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 赵广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就是陕西最大的“土特产”,是强县联农富民的主导力量,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支撑。当前,陕西苹果产业到了新的历史节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新时代果业强省赶考之路,对于勇立产业发展潮头、引领西部地区因果富民、探索全国乡村产业振兴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陕西苹果产业站在了行业之巅,不仅仅是陕西的一张名片,也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截至2022年底,全省苹果面积924万亩,占全国31.45%,是位列二、三位的山东、甘肃两省之和的1.26倍;产量1302万吨,占全国27.03%,是山东的1.3倍、甘肃的3倍;带动200万农户、近千万人从业,基地县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来自苹果产业。
(一)全链建设牵引新格局。聚焦“优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突出延链补链强链壮链,推动苹果全产业链产值接近130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300亿元。以10个全产业链示范县为重点,抓点串线、扩面成群,带动苹果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全省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的27.4%,水果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8.3%,是陕西农业中比重最大的特色产业。
(二)两新驱动释放新动能。聚力推广新品种、新模式,加快结构优化,促进节本增效。全省乔化栽植与矮化栽植占比调整到81.5%和18.5%,早、中、晚熟品种比重调整到11:10:79,自主选育的新优品种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大力发展旱地苹果无支架密植节水高效栽培的“3332”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矮化密植+短枝型”栽培,推动苹果产业亩均综合效益达到5189.4元,是“十三五”末的1.44倍。
(三)三大板块构建新布局。引导非优生区压减面积,规划集中连片新栽区域,拉动产业向优生区布局、在优势区聚集。苹果三大产业带面积、产量占到全省的94.8%和95.9%,其中渭北南部占13.8%、较“十二五”末年减少50.2万亩,渭北北部占52.5%、增加50.3万亩,陕北山地占28.5%、增加45.9万亩,动态优化、重塑构建渭北南部调剂区、渭北北部核心区、陕北山地新发区三大产业带。
(四)经营主体搭建新雁阵。全省省级以上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2家,培育专业合作社3800多家、家庭农场4900多个,发展农机作业、农资配送等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700多家,牢牢把数百万果农镶嵌在产业链上,苹果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升到25%,构建起龙头企业示范领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果农跟进齐飞的果业新型经营主体雁阵,在联农带农、共同富裕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市场营销形成新体系。洛川、白水、礼泉三大区域性苹果集散地持续完善,西北最大的苹果交易中心逐步形成;村级专业代办、镇域集散中心、县域物流园区、市域批发市场四级供应链初具雏形;大型连锁商超、品牌直营店、共享仓库线下销售体系完整,网购平台、电商主体、网红直播线上销售份额达到17.5%。果品冷藏库容达到572万吨,建成以170多条4.0智能选果线。17个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入围中国品牌百强榜单,“洛川苹果”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样板,华圣苹果7次搭载飞船登陆太空。
当前,陕西苹果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窗口期、提质增效的关键期、由大向强的冲刺期“三期叠加”,处在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两个并存”,保持历史的传承力、当下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引领力,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果业强省,是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
(一)“五个”独特性优势
一是资源禀赋优势强。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黄土高原气候多样、光热资源充沛,渭北北部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气象条件符合生产优质苹果所需的全部7项指标;渭北南部水肥匹配度高,早中熟品种竞争力强,优质苗木繁育条件优越,为推进苹果产业“三品一标”厚植了基础。
二是政策体系支撑强。陕西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抓苹果这个首位产业,颁布了全国首部地方性果业法规——《陕西省果业条例》,率先出台了《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果业强省建设的政策体系更为优化、“四梁八柱”基本搭建。
