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健 眭长清 曾穗平 曾坚
摘要: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具有人地矛盾突出、资源配置分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征,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难点地区。以西藏昌都为例,基于人居环境系统与韧性理论,建立“自然—产业—社会—居住—支撑”的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测度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诊断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解析系统韧性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机制,并提出不同要素驱动下各类村庄的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昌都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普遍呈现低韧性水平,韧性高值区与高耦合协调区均集中于城区周边与河谷地带,总体呈现“点群式”分布特征;(2)居住条件与产业发展是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及其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3)针对“失调衰退型、转型提升型、协调发展型”村庄特征提出单系统驱动提升与多系统协调优化策略,为山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
文章编号:1673-8985(2023)02-0029-09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獻标志码 A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具有功能结构复杂、空间景观多样和地形变化大等特征,面临着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退化、基础设施落后、地域文化消失和用地集约度低等外部环境冲击和内部结构变化的双重干扰[1]77,[2],[3]646,[4]。山地乡村自发无序的建设活动易诱发地质灾害[5],城市建设不断压缩和破坏乡村“三生”空间等,对人居环境系统的稳定性与适应性造成巨大冲击[3]645。提升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韧性,是山地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