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综述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小说已成为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选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并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对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阅读小说时要充分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和表现力量,要分析它怎样叙事描景、展开情节;更要分析它怎样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当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去刻画人物;还要通过人物的性格特征去理解作品的主题。
中考小说阅读常涉及的考点主要有:
1.概述内容、理清情节及作用。
2.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4.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5.揣摩标题或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与作用。
锦囊妙计
一、概述内容、理清情节及作用
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对其进行梳理时,要注意依照一定的线索,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总结。在对内容进行分析时,一要抓住场面,二要寻找线索,三要理清小说的结构。
小说情节的作用有:
1.形式方面:点明题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引出下文、做铺垫、埋伏笔、照应前文、承上启下、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2.人物方面:表现人物心理、凸显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
3.环境方面: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4.主体方面:丰富、深化和突出主题。
5.读者方面: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留下想象空间。
二、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影响或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及发展轨迹。分析社会环境时,要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国家、什么时代,结合所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体会在国度、民族、时代背景下人物所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背景,暗示社会环境。
2.渲染气氛。
3.为下文做铺垫。
4.烘托人物的心情。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揭示主题。
7.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1.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2.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分析环境描写,了解人物活动的背景。
4.抓住关键语句,把握作者塑造人物的感情倾向。
四、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把握小说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思想性格上的时代烙印。
4.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5.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五、揣摩标题或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与作用
小说标题的作用有:
1.交代小说的写作对象,突出人物形象。
2.概括主要情节。
3.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故事背景,渲染氛围等。
4.暗示主题,揭示象征寓意。
5.贯串全文的线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
真题解析
一、(2023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 国 地 图
◎侯发山
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他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
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之后又让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
③爺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
④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
⑤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
⑥“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
⑦“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
⑧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⑨“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
⑩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
{11}“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
{12}“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
{13}“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
{14}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
{15}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
