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合良 王春娟
当前,人类社会迈向了体验经济、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五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数字经济主导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品牌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对品牌建设提出新要求,同时,品牌建设应树立符合时代的新思维,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从供给方面来看,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可以更好地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型升级,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场景化消费需求正在成为主流,对品牌产品的需求日趋强烈。应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提升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以品牌促消费、促内需[1]。
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经济活动、经济提供品特性、消费需求主导因素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对于品牌而言,品牌经营的重点不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为顾客提供体验。品牌体验是品牌激发消费者产生的主观内在反应。品牌体验作为体验经济的核心之一,为企业传播品牌信息、参与品牌活动、提高品牌价值提供了个性化、互动化、多元化的新思路[2]。因此,体验经济时代,以消费者为核心,通过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的品牌体验吸引消费者,提升消费者购买和支付意愿,满足消费者高品质消费需求,日益成为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打造品牌的重要方向,引领品牌创新。
21世纪以来,随着云计算、5G、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时代。品牌是核心竞争力,品牌经济是国家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品牌建设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从世界著名的品牌评价机构Interbrand公司自2014年以来每年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100品牌排行榜”来看,科技含量高的品牌开始位居前列,忽视技术创新的大品牌不断遭遇瓶颈。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数字技术在各行业品牌经营中不断使用,我国未来的品牌建设中应当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利用科技的力量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
进入大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通过成本节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精准配置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创新赋能效应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3]。品牌借助大数据、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以大数据为动力,打通企业全流程,实现企业全渠道的数字化营销,赋能品牌更加高效、人性化地经营与管理,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品牌经营业绩。
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打破了消费的时空限制,扩大了品牌销售规模,拓展了品牌销售空间,延伸了品牌服务时间,成为品牌发展的扩大器。近年来,国内外品牌纷纷入驻各种电商平台,借助其强大的销售能力,占领消费者市场,提升品牌销售业绩。在电商平台上,聚集上万个消费品品牌,上千个品牌交易非常活跃。近年来,借助于新媒体平台的直播成为平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经营比较守旧的老字号也大量入驻直播平台。可以看出,平台经济时代,无论是新兴品牌,还是老字号品牌,都必须借助数字平台,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
品牌建设必须具备“本质思维”,精准抓住品牌的本质和行业的本质。一是牢牢抓住品牌的本质,即差异化,通过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难忘的体验,可以从产品、包装、营销、管理等方面持续进行品牌创新。未来品牌创新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与市场相结合,秉承专注、与时俱进的理念,通过数字化平台、数字化组织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体验等实现数字化转型。二是精准抓住行业的本质,即顾客关注的最大品牌利益点。红领(酷特)品牌成功的最大奥秘是抓住了服装业的命脉“快”字,解决了个性化定制和工业化规模生产的矛盾。
品牌建设必须拥有“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连接思维、流量思维、风控思维。一是连接思维。随着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必将产生新的信息连接,改变了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具有放大价值、提升效率、产销合一、提高连接力四个赋能效应,通过柔性化制造、分布式协同、智能化生产重塑生产方式。二是流量思维。流量的本质是占有消费者注意力的一种方式,是改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基础。传统商业模式下,通过地理位置抢占人流量的入口。互联网经济下,注册量或者用户数量、用户访问频率、用户购买频率等流量可以估值数亿美元。三是风控思维。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力,但品牌所处的环境和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在企业的创立、维护和发展阶段都可能会因为企业内外的原因而出现品牌危机。
品牌建设应当善于利用平台建设品牌,甚至有条件的企业应当通过搭建平台壮大品牌。一是善于利用平台建设品牌。新时代的品牌建设应当针对用户所在的平台,通过有效的广告创意、受众定位、时机,结合多重创意组合,吸引消费者参与,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业绩。二是有条件的企业搭建平台壮大品牌。运用大数据挖掘,贴近用户需求,以数据驱动企业产品研发创新,构建柔性供给机制,实现品牌价值增值。
数字化思维就是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将已有的用户联系起来、将还没有任何关系的潜在用户也联系起来;通过内容、活动,粉丝口碑等形式,将潜在用户转化成弱关系的访问用户,然后再通过高频的互动、利益、机制转化成支付用户、注册用户、忠诚用户,最终实现从到店、支付、会员到忠诚的转化。品牌建设必须具备数字化思维,利用数字经济从数字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变革、治理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支撑四方面,积极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
品牌生态化思维包含了整合思维、优势思维、共享思维。在市场变化不断加快,产品和品类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时代,要赢得竞争主导权,建立或加入品牌生态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品牌生态化就是为用户建立一种生生不息关系的环境和体系。打造品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是建立或加入品牌生态圈重要途径。品牌生态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综合多元型品牌生态圈:采用控股、参股、并购等多种模式,发展各个行业;二是行业垂直型品牌生态圈:通过行业细分,品牌专注服务于某一特定行业;三是资源互补型品牌生态圈:采用资源置换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四是场景共享型品牌生态圈: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场景,如小睡眠专注用户睡眠的场景、掌上生活专注于用户便利支付场景;五是社群垂直型品牌生态圈:服务于某一特定的人群。
资本有趋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推动着商业文明的重塑与行业的变革。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实现品牌价值发掘和变现的场所。资本与实业结合日益重要,企业与金融由“债券关系”向“股权型”关系转变,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由“客户关系”向“合作关系、互动关系”“事业合伙人”转变。企业家从市场思维向资本思维转变,通过“资本运作”能够优化和配置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因此,品牌建设应当运用资本思维和市场的逻辑、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品牌与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对品牌资源进行重组,制造品牌财富成几何级数增长的跳跃式发展,从而促进品牌创新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获取信息成本和转移成本极低,同时面临多种选择。简约思维就是要“少即是多,简约就是美”,具有“简单性、抽象性、实用性”三大特征,能够明确、强调和放大亮点,更能凸显品牌核心价值,快速吸引消费者。因此,品牌建设应当运用简约思维,简约的设计理念、简约的产品,但更加注重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
当今,品牌价值链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改变过去以经营商品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一切以用户为核心,经营好用户,注重消费者认知和消费者感知。一是注重消费者认知。“用户为中心”首先就是注重消费者认知,想办法让消费者参与进来。企业可以通过消费者参与生产决策,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定制,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从而不断地优化产品。二是注重消费者感知。“用户为中心”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注重消费者感知,给消费者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
如今人类需求重心从注重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从注重产品功能转向用户体验。正如世界著名的品牌设计公司朗涛(Landor)公司创始人沃尔特-朗涛(Walter Landor)先生曾经的一句名言:“产品制造于工厂,品牌创造于心灵。”是否满足人性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是产品和品牌的本质区别。品牌的建设也应当顺应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用户体验,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品牌建设要“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本,通过人性化的品牌定位、品牌价值观、品牌管理,制造人性化的产品,创造人性化的体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我国必须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参与国际层次的竞争。因此,我国品牌要想做大、做强、做久,就必须树立全球化思维,通过本土化生产,国际化经营,将全球化和本土化结合起来,改变企业过去的资源经营思维,以品牌为核心,强调专业化、核心经营的思维,整合全球资源,加强全球供应链管理,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