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波涛壮阔。百年中交,带给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百年间,中交人踏遍荒凉,在无数陡峭的山间开辟公路,在海岸点亮一座座港口,与锦绣山河同框,与国家人民同行,中交集团用智慧与创新打造出畅通与宜居的城市。
企业,不仅要产品一流,也要品牌卓越。近年来,中交集团争当“走出去”的企业排头兵,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做世界共享的中国品牌。
长江口治理下的自主研发
五十多年前,一艘小小的挖泥船在急流中承载着疏浚的希望,而如今,十余艘“国之重器”面对堆积的泥沙严阵以待。
中国挖泥船发展的历史,是与港口建设同步的。新中国解放后,为加快港口建设,我国自主疏浚装备开启了发展之路。1970年,江南造船厂自主建造了第一艘万吨耙吸挖泥船,命名为“劲松”轮,名字出自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21世纪初,“新海虎”轮在广州文冲船厂顺利交付,它的舱容量达13500方,开创了我国自主建造万方级大型耙吸挖泥船的先河。
长江口水域风、浪、流影响复杂,通航密度大,维护疏浚难度高,为满足深水航道治理所需,治理工程装备不断创新研发,经历了从外国进口到自己制造的升级。
据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介绍:“原先我们大量采购20世纪70年代日本大规模建设港口以后剩下的装备,后来感到不够用,就由自己建造。我们在长江口治理工程中运用的许多大型机具都是原创的、独一无二的。通过这个工程,我们形成了特有的、世界领先的一整套大型河口航道治理的先进技术和机具装备。”目前,各种“智能化”疏浚装备还在相继下水,正在建设的15000方LNG动力耙吸式挖泥船还将实现国内首个全自动控制的“无人疏浚”功能,并填补了我国清洁能源动力在疏浚船舶应用方面的空白。
长江深水航道的治理工程把“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提升了一个数量级,目前长江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一两年的落伍就是永远的落伍”,中交緊跟国家发展步伐,深化高质量发展目标,在广阔的长江口,中交品牌以高质量产品和智能制造为依托,越过险滩,破浪而行。
黄金水道的“金钥匙”
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通航长度绵延2800公里有余。
每年5月,长江口深水航道进入洪淤季节,这张纵横广阔的水运网,会从上游倾泻而下4.8亿吨重的泥沙。堆积的泥沙阻拦了来往的船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拦门沙”。
在一轮一轮的“治沙”方案中,“新海虎8”轮的出现无疑翻开了中国挖泥船发展史上特殊的一页。它船舶总长130.3米、型宽25.6米、型深9.2米,宛如一只巨型猛虎保卫着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安全畅通。
自2012年12月26日建成出厂后,“新海虎8”轮的施工足迹已经遍布我国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等多个港口,参与国内20余个重大项目。面对长江口严重的回淤,“新海虎8”轮充分利用艉驾驶舱和泥泵调速特性,把双车、双桨、双侧推和双泥泵旁通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利用智能疏浚系统,实现精准下耙施工,疏浚效能自动寻优,保障工程的有序推进。
3万方泥沙,是“新海虎8”轮单船单日的吹填产量记录,可以将一个标准足球场堆高4米有余。这得益于变频泥泵无极调速的优点,也是“新海虎8”轮与其他主流耙吸船的不同之处。它可以根据土质与排距的不同,进行吹填工程的“私人定制”。
通过调节泥泵转速配比和全船动力分配,实现高效吹填。多年以来,“新海虎8”轮在连云港徐圩港建设、长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南通段疏浚项目、上海金山海滩围堰等吹填工程中都创造出了主战首功的重大贡献。
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除疏浚工程外,中国路、中国桥、中国岛也是中交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推出的中国品牌名片。目前,中交的业务足迹已经遍布了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89个驻外机构。
为打造新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中交投资建设了新疆依吞布拉克至若羌高速公路(简称“依若高速”)。俯瞰新疆,这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绵亘在群山沟壑中,长度294公里,穿过了罗布泊和阿尔金山脉两大“无人区”。施工前,为进行高速测量,14名测量员深入阿尔金山,收集工程所需要的数据。大山里的信号很弱,有时候为了寻找信号,往往要爬十几个来回,才能完成一个点位的测量任务,算下来每天都要爬十几座山。
“受伤是常事,有时看到石头上的血,才知道自己又受伤了。”测量队长刘晓鹏笑着说。再苦再累,也没有人退缩。最终,两个月时间里,44.2公里,他们测了两个来回,实际徒手爬越里程超过180公里,复核了所有地形地貌原始数据,标定出2210个中线桩位,为项目正式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交建设者们与大国重器一起,参与到“一带一路”相关工程的建设中,实现了“中国品牌,世界共享”的发展理念。中交集团副总经理陈重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交集团聚焦大交通、大城市领域,打造了一系列提高驻在国民众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走向全球。
胸怀“国之大者”,中交自立自强,从建设家乡,建设国家,到建设天下,联通世界的中交,用一位位建设者的血汗与青春,用科技赋能下不断升级的“大国重器”,积淀出民族品牌通向世界最坚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