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成刚 邵贵宾 黄宝强
20 世纪50 年代初期,以美国空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空中力量,与以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为主的志愿军空中力量,在朝鲜半岛上空进行了一场持续2 年8 个月的空中战争。70 余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战的研究较多,对美国空军尤其是苏联空军参战的研究甚少。然而,朝鲜战场上的这场空中战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仅有的一次直接的空中较量。对双方空中力量运用的指导思想、力量编成、作战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现代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的地位作用,探寻现代空战制胜规律提供有益启示。
1.美国空中力量运用的指导思想。既全面运用空中力量,又避免因空中力量的无限制使用导致战争规模失控。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及其盟国派出了由战斗机、战斗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特种飞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空中力量,遂行夺取制空权、近距空中支援、空中阻滞、轰炸突击、空中侦察、空中运输等多样化任务。但为了避免战争规模的无限扩大,美国方面也对空中力量的运用加以限制。1950 年6 月26 日a此处为华盛顿时间,相较朝鲜所在的东8 区晚13 个小时。本文所出现的时间,均为当地时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宣布,取消限制远东空军支援和协助保卫南朝鲜领土的一切规定,但仍将远东空军的行动范围限制在三八线以南。b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23.6 月30 日,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正式授权远东空军把战斗活动扩大到北朝鲜,但要确保空中活动远离中国东北地区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边境。c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36.
2.苏联空中力量运用的指导思想。秘密参战,以防空作战为主。为了避免激化与美国的矛盾,苏联派出的空中力量以志愿军的名义参加战斗,并采取多种措施隐藏身份。苏联方面规定,所有参战部队一旦进入中国,必须立即改穿中国军装;苏联飞机上的识别标志和配、备件上的苏联生产厂印迹必须在其发运前彻底清除。d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 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 年,第126、286 页。苏联还严禁苏军飞机在联合国军控制区和靠近前线地区的上空飞行,以及在黄海上空作战,严格禁止米格飞机跨越平壤——元山一线往南追踪敌机a《菲利波夫致克拉索夫斯基电》(1951 年6 月13 日),俄总统档案馆,全宗45,目录1,案宗339,第47 页。转引自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 年第2 期,第73 页。,以防战机被敌方缴获及飞行员被俘。作战过程中,苏联方面主要是以歼击机重点打敌战斗轰炸机和轰炸机,保卫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线、机场、工业设施等重要目标。
1.美国空中力量的指挥控制。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空中力量主要由远东空军、远东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航空兵部队组成,其指挥控制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逐步统一的过程。参战之初,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就提出对于在朝鲜作战的全部飞机实施作战控制的要求。1950 年7 月8 日,远东军区作出了原则性答复:远东空军司令在执行远东军区司令赋予远东空军的任务时,有权对全部飞机实施指挥或作战控制。b[美]威廉·W.莫姆耶尔:《三次战争中的空中力量(二次大战、朝鲜、越南)》,陆以中、吕民序译,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1980 年,第66 页。远东海军及海军陆战队虽然也同意在航空兵的指挥控制上与远东空军进行协同,但在具体实施层面存在分歧。远东海军要求其航空兵仅在距海面舰队较近的朝鲜东海岸一带活动,海军陆战队则要求将所属全部航空兵用于支援陆战队的地面部队。为利于协作,远东空军同意陆战队航空兵在战局允许的情况下支援陆战队地面部队,并在1952 年中期与远东海军达成一致,事实上取得了对海军航空兵的控制权。至此,朝鲜战场上的美国空中力量基本上实现了统一的指挥控制。
2.苏联空中力量的指挥控制。1950 年7 月和10 月,中苏两国政府先后议定,苏联派13 个航空兵师来华协助防空和帮助训练部队。苏联参战的航空兵部队分别来自空军和国土防空军,但与美国不同,参战不久,苏联空军就于1950 年11 月27 日组建了第64 歼击机军c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 卷,第191 页。,统一指挥参战的航空兵部队,同时由空军上将克拉索夫斯基为首的苏联空军作战组对参战航空兵实施总的领导。d徐秉君:《抗美援朝中的苏联空军》,《百年潮》2015 年第5 期。
1.美国方面。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中力量的主体是远东空军。参战之初,远东空军编有8 个联(大)队,再加上侦察、气象、空中救护等保障部队,共有飞机1172 架。其中5 个联(大)队驻在日本,3 个联(大)队分别驻在冲绳、关岛和菲律宾。eOtto P.Weyland, “The Air Campaign in Korea”, in James T.Stewart, ed., Airpower: The Decisive Force in Korea, D.Van Nostrand Company, 1957, p.6.此后,美国不断增强空中兵力。到1950 年11 月1 日,加上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兵,以及“联合国军”其他国家派出的少量航空兵,总兵力增至15 个联(大)队,另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海军巡逻机等机种组成的若干中队。f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216.与此同时,随着“联合国军”地面部队的不断推进,航空兵部队逐渐进驻朝鲜半岛釜山、大邱、金浦等地机场。美空中力量最大兵力出现在1952 年夏季,达到20 个联(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400 余架。g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689.
