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构建共识

2023-12-23 09:54:15高等学校叙事医学实践教育联盟专家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医者语境医学

高等学校叙事医学实践教育联盟专家组

以“叙事”为框架,融合临床医学、生命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等跨学科理念的叙事医学是“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文医院建设的新模式,也是“新医科”语境下医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同时也是“大健康、大卫生”语境下健康传播和疾病科普的新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新的生命健康认知途径。2008年开始,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叙事医学的重要价值,积极倡导叙事医学理念,着手构建中国叙事医学体系。

2023年5月25—28日,“高等学校叙事医学实践教育联盟成立暨首届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讨会”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顺利召开。668名来自全国各地致力于中国叙事医学体系研究、教育、实践与推广的专家、教授、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包括全国30家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的负责人和近百家联盟单位代表。与会专家形成共识如下:

1 要讲好中国健康故事,就必须构建中国叙事医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民众的生命健康故事、患者的病痛经历故事、医者的职业成长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讲好这些故事,就要构建中国叙事医学体系。中国叙事医学体系的构建能够引导大健康语境下的各大生命主体积极讲述自己的故事,引导医疗领域讲述医者运用人文关怀和叙事理念关怀和照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微小故事,引导医者更加愿意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痛故事,故事的双向情感通道就能够形成。多维度的人际叙事连接一方面可以使医者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可以使患者在叙事照护中最高效地恢复心身最佳状态。讲好多维度的中国健康故事,和谐健康的中国医疗叙事生态才能顺利营造起来。

2 叙事能力是教育、医疗和管理等行业必备的职业素养

叙事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人际叙事连接是主体间性的重要体现。生命健康叙事素养是每一位生命主体维持长久健康状态的生存基础。叙事连接力是未来重要的健康力,医者职业叙事能力是衡量医院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公立医院的环境、设备和硬件条件越来越趋向同质化。在人工智能的医学应用以及ChatDoctor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医疗领域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对是否拥有职业叙事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医疗人才的争夺上。中国叙事医学一方面致力于提升医者的职业叙事能力,另一方面致力于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和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叙事素养,这是一种双向行动。

3 中国叙事医学在构建过程中已经发展出自己的逻辑话语体系

“中国叙事医学”是以提升医学/护理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改善民众的生命质量为目的,通过提升大健康语境下的各大生命主体,包括医者与民众(包括患者及其家属)的叙事素养,构建多维度的和谐人际叙事关系,让叙事在医院管理和文化传承、医疗质量提升与服务品牌构建、医者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疾病诊断和全人治疗、人际沟通与危机化解、心身调节与健康管理、健康传播与疾病科普、安宁疗护和哀伤辅导等方面发挥积极动态作用的医学教育与临床人文落地模式。

4 叙事医学在中国化过程中传承了中医传统生命智慧与哲学

中医和中国生命哲学是叙事医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构建对中医的传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医学和叙事医学都强调医学是融合哲学、艺术、伦理、心理等交叉学科的综合体系;第二,两者都强调治疗、养生或康复是“自内而脱之使出”的内建过程,只有调动生命个体的内在资源,方可致“心身俱安”的境界;第三,两者都强调生老病死认知教育,重视“生命之道”与叙事调节,防病于未然。无论是传统的中医学还是新兴的叙事生命健康学,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实现全人健康服务。

5 中国叙事医学运用叙事理念引发主体实现内在自觉转变

中国叙事医学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讲故事”。故事是已经发生的事情(what),而叙事展现的则是故事为什么发生(why)与如何发生(how)的动态过程。前者强调的是结果,是名词,而后者则是动词,蕴涵着情节进程的变化。因此,叙事更多表达的是一种动态力量。讲故事是一种叙事实践,如何运用叙事的动态力量讲述能够引发医护患等主体在生老病死认知、态度和行动方面的自觉内在改变的故事才是中国叙事医学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讲故事是途径,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人际叙事连接,使其感到温暖,才是叙事医学的本心。

6 中国叙事医学帮助医者避免陷入职业叙事闭锁和职业倦怠

叙事素养高的医者懂得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叙事关系,适时放下自己的专家和职业身份,进入他们的故事,同理和共情他们的处境,从他们的生命故事中汲取生命成长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养分。和谐的叙事生态可以使医者保持高度的职业热情,避免陷入职业倦怠。中国叙事医学是一种以叙事理念为指引的人文工作和文化实践,它不是心理学的分支或心理学专业下的路径,而是每一位医者必备的内化职业素养。

叙事是人际关系与生命安全的基石。与西方20世纪提出的叙事疗法不同,中国叙事医学是新医科语境下的全新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模式,中国叙事医学学者已经开发出“生命健康叙事素养”“临床叙事思维”“叙事照护”“叙事共同体”“职业叙事闭锁”“单一病人身份叙事闭锁”“叙事统整”“叙事调节”“叙事生态”“叙事照护”“叙事调解”“叙事想象力”“人际叙事连接”“平行叙事病历”等一套理论话语体系,拥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框架。

7 中国叙事医学强调医者的职业叙事能力需要经过专门培养

中国叙事医学学者在展开叙事医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人际叙事连接薄弱意味着一个生命主体缺乏积累经验的能力、缺乏反思和成长的能力。然而,随着智能产品和网络的普及,医学生与医者都逐渐将自己置入屏幕中,叙事思维和叙事意识几乎丧失殆尽,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其自身的健康力、幸福力以及职业发展力受到严重影响。通过系统地提升医者的生命健康叙事素养和职业叙事能力,能够将叙事思维内化于生活和工作当中。

为此,南方医科大学开发出《中国医者叙事认知与叙事素养量表》,倡导全国叙事医学学者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编写能够提升医者职业叙事能力的教材。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的设立为培养医者叙事思维和叙事意识提供了物理环境和实体空间,同时丰富的叙事实践经验可以营造浓厚的叙事氛围,为摸索出更科学的培养体系积累宝贵经验。通过叙事能力的培养,医者个体的精神世界、价值观也得以完善和丰富,最终形成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叙事生态。

8 中国叙事医学将逐步将中国化理论体系转化为丰富的成果

2011年被称作“中国叙事医学元年”,中国叙事医学经过12年的发展,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以2023年全国高等学校叙事医学实践教育联盟成立为起点,接下来的12年,将见证叙事护理学、叙事医院管理、叙事健康管理、叙事全科医学、叙事老年学、叙事妇科学、叙事儿科学、叙事神经学、叙事药学、叙事生殖医学、叙事口腔学、叙事内分泌学、叙事心血管学、叙事消化学等叙事医学分支学科的诞生、发展与逐步完善。未来中国叙事医学学者将见证中国叙事医学理论的逐步深化以及各分支学科的全面发展。这些分支学科的专著和教材将为医科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贡献人文和叙事智慧。

猜你喜欢
医者语境医学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大众文艺(2021年6期)2021-04-22 01:58:14
医学的进步
我是医者
草原歌声(2020年1期)2020-07-25 01:45:18
非常医者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跟踪导练(三)2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