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栋,郝 洁
(寿光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山东 潍坊 262700)
腮腺多形性腺癌是一种常见的腮腺肿瘤,由于低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上的多样性,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一直是一个挑战。目前,对于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诊断,尤其是在术前评估和手术策略制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等在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相比之下,MRI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显示组织解剖及异常信号强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优势,特别适用于头颈部肿瘤的定性和定量评估[1-2]。因此,本文选取2020 年12 月—2021 年11 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52 例,分析MRI 对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12 月—2021 年11 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52 例,包括男31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3.42±5.39)岁,平均肿块直径(2.83±0.32) cm,平均病程(2.17±0.97)年,表现症状:腮腺区无痛渐增性肿块41 例,腮腺区包块伴有疼痛3 例,偶伴疼痛或瘙痒8 例)。纳入标准:①未对腮腺多形性腺癌进行过任何手段治疗者;②就诊原因均为发现腮腺区结节;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部位同时患有肿瘤者;②囊性成分不明确者;③MRI 成像质量差者;④患有严重基础代谢疾病者。
MRI 检查:采用飞利浦MR 扫描仪,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位,并使用头部环形线圈,从听眦线到下颌骨颏部均为扫描范围,平扫序列包括横轴面以及冠状面,均采用T1WI 和T2WI 序列,层厚设置为4 mm,层间距为1 mm,视野范围为230 mm×230 mm。在采用MRI 方法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将腮腺病灶作为中心,MRI 平扫需进行2 个期相,后采用高压注射器为患者注入Gd DTPA对比剂,剂量为0.2 mmol/kg,注射速率为2.0 mL/s,并使用20 mL 0.9%氯化钠溶液冲管,再通过不间断采集方法对动态增强动态图像进行扫描,扫描时间保持4 min 45 s,扫描完成后,诊断过程由2 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
①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析MRI 检查腺淋巴癌以及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诊断结果;②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癌MRI 影像表现及图像特征,包括具体病灶形态、位置、囊变情况、薄膜情况以及边界情况。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2 例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病理结果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癌48 例,腺淋巴癌4 例;MRI 准确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癌47 例,准确率97.12%(47/48),其中1 例误诊为腺淋巴癌;MRI 准确诊断腺淋巴癌4 例,准确率100.00%,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 诊断不同类型腮腺多形性腺癌结果[n(%)]
患者男,50 岁,右侧耳前无痛性肿物渐进增大1 年,右侧颌下出现肿物3 月余。专科查体:右侧耳前腮腺区域可触及约2.0 cm×0.5 cm 大小类圆形肿物,质地中等偏硬,活动度尚可,偶感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该例患者MRI 表现: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楚,有包膜,信号不均匀,瘤体内可见条索状低信号的胶原纤维间隔或低信号钙化灶。T1WI 上呈低信号,T2WI 上信号明显增高且信号不均匀是多形性腺瘤的特点,见图1。增强扫描延迟强化是其特点,见图2。
图1 右侧腮腺多形性腺瘤
图2 多形性腺瘤强化特点:延迟强化
针对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的图像形态分析可知,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呈现为不规则的、多叶状或分叶状的肿块,左右侧均可能出现,呈现囊变特征,通常与周围腺体或组织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线,良性肿瘤通常具有清晰的界限,而恶性肿瘤可能呈现出不规则或模糊的边界。见表2。
腮腺多形性腺癌是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腮腺的肿瘤细胞。它通常表现为一个呈不规则形状的肿块,并且在组织学上可以存在多种类型的细胞,因此被称为“多形性腺癌”。腮腺多形性腺癌的准确诊断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3]。