2.苏联方面。1950 年8 月3 日,苏联1 个航空兵师到达沈阳。11 月8 日,苏联后续12 个航空兵师来到中国,总共13 个航空兵师中的7 个师部署在东北地区,一线参战部队为3 个师,另有1 个主要负责夜间作战的独立歼击机团。受限于当时靠近朝鲜边境只有安东(今辽宁丹东)浪头机场可供使用,直接参战的第一梯队仅2 个团的兵力,60 个机组,其他部队则驻在沈阳、辽阳、鞍山等地机场,作为第二梯队担负所在地区防空,保卫安东机场、掩护作战飞机降落等任务,有时也到鸭绿江一线中朝边境地区与敌机作战。1951 年7 月,大东沟机场投入使用后,苏联直接参战的航空兵增加至5 个团,约120 ~150个机组。a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403 页。整个参战过程中,苏联参战的航空兵部队多次轮换,一般保持在2 ~3 个师,先后有10 个航空兵师参战。
1.近距支援和空中阻滞阶段(1950 年6 月至1951 年7 月)。1950 年6 月26 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2 天,美国空军先是派出战斗轰炸机掩护运送撤退侨民的船只,6 月27 日又派出运输机运送人员撤离。b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9, p.12..随后,美国空军展开配合地面部队的近距支援作战,并发起针对朝鲜交通线、运输工具等目标的空中阻滞作战,其间也对机场、工业设施等重要目标实施了轰炸。6 月29 日开始,美国空军集中力量突击朝鲜机场,击毁朝鲜空军大量飞机。7 月下旬,朝鲜空军只剩下18 架可供使用的飞机。cOtto P.Weyland, “The Air Campaign in Korea”, in James T.Stewart, ed., Airpower: The Decisive Force in Korea, D.Van Nostrand Company, 1957, p.7.至此,美国空军基本掌握了朝鲜战场的制空权。8 月初,为抵挡向南推进的朝鲜人民军,美军和南朝鲜军在釜山外围构筑环形防御阵地。美国空军一方面配合地面部队轰炸朝鲜人民军前线阵地,另一方面派出飞机封锁人民军后方交通线,这些行动消耗了朝鲜人民军的进攻力量。9 月15 日,美军仁川登陆当天,美国空军配合釜山防御圈内地面守军向外突围。9 月29 日,美军和南朝鲜军全线进逼三八线。d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上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年,第132 页。此时朝鲜人民军却由于美国空军飞机的交通封锁,无法按计划完成战略转移。后来接任远东空军司令的奥托·威兰认为:“就消灭北朝鲜人民军这一点来说,这次登陆(仁川登陆)的实际效果是远远比不上空中突击的。”eJames T.Stewart, ed., Airpower: The Decisive Force in Korea, D.Van Nostrand Company, 1957, p.18.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美国空军又企图以空袭阻挠志愿军的地面攻势。为躲避美国空军的侦察和袭击,志愿军大多数时候只能夜间行动。美国空军虽然给志愿军的地面部队造成极大困难,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同英勇作战,灵活运用战术战法,突破了美军的重重防线,迫使其撤至三八线一带。1951 年7 月10 日,美方被迫同朝、中方面举行停战谈判。f《当代中国空军》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空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第142 页。
2.“绞杀战”阶段(1951 年8 月至1952 年5 月)。1951 年8 月,美方蓄意破坏停战谈判,企图凭借空中优势取得军事和谈判的有利地位。8 月18 日,美空军开始实施“绞杀战”计划,轰炸朝鲜北部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企图卡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后勤补给。从概念上讲,“绞杀战”属于空中阻滞作战。但与前一阶段主要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不同,这一时期的“绞杀战”带有以炸迫和、打破军事僵持的战略目的,不但规模更大,且更具独立性。奥托·威兰将这一阶段称为“空军战役”gJames T.Stewart, ed., Airpower: The Decisive Force in Korea, D.Van Nostrand Company, 1957, p.20.,并认为这是美国空军“第一次有真正的机会来证明空中威力除了支援作用以外所具有的重大的力量”h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433.。