{16}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
{17}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
{18}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3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兵“皱着眉头”,可见他对新地图没有标出毛乌素沙漠感到疑惑。
B.爷爷对“禹迹图”命名的解释,表明他对传统测绘精神的重视。
C.爷爷重回榆林的情节与上文他在榆林的工作经历形成了呼应。
D.小说以爷孙二人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发展,使叙事更加紧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第{14}至{16}段分析,小兵“皱着眉头”,表明他想带爷爷去榆林看一看,不确定爷爷是否同意。
【答案】A
2.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根据第①段可知,爷爷退休后还经常查看地图,还喜欢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根据第⑤段可知,爷爷对新地图兴趣浓厚;根据第⑤段、第⑦段和第⑩段的描述可知,爷爷敏锐地发现了新地图中的细微变化。
【答案】退休后还经常查看地图;喜欢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对新地图兴趣浓厚;敏锐地发现了新地图中的细微变化。
3.小说第②段中,黑體词语“故事”与“事故”能否互换?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词语的赏析。“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事故”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的损失或灾祸。结合第{2}段分析,爷爷将在实地测量时发生过的被饿狼盯上的事,和为保护仪器而受伤的事当成是故事,表现了爷爷对工作的热爱、对付出的无悔。
【答案】示例一:不能。“故事”侧重传奇色彩,而“事故”侧重意外,原句突出了爷爷当年从事测绘工作的艰辛和危险。示例二:能。“事故”侧重意外,而“故事”侧重传奇色彩,互换后突出了爷爷对事业的热爱和对付出的无悔。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想再活五百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第{17}段可知,爷爷对如今的先进技术感到非常的惊讶与高兴,他还想利用现在的技术继续为地图绘制事业作出贡献,表达了爷爷对这个时代、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充满感情色彩,表达了爷爷对时代、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
5.小说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结合第①段可知,“中国地图”既指爷爷绘制的中国地图,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结合第②段可知,“中国地图”承载着像爷爷一样的地图测绘人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结合第⑤段、第⑦段、第⑩段可知,新旧地图的变化折射出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第{17}段则蕴含了爷爷对祖国发展的骄傲和自豪之情。
【答案】“中国地图”既指文中的中国地图实物,又指装在爷爷心中的中国地图;新旧地图的变化折射出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承载着地图测绘人对中国地图测绘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蕴含了对祖国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二、(202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理财[注](节选)
◎王愿坚
①访问胡行长,是为了给一篇革命回忆录补充材料。
②红军主力长征了,一支不满200人的红色游击队,被敌人重兵围困在南方一片苦寒的山区里。他们餐风饮露、茹苦含辛地坚持着,从1934年到1937年,整整3年。胡行长就是当年那支游击队的供给部长、现在省人民银行的行长。我找到了他的家。这是一所平常的四合院,北房门口的向阳地里,有两个人在忙着。右窗下是个老头,正往一排花盆里浇水。盆里栽着些花不像花、菜不像菜的秧子。左窗前的一位,蹲在那里做煤球,做得那么专心,直到我走到他面前才发觉。
③听我打听胡行长,他放下煤球,揩着手站起身,“叫我老胡吧。”他笑着说,一双眼睛清亮,炯炯有神。
④“噢——,要抖落老账哩!”看了介绍信,老胡哈哈笑着,显然是个开朗爽快的人。他给我介绍了旁边的老李:李老根,做过地下党交通站长,游击战时,对于支持山上的斗争出过好大力。十几年没见了,这次他路过这,顺便把老胡三番五次要的东西带了来。
⑤老李笑着和我握了握手,转身从屋里出来,手里攥着个钉着大红五角星的挎包,说道:“老胡这个人真是一个钱捏得出水来!”他打开挎包,掏出一个账本,冲着老胡一扬,板起面孔说:“咱俩还有银钱官司哩!你看,白纸黑字,”他揭开账本,找出一行,用手指戳着念下去,“‘4月8日,老根购粮,支洋980;吃饭打尖,铜元6枚。’6天只给6个铜子。6个!他要把我的喉咙捏断哩!”说罢,他抹了抹胡子,开心地笑了。
⑥账本纸页发了黄,麻布面子也磨损不堪了。里面,一笔笔账目,日清月结,很是清楚。重见旧物,老胡露出激动的神色,“一点也不错,那时,敌人向山区反复开展了‘搜剿’。粮源断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勒紧裤带子,熬!究竟该勒多紧?我夜里想到天明。”
⑦老胡拿着账本边念边说:
⑧“‘17日,发出米24斤半’——每人减成2两。‘18日,发出米12斤4两’——每人只1两米,煮成饭还不够一口吃的。看着那一翘一翘的秤杆,眼眶子又酸又涩,我把秤杆一扔就去找政委了。”
⑨“政委正把洗净的野菜,一把把往清水里扔。我眼泪呼地涌出来了,说:‘政委,这米实在发不下去了。’”
⑩“政委头都没抬,厉声说:‘先把眼泪擦干!’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又说,‘发不下去就不发!前边还不知道有什么风风雨雨等着我们呢!咱们跟吃苦受罪没交情,可是它来了,咱也不躲躲闪闪。眼下,你觉得你很穷;可是照我看,你很富,你给全体同志吃了一副补药呢!肚子里的东西少了,脑子里的东西——革命意志、革命精神可就越来越多了。’说到这,政委哈哈大笑。这回轮着他揩眼泪啦!……这番话着实使我开窍。”
{11}老李这会说:“发2两粮时,有人已经光吃野菜了……”老胡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有实物为证。这次特地托老李找了几种带来。”
{12}这时,我才知道盆里栽的不是什么奇花异草。“这叫苦麻菜,可以像牛吃草一样生吞活嚼。这叫苦栽,上好的猪草。那是野芹菜……栽起来,偶尔吃一点,它能教你看得远,想得透,学会对待富裕和贫困!”说着,老胡抱出一大把菜叶子,“这点栽不了的残余,咱们消灭它。承晔,来,拿去让妈妈洗洗!”
