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播说》看新闻评论的短视频化创作

2023-12-22 09:50陈志斌
视听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主播江苏栏目

陈志斌

媒体融合背景下,通过借力平台、开设账号等手段寻求网络短视频的流量红利,已经成为当下传统主流媒体作为“主力军”挺近“主战场”的重要抓手。而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基于新闻事实的观点文本,被视作“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1],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闻评论的网络化特别是短视频化也成为当下传统主流媒体基于对受众圈层、平台、规律的整体把握而做出的改变。江苏广电总台新闻评论短视频栏目《主播说》,正是基于此背景做出的积极探索。该栏目通过打造主播IP,换一个视角和语态深度解读和点评江苏的重大和热点新闻事件,以短视频化的网络评论抢占网络舆论阵地。

一、《主播说》的短视频评论探索之路

(一)主播IP 的“重塑”与“更新”

作为主流媒体的门面,传统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在大众媒体上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主流媒体的意志。正是这种定位和优势,使得已经为大众熟知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在社交媒体时代具备了成为“主流网红”的天然优势。基于这样的考虑,《主播说》在主播的选取上,以在业内具有较高口碑的《江苏新时空》栏目的主播为主,他们在受众眼中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和信任度。而IP 形象的网络转化,还需要进一步的“重塑”与“更新”,才能在新媒体领域将“口碑”优势转化为“流量”优势。因此,《主播说》在主播的选择上,有着多重维度的考虑:一是以年轻化、个性化为重要标签。《主播说》的主播人选锁定《江苏新时空》年轻的主持人团队,他们在互联网中具有正面标签,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主播形象也不再是有距离感的播报者,而是从严肃端庄走向亲和可爱,进一步拉近与受众特别是网友的距离。二是主播播报的状态也由原来的坐播变为站播的形式,特别是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竖屏录制,对主播的播报语态、体态作了进一步的要求。三是改变“说”的内容,主播们从小切口的视角进入,用清新通俗的语言表达主流观点,更有利于观点的表达和传递。总体来说,主播IP 的重新定位,与传统的横屏画面、深蓝色基调背景和宋体字的整体包装逐渐剥离,更加符合社交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对话和交流感,进一步放大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自己人效应”,完成了主播形象的“重塑”与“更新”。

(二)主题内容呈现的“变”与“不变”

《主播说》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短视频化的探索,与传统的新闻评论节目既有共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共通点在于,作为主流媒体的评论类节目,仍然要聚焦于为主流意识形态鼓与呼,通过新闻评论来引导主流舆论、抢占舆论阵地。不同之处则在于,《主播说》评论内容强调“大主题、小切口”,换一种视角解读时政和资讯类的新闻。

1.“小切口”说“大道理”

作为《江苏新时空》栏目的衍生栏目,《主播说》继承了前者在处理宏大主题时的叙事优势,有特点地保留了宣传国家政策措施的自上而下的议程设置,但是在内容的选取和表达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

《主播说》内容始终聚焦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和百姓群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栏目评论的调性也一直在根据受众的反馈进行调整,从一开始以围绕重大时事进行短小精悍的主旋律评论为主,到后来从具体事件切入,找到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能够引起年轻人共鸣的点进行评论,对宏大叙事的微观反映更加深入人心。比如,近期栏目中的《敢吃长江刀鱼的TA 被网友曝光了》,从一则网友拍摄到的江苏镇江段江豚捕食刀鱼的画面说起,“这两天,一位敢吃刀鱼的‘朋友’,被网友拍到,并在电视里露脸了”,评论从新闻事实开始,指出江豚这一“国家级保护动物”与濒临灭绝的稀客“刀鱼”同框“打架”实在“罕见”,进而说明长江江苏段经过这几年大力度的保护、治理、修复发生的“沧桑巨变”,同时以数据佐证:“江苏记录物种数达6903 种,其中长江沿线4124 种,占全省总数的近60%,微笑天使逐浪长江,桃花水母重现太湖,勺嘴鹬栖息沿海湿地……”最后巧妙地点明观点:“生灵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江苏的生态环境打call !”整个评论时长不超过1 分钟,但是有力地说明了江苏为生态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带来的实效,可看性强,观点也很有说服力。评论《做足做活“土特产” 》围绕江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信长星的“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这句论述展开的,但是评论切入的角度则是蹭网络上大火的淄博烧烤的热点,从夏天“夜宵的标配是龙虾”说起,“昨天,我看到一则消息,说原来夜宵的标配——盱眙龙虾现在不只是夏季专属,只要你想吃,四季都有供应,而且品尝起来,口味也能基本和夏天保持一个水准”,由此讲到江苏盱眙将小龙虾做成大产业的探索,最终引出“咱们拼经济,其实就是要这样,不仅要多招外来的金凤凰,也要看看身边的土疙瘩,多解开一些土生金的密码,我们的田野会更有活力、更加精彩”的观点。

2.“场景化”与“现场评”

全媒体时代,简单地将文本“翻译”成视听产品很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对新闻内容进行场景表达、视听创新才是传统媒体发展短视频新闻的可行之路,作为评论的短视频产品也不例外。《主播说》在经历半年有余的摸索和试验后,也逐步开发了一条场景化表达的创新路径。除了从“小切口”说“大道理”以外,栏目组还充分发挥视听优势,一方面将评论与特定的新闻现场挂钩,另一方面采用主播在现场“即评即述”的方式,把评论放入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中,有利于营造受众亲临现场的体验感,更有利于传递核心评论内容。