8 月间至9 月初,美国空军调集其战斗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以32 机到64 机大编队出动的方式,对朝鲜北方铁路实施全面轰炸。此时正值特大洪水暴发,在“绞杀战”和洪水的破坏下,8 月底,朝鲜北方原本1200余公里的铁路,仅剩290 公里可以通车。i参见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下卷,第161 页。9 月中旬起,美国空军又逐渐由全面轰炸,转为对清川江以南、平壤以北铁路枢纽的重点轰炸,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难以及时修复相关路段。与此同时,朝鲜北方的公路干线也遭破坏。“绞杀战”给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后勤造成极大困难。9 月7 日,彭德怀在给聂荣臻的电报中写道:“早晚秋风袭人,战士单着,近旬病员大增,洪水冲,敌机炸,桥断路崩,存物已空,粮食感困难,冬衣如何适时运到,在在逼人。”a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下卷,第162 页。志愿军想尽一切办法加紧修复运输线,通过隐真示假,修建隐蔽仓库,以及铁路与人力、畜力运送结合等方式抢运物资。志愿军空军协同苏联空军,与志愿军防空部队一起奋勇作战,付出巨大牺牲,反“绞杀战”期间共击落击伤敌机4528 架。b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下卷,第183 页。1951 年9 月底,志愿军所需冬装全部运到,1952 年5 月中旬,铁路运输提前1 个半月超额完成上半年运输任务。c《洪学智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年,第521 页、538 页。此时,美军一些高级将领也对“绞杀战”提出批评,如第7 舰队司令J·J·克拉克就认为,“空中封锁交通线的计划是失败了”d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471.。1952 年5 月起,美国空军基本停止了对朝鲜北方铁路的空中封锁。
3.战略轰炸阶段(1952 年6 月至1953 年7 月)。1952 年6 月,美国空军开始对朝鲜北方的电力系统、工厂、灌溉水坝等工农业经济设施实施战略轰炸,为停战谈判争取筹码。
朝鲜境内的水力发电系统是日本人在占领时期花了20 年时间建成的,在整个朝鲜半岛的全部经济和工业资源中有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水丰发电站,不但是朝鲜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也为中国东北的工业基地提供了部分电力。战争初期,美国有霸占整个朝鲜半岛的企图,因此并未轰炸水力发电系统。到1952 年6 月,美国认识到已不可能占据整个朝鲜半岛,美国空军于是不顾舆论压力,违背人道主义精神,协同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组织兵力对水电系统进行狂轰滥炸,企图最大程度破坏朝鲜的工业潜力,并使战后朝鲜经济难以恢复。6 月23 日,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先是炸毁了水丰发电站的发电机和涡轮机,随后又摧毁了长津、赴战和虚川等地的3 座发电站。4 座发电站全部瘫痪,其发电量占朝鲜总发电量的90%。eJohn Andreas Olsen, ed., Airpower Applied: U.S., NATO, and Israeli Combat Experience,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7, p.36.随后几个月,美国的空中力量又对朝鲜新德、吉州、昌坪里等地的冶炼、加工、电力和运输等设施进行打击。美国方面认为,到1952 年底,已基本全部摧毁朝鲜值得打击的工业及其他能够为朝鲜提供发展潜力的目标。fJohn Andreas Olsen, ed., Airpower Applied: U.S., NATO, and Israeli Combat Experience,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7, p.37.为进一步施加空中压力,1953 年5 月13 日至6 月19 日,美国空军开始重点轰炸朝鲜的灌溉水坝,严重破坏了朝鲜农业生产。德山、慈山、旧院街、龟城、德尚等地水坝先后被炸gJames T.Stewart, ed., Airpower: The Decisive Force in Korea, D.Van Nostrand Company, 1957, pp.172-182.,农田大量被淹没。
