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张涵)日前,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北京社科”智库2023系列蓝皮书、集刊、论丛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共发布15项2023年度系列皮书、集刊、论丛成果。其中,《区域蓝皮书》持续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势,已连续出版20年,形成了一系列系统性研究成果,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由总报告、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大事记七个模块组成。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彰显,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持续壮大,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不断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二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三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内需体系加快培育,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优化升级,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健全。四是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政策支持体系将不断健全与完善。农业强国战略将加快布局,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作用将不断增强。五是生态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保护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报告》认为,低碳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城市群应始终贯彻低碳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一要有序推进能源转型。
注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动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安全发展核电。二要积极推进高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建设绿色制造服务体系,有序推进行业节能降碳,优先集中治理高碳行业,对于高碳排放项目实施清单管理,对工业企业碳排放实行动态监管。三要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四要规范资本行为,提高京津冀资本产出率。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推动资本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