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图像关系中的双轴关系叙事

2023-12-20 18:28张佳宁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双轴纸币符号学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流通货币,是194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在物质载体上的体现,是反映中国时代文化进程的最形象符号。中国自1948年发行人民币至今,伴随着祖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及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改变,货币体系愈发完善。截至2021年,中国已发行五套人民币,逐步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发行的每套人民币背后都是中国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的缩影,每一套人民币都承载着一代人的时代记忆。

作为一个独特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且浓缩了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符号元素,每套人民币的设计与国家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及文化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币逐步从一个广为人知的公共符号演变成了最能反映我国不同时期下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性符号。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符号学的双轴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中国第四套人民币为主要文本,以符号学视角对其进行解码,探寻符号之下的双轴规律和其符号价值。

1 引论

双轴理论是符号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观念最早由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来。而我国学者赵毅衡又重新将双轴进行分析解释:双轴即“组合轴”和“聚合轴”,“组合”即符号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文本的方式,是显性的,而“聚合”是符号文本每个成分背后所有可被选择的意义,一旦文本生成就会隐藏,只有文本被解释时才会显现,索绪尔将其解释为“凭记忆而组合的潜藏系列”。现代符号学发展至今,双轴理论仍然在发展,“只有这一对在今日符号学运动中仍然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1]。而人民币作为中国唯一法定流通货币,可以被看作是人为创造出来的“纯符号”,即完全是为了表达某种意义而被创造出来的事物,其本身在被生产出来时就携带着意义,不需要接收者进行“符号化”的意义解释过程。人民币的意义可以分为实用意义和艺术意义。第四套人民币依托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浪潮,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空前活跃的大背景下诞生。纸币正面或为各民族人民代表或为伟人头像,背面是以祖国名山大川为原型的极具浪漫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而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人物、山川、花鸟这些承载着美好意义的符号在货币上显得更为栩栩如生,可称之为“形具而神生,衔华而佩实”[2],第四套人民币成功展现了我国在那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人民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2 主景及装饰图案应用的双轴叙事

组合与聚合,是符号学中的双轴,指的是符号文本的两个向度。“任何符号表意活动,小至一个梦,大至整个文化,必然在这个双轴关系中展开。[3]”换句话说,任何符号文本的编码和解码,都是可以在这一对双轴关系之中展开的。而于1987年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作为一个极具独特意义的表意符号,也必然存在双轴关系。

2.1 主景图案统一的双轴关系

第四套人民币的主景图案可以归为两大类:民族人物形象和祖国山川。即人民币正面与背面的主景分别取人物与风景。人们在使用人民币时,通过感官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比如色彩、构图、主景图案、数字、纸面雕刻的细节以及它们的整体性、协调感等。接受上述信息的过程,也是人们感知人民币符号的组合关系的过程。

第四套人民币的正面主景图案采用大头人物肖像,人物居于画面右侧,精准布局,人像准确。同时,艺术家还将每个人物的神情精准捕捉,使得每个人物形象都亲切立体。雕刻师在制作人民币时以均匀的点线结合的方式来体现人物的立体安宁,以流畅的线条体现中国劳动人民的力与美。如两元纸币上维吾尔族女性眼神深邃,彝族女性微笑含蓄;一元纸币上侗族女性盘髻十分顺滑,佩戴着很有质感的夸张耳饰,这些细节无不给人以鲜活立体的审美感受。同時,在人物的组合排列上,艺术家有意识地将人物造型的“繁”与“简”,“深”与“浅”巧妙安置,例如:五角纸币上苗族女性服饰为“繁”,壮族女性服饰为“简”;两元纸币上的彝族女性服饰为“繁”,维吾尔族女性服饰为“简”;五元纸币上的回族男性服饰为“深”,藏族女性服饰为“浅”;十元纸币上的蒙古族男性服饰为“深”,汉族男性服饰为“浅”。艺术家有意将人物进行差别组合,利用线条轻重、点线排布、整体细节、神色动态、色彩装饰等技巧,将主景人物加以组合排布,构成了纸币上整体和谐均衡的画面,给人以舒适的艺术感受,传达了丰富的审美意义。

第四套人民币的背面主景图案选取祖国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例如险峰、激流、长城等,它们居于画面正中位置。雕刻家利用细致的手法完美还原了侯一民先生绘出的大好河山,例如:一百元纸币的井冈山五指峰,雕刻家以点线组合刻画险峰之雄伟,以长短线条的纵横交错表现山脉之绵延逶迤;五十元纸币的壶口瀑布,雕刻家以舒缓的线条营造河流由远及近的空间感,以带有微妙变化的线条刻画山峦之起伏,以断断续续和跳跃的短线表现河水的翻涌激进,同时用粗重的线条刻画近景的巨石,以强烈的对比衬托黄河水的汹涌澎湃;十元纸币的珠穆朗玛峰,雕刻家以点线的疏密有致和相互交错,刻画出山峦、岩石、白雪、光影的层层递进,再现了珠穆朗玛的伟岸和高大,同时用细小的点线表现云雾的细腻与飘忽,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艺术家完美地运用点线面的结合,使得画面结构整洁有序,主体突出,空间壮阔,对比强烈却又浑然一体,给人以震撼又和谐的视觉感受。

在色彩方面,第四套人民币的整体色彩较以往的人民币更加鲜艳和丰富,但选取的又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各有侧重。例如,一角纸币为黄棕色,两角纸币的整体为蓝绿色,五角纸币整体为紫红色,两元纸币为黄绿色等,并在这个统一的色调中进行深浅的变化,使得画面整体又灵动又富于变化。