MRI 作为一种常用的无创影像技术,已广泛用于腮腺肿瘤的诊断中。MRI 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在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诊断过程中,MRI 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多平面的图像,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4]。通常情况下多形性腺癌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多叶状或分叶状的肿块。可能具有异质性的信号强度,可能由于囊变、出血或肿瘤内部不同结构的存在。腮腺多形性腺癌可以出现在腮腺的不同部位,包括腮腺的管道系统、小叶或内部组织。MRI 可以提供关于病变位置的详细信息,帮助确定肿瘤的精确位置。多形性腺癌在MRI 图像中可能表现出囊变(cystic change)的特征。囊变是指肿瘤内部形成的含液区域,可能显示为低信号强度的区域,与囊液的高信号强度形成对比。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边界通常与周围腺体或组织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线。通过MRI 可以评估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薄膜(capsule)情况,包括薄膜的完整性、厚度和变异性。MRI 图像可以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癌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边界情况。良性肿瘤通常具有清晰的界限,而恶性肿瘤可能呈现出不规则或模糊的边界。通过评估以上这些形态特征,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腮腺多形性腺癌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从而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MRI 通过对不同组织类型的信号强度和特征进行分析,可揭示肿瘤的组织结构、血供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囊变或出血等特征[5]。本研究结果显示,52 例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接受MRI 的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 对腮腺多形性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分析原因为,MRI 为生物磁自旋成像,利用收集磁共振现象发出的信号以重建图像,属于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方法,MRI 显示解剖结构逼真,病变与解剖结构的关系明显,能使血管显影且具有三维图像,有利于病变的定位[6]。
应用MRI 检测腮腺多形性腺癌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无射线无辐射伤害,并且可以做任意方向的多层面成像,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脂肪、肌肉、筋膜以及肌腱等软组织;在不变动被检查者体位的情况下,它可以在任意方向直接切层,并将不同方向的切层进行结合,以便更加直观和全面地呈现被检查部位的组织结构,体层图像包括矢状面、冠状面以及横断面等各斜面,得到了更加立体的结构解剖和病变追踪;同时显示病变范围较广和位置较深的肿瘤[7-8]。其次成像序列多样,软组织对比度比CT 更优,且有高软组织对比度、血液流空效应,可清晰显示大血管结构而无需使用造影剂,最后MRI 检测的成本相对于CT 与超声较高[9]。因此,MRI 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肿瘤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边界情况,使医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评估病变。其次,腮腺多形性腺癌通常表现为异质性信号强度和不规则形状的肿块,在MRI 图像上相对容易被观察和分析。本次研究对接受MRI 检查的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进行了观察,从呈现的图像中可以看出,52 例患者的腮腺多形性腺癌形状不规则,边界较清晰,且主要分布在下极浅叶部位,囊变率较高。并且由于MRI 检查在任意方位都可以成像,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一级多参数的特点,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正常腮腺和周围结构以及肿瘤组织之间的差异,并掌握受压包绕的改变情况,帮助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根据MRI 特征显示,在T2WI 信号下可以看出肿块多为实质性,内部斑点状囊变信号强,表现出高信号状态,并出现沙砾样改变,而包膜在同样信号下大多表现为低信号,特征性较为明显,诊断工作更容易操作[10]。另外,囊变情况是腮腺多形性腺癌较为容易出现的情况之一,有部分囊变和完全囊变之分,这是由于病灶长期缺血情况所导致的。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MRI 检查的准确度较高,经过观察发现原因首先是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肿瘤中各成分生长速度不同,具有一定异质性,分叶状常常作为其形态,且肿块周围常见包膜[11]。同时,也可以发现MRI 检查在应用到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诊断中,呈现出的图像有时会出现重叠现象,这是由于该肿瘤主要由黏液构成,可能出现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的情况,边缘被模糊而导致的。因此,要准确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癌需要在确认病变位置后,结合MRI 特征性表现进行判断。观察52 例患者接受MRI 后所得到的图像显示,未恶化的肿瘤边界通常较为清晰,T1WI 图像信号强度低,T2WI 图像信号强度高,这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浆液以及黏蛋白物质,由实质细胞构成,因此T1WI 信号低;T2WI 信号高的原因是该部位由水肿组织、腺腔分泌物、退变组织以及黏液构成;另外,囊变区域以及肿癌坏死区域也呈现为高信号。由于腮腺多形性腺癌往往同时含有恶性以及良性混合癌的共性,即使其多数在T1WI 表现出高信号以及少数呈低信号的特点,T2WI 也可能出现不均匀的情况,或出现异常高信号。根据研究结果显示,MRI 在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癌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图像形态表现较好,能使大部分的腮腺多形性腺癌都得到了较为准确的诊断[12]。
综上所述,为腮腺多形性腺癌患者应用MRI 进行诊断,可以更好地确定肿瘤位置,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呈现出肿瘤特点,并且存在多种优势,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