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红娜
教科书是课程和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学的首要文本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其传递着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争论的主阵地。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由国家统编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义务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要部署,并非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以确保国家牢牢掌握课程教材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话语体系;[1]确保“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中的中国底色,围绕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的理想和文化基础,担起民族复兴大任。本研究以此为背景,在对“三科教材”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其在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政治能力方面实现的分布及呈现方式,并讨论提升教科书政治社会化效果的教育建议。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公民政治知识、情感和能力,维护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和传承主流政治文化。而教科书内容设定了基本的“政治人格”,即培养何种“政治人”。三科教材遵循“系统化、层次性、生活化、具体化、多样性和时代性”等原则[2],将学科知识与国家事权相结合,以学科知识为载体,通过具有学科侧重点的素材选择、内容设计和组织,按照学科逻辑来传递主流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态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其将政治人格培养与各学科基础知识相结合,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体现在“三科教材”中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和政治能力内容。因此,本研究从这三个维度设定分析框架。
第一,“三科教材”中的政治知识。政治知识是有关政治事务、政治关系、政治运作本质等的内容,是“储存在个体长期记忆中的关于政治的事实性信息”,与信念、态度和意见不同,这些 “事实性信息”关乎政治运作的规则、政体、政党与公众,以及当前重要的公共事务。[3]政治知识作为自变量或中间变量,对于政治心理和态度,如政治功效感、政治容忍度和政治兴趣有积极影响,并进而影响个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实证研究认为,拥有更多政治知识的人便具有了政治生活中的“公民货币(Currency of Citizenship)”,能够清楚地知道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参与具体公共事务[4]。因此,那些(主观认为)有较多政治知识的公民,更有可能成为积极的公民。[5]
“三科”教材在政治知识的传递上包括了对政治权威、政治制度和运行规则(政治价值、目标和原则;政治规范和法律以及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规则)、政治机构(政党、政治组织、国家)和政治环境(政治传统、国际政治与全球发展、其他国家的政治状况)等。具体来讲:(1)国家和政党的本质与概念的一般理论(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列、毛泽东思想等),这有助于了解国家的形成、目标与功能,并明白国家形态的分类,明了国家的“合法性”基础;(2)政治事实和象征(如国旗、国徽、党旗、党徽、国家领土、重要的国家纪念日及领袖人物和国家重要领导人);(3)政治制度及其运行规则:包括宪法精神和准则的教育,明了公民与政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人的第一身份是公民,即具有公共精神、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对社会发展具有责任担当的人,从而更好地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的权力与责任等关系,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与责任担当。通过对政治运行规则如“人民主权”的学习,了解权力的性质和来源;对各政府机关及其职能充分了解,知道如何更好地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公共服务;对重要政治关系(政党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中央地方关系)全面客观地认识;(4)国际政治与全球发展的重要事件、规则及存在的问题。政治知识并不是意识形态的情绪化宣传,而是科学的政治知识,是成熟政治人所需要的基本政治常识和形成理性政治判断与政治认同的前提。
第二,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个体对于政治体系的主观评价和心理认同,是个体成长为合格政治人的心理气质,也是政治系统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政治情感是对于政治领袖、政治权威和政治系统的情感,并有可能上升为全社会的情感倾向。[6]而政治价值观则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价值的认知、评价和取向,是个人对人际关系和己群关系的主观期待与选择。我国的政治价值观涵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之内,是调整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公正、自由、民主、法治、平等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三科”教材注重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平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将国家集体记忆与时代要求相结合,通过积极的情感传递,培养学生对共同体的情感。