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库尔勒 伊 利
“访惠聚”活动是自治区党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多元化扶贫模式的的重要举措,是对新疆社会基层治理的有益探索。国有企业以其自身制度优势和体量优势积极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多元化扶贫理念的重要尝试。本文以塔里木油田驻阿克布亚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实际工作成果为研究内容,基于多元化的扶贫主体视角,对企业主体在实施多元化、开放式扶贫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访惠聚”活动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为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扶贫理论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消除贫困一直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公私合营等一系列旨在发展农村经济、均衡贫富差距的社会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农民基数,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一直高居不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当前阶段社会矛盾、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南疆四州(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以及阿克苏)是中央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之一,该地区24个县市中有19个是国家重点扶贫单位,贫困人口达到了该地区总人口数量的55%。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年攀升的同时,南疆四州乡村的贫困差距更显突兀,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为该地区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压力。
为了响应党中央稳疆、安疆、兴疆的目标要求,2014年新疆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从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大型国有企业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队伍扎根乡村、深入基层,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感受乡村疾苦、化解基层矛盾、深挖致贫根源。“访惠聚”工作成为自治区振兴乡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治本之举,为实现边疆长治久安和脱贫致富创建了综合性服务平台。作为中央驻疆特大型企业,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执行能力,自2017年以来抽调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员工组成驻村工作队,连续派出多个工作队伍,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国有企业积极参与“访惠聚”这一开放式扶贫工作,打破了原有的政府扶贫单一手段,构建了多元化的扶贫模式和扶贫理念,为新疆乡村振兴事业的推进积累了重要经验,同时也为边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企业驻村扶贫是中国特有的扶贫方式,利用企业特有的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加快贫困乡村的脱贫致富,充分体现了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深入群众,凝聚群众,坚持做好群众工作。①深入走访群众。坚持常态化入户走访,真入户访实情,用真情解实困,除工作队员外,油田公司全年共计310人次下沉到村。②解决困难诉求。对于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实际困难,通过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多种途径,经过认真研判提出解决方案并限期解决。全年收集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52件,合理诉求113件,已解决113件,上报上级部门协助解决12件,不合理诉求27件,均已入户解答。③注重思想引领。丰富宣传引领载体,开展“大水漫灌式宣讲”,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村民大会等时机,发挥大喇叭+小喇叭作用,常态开展学习宣传“三本白皮书”、党的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
2.正面引导,内外兼修,培优建强基层组织。①工作队和村“两委”与36名党员结对子进行“1+1”“1+N”帮带;发挥典型选树和政治引领作用,利用各项活动表彰工作突出的共产党员,在百姓心中树立榜样的力量。②坚持“早派工晚研判”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村级事务管理“日周月季年”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组织生活会,让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意识,理论武装头脑。③开展“唱响主旋律、歌颂共产党”的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七一”建党、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重点节日,加强村民培训教育并让他们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④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全方位展示本村在“访惠聚”工作队进驻后带来的各项变化,全年在新疆日报、人民网、新疆访汇聚等媒体发稿30余篇。
3.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面完成脱贫攻坚。①加大巩固力度,通过党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并自主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帮助群众去除“等靠要”思想,消除思想上的贫困,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此外,“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17名干部包联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60人。②加大边缘户摸排和监测力度。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定期入户走访,对400户群众进行过筛子式摸排,梳理“边缘户”并持续动态监测。③加大帮扶力度。对60户贫困户各类政策落实情况逐户逐项摸排,梳理返贫风险点,重新完善“一户一策、一人一办法”,坚决消除返贫风险。对村民种植、养殖情况进行摸底,结合市场需求及本村实际情况,确定脱贫致富路子,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在农副产品销售过程中,工作队积极联系油田各单位增加销路,此外积极联系内地客商将葡萄销售到库尔勒、乌鲁木齐,乃至内地北上广深等地,不断促进村民增收,取得良好成效。与油田公司签订阿克布亚村农副产品销售框架协议,兜底销售老百姓生产的杏子、葡萄、鸡、羊等农副产品300余万元。
4.主动学习,科学谋划,认真落实惠民政策。针对党的惠民政策,工作队员首先认真学习,将各项政策熟记于心。此后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入户排查,重点是村民致贫返贫风险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享受情况。通过了解每户的实际情况,积极与牙哈镇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教育、医疗、计划生育、养殖种植等惠民补贴;对于涉及公共投入的民生项目,主动申请,积极沟通协调,为本村争取环境整治,学校(幼儿园)、道路、林业、节能环保、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惠民项目,积极争取安居富民房、扶贫帮困项目,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让百姓的身体更好、生活更好,让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5.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积极拓宽致富门路。充分发挥好“冬季大培训”以及上级开展各项技能培训的作用,积极动员村民提升能力。①加强村民农业技能培训。邀请农林技术专家开展农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病虫害防治、修剪施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组织近千名村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余场次。注重从表现优秀的青年中储备后备干部,目前已将5名思想进步、热心公益、能力素质好的青年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②引导村民灵活就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全面开展零散就业农民摸排工作,积极与人社部门、派出单位进行对接,了解掌握市域内各企业用工需求,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名夜校、村民大会等时机,为群众面对面提供就业信息。③落实创业青年帮扶政策。发挥就业市场优势,为有意向创业青年协调联系场所,筹措资金,协助开办小餐厅、小超市等。