{13}屋里跑出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接过菜叶子跑走了。
{14}望着那蓬在红领巾旁微微颤动着的翠绿的野菜叶子,我心头热乎乎的。
{15}当我怀着一种感激和激动的感情,喝着那碗苦涩的野菜汤时,我已经忘掉了到这里是为了采访,倒像跟他俩一道坐到那浓密的山林里了。
(有删改)
【注】《理财》讲述了胡行长等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节省开支、求存图强的故事,节选的这一部分与“账本”有关。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讲述的革命往事发生在1934年到1937年南方红军游击战争时期。
B.老李戳着账本强调6个铜子,表明他一直记恨着老胡当年的行为。
C.第二次写盆栽,列数野菜名,有助于读者捕捉人物性格的闪光点。
D.结尾部分“我”“心头热乎乎的”,是因为感受到革命精神在延续。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⑤段老李的表现可知他一直记着老胡的行为,突出老胡的精打细算、恪尽职守,并非“记恨”老胡。
【答案】B
2.主人公老胡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第②段体现他革命信仰坚定;第⑤、⑥段体现他恪尽职守;第{12}段体现他在新时代还不忘革命本色。
【答案】①革命信仰坚定;②恪尽职守;③不忘革命本色。
3.政委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请结合下面这句话简要分析。
眼下,你觉得你很穷;可是照我看,你很富,你给全体同志吃了一副补药呢!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结合第⑨段、第⑩段可知,政委运用了比喻的说法,使谈话氛围更轻松,同时也缓解了老胡的压力;政委的话中还有对穷和富的辩证认识,能够说服老胡转变态度、改变认识,体现了政委的乐观。
【答案】①政委就近取喻,创造宽松对话氛围,能缓解下属工作压力;②政委智慧乐观,对穷和富有辩证认识,能说服下属转变态度、改变认识。
4.小说中的“账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结合第⑤段至第⑧段可知,账本记录了当时粮食的供给情况,人物数据真实,增强故事的历史感和真实性;同时,账本也在文中起到了连接现实和回忆的作用,串联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答案】①增强故事的历史感和真实性;②连接现实和回忆,串联人物和事件。
5.本文与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都从回忆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请运用你的学习经验,尝试从情节安排或主题表达等方面,简要分析本文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结合第①段、第⑤段、第⑧段、第⑩段可知,小说以回忆的角度叙述故事,在情节安排上相对自由。只选取了“银钱官司”“粮源断绝”“与政委交谈”等场景,穿插在“我”的采访过程中,使得情节紧凑不拖沓。
【答案】小说以回忆的角度叙述故事,情节安排相对自由。根据需要只选取了“银钱官司”“粮源断绝”“与政委交谈”等场景,穿插在現实采访的过程中,故事似断实连,避免了不必要的交代。