聚合是表意文本的构建方式,“聚合是组合的背景,组合是聚合的投影。[4]”通俗来说,人民币的版面整体布局、主景图案与装饰图案的搭配、安全底纹、行号、面额字等的排布都是组合轴运作的结果。而设计者为何选定这个主题,从这个范围内提取元素进行设计,为何选定这一色彩而不是另一种色彩,则是聚合轴关系的显现。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总主题是全国民族大团结。这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做出的选择。第四套人民币于1987年发行,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全新浪潮中,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造成了国内商品市场的空前活跃,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改变以及解决因为流通时间长而层出不穷的假币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版,第四套人民币应运而生。

第四套人民币获得了极高的认同,是一套主题集中、制作成熟,同时兼具艺术美感,可以比肩设计艺术品的货币。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是符合聚合轴理论的。当中国人向外国人展示人民币背面的壮阔河山,不仅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更是将这些山川美景牢固成中国的特有符号。其中还包含一个更加普遍的聚合段解码,即当人们看到正面主景人物的端庄形象和背面主景风景的雄浑秀美时,会不自觉地将其与祖国的发展进行联系,加深对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的国家发展状况的认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归属感。其中隐藏的聚合段是:美好的人物形象+壮丽的山河美景=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生活幸福+经济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升华了人民币符号携带的意义,也实现了文本价值的增值。

2.2 装饰图案及底纹多样的双轴关系

第四套人民币整体的视觉美感,不僅在于栩栩如生的人物头像和壮丽大气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各种装饰图案的繁花似锦。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中式符号渐渐成为钞票版面装饰中的重要元素。中国的青铜器、传统建筑、民族服饰及各种花卉纹样成为装饰元素的重要来源。例如,人民币装饰的花边样式源自颐和园长廊上的窗格,青花瓷上常见的缠枝花图案被用作人民币的角花,青铜器上的夔龙、夔凤纹也是重要的装饰元素。雕刻家们精妙的刀法,花纹繁复但不杂乱,独特但不突兀。第四套人民币图案精妙又意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第四套人民币的装饰图案大多取自中国传统的织锦图案,设计者在设计之初曾走遍祖国大地去搜寻民族艺术元素,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大量的民族元素得以在装饰图案中体现。例如:一角纸币正面装饰图案中的方形花纹与邵族公妈篮中的织锦图案相似;五角纸币正面的花边图案可以看出来苗锦的特点;一元纸币正面的花边装饰可以看出与侗锦相似[5]。从人民币的装饰图案中,或多或少都看得出极具民族特色的花纹样式。设计者在装饰纹样上将不同的织锦纹加以组合,形成极具美感又变幻莫测的符号组合关系,使得人民币受到广泛认同。

这里以五十元和一百元纸币的装饰图案为例,赏析一下人民币背后的符号美学。五十元纸币背面的是来自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夔凤纹,图案上部衬托着国徽,中间衬托着文字和花纹,各种花纹相得益彰又极具风韵。一百元纸币背面的古锦装饰图案依然是上衬国徽,中衬文字花纹,以暗花的表现手法赋予整体装饰图案微妙的层次变化。线条柔中带刚,与主景的井冈山图案有刚与柔的对比,以求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感受。相较于五十元纸币的龙凤纹,一百元纸币显示出一种“透明”质感。

除装饰图案外,底纹也是构成画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第四套人民币最具代表性的底纹图案分别是一元纸币的“燕子桃花”、二元纸币的“绶带鸟翠竹”、五元纸币的“仙鹤劲松”及十元纸币的“凤凰牡丹”。设计者选用的都是带有吉祥意味的图案进行组合,每一组都是“动物+植物”的组合方式,其中动物作为画面主体,以完整形态出现,植物则是被打散,作用在于填满画面[6]。底纹图案的线条、色彩均统一,因为在整体版面中底纹处于最弱化的部分,所以层次感不如主景图案和其他装饰纹样,但是依旧在色彩上富于变化,使整个画面极具动态美感和装饰性。依据着“民族大团结”的总主题,设计者在第四套人民币的装饰图案及底纹的选择上可谓煞费苦心。

3 结语

人民币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符号,首先人民币设计的选择是我国国家层面的艺术表达,是国家构建、发展、宣传国家形象的具体艺术实践,也是在美学、社会背景、经济条件三者中不断权衡、制约,形成统一思想、价值体系的最终艺术产物。其次,人民币设计的选择关联着国家形象、社会主体与时代文化价值的统一与和谐,因此从中可以剖析出符号背后的诸多聚合,但在文化的选择上却相对固定。人民币在呈现江山多娇艺术文化语言的同期,也为中国人民增强凝聚力和提高审美愉悦发挥了引向服务作用,更为展现我国综合国力、承载浓缩的民族文化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提供了传播介质。■

引用

[1]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贵生,张汉平,布建臣.现金的魅力:人民币雕刻之美[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

[3] 赵毅衡.刺点:当代诗歌与符号双轴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0):178-182.

[4]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

[5] 陈小素.为人民共和国设计“名片”的人——访著名画家罗工柳[J].北京党史,2001(2):45-47.

[6] 史芳.赋予人民币艺术的魅力——访当年人民币的设计者罗工柳[J].金融信息参考,1999(12):40.

作者简介:张佳宁(1999—),女,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双轴纸币符号学
消失的纸币
简易双轴立铣头装置设计与应用
基于SolidWorks对双轴搅拌机的静力学分析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双轴太阳能跟踪与市电互补的路灯控制系统
猜纸币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猜纸币
2A14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的温度场模拟及测定
符号学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