自1950 年6 月26 日美国空军介入朝鲜战争开始,始终将对地面目标的空袭作为主要战略目的。战争爆发初期,朝鲜人民军士气很高,进展顺利,美国空军加强航空火力压制后,人民军进攻接连受挫,战场形势出现转折。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参战后,米格-15 相比于F-80、F-84 具有一定优势,美国空军的损失很大。调来F-86 后,飞机性能与米格-15 各有所长,战果也比较接近。美国空军并未将有限的机场资源都用来承接F-86,而是始终保持了相当数量的F-80、F-84,避免削弱其空袭地面目标的能力。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死于美军轰炸的朝鲜平民达28.2 万人。朝鲜直接损失达4200 亿朝鲜元,近9000 座工业建筑、60 万所住宅、5000 所学校、1000 家医院变成废墟,冶金、化学、燃料等工业部门完全被破坏,所有的水电站、大型变电站或完全报废或部分被毁,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大量牲畜被杀死,大量果树、农田被毁。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造成。在停战谈判时,朝鲜首席代表、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对美方表示,“如果没有你们空军和海军不加选择的狂轰滥炸,你们的地面部队早就被赶出朝鲜半岛了”h[美]布莱恩·威廉·特纳、布鲁克斯·洛巴兹:《美国空军史》,曹钥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年,第150 页。。
1.装备优势阶段(1950 年11 月至1951 年3 月)。这一阶段,苏联空军活动范围起初主要在鸭绿江一线,作战任务是防止敌方空军对中国东北地区沈阳、鞍山、安东、辑安(今集安)等地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工业目标、铁路枢纽,以及正在集结的部队等重要目标进行空中打击和侦察,特别要保护鸭绿江大桥和安东电站的安全。12 月3 日起,苏联空军又承担起保护朝鲜境内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特别是安州、萨塔杨基(Сатахянги)一带交通线的任务,歼击机军前锋推至清川江一线。a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 卷,第192 页。作战过程中,苏联空军使用的主力机型米格-15 与美国空军主要使用的F-80、F-84 战斗轰炸机,F-51 战斗机b美国空军虽然在1950 年12 月将性能更为先进的F-86 战斗机投入朝鲜战场,但只有金浦机场可供使用,故仅配置了第四联队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地面作战失利,该部队又于1951 年1 月撤往日本。参见: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248,p.335.相比,在最大水平速度、爬高能力、火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性能优势。在参战之初,苏联空军即取得显著战果。1950 年11 月1日,首次作战就击落敌机2 架。cXiaoming Zha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 China,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Air War in Korea,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2002, p.87.据苏联方面统计,11 月至12 月,共击落敌机68 架,被击落7 架。d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 卷,第194 ~195 页。
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苏联空军成功掩护了安东地区的渡口和电站,以及中国东北的其他设施,使敌机未能接近相关目标。但保护朝鲜后方交通线和重要设施的任务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地面的铁路、机车和行进中的部队仍遭到敌空军猛烈攻击。这主要是由于中朝边境仅有安东机场可供苏联空军驻扎2 至3 个航空团,致使兵力受限;苏联空军缺少实用的雷达定位、空中侦察、天气预报系统,米格-15 飞机未安装敌我识别器、缺少远程飞机通讯雷达,导致难以发现敌机、有效协同。e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 卷,第193 ~196 页。