试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罐 儿
◎冯骥才
①罐儿是码头最穷的人。
②爹是要饭的,死得早,靠他娘替人补衣把他拉扯大。打他会走的时候,就去街上要饭。十五岁那年白河闹大水,水往城里灌。他娘带着他跑出了城,连饿带累,娘死在了路上。他一个人只能再往南逃,可是拿嘛撑着,靠嘛活着,往哪儿去,全都不知道。
③这天下晌,他想找个人家讨口吃的。忽然,他看见槐树下有个窝棚,一股煮饭的香味儿扑面而来。他赶紧奔过去,看到一个老汉正在煮粥。老汉看他一眼,低头接着煮粥。
④他站在那儿,半天不敢说话。忽听老汉说:“想喝粥是吗?拿罐儿来。”
⑤可是,他现在两手空空,嘛也没有。
⑥老汉说:“没罐儿?好办。那边地上有一堆和好的泥,你去拿泥捏一个罐儿,放在这边的火上烧烧就有了。”
⑦罐儿过去抓起泥来捏,可是他从小没干过细活儿,拙手拙脚,罐儿捏得歪歪扭扭、鼓鼓瘪瘪,丑怪之极,像一个大号的烂柿子皮。老汉看了一眼,叫他放在这边火中烧,给他一把蒲扇,扇火加温,不久罐儿就烧了出来。当他把罐儿捧起来往案子上一放时,只听“咔嚓”一声,竟散成一堆碎块。他不明白一个烧好的罐儿,没磕没碰,怎么突然散了。
⑧老汉扭身从那边地上捧起一堆泥,放在案上,自己干起来。他先用掌揉,再用拳捶,然后提起来用力往桌上“啪、啪”地一下下摔,不一会儿这堆泥就变得光滑、细腻、柔韧,并随着两只手上下翻卷,渐渐地,一个光溜溜的泥罐子就美妙地出现在眼前,好赛变戏法。老汉一边干活儿,一边说了两句:“不花力气没好泥,不下功夫不成器。”
⑨他没弄明白老汉这两句话的意思,好像戏词;听起来,似唱非唱。
⑩老汉捏好罐儿,便放在火中烧,很快烧成,随即从锅里舀一勺白糯糯热腾腾香喷喷的粥放在里边,叫他喝。他扑在地上跪谢老汉,边说:“我一个铜子也没给您。”
{11}老汉伸手拦住他,嘴里又似唱非唱地说了两句:“行个方便别提钱,帮帮人家不叫事。”
{12}等罐儿把热粥喝进肚里后,老汉对他说:“这一带的胶泥好烧陶。反正你也没事,就帮我把地上那些泥都捏成罐儿吧。你照我刚才的做法慢慢做,一时半时做不好也没关系。”
{13}罐儿按照老汉的做法,一边琢磨一边做,做过百个之后,一个个开始像模像样起来。他回过头想对老汉说话,老汉却不见了。窝棚内外找遍了,影儿也没找着。
{14}窝棚里还有半锅粥,够他喝三天。待在窝棚这三天,他慢慢把老汉那几句似唱非唱的话琢磨明白了:老汉不仅教他活下去的本领——做罐,还让他行方便,多帮人,这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15}多少年后,津南有个小村子,村里有个匠人,专做陶盆陶缸陶碗陶盏。所作陶器,结实耐用,轻敲一下,其声好听,有的如罄,有的如钟,人人喜欢,连百里之外的人也来买他的陶器。这人的大名没人知道,都叫他罐儿。他铺子门口堆了一些罐子,逃荒逃难的路过这里,便可以拿个罐儿去要饭用,他从不要钱。有人也留在这里,向他学艺,挖泥烧陶,像他当年一样。
{16}又过了许多年,外边的人不知这村子的村名,只知道这村子出产陶器,住着一些烧陶的人家。家家门口还放着一些小小的要饭用的陶罐,任由人拿。后来,人们就叫这村子“罐儿庄”或“罐子庄”。一个秀才听了,改了一个字,叫贯儿庄。这个字改得好,从此这个小村就有了大名。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3年第4期,有删改)
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先用掌揉,再用拳捶,然后提起来用力往桌上“啪、啪”地一下下摔,不一会儿这堆泥就变得光滑、细腻、柔韧。(从用词角度赏析)
2.“一个秀才听了,改了一个字,叫贯儿庄。这个字改得好,从此这个小村就有了大名。”为什么村庄会取“贯儿庄”这个大名呢?
