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改造的在地性策略研究

2023-12-21 08:55李蔚
大科技 2023年52期
关键词:街心公园白象小微

李蔚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 400000)

0 引言

小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改造是当下城市建设的热点之一,它是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的建设模式,也已经涌现了很多实践项目。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脱离社会需求与场地记忆,缺乏社会人文关怀,是这类小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改造所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在地,可以成为一种研究土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将在地性设计拆分成个4 层面:①土地的层面,公共空间的载体。②人物的层面,公共活动的载体。③事件的层面,公共记忆的载体。④管理的层面,公共参与的载体。且每个层面都在时间尺度上相互联系。研究以渝中区白象街心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在地性的角度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归纳了在地性改造策略的要点,为未来的城市开发改造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1 研究背景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舞台与城市文脉的空间载体,涵盖了街道、公园、广场甚至一些城市空地与缝隙空间,是城市空间中最具活力的场所,也是城市改造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如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不同学科均对城市开放空间有大量的研究。基于现阶段存量式发展的城市建设背景,大尺度新建城市开放空间已经难以见闻,见缝插针式的小微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以及其改造更新项目逐渐增加,这是现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城市新陈代谢的必然过程,即由点带面的微更新模式。

2016 年,住建部启动“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通过活化社区内部的闲置用地,整体提升老旧区域的生活舒适度[1]。这一计划把与日常生活联结最紧密的小微社区公共开放空间作为抓手,灵活目标,提倡公共参与。目前国内已经有丰富的微更新实践,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是持续、渐进的更新[2]。

2 小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改造的困境

从空间分布上来说,小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散布在街头巷尾的城市肌理中,分布广泛且呈片段式;从需求来说,这类空间的使用率极高,且往往呈现出多功能复合的特性。这就造成了现阶段小微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一个困境——量大但质量参差。

微更新常见的低成本、短周期模式,有时演变成简单粗暴的拼贴设计,例如,不分场合的通通加入健身器材,一味增加绿量,批量化且无意义的场地雕塑等。以此为代表的粗糙设计将场地指标化、同质化,降低了场地的利用率,抹杀了场所的独特性。从使用需求来看,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不仅停在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部分改造设计只片面强调地域性自然材料、当地气候与建造工艺,设计语汇徒有其表,空间构造犹如打补丁,无法表达地方依恋需求与场所精神。小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改造设计需要质量的提升。张萍等[3]提出,在地性叙事在被忽视的人居生态环境中,以文化符号、民族历史等艺术直觉导向的设计方法研究就尤为必要。这也是解决小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改造困境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强调改造设计的在地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场地的调查分析与设计,制定在地性改造策略。

3 在地性设计的4 个层面

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文化的兴起,激发了设计者对地域特征的强烈追求,地域性强调区域的整体特征,对场地尺度的微小特征研究不够深入。在地性区别于地域性,强调场地本身的独特性而非区域共性的总结,尺度更小更精准,以一种“在现场”的方式进行设计研究。20 世纪90 年代已有台湾建筑师在“社区总体营造”中进行了在地性的研究[4],此后内地建筑师受其影响,以在地设计理论的特征和方法为出发点进行在地实践的相关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路教授[5]在《在地:华黎的建筑之道和他的建造痕迹》文章中也表达了对“在地”的见解,他认为所谓的“在地”是指在地实践的建筑应将现代技术、民风民俗和群众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建筑融入群众的生活之中,犹如在该土地生长出来一般,并且在当地养分的滋养下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在地性创作手法是基于地方的生活、公民的参与所产生与当时政治条件和社会经济平衡的产物,所以需要对特定的地方和地点特征理解,然后归纳出它深层价值观[6]。

从艺术创作的视角来看,在地性改造设计的关键在于土地与时间,以及人物与事件,即以一种扎根现场土地的状态进行长期性的、周期性的在地观测,深入挖掘场地的独特性,力求在设计改造中将真实的社会需求反馈到土地上[7]。因此,每个场地的在地设计手法都是独特的,是场地特性与社会人文集结与此的精准表达。对社区的小微开放空间而言,生动的在地生活是改造的良好基础。

可以将在地性设计拆分成4 个层面,每个层面都在时间尺度上进行表达,如图1 所示。

图1 在地性设计的4 个层面与时间尺度

具体如下:①土地的层面。土地是公共空间的载体,也是场地的物质面,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动物植物等要素,是场地对自然的回应。②人物的层面。空间是公共活动的载体,犹如舞台上演各色人群朝夕往复的生活,社会生活得以鲜活真实的反馈在空间中。③事件的层面。场地是公共记忆的载体,包括了祖先记忆、父辈记忆、儿时记忆等,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空间上的缩影。④管理的层面。场地的能量流动与运转是全体公共空间使用者公共同参与的结果,每一次场地“组织-营建-维护-改造”的循环的背后,都有公共参与这只无形的推手,既可以是自下而上的推进,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推进。此外,每个层面并不孤立,在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联系。