《致敬勇士!“天空蓝”回家了》这一评论开始就通过短视频上下分屏的形式,嵌入了江苏蓝天救援队从土耳其乘飞机抵达广州白云机场的画面,同时评论的过程中,既有通过主播声音和资料画面体现蓝天救援队前方救援的场景,还充分彰显了电视即时性的特色,现场连线了刚刚抵达机场的南京蓝天救援队副队长杨競。根据修辞学家索尼娅·K.福斯的分析,“意义留白”的设计反而会在“去政治化”的表层逻辑之下实现更优的修辞劝服。[2]栏目的评述不是由主播一个人从头到尾不间断完成,而是引入直播连线,将老百姓的观点融入主流叙事。在整个评论的过程中,现场的连线采访作为主播直接评论之外有价值的“意义留白”,使得真实性大大加强,让受众倍感亲切,进一步增强了评论的说服力,那就是“跨国救援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灾难面前,唯有守望相助,才能有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整个评论通过主播评说、画面配合和连线补充等多环节,使得观点的传递更加饱满,也使得评论更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2023 年江苏发展大会期间,《主播说》还创新性地利用AI 技术实现了演播室内的真人主播与在现场的AI 主播的对话,通过现场的观察,辅以背景的延伸,评述江苏发展背后“最强朋友圈”的力量。新技术的探索,不仅在呈现上令人耳目一新,也拓展了评论的广度和深度。

(三)传播方式的创新与融合

视听语言是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社交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短视频化虽然可以延续视听语言的优势,但是也不得不面对新的传播生态即时性、互动性、碎片化、情感化等新特征。因此,《主播说》面对受众新的视听习惯做了积极改变。

1.文本的口语化与通俗化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更希望接收表意简单、节奏明快的信息,这就对文本的通俗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评论常常以大量的铺陈、排比和遣词造句形成力度与声势,而在网络传播时代,通俗易懂的文本反而更受欢迎。要使评论的观点有效抵达受众,就是要跨越官方话语体系与大众话语体系间的隔阂,打破话语符号间的壁垒,实现“长话短说、官话民说、硬话软说”。

《主播说》在评论中更加注重贴近性的口语表达。文本创作团队常常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整体把握后,基于受众可能有的体验,进行内容的二次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比如在《元宇宙:梦想照进现实》评论中,以“你眼中的未来,是什么模样?是以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还是科幻电影中宇宙级高速公路太空电梯的惊鸿一瞥”为开场,唤醒受众的体验感,进而吸引受众的关注。同时,主播一改过去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播音风格,用年轻人熟悉喜欢的充满节奏和网感的语言吸引年轻受众,比如《从滁州看到紫峰?有照为证!》就加入了这样的论述:“会上,官方发布的两张照片挺有意思,一张是南通的摄影爱好者拍到了60 公里开外的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三件套’,一张是安徽滁州的居民拍到了南京的紫峰大厦。你以为我说的是,长三角一体化,你看我,我看他? No!我说的是,江苏的环境质量顶呱呱!”明快的、有节奏的断句表述令人耳目一新,也更加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2.传播信息“增量”的生动化

社交媒体时代,视听语言集合了“声音+ 图像”等多媒体表达的直观输出优势,使得观点输出的传播场景和元素更为丰富,更加适合网络化的传播。

《主播说》视频的平均时长均为1 分钟,最长的不超过1 分半钟,如何在有效的时长内释放最大的信息量?栏目充分利用短视频的视听特性,不断扩大信息传播的增量,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后期特效花字等为一体,丰富视听语言的表达层次。比如,在播报新闻时添加相应的背景音乐,使得受众对内容和观点产生代入感和认同感。此外,在主播形象与画面的图像比例呈现上,根据受众的视觉观感做了多次调整;在字幕处理上,对新闻信息和评论叙述的重点内容,用标蓝或者标黄的大字体处理,提升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视觉上的区分度等。这些视听语言“增量”的加入,使得栏目信息传递的重点更加突出。

二、《主播说》短视频化创作的反思与进路

尽管主流媒体对于网络评论的短视频化开展了诸多探索性的尝试,但整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主播说》在网络评论视频化的探索中,还需要处理好“大流量”与“正能量”的关系、“创新表达”与“有效传播”的关系。

(一)用户互动与收看黏性的形成

通过打造主播IP 来探索网络评论的短视频化,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传统新闻栏目业已开始了较为成熟的探索。与《主播说联播》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开设传播账号一样,《主播说》也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丰富传播渠道,如抖音、微博、微信等,将信息及时、简短推送给受众,抢占新闻评论的第一落点。

与传统的单向输出不一样,《主播说》在进行观点传递时,还需要通过与受众间的互动来形成收视的黏性。如今,弹幕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主流视听平台上,借助相应的议程设置,以交互性的弹幕会话形成观点的表达传递。《主播说》除了留言等互动方式之外,还可以在不影响视频内容完整播放的前提下,在屏幕上生成文字符号,通过弹幕来表达观点态度,进而通过建设性的舆论引导,促成对话讨论,在情感共鸣中形成舆论共识。

(二)创新表达与有效传播的平衡

《主播说》借力新模式新语态抢占网络舆论阵地,赋予了新闻评论创新表达的新可能。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无论语态和技术多么创新,最终考量的标准依然是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所以,核心观点和内容的表达仍然是关键。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越来越有“深一度”的诉求。因此,在追求速度和“第一落点”的同时,创作团队还是要尽全力核实新闻事实,在流量与热度面前保持冷静,把好舆论引导的方向,巩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猜你喜欢
主播江苏栏目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关于栏目的要求
第一次做小主播
江苏
栏目主持人语
我是小主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