2.技能优势阶段(1951 年4 月至1952 年2 月)。这一阶段,苏联空军第324 师和第303 师到一线作战。其中,第324 师在1950 年12 月就已进驻吉林东风机场,在帮助训练中国飞行员的同时,还密集开展针对美空军的作战训练。1951 年3 月28 日至4 月2 日,该师转至安东机场,开始在一线作战。f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159 页。第303 师则是在1951 年6 月进驻新建成的大东沟机场,与第324 师共同担负一线作战任务。
两个师均为苏联空军精锐部队,大多数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驾驶米格-15 的飞行小时较长,经验丰富,其中还有不少曾获“苏联英雄”称号,例如第324 师师长阔日杜布,曾3 次获此称号。第303 师还是苏联最早换装米格-15 的部队。在此同时,美国空军的F-86 战斗机重新投入作战。g到1951 年12 月,美国空军第4、第51 联队共127 架F-86 参加朝鲜作战。参见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415.相比米格-15,F-86 水平机动性能较强,垂直机动性能较弱。1951 年7 月开始,美国空军又逐渐以新式的F-86E替换F-86A,这一改进型战机安装了全动平尾和液压系统,操控性进一步增强。此外,武器系统方面,F-86配备6 挺12.7 毫米机枪,米格-15 配备2 门23 毫米航炮、2 门37 毫米航炮,前者载弹量大,后者单发炮弹杀伤力更强。hYefim Gordon & Vladimir Rigmant, Mig-15: Design, Development, and Korean War Combat History, Motorbooks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 Wholesalers, 1993, pp.140-141.
F-86 与米格-15 性能各有优长,但苏联飞行员凭借较高的技术水平,仍然在空战中占据优势。在作战过程中,苏联空军还采取了一些新的战术战法,例如“钳形包围”战术。具体来说,就是多个梯队相互协同,一部分与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的F-86 交战,机群主体则以35000 英尺高度一直向南飞到平壤上空,随后向鸭绿江返航。返航途中,一部分米格-15 降低高度,攻击敌战斗轰炸机、返航的F-86 或掉队飞机。美国方面评价:“共军的这种‘钳形包围’战术是可怕的。”i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503.
3.大规模轮战阶段(1952 年3 月至1953 年7 月)。从1952 年3 月到1953 年7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苏联空军先后有5 个师的13 个歼击航空兵团到一线轮战。这些部队大都缺少作战经验,只有约20%的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这一阶段参战的第97 师和第190 师为例,两支部队的飞行员在米格-15上的飞行时间仅有50 小时左右。aXiaoming Zha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 China,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Air War in Korea,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2002, pp.135-136.与之相对,美国空军的F-86 飞行员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b与苏联空军整师成建制轮换不同,美国空军F-86 作战部队在朝鲜战争中主要是对飞行员进行轮换,一般是当一名飞行员完成100 次任务后进行轮换。参见: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3, p.420.,后期还调来一批飞行时间达一两千小时的“王牌”飞行员。此外,美空军调派更多的F-86E 装备部队。1952 年6 月,经过进一步改进的F-86F 开始装备部队。这一改进型,增加了发动机推力,取消了前缘缝翼,高空机动性、最大速度、爬升率均得到提升。cYefim Gordon & Vladimir Rigmant, Mig-15: Design, Development, and Korean War Combat History, Motorbooks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 Wholesalers, 1993, p.141.除原装备F-86 的第4、第51 联队外,1953 年上半年,美国空军第8、第18 联队也逐步改装了F-86F。d第8、第18 联队改装的F-86F 加装了炸弹钩、特殊的200 加仑(约757 升)副油箱,以及改进型的瞄准具,计划用于执行战斗轰炸任务,但也执行截击任务。参见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637.