3.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小明最喜欢这篇文章里的老汉,请你为小明说出喜欢的理由。
4.题目“罐儿”取得极妙,请结合文本说说题目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葛 亮
①荣师傅多年没收过新人。可教训五举用的法子,多少让大家看不透。
②这唐饼,以“唐”为名,可算是点心里集大成的。口味、制作源法各地,煮法涵盖蒸、焗、炸、炒。除了饼食之外,糕点、小食、酥饼及甜点各适其适。最常见的唐饼分两类。一是酥皮,二是饼皮。
③酥皮最考功夫,考验的是手感与耐心。要焗出酥脆的酥皮依赖人手,得把面团从外向折,慢慢裹起,然后再擀平、折叠,如是重复数次,折出至少几十层,焗出来才酥脆。入行多年的师傅,哪怕工多手熟,稍懈怠走神,便无法尽美。
④荣师傅便以此训练五举。一块面,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成了形状了,狠狠地用擀面杖一压,酥皮便成了死面,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揉的面,也是心志。在夜以继日的锻炼中,人沉稳了,也渐渐挫去了轻浮气。总之,要的是“慢”。
⑤再一层,又是要个“快”字。用的法子,是炸“芋虾”。要拣几斤重、纤维多的芋头,刨成幼丝才不易断。芋丝以糯米粉浆拌匀备料。然而,功夫其实在个“炸”字。油镬①里入炸油,大火升温。丢进一根芋头丝,不停搅拌炸起,待起泡浮面,转小火即出。要的是眼明手快,动作慢了,油温降下来,无法炸脆,又油又腍②;火太大了,芋虾瞬间变硬变浓。芋蝦上品,全是心机和时间的结晶。酥、脆、咸、香,干爽轻身。
⑥一个大大的芋头,起码花一个小时才能炸毕,其间还要不时观察芋虾颜色,调整火候,长时站在灶边面对烘热火炉,极考脚骨力,且酷热难当。荣师傅着五举每天要炸上十个芋头,中间不可停歇。整一个月下来,五举小腿站到青筋爆出。人瘦得销骨脱形,便是每日焗汗出油,生生将人熬干了。
⑦别的师傅,想自己也让学徒吃过苦头,可何曾有过如此十方阎罗的架势。五举师兄谢醒也觉得师父过分,有心替师弟求情。荣师傅眼睛都不抬。
⑧如此一年,荣师傅对五举说,来,跟我做月饼。五举跟他进了小房间,里面码得整齐的全是蒸笼,墙上挂着大小锅具、模具。
⑨荣师傅戴上围裙,用擀面杖点一点案板,说,醒仔,和面。
⑩五举见谢醒先将面粉过筛,在中间位置画一个弧形,倒入生油、糖水和碱水。将面粉逐步拌入,搓成面团。先醒上,发酵。
{11}荣师傅点一点头,自己开了炉子炒馅。五举看着,知道整的是“五仁”,核桃、榄仁、瓜子、芝麻和花生。荣师傅将馅料各取混合,手底下便是斤两,分毫不差。末了问五举,“甜肉”还是“咸肉”。
{12}谢醒说,师父,来个“八仙赏月”吧。
{13}荣师傅便说,好。便又加上糖冬瓜、杏仁和腩肉。
{14}空气中,弥漫着丰熟的面粉的味道和馅料的焦香味。
{15}谢醒将面皮料分成小份,行话叫“加头”,擀成面皮。荣师傅说,细路,看着。便将一块馅料滚圆,填入饼皮,手囫囵一转,将模具按压。便是一个饼,上面是个铁拐李的图案。荣师傅说,饼皮八钱,馅料四两二,皮薄馅靓。多了少了都不对,老祖宗的规矩。
{16}荣师傅将月饼上了盘,入了炉,过了一阵拿出来,刷上层蛋液,再入炉。饼成了,澄黄如金。荣师傅夹一只放在五举手心里,说,尝尝。
{17}五举小心翼翼地咬一口,五味馨香,在他齿颊漫溢开来。
{18}荣师傅问他,好吃吗?
