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好
最近,由作家余华的作品改编、演员朱一龙主演的电影《河边的错误》上映,余华又一次成为热搜常客。无论是“反P U A先行者”,还是“潦草小狗”,作为中国文坛少有的“e人”,近些年,余华的身上背负着太多标签,逐渐从“严肃文学代表”走向“网红”和“团宠”。种种印象汇聚下,余华仿佛成了文学界的摇滚巨星,有他出现的现场活动几乎场场爆满。从早前的易中天、刘心武到如今的余华、莫言,作家们先后入驻新媒体平台,与年轻一代互动交流。以往冷峻严肃的作家形象在这个时代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网红”。
01当文学大家成为“网红”“团宠”
前不久,余华在韩国延世大学举办讲座,出人意料的是,现场人山人海,清一色都是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在签售会上,粉丝让余华写“暴富”,余华抬手就写了一个“抱负”,粉丝让写个“更上一层楼”,余华漏写个“一”,随后补了个“两”……这些新梗火上热搜,更有一个“喝热水被烫到变形的余华老师”表情包广为流传,让网友直呼“这滚烫的水就像我滚烫的人生”。网友说余华长得像潦草小狗,在讲座中余华对此回应,他接受这样的形象,还说自己是穿西装的“潦草小狗”,引发现场爆笑。
从前提起余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其代表作《活着》,是遥不可及的“文学家”,时间久远到让部分网友开始质疑余华是否真的“活着”。然而事实证明,余华不仅好好地“活着”,还活成了一个5G冲浪选手。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已经走进新媒体平台,并以各自的方式走红。2001年开播的《百家讲坛》将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红学研究者刘心武带进观众视野。之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很多文学家也开通自己的新媒体账号,谈文学,谈人生,为求知若渴的青年提供更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和余华一样,互联网上的莫言也有一只撞脸“修勾”,甚至被网友调侃为“难兄难弟”。之前,莫言开通公众号,对于网友留言中的“次元壁破了”“yyds”等网络热梗,他并没有嗤之以鼻,反而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和回应了年轻人的热梗。除此之外,他的公众号文章也不乏对人生问题的深刻解读,更不乏对年轻人的指引和安抚。
从文坛、讲台到各视频平台,曾经充满距离感和权威感的学者们主动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打破了年轻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被了解、被喜欢、被解构,同时,年轻人借此获得了快乐、知识、经验和慰藉。
02年轻人谈论余华时,究竟在谈论什么
不止余华,莫言、史铁生等知名作家也成了短视频的流量密码。为何大家从前觉得陌生的文学家,如今都成了顶流?
以余华为代表的作家走红,主要是凭借其幽默的语言、敏锐的现场反应能力,以及能共情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比如,余华在被问及“为什么写作”时,他说,“因为我不愿意做牙医,想睡懒觉,想不上班”;莫言面对冯巩的起笔名请求,起了个和自己笔名搭配的“闭嘴”……
由于现实形象与其作品的画风截然相反,这种反差感迅速吸引年轻人的视线,热衷造“梗”的年轻一代开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构原本高高在上、充满距离感的文人大家,层出不穷的表情包、视频切片在社交媒体上极速传播,在年轻人的世界里,余华、莫言不再是高等学府里的权威教授,而更接近于可以一起开玩笑的“互联网好友”。
除了作家个人性格的真实、幽默、不做作,顶流作家的“冤种兄弟情”也令网友顿感亲切。每每回忆起史铁生,余华的讲述都是轻快、明亮、温暖的。在他讲述的故事里,史铁生是在篮球场上坐着比赛的足球守门员,是可以在麻将桌上力挽狂澜的牌友,是和他们一起去地里偷黄瓜的“最佳损友”,是即使遭受了命运的不公,也笑对一切,保持善良,没有丝毫怨言的“轮椅巨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抗拒文学赋予的滤镜和光环,在理解年轻人的同时,试图给年轻人带来慰藉。余华从谈“孔乙己的长衫”,到承认自己经验有限所以“不给年轻人提建议”,或者同情现在的年轻人“努力未必有回报”……这些与当下情绪无比契合的金句直接说进年轻人心里,甚至被称为年轻人的“嘴替”。而年轻人在更深入地了解作家们的人生经历之后,也会发现,他们记录苦难但不歌颂苦难,乐观豁达去看待每一件事,这比任何心灵鸡汤都更能给年轻人带来鼓舞。
03网红余华不该是终点,“作家余华”才是
去年,余华受邀参与了歌手李健的线上音乐会,累计观看量超过了4亿,这是余华第一次对自身流量有了具象的认识,“那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流量汹涌而来,余华起先并不在意,直到有洗发水品牌找到他去做代言人,他才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了”。“我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作家做广告是很滑稽的一件事。”
有人把余华上过的热搜分类归纳,分成“喜剧发言”“大咖互动”“共情年轻人”,最后才是“他的写作”。余华自己也承认,其实那些排队听讲座的观众未必是他的读者,他们甚至不一定是对文学话题感兴趣,观众提问也常常围绕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好像一场“余华请回答”的互动游戏。
前段时间,《我在岛屿读书》正式收官,不仅在豆瓣收获9.1的高分,更被网友评价为“近来最有意义的文化类综艺”。余华、苏童等众多文学大咖聚在一起谈天,分享个人对文学的理解、回忆文坛往事、解读经典著作。借着综艺节目的外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年轻人重拾阅读兴趣,将文学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串联。这或许已经是文学在当下与普通人最亲近的方式了。
在成为“网络顶流”的这几年,余华不止一次说过“现在说喜欢我的年轻人,很有可能根本没有读过我的书”;如今的“全网狂欢”只是一种巧合,流量碰巧选中了他,热闹的是时代,不是“余华”。
如果有一天,即使这种时代情绪消散了,“网红余华”重新回到了角落,而新时代的读者们,还能够沿着余华们留下的互联网踪迹,溯游而上,找到那个不那么会说笑话,却足够锋锐的作家余华,或许才是这场狂欢最有价值的遗产。
资料来源:毒眸、最人物、三联生活周刊等微信公众号
网友这么说
@云上看景:在我高中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很喜欢《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作品,我很怀念无忧无虑读书的日子。希望潮水退去,大家真的会重新翻开“潦草小狗”的作品。
@Wednesday:余华给人的感觉就像身边的朋友,而且这个朋友阅历颇多,一句话让人醍醐灌顶。现在的社会上这样的人稀缺,所以讨人喜爱。
@张云霄:年轻人追捧的“文化顶流”依然是知识输出型的,更有时代性,只不过不再是师长式的说教,而是平等的讨论。
@草莓熊:我们对作家们的真正喜爱,不能仅仅停留在“造梗”的娱乐狂欢中,一时的情绪共鸣,往往不能根治内心的疲软,而是透過他们的作品,品味人生起伏,只有深厚的积淀,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