出版。文稿中碰到有重要问题,及时报告省文史研究馆文史处的同志,共商解决。我觉得,为办好《岭南文史》杂志,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文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以史为鉴,站位要高,严格把好办刊方向。二是对文稿要严格挑选,提高质量,审修一丝不苟,把好史实关、文字关和规范关。三是要谢绝“托请”“打招呼”,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四是比较重要的稿件要提前约请,有的提前半年至一年。五是要及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及时理顺可能会涉及的各种关系。我参与《岭南文史》杂志的编务工作后,辞掉了一些额外工作,哪怕是报酬比较丰厚的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岭南文史》杂志的编辑业务上。我觉得,我与《岭南文史》已有四十年的感情,而且仍然在继续加深,只要需要,我愿意更多更好地为《岭南文史》杂志服务。
“珠江潮涌春雷响,《岭南文史》梅花香”。祝愿《岭南文史》杂志乘新时代东风,越办越好,为广东高质量文化强省建设,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