{19}五举使劲点一点头,露出了孩子的天真相。荣师傅笑了。
{20}五举不禁愣住,嘴里忘记了咀嚼。这是他这一年来,第一次看师父对他笑。这笑的内容他难以判断。但见这壮大的男人,因为笑,眼角里打了一点褶。褶里面藏了一点暖意。
{21}这时候,荣师父忽然收敛了笑容。对五举说,照样给我打一炉。
{22}于是,五举打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炉月饼。从炉子里拿出的时候,和师父打的一样金黄诱人。他将忐忑咽下去。
{23}荣师傅看一眼,仍夹起一块,放在他手心里,叫他尝尝。
{24}然而这块月饼,他咬不动,像石头一样硬。
{25}荣师傅说,这种月饼,老辈叫“掟死狗”。反生,成炉都废掉。想想看,你入炉前,都做了什么。
{26}五举捧着月饼,茫然看着。觉得月饼的温度,在手心里一点点凉下去。
{27}荣师傅说,你和面的时候,加了一次水,又加了一次糯米粉。这就是“五仁”月饼,料只能让你备一次,由不得你后悔,修修补补再来过。一次错,成炉废。
{28}荣师傅冷冷地看他一眼,说,这一炉,你都给我吃下去,一块不许剩。
(选自《燕食记》,有删改)
【注释】①油镬(huò):油锅。②腍(rèn):物煮得很熟,不硬不韧。
1.请你为本文取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中的四字短语,使得语言典雅有韵味。
B.本文多短句,因为通俗小说表达需要直白。
C.作者写对话却不用引号,表达干净又克制。
D.作者选词炼字较为考究,表达简洁且凝练。
3.根据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
一块面,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成了形状了,狠狠地用擀面杖一压,酥皮便成了死面,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不停歇地,让他做上一天。(从修辞角度分析)
4.本文结尾神来一笔,点明五举打月饼失败的原因。请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 相
◎胡 炎
①老相摆了六个菜,四荤两素。荤菜是烧鸡、牛肉、猪耳、羊蹄,素菜是油炸花生米、拌黄瓜。房间狭窄,几件旧家当,显得冷冷清清,衬托着他的寒酸。在此之前,我踩着泥泞和污水穿过了好几条七弯八拐的小胡同,若不是他来接我,我一定会迷路。我被满屋的肉香熏得头有点儿蒙,对他说,这是干啥?他冲我作了个揖,你可是我的贵人,咋着也得喝几杯。
②他把我让到破沙发上,自己搬了条老式的马扎,上面有不少灰黑色的积尘,一屁股坐上去,开了酒,斟在新买的玻璃杯里。我说,我酒量不行。他恭恭敬敬地把杯子捧起来,说,承蒙你看得起我,我敬你。我拗他不过,只得象征性地抿了一下。
③老相并不是我的熟人,准确地说,在昨天他从三米多高的桥上跳进河里之前,我们还素不相识。当时我有重要的采访任务,只是匆忙记下了他的电话号码,便离开了。之后,我就多次接到他的电话,问我何时见他。我多少觉得有点儿可笑,他倒是急于出名,不像那些做了好事不愿留下姓名的人,低调,不事张扬。
④老相一口酒下去脸就红了,嘴里嚼着花生米,说,我等你好久了!我说,你认识我?他摇摇头,憨憨地一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等你这样的贵人已经等好久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我蹙蹙眉,听得一头雾水。
⑤在这个寒碜又邋遢的地方,我并没有打算待多久。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所以我想单刀直入,赶快把他昨天跳河救人的事整明白。但老相似乎比我还迫切,一边喝酒一边滔滔不绝。他说昨天那事不算啥,在最近这五年里这样的事他干得太多了,家常便饭。我说,河里那人你认识?他说不认识。我说河水那么深,现在又是深秋,你就不怕自己有个闪失?他说,见死不救,那不是人干的事。我笑笑,这句话我喜欢。
⑥我准备告辞,普通市民见义勇为,也就是个短消息的料。可老相一把攥住我的胳膊,坚决不放我走。他手劲奇大,这样逼我留下,让我微微不快。
⑦我还有好多事没说呢。他看着我,五年了,你知道不?五年了,我一直等着给你这个贵人好好说说呢!