如国家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尊重政府的合法及正当权威;尊重基本政治制度及运行程序,认同人民主权、责任政治、民主集体制度、依法治国、代议制民主的制度运行规则,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的规则,平等规则即尊重和保障他人权利和法律之下平等发展机会和参与权利;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对弱势群体社会关怀的正当性;强调公民关心并自愿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责任、遵守法律、规则和秩序,认同理性批判精神对政治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能够尊重和容忍,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会多元化;以及具有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的永续发展意识和热爱和平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第三,政治能力的培养。政治能力是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外现。能力导向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青少年的政治能力导向体现在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上,对国家认同的深化,形成理性的公共精神、法治意识,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动力。政治知识是培养政治能力的前提。“三科教材”强调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的能力,包括了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批判分析并最终形成自己观点的信息能力,表达意见及理性与他人协商和参与政治讨论和辩论的沟通能力,以及遵守法律和团体纪律、运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他人和国家合法权益的能力、团队协作及参与公共事务、全球事务的行动能力。
本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对“三科教材”中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政治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编码。内容分析发现,“三科教材”在知识、情意和能力维度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教科书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对程序性知识或操作能力的关注也有所增加,并利用“方法与技能”栏目回答“如何”“怎么办”“怎样”等问题,在政治能力方面具体训练学生对人大代表选举程序和过程的理解(六上P53-54;八上,P58)、与人大代表的联系途径(八下P65)、投票选举的方式(九上P39)、依法合理维权及利用网络实现民主权利的途径和方式(九上P34)等。
表1 教科书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分布
其一,在政治知识维度上,教科书对政治共同体如政治符号、政治庆典和活动、政治领袖及政治发展相关内容更为重视,而关于政治形态的一般理论、政治组织、机构与人员、政治运作原则与程序及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政治状况的知识有待加强。其二,在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上,主要强调了爱国、参与意识、法律与秩序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对于政治领袖的正面情感也是教科书的重要内容。公民德行与公共精神受到大量关注,与此同时,教科书中参与意识明显增多。其三,从政治能力维度来看,信息能力、审辨思维能力、意见表达及沟通能力在“三科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团体协作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能力也被教科书强调。而国际合作能力、民主选举能力以及政治讨论辩论能力则有待加强。
从各维度占比来看,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有诸多重叠的部分,且在有些条目上价值观的编码数量要高于知识。内容分析显示,“三科教材”对政治共同体的知识和情感内容分别占39%和60.3%;在政治权威与制度维度上,相关知识和情感分别是39.7%和44.7%。也就是说,教科书情感内容多于知识内容,未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全部转化为客观、理性的政治知识。
在政治情感维度,教科书对法律与秩序意识的强调(120处,17.9%)较多,这与政治知识层面的较为匮乏形成对比,也与之前的研究相一致。“教科书内容侧重于立法原则、法律常识、部门职能等方面,对法律实践的内容关注很少;占少部分的法律实践教育,其侧重点也主要在于守法教育而非用法教育。这种重内容轻实践、重守法轻用法的法治教育,是法律程序认知偏低的重要根源。”[7]
综上,三科教材的政治社会化内容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先入为主。有研究认为当前政治教育注重政治知识和政策,轻视政治情感和价值观培育,并认为,这样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较难从认知层面上升到政治信仰层面,加之国内外多元政治价值观和非理想化现实的冲击易导致青少年思想混乱、理想信念淡化,并产生负面政治情感。但本研究发现,新版教科书尤其注重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这一特征体现了国家在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上的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教材目标、呈现方式和难易程度上进行区分编排,使各学段的教科书内容相互衔接,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从而强化学生政治社会化效果。
第二,在教科书的政治能力维度上,教科书除正文外还利用各种栏目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会,通过“价值澄清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升华政治情感、培养政治能力。教科书中价值观和情感是融入具体的话题、材料、活动和情境中的,而如何选择这些具体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则需要遵循教育逻辑和生活逻辑。[8]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编修、呈现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况,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利用贴近生活、蕴含深刻道德的理论及具有时代性和传统性的经典案例,善用既有国家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经典故事、事件和人物等素材,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从而发挥传递价值观和强化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政治价值观教育多集中在理论性价值和终极性价值层面,强调政治知识与理论这种易于考核和量化的知识,缺少政治实践相关知识和内容,政治实践不足易产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教条主义和空想主义,弱化理论的内化作用。