4 场地分析策略

基于在地设计的4 个层面,研究设定渝中区白象街心公园为对象,从在地性的角度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总结归纳了在地设计策略,可以成为后续城市更新的一种思路。

白象街心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社区,解放东路——白象街两条道路交叉口,两条城市道路相夹形成了略南北向长三角形的用地形态。白象街心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口袋公园,场地面积约2500m2,南北向长约85m,东西向最宽处约40m。白象街心公园所在的解放东路沿线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建筑,向南连接了象征着重庆开埠时期经济中心的白象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图2),象征着传统城市营建文化的人和门、太平门、鼓楼等遗址公园,向北连接着象征移民文化与开埠文化的东水门-湖广会馆历史文化风貌区(图3),白象街心公园与重庆母城众多地标名片均在10min 步行范围。白象街心公园的历史文化属性明显。白象街心公园周边界面丰富,有商住混合的老旧高层住宅楼群,以零售和餐饮业态为主。此外,场地对面现存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聚兴诚银行旧址(图4);场地在白象街一侧临白象居大型生活社区(图5),白象居由六幢塔楼构成,每栋24 层,但因其多标高的接地方式以及贯通的公共交通廊而没设电梯,其独特的建筑与山地高差的结合方式极富山地建筑魅力,成为城市旅游的新打卡点。

图3 湖广会馆历史文化风貌区

图4 聚兴诚银行旧址

图5 白象居

在土地层面,记录并关注场地所有物质层面。例如,场地的地形条件呈现出西南高、东南低的态势,制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达到3.6m,现状以绿化放坡的手法简单的解决了高差,反映出场地设计的粗糙。场地有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大乔木——黄葛树,且呈现出有趣的季节变化,夏季丰茂,冬季进行修剪后呈现明亮的空间效果。此外,场地以大量的硬质铺装为主,缺乏层次。

在人物层面,记录场地中活动的各类人群与各类活动,形成人-空间-活动的关系表。人群的活动频率呈现出高密度、高强度的特性,活动类型呈现多元性、复合性,空间分布呈现自发性、依靠性,活动人群涵盖全年龄段。在长达一年的观察调研中发现,广场活动人群有明显的领域性行为,例如不同的舞蹈队伍固定占有场地不同的区域,树下空间长期被打牌下棋的居民长期占用,这类人群会对领域产生防卫行为如驱赶陌生人等;由于广场的座椅类设施不足,人群会自发的携带板凳占领空间,插牌或旗进行空间个性化的标注。

在事件层面,采访并记录作为使用者的周边居民对场地的各种回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白象街心公园的场地记忆可以追溯到白象雕塑的传说,“青狮白象锁大江”的传说以一种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部分老年使用者清晰的口述这一故事,对场地中有白象雕塑表示十分自豪。白象街心公园的地标性雕塑如图6 所示。此外,场地承载了城市建设的变迁记忆,关于老渝中曾经繁华的下半城的上山下水、爬坡上坎、大码头的集体记忆,关于城市快速开发带来的消失的白象街与大量建设商品房的集体记忆,以及关于空间老化衰落的不甘和城市旅游兴起的带来突然的人气的惊讶、欣喜、烦恼等情感。

图6 白象街心公园的地标性雕塑

在管理层面,场地的公共参与潜力巨大,在走访中发现老旧社区的改造意愿明显。

由此提出对场地的设计改造目标:在物质层面,保证场地原生活动的持续性,打造全年龄友好与无障碍的社区公共生活空间;在非物质层面,回应集体记忆,用解构、拼贴、隐喻的方式,调动五官感觉,将文脉的承接反应在景观中,增加民俗与商业活动形成有记忆点的场所,延续场地在时间尺度上的活力。

5 结语

伴随着更为复杂的世界环境,风景园林学科所面临的研究与实践不仅要着眼于旷奥的“庭园”和“园林”室外空间环境,还要面对气候与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与建成环境、公共空与全人类福祉、国家公园评价与管护等宏大行动,致力于解决社会文化自信、民族历史与艺术发展、场所认同与依恋等诸多问题。小微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这一类型的项目,以小见大,用在地性去解决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为民生幸福提供助力,在地性设计改造策略为未来的城市开发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猜你喜欢
街心公园白象小微
光斑
小微课大应用
对城市景观园林的思考与分析
街心公园:台湾民众家门口的“小确幸”
白象
小白象休假
小微企业借款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街心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