⑧我说,好吧,你说。于是,老相告诉我,他救过很多人,干过很多好事,比如从流氓手里救过小姑娘,从火海里救过邻居刘大爷,在公交车上勇斗扒窃团伙,胳膊上挨了整整三刀。说着他捋起袖子给我看,果然有几条褐红色的伤疤。信了吧?他问。我点点头,心中将信将疑。伤疤是真,但因何留下的无从考证。干记者的,眼见为实,不能轻信他的一面之词。
⑨给你说个更绝的!他越说越来劲,去年有个二百五被女朋友踹了想跳楼,我一个人爬到楼顶,往围栏上一跨,登时把那家伙吓傻了。他问我干啥,我说我娘死了,我不想活了。我打小死了爹,是我娘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除了我娘外,再没有别人对我好过。就我这熊样,长得又黑又老,二十岁人家看我就像五十岁。我没钱,没工作,要啥没啥,倒不如死了去陪我娘。跳吧哥们儿,咱们一块脑袋开花,黄泉路上还有个搭伴儿的。那家伙听后竟从围栏上退回来,跑过来拉我的胳膊,还劝我,别死呀老哥,好歹我还有过女朋友,可你……下来下来,咱喝酒去!就这么着,我把那个二百五救了。
⑩看得出,老相颇有些智勇双全的得意。他端起杯子,把大半杯酒一饮而尽,舒服地哈了一声。我看着他。他确实像他的称谓一样,长得老相。我感觉这个其貌不扬的人着实有点儿意思,先前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你今年多大?我问他。
{11}三十五。尽管我猜测过他的年龄,但他的回答还是让我吃了一惊。他竟比我还小两岁,我以为他至少是奔五的人了。
{12}你刚才说的可都是真的?我问。他说千真万确,我发誓。我补充道,我的意思是,你说的那些关于你的身世都是真的?他说都是真的,没爹、没娘、没工作、没钱。他指了指他的屋子说,你都瞧见了,这就是一个老光棍儿的家。我说你才三十五,不老。他搔搔头,痛快地“嗨”了一声,五年了,一肚子话终于说出来了,真舒坦!
{13}我突然意识到他多次提起“五年”这个时间概念,颇觉蹊跷,就问,五年前你在干啥?他突然黯了脸,半晌说,坐牢。我心里一沉,为啥?他低下头,说,盗窃。良久,又说,没人瞧得起我,一辈子都没人瞧得起我……我给人说我干了很多好事,可没人愿意听,更没人相信。我就想遇见一个记者啥的,写写我,让我露个脸!
{14}老相第三天就上报了。据说他四处搜集报纸,满世界指着自己的报道给人家看。不久,他被一家企业聘为了保安。上班当天,他给我这个“贵人”的微信里发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老相穿着保安服,头戴大盖帽,神情庄严,看上去竟有了几分英武。
(选自《小说林》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依据文章的情节写出老相与“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小明认为小说中的老相是一个相当值得敬佩的人。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老相的人物形象。
3.小林认为,这里的“我”见证了老相的变化,是老相的贵人。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贵人”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弹 弓 杨
◎冯骥才
①大杨是一条中年大汉,身高八尺,长胳膊长腿,腰粗如树。他不弄刀枪,只玩一把弹弓子,平时掖在后腰,撂地演艺时,才拿出来亮一亮真本事。
②大杨是河北沧州人,在天津谋生。天津这地方有它的厉害,要想到这儿找口饭吃,如果不问南北、不懂江湖,就会受人欺负。
③一天撂地卖艺,大杨光着膀子,斜挎一袋弹丸。这弹丸是黑胶泥团的,不知掺了嘛东西,乌黑梆硬像铁蛋儿。他手里的弹弓更是少见,一尺半大的柳树杈,拴着两根二尺长的粗牛筋。弹丸捏在牛筋中间的皮兜里,好比枪弹上了膛,周围看热闹的人都纷纷躲开,一个弹丸过来,脑袋瓜不就开了瓢?
