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燕 郭梁
潍坊市用改革添动力,用创新增活力,用实干聚实力,全市教育呈现出“各类教育协调、区域优质均衡、体制机制灵活、群众满意认可”的良好生态。
世界风筝之都、国际和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潍坊市有很多美誉,但潍坊人现在最自豪的名片是教育。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潍坊道承齐鲁、襟连海岱,有尊师重教、崇尚读书、厚德家教的优良传统。
从“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在发展教育方面,潍坊一直是举全市之力。
潍坊的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轻负担、高质量、高满意度的样态。家庭教育的“潍坊模式”受到广泛认可,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潍坊这种新的教育生态是如何形成的?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潍坊市副市长陈端梅。
陈端梅(右一)考察山东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课程研发中心。
民生周刊:近年来,潍坊的教育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率高,背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陈端梅:潍坊是教育大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141所,在校生188.26万人,教职工15.93万人。近年来,潍坊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遵循规律不折腾、改革创新不懈怠、家校携手不停步”,以承担的16项国家级、20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为抓手,用改革添动力,用创新增活力,用实干聚实力,全市教育呈现出“各类教育协调、区域优质均衡、体制机制灵活、群众满意认可”的良好生态。
作为全国家庭教育起步最早的城市,潍坊自2002年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以来,在全国率先以“构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专家引领、课程推动、学校实践、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潍坊模式”。
校家社共育作为潍坊教育改革发展的“秘密武器”,伴随着潍坊教育改革而产生,为化解教育改革问题而来,又助力了改革。
民生周刊:“亲子共成长”工程启动的初衷是什么?潍坊为什么如此重视校家社共育?
陈端梅:过去我国的教育工作对学校教育比较重视,学校育人机制相对比较完善,但家庭和社会教育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造成亲子矛盾,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002年,潍坊市开始多项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和支持。那几年,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组织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和家庭教育讲师团在全国巡回演讲。在这双重契机之下,潍坊启动了“亲子共成长”工程。
从“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在发展教育方面,潍坊一直是举全市之力。
20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完善机制,推进“亲子共成长”工程。家校同心同向,家长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使得潍坊许多首创性改革得以顺风顺水。现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们更加需要依靠校家社共育凝心聚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民生周刊:潍坊市委、市政府给“亲子共成长”工程提供了哪些支持?
陈端梅:在潍坊,“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品牌工程一直是“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市长都很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文明办、教育局、妇联、团委、关工委等协同配合,目前已建成线上线下全覆盖、0~18岁全覆盖、城镇乡村全覆盖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助推潍坊成为全国家庭教育高地和领军城市。
每年教师节,市委、市政府都要专门召开会议,不仅隆重地表彰教师,还表彰为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单位,形成了校家社共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潍坊市委教育工委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于教育行业的重大事项或重大改革,都由市委教育工委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此外,从2004年开始,潍坊市把县市区党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纳入了年度工作考核,进一步激发了各部门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民生周刊:潍坊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端梅:潍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素养、家长的育人水平,优化了教育生态,助力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现在潍坊的学生更具活力,全面发展。家长的认知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自觉与学校携手育人。教育生态持续优化,进入全环境育人阶段。
山东省连续三次对全省学生课业负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潍坊市学生课业负担最轻,教育满意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也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轻负担、高质量、高满意度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民生周刊:“亲子共成长”已经发展到4.0版,下一步,5.0版将如何建设?
陈端梅: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向纵深发展,让更多学生和家庭受益。
“亲子共成长”5.0版本将走向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为家庭教育提供更个性化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潍坊将继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和公共服务体系,在组织体系、专业化队伍建设、课程活动资源开发、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下功夫,提高指导服务的专业性、精准性、普惠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