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艺
摘要: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络宣传片《CPC》突破宏大叙事传统,在“我是谁”的设问与应答中,以为民初心和天下情怀为主线,真实、立体、全面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增强了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的公信力、凝聚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CPC》 中国共产党 形象塑造 国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上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形象自塑的话语权,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络宣传片《CPC》,同时制作推出了多语种版本,迅速在全网刷屏,引发社会各界关注。《CPC》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以“可信”“可爱”“可敬”三大着力点,超越了宏大的叙事传统,用情深意切的妙思佳构讲好中国故事,凸显了党对人民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得以展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CPC》作为一部官方制作的政党形象宣传片,在形象塑造、场景选定和解说设计上,选择了与官方话语体系相对的个体身份和民间话语,真实客观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艰辛路程和辉煌业绩。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主体词汇为“我”。“我并不是生来一呼百应”“我并不是生来战无不胜”“我并不是从来一帆风顺”“也曾微小孱弱,只有数十同志”“也曾历经艰险,付出巨大牺牲……”这里的“我”代表的是中共党员的一分子,也是国家公民的一分子,二者融为一体,体现了党和人民不曾分割的忠诚本色。
《CPC》没有将镜头聚焦政治领袖,而是聚焦“我们”,“心怀梦想,奋斗不止”“一路走来,我心如一……”。影片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群像、不同职业的人物角色,以及中国的山川大地和百姓民生,以独白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中国共产党的朴素信仰和无悔追求。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对“Who am I(我是谁)?”的响亮回答:“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由“虚”向“实”转变,接地气、强底气,片尾闪现的一帧帧幸福明亮的笑颜,更树立起“党之大者”和“党之为民”的可信形象,激发起国内外受众的共鸣,强化了宣传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目前,在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特别是国际形象的塑造仍然面临重重挑战。《CPC》坚守并宣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采用与西方话语相契合的表达形式——将叙事起点、镜头焦点以及传达落点由政治精英转移到人民大众和时代先锋身上。《CPC》充分利用新媒体灵活的表达方式,淡化了官方话语和政治宣讲的色彩,转而突出各文明的共通性,因此更有利于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传递出去,从而更好地展现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历史巨轮向着进步和光明的道路前行,到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携手各国共建高质量贸易通道,中国共产党以负责任的大国大党担当,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支持多边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不确定世界注入确定性。《CPC》正是以“四两拨千斤”的传播艺术,深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时代难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天下情怀,让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让世界更懂中国共产党。
《CPC》从开篇到结尾,贯穿“Who am I(我是谁)”的设问,从坚信星火燎原的革命先驱到中共一大的红船,从光荣就义的革命先烈到策马征战的红军战士,从横贯华夏的山川道路到张桂梅、祁发宝、張定宇、黄旭华等时代先锋……影片凸显了这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党员,细腻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鲜活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大党风貌。
相对于现代双向传播理念,在党的形象传播方面,过去官方媒体更多采用的是单向宣传思维,其在艺术形式、叙事方式、表现手法和话语形态上,更侧重于集体叙事而非个体叙事,更擅于宏大话语和政治传达,而非微观叙事和政治沟通,更倾向于表达成功叙述而非多元呈现。而《CPC》这部短片采取了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即通过真实的历史进程展现集体力量,通过个体的心路历程展现团体的坚定信仰,通过时代领路人的故事展现百年大党的光明前景。这种表达方式实现了以真实还原历史、以人物串联轨迹、以思想见证理想的“阶梯式”“螺旋式”的软性传达范式。《CPC》直面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以及革命斗争中的艰辛历程,告诉世人没有一个政党生来就是一帆风顺,唯有历经重重磨难,付出巨大牺牲,才有可能战无不胜。中国共产党从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靠的正是扎根人民、扎根大地,靠的就是坚韧不拔、自我革命。
政党宣传片的国际传播要充分考量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找出最大公约数来突破传播壁垒、打动人心。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CPC》找准受众需求,创新表达方式,用世界语言和流行审美,将宏大叙事的政治性话语与微观叙事的民间话语融为一体,破“刻板”为“张力”,传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标志性事件和里程碑式节点,通过宣传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人性化,向国际社会塑造“党之栋梁”的可爱形象。
当前,中国已经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世界需要重新认识中国、读懂中国。要读懂新时代的中国,必须读懂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共产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CPC》跨越历史时空,以“我是谁”的灵魂叩击为线索,展现了一名名普通而又具典型意义的共产党员形象,讲述了一个个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用“为了谁”坚定清晰地回答“我是谁”,将“想法”升华为“初心”,从“理念”升华到“理想”,向世界展现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形象的传播与塑造,根本在于灵魂的触动和理念的认同。苏联电影艺术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曾提出:“基于电影辩证法语言,理性影片的重点将不在于故事的离奇,不在于轶闻的惊骇,而将是概念的提炼,是整个思想理念体系和信念信仰体系的直接表现。”过去,传统媒体的形象塑造工作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英雄气概、牺牲精神、集体主义,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契合中国“高语境文化”的表达方式。然而,西方的“低语境表达”更看重个体的自我表达和观点陈述,因此对文化宣传持排斥态度。《CPC》运用共享的民本表达方式,积极探索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塑造百年大党踔厉前行的国际形象。影片中展现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党员张桂梅、“纵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军人党员祁发宝、“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的医生党员张定宇等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就是忘我的付出与奉献,自信而坚定地服务国家进步和人民安康。基于此,《CPC》由个体到集体,塑造了为国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可敬形象,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从明线上看,《CPC》充分把握传播生态的时代变化,结合建党百年主题和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召开这一时间节点,聚焦受众需求设计表现形式,有效唤起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回望,引发观众对解放民众的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使人们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站在走过建党百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历史节点,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正当其时。
从隐线上看,《CPC》以“人道主义”为底色,“小”处开篇,“大”处着意。片头从人类共通的“个人念想”出发,片中以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铺底,最后以“天下情怀”为总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不仅属于每个中华儿女,也属于全人类。由此,《CPC》将共产党员奋斗的“大理想”与民众个体的“小目标”自然衔接,构建了契合时代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作者系绍兴文理学院团委副书记
本文系202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融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GXSZ070YBM)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大朋.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建构:挑战与应对[J].湖北社会科学,2018(02).
[2]许正林,王卓轩.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9).
【编辑:陈文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