苏联空军在这一阶段战绩相较前两个阶段明显下滑。由于作战损失增加等原因,苏联方面于1952年4 月21 日派遣空军副司令阿卡里佐夫、国土防空军歼击航空兵司令萨维茨基等人到第64 歼击机军进行考察。他们在5 月27 日向斯大林提交的考察报告中写到:“该军近3 个月来共损失米格-15 比斯飞机48 架和16 名飞行员。”报告中指出了苏联空军作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战术上墨守成规,敌人转用小规模机群作战情况下,却还是以大规模机群出击;团级指挥员不熟悉敌我部队作战性质和作战条件,指挥时没有威信;歼击机的起飞和降落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e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221 页。为解决上述问题,苏联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歼击机飞行员以小机群作战,提高以双机和分队为单位的参战频率;各歼击机团级指挥员开始参加本团战斗;改善飞机起降的组织和安全保障工作。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锻炼,飞行员战斗水平有所提高。如第97 师在1952 年1 月至2 月份,击毁1 架敌机的平均弹药消耗为617 发,5 月至6 月份则降至209 发,表明飞行员的射击更加准确。f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265 ~266 页。在1953 年空战中,苏联空军共消灭敌机139 架,自身损失飞行员25 名、米格-15 歼击机76 架,敌我损失比为1.9∶1。g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407 页。在空战战绩上,苏联空军仍保持了一定优势。
朝鲜战争期间,根据苏方命令,苏联空军只能执行防空作战任务,作战受到很多限制。一是不能到中、朝军队所占区域外的空域进行作战;二是不准飞到海域上空;三是不得靠近前线地区上空。此外,苏联飞机要伪装成中国或朝鲜飞机,飞行员要穿中国军服,严禁飞机从苏联领土起飞投入作战。这些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飞行员的技战术发挥。关于苏联空军的战绩,据苏联方面记载:苏联空军空战1872 次,击落敌机1106 架,损失米格-15 飞机335 架,牺牲飞行员120 名。h参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417 页。但实际上大连的苏军烈士陵园内就有202 名牺牲飞行员,可见此战绩还有不确之处。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局部战争,美国学界也将其称为“有限战争”。a[美]罗伯特·E.奥斯古德:《有限战争》,钮先钟译,台北:军事译粹社,1980 年,第141 页。美苏均不希望这场战争演变为双方的全面军事冲突。这种政治目的的有限性,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美苏空中力量的运用。如前所述,参战之初麦克阿瑟曾要求美国空军的空中活动要远离中苏边境。后期,这一要求的执行有所松动,允许战斗机飞越鸭绿江,甚至到沈阳上空追击米格-15。在美国方面看来,政治上的某些约束性使得“共军能够毫无拘束地在满洲土地上重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空军”b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694.。
苏联空军由于是秘密参战,为防止已方飞机和飞行员被敌方地面部队及海面舰艇捕获,作战范围自始至终都被严格限制在平壤至元山以北和两侧海岸线之间的区域。c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17 页。这给苏联空中力量的发挥同样造成一定制约。一方面,苏联空军无法对中朝联军前线的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另一方面,使得美军完全掌握了整个朝鲜附近海域的海上制空权。一旦美机在空战中失利便会立即逃向海上方向,且美军舰载机可以在靠近朝鲜的海域起飞,从而以更近的距离到达中国境内前线机场,对苏联空军正在起飞和降落的飞机发动攻击。d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4 卷,第212 页、254 页。虽然受到诸多限制,但美苏空军的作战行动仍然对朝鲜战争的总体进程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体现了现代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的地位作用。
从朝鲜战争爆发次日,到停战协定签署,以远东空军为首的美国空中力量几乎自始至终参与了这场战争。战斗机、战斗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特种飞机等机种悉数出动,遂行夺取制空权、近距空中支援、空中阻滞、战略轰炸、空中运输、空中侦察等各项任务,全面展现了二战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空中威力,并数次挽救其地面战场危局。
