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与MRI 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分析

2023-12-21 09:28陈水莲邓厚珍张文超彭慕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9期
关键词:影像学检出率费用

陈水莲,邓厚珍,张文超,彭慕立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肇庆 526000)

随着老年化进程加快,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约占脑梗死的20%,其诱发因素为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等,由于闭塞血管较小且病变较小,故一般危害较小,但是对于多发性LI 若不及时处理,将造成大面积脑梗死,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其生活质量,因此在发病早期进行准确诊断,采取合适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预后意义重大[1-2]。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使得LI 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CT 扫描速度快,费用较为低廉,能够清楚显示LI 病灶具体位置、大小等信息,有助于判断出血情况[3]。MRI与CT的成像原理不同,其扫描人体软组织分辨率高,成像好,且能够排除颅骨干扰,但其检查时间较长且价格贵[4-5]。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劣。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6 月—2023 年6 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就诊的LI 患者61 例,分别采用CT 及MRI 对早期LI 进行检测,旨在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LI 的诊断价值,以期为早期诊治LI 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6 月—2023 年6 月于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就诊的LI 患者61 例,其中男性45 例,女性16 例,年龄为47 ~78 岁,均龄(68.21±3.1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 ~23 h,平均(10.13±2.64)h;临床表现:其中20 例为头晕头痛,16 例为面瘫,12 例为嗜睡,8 例为感觉障碍,5 例为语言障碍。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纳入标准:①符合首发LI[5],并经手术确诊;②均在我院行颅脑CT 及MRI 检查;③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②既往存在颅脑、心脏手术史患者;③存在其他心脑血管严重疾病患者;④存在精神疾病患者;⑤大面积脑梗死患者;⑥ 存在脑梗死病史患者。

1.2 方法

MRI 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仪器采用GE 1.5T,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扫描参数如下,T1WI 及SE 序列:TR 500 ms,TE 20 ms,层厚6 mm;T2WI 序列:TR 4 000 ms,TE 102 ms,层厚6 mm;DWI 序列:层数为36 层,TR 3 000 ms,TE 84 ms, 层厚6 mm,FOV 40 cm×20 cm;FLAIR 序列:层数为22 层,TR 5 500 ms,TE 110 ms,层厚4 mm,FOV 20 cm×20 cm。扫描时对疑似病灶及周围行连续多次扫描。

CT 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西门子64 排CT,范围自听眶线至头顶,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60 mA,层厚、层距5.5 mm,矩阵512×512。发现病灶后即对其位置进行针对性扫描。由2 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对CT 及MRI 图像进行重建处理,获得病灶位置、直径、形状等资料。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CT 及MRI 对早期LI 病灶的检出率;②比较CT 及MRI 对不同直径病灶检出情况;③比较两种方式的检查时间及费用;④典型病例影像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式对LI 病灶数目检出率比较

本研究中61 例患者,共发现151 个病灶,单发病灶20 例,多发病灶41 例。CT 检出111 个病灶(73.51%),MRI 检出148 个病灶(98.01%)。MRI 对额叶、基底节处病灶检出率及总检出率高于CT 检查(P<0.05),而两种方式对顶叶、丘脑、内囊、小脑、脑干处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式对LI 病灶数目检出率比较[n(%)]

2.2 两种方式对不同直径LI 病灶的检出率比较

MRI 对直径<5 mm 的病灶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式对不同直径LI 病灶的检出率比较[n(%)]

2.3 两种方式的检查时间及费用比较

CT 的检查时间短于MRI 检查,检查费用低于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方式的检查时间及费用比较(±s)

表3 两种方式的检查时间及费用比较(±s)

检查方式例数检查时间/min检查费用/元CT617.56±1.89289.41±30.62 MRI6134.15±4.27742.16±57.34 t 44.47454.398 P<0.001<0.001

2.4 病例影像学图

LI 典型病例的CT 及MRI 图像见图1、图2。

图1 LI 典型病例1

图2 LI 典型病例2

3 讨论

LI 在脑梗死中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损伤脑小血管,随病程进展,慢慢深穿动脉或小动脉缺血性梗死形成不规则腔隙,患者通常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少部分出现视觉障碍、吞咽困难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及生活造成一定影响[6]。病灶直径通常小于20 mm,难以发现,且因病变部位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若能早期确定患者病灶位置及大小,给予及时治疗将有利于其疾病转归[7]。随着影像学进步,CT 及MRI 在各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均有应用。

CT 检查方便、成像快、时间较短、无检查禁忌,具有较高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同时影响因素相对较少,适合定量研究[8]。研究表明,CT 能够快速平扫,进行多层面连续扫描,为临床检测提供全面资料,且价格适中,患者易于接受[9]。随着科技发展,MRI 在LI 检查中具有独特优势,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且不受皮层厚度及脑组织水肿影响,能够完美显示病灶部位与周围血管、脑组织三者之间的密度差,图像清晰度更好[10]。赵静等[11]研究表明采用MRI 能够实时观察脑功能活动时的信号变化,显示脑灰质及脑白质结构,提供脑代谢情况及物质组成成分,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本研究中,CT 检出111 个病灶,MRI 检出148 个病灶,MRI 检查额叶、基底节及总检出率高于CT(P<0.05),而两种方式对顶叶、丘脑、内囊、小脑、脑干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MRI定位准确,对LI 病灶检出率较高。CT 检查时,病灶均呈现低密度小点或斑片状,而MRI 扫描序列中,病灶为斑点、小片状呈高信号,T1WI 呈稍低信号,T2WI、DWI呈高信号。CT 检测受人体骨结构影响,对于病变与周围组织不易区分开,而MRI 检测无骨质伪影,能够直接显示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积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因此能够避免漏检的情况。

本研究发现,MRI 对直径<5 mm 的病灶的检出率高于CT,提示MRI 在检查小病灶方面更有优势。分析这是由于两种方式在诊断时,主要是依据缺血区脑组织水肿情况来进行区分,通常在缺血6 h 后血脑屏障开始破坏,水与蛋白质从血管内漏入梗塞区,引起细胞外血管性水肿。而CT 显示病灶取决于病灶密度变化,当患者脑组织病变程度较低无明显坏死时,其组织密度变化不大,无法被CT 检出,因此CT 对微小病灶不如MRI 敏感[12]。而MRI 对小病灶的敏感性则是由于:①MRI 图像软组织分辨率高于CT,可检查出1 ~5 mm 的病灶;②MRI常规序列与脑组织水分变化有关,而DWI 序列则与细胞水肿引起的扩散受限相关,因此可通过水分子运动特征,来反映低信号的微小病灶;③MRI 可通过对比脑白质与灰质来了解组织水肿程度,防止微小病灶成像不佳,进而避免漏检[13-15]。同时本研究发现,CT 组的检查时间短于MRI 检查,检查费用低于MRI 检查(P<0.05),这与以往研究具有一致性[16]。因此在临床选择CT 及MRI 检查时也要考量患者经济情况。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对样本的选择可能存在一定偏颇,后期将联合多中心,扩大样本纳入量进行更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CT 及MRI 均能显示早期LI 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具体发病部位,但MRI 定位准确,对LI 病灶检出率更高,尤其是在小病灶的检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CT 检查时间短、费用低,临床检查时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

猜你喜欢
影像学检出率费用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