三是规模体量效应强。陕西苹果面积、产量、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黄土高原建成了世界上集中连片栽培苹果最大的区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苹果产业聚集区。巨大的产业规模,良好的发展基础,为拓展产业链条、占据行业话语权、把牢市场主动权创造了基本条件。
四是科技赋能支撑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成果丰富,20多位国家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和近2/3的功能研究室设在陕西,国家苹果气象服务中心和中科院苹果卫星遥感大数据平台落户陕西,30个果树试验站星罗棋布,基层果业技术服务机构健全,自主培育的“秦脆”“瑞雪”等新优品种快速布局,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首屈一指。
五是区位竞争能力强。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42条高速公路和1000多公里高铁网络贯穿全省联通全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达国内161个主要城市和76个国际枢纽城市,中国—中亚五国战略合作起航远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通运行,“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在西安港集散分拨,深耕国内水果市场、深化国际贸易交流、强化国内外互联互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三个”制约性短板
一是生产基础仍然薄弱。苗木繁育体系不完善,省级母本园、市县采穗圃不健全,育苗企业小而弱,优质苗木供给不足6成,而山东除了满足自给外,还有一半的苗木外销。品种布局混乱、栽植模式与资源禀赋不尽匹配,单一品种比重过高、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薄弱。20年以上低质低效果园近300万亩,乔化密闭果园占比近4成,渭北北部和陕北山地有机质含量普遍不足1%,较山东偏低0.5~1个百分点,远低于发达国家4%以上的平均水平,水肥匹配不足影响品质稳定提升。
二是采后处理能力不足。“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普遍存在。采后地头堆积随处可见,整园混装销售成为常态,销售端果品成熟度、外在品相一致性差。冷藏设施区域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主产县高的在60%以上、低的不足10%,气调库仅占12.4%、较山东省低了12.6个百分点,采后预冷能力不到5%,山东省则高达45%,货架期普遍较山东烟台少4~5个月,难以做到周年销售和按标供应。分级分选设施利用率不高,小型选果线忙个不停,智能选果线时常闲置。本土果品营销企业实力偏弱,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仅9家、过10亿元的没有1家,而山东过10亿元的企业近10家,仅烟台就有2家市值百亿元的上市企业。
三是配套服务发展滞后。“劳动用工组织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配套服务业没有跟上产业快速增长的步子。农忙时靠微信群、熟人圈自行组织用工,数量上难以保障,质量和效率更无从保证。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发展滞后,培育数量、服务半径、能力水平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果业农机合作组织少而小,果园机械化率不足30%,与山东相差10多个百分点,作业成本高与效率低并存。
(三)“三个”历史性机遇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从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陕西省委建设陕西特质农业强省,到实施乡村振兴“七个提升工程”,全省大抓县域经济、特色经济和联农带农经济,落脚点就是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发力点就是建设果业强省。
二是部省共建政策机遇。陕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推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建立沟通会商机制,聚合政策资源要素,以全产业链打造为抓手,到2030年连续开展17项共建合作,合力打造以苹果为重点的现代果业强省。
三是消费升级市场机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走深,销售端对安全、优质、特色水果需求快速增长。2022年,我国人均年水果消费量突破70公斤,北京、广东、上海位居全国前三,华东、华南市场最喜爱陕西苹果,高品质支撑大市场,高消费催生新业态。
(四)“三个”资源性挑战
一是耕地资源约束。守住禁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底线,必须统筹粮果协同发展,全省果业规模不可能再增长,只能是市域县域内的动态平衡。去年陕西省政府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也明确要求,确保区域内耕地和园地调整流转“进出平衡”。调研中发现,一些主产县简单搞“一刀切”,挖除的老果园一律不得建新园,优生区种植规模不断萎缩,5个基地县苹果实际种植面积减少三分之一。如何利用好“三调”确认的园地面积,对稳住核心区和优生区、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提出政策性考验。