1950 年8 月,朝鲜人民军强渡洛东江,多路突进,占领浦项、马山、灵山等战略要点,直逼釜山防御圈核心地带。美远东空军第5 航空队奉命援助地面守军。8 月15 日,第5 航空队出动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在倭馆、大邱等地不断攻击企图突破地面防线的朝鲜人民军坦克部队,使其预期攻势未能展开。次日,第5 航空队又出动98 架B-29 轰炸机对朝鲜人民军可能集结的倭馆地区进行“地毯轰炸”,在27平方公里区域内,共投下3200 余枚炸弹。eRobert F.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138.同时,美远东空军又持续轰炸朝鲜人民军后方交通线,使其后勤供应难以为继。9 月10 日开始,美军和南朝鲜军地面部队在密集的空军火力支援下,发起大规模反攻,朝鲜人民军的进攻被完全遏制,被迫再次撤至洛东江西岸。f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上卷,第93 页。至此,美军和南朝鲜军地面部队在釜山防御圈站稳脚跟。在回顾釜山防御作战时,美军第8 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评价,如果不是有了第5 航空队的大力支援,该集团军就会被迫撤出朝鲜。g参见[美]沃尔特·J.博伊恩:《跨越苍穹——美国空军史》,郑道根译,第99 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接连发动两次战役,将美军和南朝鲜军逼退至三八线以南。特别是1950 年11 月底,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陆战第1 师在长津湖地区被志愿军分割包围,面临全军覆没的境地。美远东空军一方面为地面部队突围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另一方面派出C-46、C-47 和C-119 型运输机空投了大量弹药、口粮、汽油、被服等物资补给。12 月7 日,为了替换南撤通路上被志愿军破坏的桥梁,远东空军的多架C-119 型运输机还史无前例地空投了一座8 节桥身的辙道桥,其中6 节空投成功。aRobert F. Futrell, The United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p.259.此举使美陆战第1 师得以携车辆、坦克等重型装备,摆脱志愿军的围困。美国军史专家、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博物馆原馆长沃尔特·J.博伊恩精要地总结了美国空中力量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虽然空中力量没有为联合国打赢战争,但它肯定防止了失败。”b[美]沃尔特·J.博伊恩:《跨越苍穹——美国空军史》,郑道根译,第124 页。
苏联空军在参战飞机的总体数量上虽然无法与美国空军相比,但凭借主力机型米格-15 的优异性能、飞行员良好的技战术水平、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和地面高炮、探照灯部队的有力协同,仍然取得了局部的空中优势,有效压制了美国空军的出动强度和活动空域。
1950 年11 月9 日,苏联空军在鸭绿江沿线新义州附近空域击落1 架美军RB-29 侦察机。美国空军当即停止了该型侦察机在鸭绿江沿线的活动。cMark Andrew O’Neill, “The Other Side of the Yalu: Soviet Pilots in the Korean War, Phase One, 1 November 1950~12 April 1951”, Phd diss.,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1996, pp.76-77.此后,苏联空军又接连给予美战略轰炸机以沉重打击。1951 年4 月12 日,苏联空军出动36 架米格-15,截击向鸭绿江袭来的40 架美空军B-29 轰炸机。据苏联一方统计,此战击落10 架B-29。美远东空军随后下令,在找到有效的掩护办法前,暂停B-29 轰炸机在新义州地区的活动。dXiaoming Zha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 China,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Air War in Korea,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2002, p.129.苏联空军继续向南寻歼美机。1951 年10 月23 日至30 日,仅一周时间,美国空军在鸭绿江至清川江上空就损失B-29 轰炸机16 架。e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 年第2 期。此后B-29 轰炸机停止了昼间的战斗活动,直到朝鲜战争停战。
清川江以北局部空中优势的取得,有力保障了中朝联军的后勤运输,特别是铁路线得以维持,使重型武器装备和大量的弹药补给能够迅速及时运抵前线,支撑了地面部队的持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