6.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切实办好实事好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今年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捐赠优质化肥50余吨支持农民春耕秋种,捐赠100余套件办公桌椅,协调水泥70余吨、砖三万块硬化村庄道路,方便老百姓出行;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送出米、面、油慰问品400余件;油田团委组织员工捐赠衣物、书本5000余件,电脑50台,空调11台。受大环境影响,村里农产品销售困难,工作队积极协调内地客商、派出单位、周边市场等,销售出蔬菜2吨,杏子3900箱,甜瓜4000箱,葡萄100余吨。
7.严格筛选,精心培养,发展壮大党员队伍。①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党员发展制度,建立发展台账。②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程序,全年发展党员2名。③广泛动员。动员在村大学生、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妇女骨干、村警协警和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在工作中锤炼品格、培养能力,41位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④注重组织关怀。通过组织收看教育视频、专题讲座、趣味竞答等方式向全村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做宣传,讲清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和党章党规党纪,进一步增强爱党入党意识。
总体来看,塔里木油田公司在积极参与“访惠聚”多元化乡村振兴扶贫活动中多措并举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大成效。以阿克布亚村为例,惠民政策得到了推广落地、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村党支部建设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深入调研后发现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提升。
1.基层工作机制有待改进。乡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民众与党组织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桥梁,是凝聚基层群众、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载体。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关键看基层党组织的纪律是否涣散、基层党员党性意识是否单薄,而基层工作机制的完善程度对于组织纪律、党性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基层工作机制首先要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当前自治区乡村干部的工作压力大、工作繁杂程度高,单休甚至是停休、加班更是区域常态。如果缺乏正向的激励机制导致个人收益与工作强度不匹配,则很难形成持续的战斗力。另外传帮带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访惠聚”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从根本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驻村工作队帮助和督促下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业务能力以及政策领悟能力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整体来看工作中主动性不足、选择性执行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通过工作队的传帮带机制来锻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尚需深入探讨。
2.乡村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有待提高。乡村基层组织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前端,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对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从调研情况来看乡村基层干部普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对于各项惠民政策的解读有一定迟滞,执行方式也不尽人意。尤其是在政策下沉、资源下乡背景下,面对群众关切的利益冲突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①一是统筹协调能力有欠缺。在扶贫资源优化、集体经济建设以及脱贫效果持续巩固工作中很难达到最佳效益。能力上的欠缺有时候甚至会成为脱贫、扶贫工作开展的负担。②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不足。乡村基层干部作为“熟人社会”的排头兵,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细枝末节的村民内部矛盾。这种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在“熟人社会”中处理起来更需要智慧。
3.个别受帮扶对象过分重视物质帮助。企业在具体帮扶活动中不但带来了政策福利,同时也确确实实为贫困帮扶对象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帮助,被帮扶对象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部分地区个别受帮扶对象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误区,将“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等同于资金和项目扶持,对驻村队伍的满意度与帮扶资金相挂钩,过度重视物质帮助而忽略了在多元化扶贫模式中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不利于后期“访惠聚”活动的持续开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企业今后在参与“访惠聚”活动时应聚焦如何提升乡村基层的自我创新、创业、脱贫能力为主,辅之以物质上的直接帮扶。
4.“访惠聚”活动成果需长效机制来巩固。“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边疆乡村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可喜的改善:惠民项目得到实施、农民增收明显、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自治区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考虑到“访惠聚”工作时特殊时期的临时手段,前期也仅仅计划实施三年。制约南疆四州乡村贫困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仅仅依靠“访惠聚”这一临时性政策无法解决所有问题。鉴于此,如何来构建长效的多元化扶贫机制来巩固前期成果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驻牙哈镇阿克布亚村工作队在参与“访惠聚”活动中以自身优势积极赋能乡村振兴,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以切实的行动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推动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保证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努力做好乡村发展建设,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得到了老百姓们的积极拥护和普遍赞誉。工作队的各项先进经验为多元化乡村振兴扶贫模式的建立和推广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