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李慧娜 张阳玉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王琳譞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晓楠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由能源站、供能管线和负荷中心组成,其表示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先进技术手段与管理模式,对区域中多种内容 进行整合,实现不同能源子系统协调规划、协同管理、优化运行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1]。该系统具备孤岛运行能力,当前在较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应用的持续深入,如何发挥出能源设备的作用,实现优化配置,降低运行成本,已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拥有多种能源类型与转换设备,能够高效利用多种能源,可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应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存在多种能源系统,而不同的能源系统,在传输特性、能源性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往往无法实现整体协同。通过应用储能装置,可进行能量储存,其属于促进各能源系统协同规划、优势互补的重要技术装备。当前,不同能量形式边界逐渐模糊,且拥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储能也逐渐发展成多种储能类型的协同作用模式[2]。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包含众多能源形式,若想统一调度不同的资源,提升能源利用率,应注重不同类型储能设备的协同配合[3]。
一是目标函数。针对规划层,确定优化目标时,应重点对储能设备投资成本进行考虑。而储能容量与储能成本密切相关,若容量过小,虽然可减少成本,但却无法满足系统稳定性要求,反而会增加系统运行成本。若容量过大,虽然可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但会增加储能投资成本与维护成本。因此,针对规划层的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应综合考虑系统运行成本与储能投资成本,公式为:
minFu=Cinv+Cop
其中,Fu表示目标函数,Cinv表示系统投资成本,Cop表示系统运行成本。
在系统投资成本上,主要涉及容量与功率投资,具体应对不同储能设备进行考虑,包括电储能设备、热储能设备、冷储能设备以及氢储能设备,公式为:
其中,i 代表储能类型,r 代表折现率,Yi代表储能的寿命,Cse,i表示储能的容量投资成本,Csp,i表示储能的功率投资成本,Esi表示储能的安装容量,PSi表示储能的安装功率。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计算公式为:
Cop=Com+Con+Cbuy,e+Cbuy,g+Cenv
其中,Cenv为环境成本;Cbuy,e为购电成本;Com为设备启动成本;Cbuy,g表示购气成本;Com为设备维护成本。
二是约束条件。系统容量规划过程中,容量规划约束与功率规划约束公式为:
一是目标函数。运行层优化目标,同系统运行成本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维护成本、启动成本、购电成本、环境成本、购气成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Nd为典型日总数,Nt为典型日调度时段数;d 为典型日,取1~Nd,t 为典型日各时刻标识,取1~Nt;wd为d 全年出现概率;D 为全年总天数,取365;Com,PV、Com,WT、Com,GT、Com,EB、Com,CERG、Com,ED、Com,AC、Ciom,S分别为不同储能设备维护成本;ggrid为电能碳排放量;gGT为燃气轮机运行碳排放量;Cte,b为电价;Cgas,b为气价。
对于规划层模型系统运行成本上,主要是在一年时间跨度的基础上进行建模的,为与运行层模型良好对应,运行层模型优化目标,也应放在全年系统运行经济性最优上,并非单独典型日的运行最优,公式为:
minFl=Cop
其中,Fl代表运行层模型目标函数,Cop代表系统年运行成本。
二是约束条件。第一,系统级约束。系统购电量不可高于联络线功率的上限,公式为:
第二,设备级别约束。充放功率上下限约束公式为:
能量状态水平上下限约束公式为:
能量充放周期24h 约束公式为:
其中,x 为短期储能类型。
第三,系统指标约束。弃光率计算公式为:
电储能数据参数为:效率0.9;自损耗率0.001;单位容量成本为1000/kWh;单位功率成本为200元/kW;单位维护成本为0.0018/kWh;寿命10年。热储能数据参数为:效率0.88;自损耗率0.01;单位容量成本为150/kWh;单位功率成本为30元/kW;单位维护成本为0.0017/kWh;寿命10年。冷储能数据参数为:效率0.88;自损耗率0.01;单位容量成本为190/kWh;单位功率成本为200元/kW;单位维护成本为0.0016/kWh;寿命20年。氢储能数据参数为:效率0.95;自损耗率0.001;单位容量成本为10/kWh;单位功率成本为300元/kW;单位维护成本为0.0018/kWh;寿命20年。
本文研究中,设定三种优化运行方式,在此基础上实施对比分析。运行方式一,只考虑电热综合需求响应;运行方式二,只加电储能以及热储能装置;运行方式三,在电储能以及热储能装置的基础上,对负荷电以及热综合需求响应加以考虑。
电热储能配置与运行结果见表1。
表1 电热储能配置与运行结果
经济性以及风电消纳率见表2。
表2 经济性以及风电消纳率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第三种运行方式运行效果更佳,且经济性及风电消纳率更高。通过电热综合需求响应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储能配置容量,降低储能成本支出,使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具备更高的运行经济性;通过优化配置多种储能,有助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风电消耗,从而有效减少环境成本,实现各项能源高效利用的同时,促进系统经济运行;若想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应对多种储能设备能量输出与转换加以协调。储能在其他设备运行以及能量时间转移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科学配置下,实现多能耦合。
本文重点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储能设备配置问题进行分析,经实际研究得出,通过优化配置储能设备,有助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获得更高的运行经济性。未来发展中,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以及储能技术会得到进一步更新发展,为突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与储能技术的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配置储能容量时,需要对负荷以及风电波动性以及随机性问题进行重点考虑,后期研究中,应分析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产生影响的多种随机因素,重点研究负荷精准预测、新能源出力等方面的内容,深化研究内容。
在储能规划上,会涉及选址定容方面的内容,研究过程中不可只考虑储能容量配置,还应重点探究不同区域间存在的耦合关系,加深不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研究。
未来研究环节,应对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虑负荷侧需求响应在其中产生的作用。进行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设计时,应对不同负荷需求响应进行分析,在柔性负荷的利用下,实现储能配置的不断改善,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通过优化配置储能设备,有助于消纳风电,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下,应不断增加风电与光伏发电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比重,对储能设备扩容规划进行科学安排,一方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储能成本支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应注重能源利用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实际应用环节,为保证系统运行效率,需要积极开展运行优化工作,通过对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减少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未来应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与深度,提升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性能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