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社交平台上,还是接受媒体采访时,王传福一向都是儒雅、冷静自持的绅士形象,这一次,他内心的复杂情绪却不断外现,喜悦,激动,感慨,二十年破冰的艰难,“豪赌”成功的后怕……
这一次,王传福可以哭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次老王有泪值百亿,为最苦最难的时候,也为最苦最难的坚持。
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8月9日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在9日晚举行的下线仪式上,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几度哽咽,泪洒现场,令人为之动容。
“从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到2019年净利润只有16亿。但是在研发上,那一年我们还是咬紧牙关投了84亿。许多人笑话我们这是在烧钱。”
王传福说:“但我们深知要把车做好,要想发展新能源,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2019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背后的辛酸不易,只有我们自己更清楚。这条路虽然难走,但我们仍然坚持走了20年,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从2002年开始,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技术上大量投入,2003年开始混动技术的研发。在技术研发上累计投入资金上千亿元,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筑起了一道技术护城河,也由此迎来了如今的高光时刻。
在近12年中,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甚至很多时候还是净利润的3~4倍。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持续变革。
王传福说:“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企业,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刻。”
王传福坦言,自己也曾担心等不到春天,但如今的结果证明,属于中国品牌的时代必将到来。“中国人在许多行业都惊艳了世界。那么在汽车行业,我们为什么不行?比亚迪就想做一道证明题,证明什么?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来源:央广网2023-08-10)
⊙ 张绪旺
8月9日,国产汽车品牌比亚迪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回首过去20年发展历程,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现场数度哽咽。
眼泪,是一种情感宣泄,在公众场合难掩激动的,王传福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能与他共情的大佬有许多,比如小米CEO雷军、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们都曾在重要发布会、重要企业发展节点泪洒现场。
王传福的眼泪,可以是对比亚迪20年筚路蓝缕的回顾和总结,可以是对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喜悦和自豪,可以是对比亚迪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感恩和敬意,可以是对比亚迪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更应该是对中国汽车品牌创业艰难的诠释和见证。
从内燃机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中国汽车品牌赶了几十年的路,历经多次转型和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国产品牌不仅要面对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挑战,还要承受一轮又一轮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
抄袭、山寨、低端等字眼,曾是国产品牌创业早期的标签,撕掉这些偏见,不仅需要技术自信、产品自信,还需要品牌自信、文化自信,尤其是后两者难度很大。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交融、信息技术交互的便利,特别是新能源动力革命把大家拉到几乎同一起跑线。汽车工业领域,国产品牌在技术和产品的赶超进入快车道,但品牌、文化自信的打造绝非一朝一夕。
毕竟品牌这个东西,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与动辄百年老店的欧美汽车品牌相比,国产汽车品牌还是小学生。
眼淚可以共情,竞争没有温情。尽管新能源市场是蓝海,但汽车品牌竞争是红海竞争,是高度饱和竞争。市场里面矗立着宝马、奔驰、奥迪、丰田、大众等老牌巨头和特斯拉这样的产业新贵,它们要么把控高端市场,要么保有数量优势,要么抢跑了用户心智。
这些品牌都有着不容小觑的技术产品实力、市场渗透力和品牌忠诚度,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份额。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既有品牌都在加快布局,新生品牌还在不断冒头。
在社交网络的刷屏中,不少网友称赞比亚迪发布会现场展出友商车辆的“格局”,王传福也反复强调,“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于外,如何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形成中国品牌集团作战优势?在现实竞争中,国产品牌先要完成本土市场博弈的平衡和优胜劣汰。
(来源:《北京商报》2023-08-11,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