二是水资源短缺。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整体上降水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相对匮乏,地下水严重短缺。农业用水量已占总用水量的59.5%,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1/2,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陕北仅占14.15%。苹果全生育期需用水180毫米,而自然降水中能被果树吸收利用的仅1/3,这就要求适生区的年降水量要达到500毫米以上。渭北北部、陕北山地在水资源的拥有量和可用量上都处于短缺状态,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区应慎重布局,更要防止盲目无序向北推进。如何落实“四水四定”,对苹果产业适度适区适种提出战略性要求。
三是劳动力资源匮乏。“七普”人口数据显示,陕西省劳动力总量减少172.21万人,60岁及以上高龄劳动力占比达19.2%。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保障能力直接决定着产业的规模化水平,而城市的虹吸效应将持续拉动乡村人口外流。从事果业生产的群体不仅数量下降,而且老龄化日益严重,60多岁从事果业成为常态,47%的果业基地县达到深度老龄化程度,产业发展后继乏人,雇工成本逐年上涨,2022年渭北果区亩均人工成本达2557元/亩,陕北更是高达2900元,对苹果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出资源性挑战。
总的定位是,稳规模、提品质、降成本、增效益,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全产业链经济体系,推动苹果大省向强省转变,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陕西样板。稳规模是基础,稳的是核心区和优生区的规模,非优生区和低质低效产区可以适度调减;提品质是核心,拼的是品质、不是单产,既要产量、更要质量,只有种得好、管得好,才能产得好、卖得好;降成本是关键,推进化肥减量化、生产绿色化、作业省力化、雇工组织化、全程机械化;增效益是目标,强化亩均论效益意识,丰富产业的商品属性,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延伸产业链条挖掘增值潜力。
总的方向是,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市场意识、联农带农。树立系统思维,统筹粮食生产与果业发展,统筹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守牢耕地“非粮化”红线,推动粮果协同发展,实现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多目标平衡。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产施策,聚焦难点,找准堵点,破解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补齐三产融合的短板弱项,在差距上找空间,让短板变身跳板,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重视市场研究,推动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市场消费趋势变化,按照市场需求布局产业,提升供给能力创造需求,以高品质支撑市场消费,用市场端倒逼产业转型。强化联农带农,坚持产业富民定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嵌入产业链,把二三产业布局在乡村,把就业岗位设在家门口,把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总的路径是,以高质量发展为遵循,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加快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果业强省建设路径。高质量发展是主线,注重“产、质、效”三方同步,以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以“三品一标”为抓手,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进程提速,深挖“单产”潜力,加强“品质”管控,筑牢“增效”基础,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有效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全产业链建设是抓手,强化链式思维,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三产融合,完善产业业态,延伸产业链条长度,拓展产业链条宽度,深化产业链条厚度,推动产业链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培植果业发展新动能,塑造果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全供应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前中后三端是重点,坚持“优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定位,以标准化、体系化、高效化为方向,突出实际实用实效,梳理整个产业的整体缺项,细化前中后端不同环节的突出短板,找准县域市域不同区域的个体差距,一体布局、重点突破,提升生产质量水平,完善加工标准规程,健全营销体系网络,形成三端匹配、串点成链、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
(一)聚集资源要素,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用好现有政策。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落实“链长+行长”机制,深化政银担合作机制,健全政府财政投资与社会资本投入联动,引导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果业产业。充分利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资源,借助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机遇,在落实衔接资金60%以上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的基础上,支持主产县将其中的大部分衔接资金更多投向果业发展。