中国当前情境下,提出如下提升三科教材政治社会化实效的重要途径:
第一,增加政治知识的分量。如果将政治知识分为政治合法性知识、为现实政治提供检验标准、对其进行批判的政治规范性知识,以及为政治行为提供高效、稳定、系统指导的政治技术性知识,[9]则当前教科书中的政治知识主要集中在政治合法性知识和政治规范性知识,而有关具体政治运作程序方面的政治技术性知识则较少。
尽管政治知识要以明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为指导,但若没有技术知识的支持,过于强调理想与价值则会导致人类非理性行为的泛滥。[10]通过规定和设置教学标准和教科书内容,有助于传递一套完整的共同的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并促进民族国家范围内的集体认知的形成。因此,学校既要传授“科学知识”,也要有关于塑造“合格公民”的政治知识。政治知识为公民和国家提供统治的法律和政策,教育公民服从国家意识形态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可以说,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向公民传播有关政府运作的实际有用的知识。[11]促进公民在现实情境中政治参与的方法,一是重视培养反映公民素质的一般性政治知识,二是加强对具体政治参与活动相关规则、程序等方面的教育。[12]因此,有必要让青少年熟悉政治运作的内在机制,获得有助于政治参与的真正的知识,将偏离政治实践、单纯理论灌输的政治教育转向政治能力的培养。
第二,重视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作出价值判断,而非直接以知识传授的形式进行情感和价值观传递。“三科教材”在政治情感培养方式上以明确的语言进行直接情感输入的显性教育为主,虽然有更明确的价值指向,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更具持久性和影响力。因此,强化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和支持时,要注意与西方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的比较,在肯定其合理性及其与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历史必然性基础上,要说明制度不可通约和简单嫁接,指出我国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及必然性,使学生在审辩式思维能力和政治鉴别能力提升中,在对国内外政治信息的比较分析中,在对政治困惑的解释和讨论中,坚定制度信仰。在就当前政治现状和政治问题与学生深刻讨论的基础上,在立体化的政治环境中改变平面化的政治教育,纠正错误的政治倾向,形成学生对政治的基本判断,加深积极的政治情感。[13]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敏感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要防止枯燥理论的堆砌,体现政治与个人息息相关的实践性,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兴趣,通过交流讨论进行政治情感互动,引导学生形成和强化积极的政治情感。
第三,强化政治实践的作用。教科书政治社会化的效果是将所传递的知识、价值观念和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这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校园环境及学生个体的积极实践来实现。政治知识的实践性、经验性和情景性决定了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要超越单纯的文本知识和僵化的教条,与政治实践相结合。“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14]因此,实践性是改善教科书政治社会化效果的重要原则。教科书通过呈现具有社会情境的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并利用生活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此外,实践性还体现在教科书的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平衡,将教科书与特定的学习情境、需要和兴趣相结合,突破师生的单向、机械性的知识灌输,将教科书视为动态、生成及体现人文关怀的意义开放系统[15],成为学生的价值导向、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工具。
第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注“言传”更重“身教”,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的风气。教科书是显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直接将主流知识及价值观灌输给学生,目标明确、方式直接,却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抗教育性”;而暗示即隐性教育,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校园文化、浓郁的校园环境氛围(包括校规校训、指示标语和校园广告宣传画等)间接和渗透的手段,将主流知识、价值和情感融入日常生活,如升旗仪式、少先队仪式、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形成约束和激励力量,使知识与价值的传递、品格品性的培养在学生的模仿、学习和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展开。同时,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良好风气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氛围,使家庭和社会的隐性教育与教科书所宣扬的爱国、正义、公正、平等等价值观念相一致,强化教材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部编“三科”教材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价值和文化的承载者,在社会信息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保证教科书的政治社会化效果需要在内容选择上保证知识性、适用性和价值性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平衡学校灌输和学生的主动学习,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学生政治技能的培养。将学生成才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有科学政治知识、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具有理性思辨和政治参与能力、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