二是创设支持政策。抢抓省部共建的战略协作机遇,省级财政增设果业专项,鼓励主产县建立果业发展融资平台,引导商业性银行开发金融产品。依托秦创原农业科技板块,创设苗木繁育、品种选育等果业科技重大攻关专项,放大“揭榜挂帅”政策效应。
三是聚合部门政策。坚持“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细化分解陕西省政府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重点任务,统筹省级部门涉农涉果政策,不改变支出科目,只明确支持内容、力度和进度,打出组合拳,形成协同力。
(二)聚力关键环节,深化全链建设
一是抓强苗木体系筑根基。坚定不移推广乔化砧木,审慎稳妥布局自根砧木,加快推进吴起楸子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大力推广吴起楸子、海棠、青砧等乔化优良砧木,培育3—5家“育繁推”专业化苗木企业,完善种质资源圃、无病毒母本园和专业化采穗圃,提升优质苗木供应能力。出台果树苗木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启动新一轮苗木生产经营许可,加强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抓优品种布局调结构。把苹果产业种植区划作为当务之急,按照“逐步调减渭北南部、巩固提升渭北北部、适度发展陕北山地”思路,围绕“现有产业规模、整体产业化水平、后期发展潜力、一产所占比重”等核心指标,调整优化、重新命名30个左右苹果基地县,打造产业核心区。立足“适区适栽适种适管”,坚持把优质品种、适宜模式布局在最适产区,防止一个品种、一种模式放之四海皆准,杜绝无序扩张、盲目布局、一窝蜂上马、同质化竞争,推动品种向不同色系熟期差异化发展、模式向产业与资源相匹配的结构转型。
三是抓实技术集成重示范。以“3332”集成技术为统领,立足“优质高效、资源匹配、生态和谐”,改变“重树上管理、轻树下供给”倾向,集成“旱作节水、有机质提升、全程机械化”三个关键,突出轻简化、省力化、节本型,围绕产出率、优果率、亩效益等主要参数,每年创建100个左右高质高效示范园,打造10个左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发展更多20—30亩适度规模、亩均纯利润万元以上的示范园示范村示范镇,带动大面积集成技术转化落地。
四是抓好营销体系拓市场。打造县域果品企业产销联盟,引导产地供应链与销售端精准对接,共享产销信息,共建销售渠道,共育终端市场。完善国家级批发市场功能,建设县域物流园区、镇域集散中心,构建“产地供应、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立体布局。推行“四个一”果品宣传推介机制,立足“主攻华东、华南、华中市场,开拓华北市场,提升东南亚市场”定位,突出一个单品、优选一个产区、瞄准一个市场、组织一批企业,集中推介、重点突破。深耕产销对接,聚焦优势产区、大型客商、重点县区,接续推进“采购商果区行”,配套开展果业招商引资,做大实物交易量。
(三)聚焦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一是完善适度规模经营机制。坚持“不贪大求洋、不讲求高大上”,以职业果农和家庭经营为主体,大力推广“以株代亩”分田法,探索成本可控、效益优等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对规模较大园区和村集体新建果园,坚持“主体管两头、农民管生产”,因地制宜分包给能人和大户,把作务管理责任夯实到个体,把经营权盘活给新主体,把小农户嵌入产业链,防止形成“大锅饭”,打造利益共同体。
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机制。突出“劳动力组织化、全程作业机械化、配套产业社会化”三个重点,优先发展劳动力组织、培训、调度、作务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加快扶持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确立服务半径,集中配置设备,统筹解决好政府多点开花补不起、设备长期闲置用不了的两难问题;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化托管服务,支持开展农资、技术、贮藏、销售全链条社会化服务。
三是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机制。协同国家级、省级果业产业体系专家,组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团,既给帽子、又压担子,包抓试验站、示范园,开展常态化、跨市域指导服务。创新技术人员定员定向长期培训机制,省市县联动,体验式培训,全链条观摩学习、全主体经验分享、全过程教学实训,为每个主产县培育2—3名专业化人才和一批产业经营主体“头雁”队伍。
(四)聚合三大工程,补齐突出短板
一是挖旧建新提效工程。把稳住核心区优生区产业规模作为根本要求,把优生区老化果园挖旧建新作为产业自我革新的有效途径,落实区域内耕地和园地调整流转“进出平衡”政策,以“村为单元、整镇推进”改造提升、集中新建,引导非优生区低质低效果园和三、五亩老化果园有序退出,高标准建园、建精品果园,夯实产业良性稳定发展根基。
二是预冷分选提标工程。以“地头分拣规范化、预冷贮藏标准化、设施利用高效化”为目标,坚持龙头企业引领、集体经济联结、生产大户联动,支持建设镇村集散中心,配套建设小型产地处理中心,补齐分级预冷关键短板,细化产后整理标准体系,提高市场精准供应能力,让销售企业收购果品更便捷节本,让陕西果品在市场端的外相品质更一致稳定。
三是精品品牌培育工程。整合3—5个区域公用品牌,完善标准体系,统一宣传背书,政府授权使用,推行品牌使用、维护、推介市场化机制。加快组建陕果品牌企业联盟,引导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加载或植入公用品牌,相互支撑协同发展,提升陕西果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