④大杨坐如钟,立如松,一根桩子似的立在场子中央,瓮声瓮气地说:“诸位放心,我的泥弹只往天上射!”说着举弓向上,一扯牛筋,把弹丸射上天。又见他胳膊一伸,手一张,手心向上,“嗒”的一声,射出的弹丸落下,正落在手心中央。多准的劲,多高的功夫,一手见神功。
⑤不等众人叫好,大杨又拿出弹丸,这次是两个。先是头向后一仰,眼望天空,来个“犀牛望月”,一弹射上去。跟着飞速转身,一回头,又来个“回头望月”,一弹又射上去。后边一下比前边一下劲大,弹丸飞得更疾更快。跟著,只听天空极高极远之处,传来清脆的“啪”的一声,原来后边的弹丸追上前边的弹丸,击中击碎,众人应声叫好。
⑥这时人群走出一人,黑衣黑裤黑鞋黑脸,一脸恶气,横着身子走上来。这人天津无人不知,绰号“一身皂”。
⑦一身皂叫一旁摆茶摊的老汉搬一张桌来,中间放一把青花茶壶。然后他打衣兜里拿出一个玻璃球,稳稳搁在壶嘴上,扭头对大杨说:“你看好了,这把壶是乾隆青花,值一根金条。你把壶嘴上这玻璃球给我打下来,但不能伤了壶嘴。你要是打碎了这把乾隆青花,你赔!你要是没这能耐,给老子趴下磕三个头,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这话句句朝人抡棒子。
⑧这茶壶只是茶摊上的壶,值个屁钱,凭嘛说是乾隆青花。可是这地界一身皂说嘛是嘛。
⑨大杨全没当事。他从挎袋里摸出一个弹丸,对着茶桌后边的人说:“诸位闪开!”众人应声躲开。大杨一张臂,一手举弓在前,一手捏弹丸在后,使劲一扯,中间的牛筋拉出三尺长,嗡嗡出声。他扭身塌腰,这一招应是“霸王倒拔弓”。忽将双指一松,皮筋翻飞,同时那茶壶上“叭”地巨响,众人以为茶壶碎了,再一看茶壶没事儿,壶嘴也没事儿,只有壶嘴上的玻璃球粉粉碎,地上全是亮闪闪的玻璃碴。
⑩众人全看呆了。一身皂没了神气。
{11}大杨说:“我只五个弹丸。刚才打了三个,现在打了一个,还留一个专打恶人。谁欺负人,过了头,我给他‘换眼珠’,只换左眼!”说着,他又把一个弹丸捏在皮兜里。
{12}这一下,大杨在天津立了足,有大杨在,素净多了。从此大杨有了一个威风十足的称呼,叫“弹弓杨”。
{13}七年后,庚子事变,天津城北这边叫洋人糟蹋得厉害;天津人不服,拼得很凶。据说一个洋人的军官被杀,左眼一个黑窟窿,呼呼往外冒血,死得挺惨。
{14}这话真假无人知道,反正庚子之后没人再见到过大杨。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有删改)
1.冯骥才在《俗世奇人》里塑造了很多民间奇人的形象,文中的大杨算不算一个奇人呢?请结合文本分析大杨的人物形象。
2.“弹弓杨”说他留一个弹丸专打恶人,而且“给他‘换眼珠’,只换左眼”。这个说法在小说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处有对大杨的语言描写,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4.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与《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的相似之处。
5.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大杨,但是为什么要多花笔墨在众人的反应上呢?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北 狐
◎王光龙
①城北有一处古旧的宅子,无人居住,原为一家私人酒肆。不知从何时开始破败,梁椽虫蠹,墙体颓圮,蒿草丛生,楼阁处有火燎的痕迹,仿如一片荒冢,唯有剥落红漆的门前大红柱和门匾上掉了色的鎏金大字,还能依稀见证着这处酒肆当年的繁华。近来拆迁之风日盛,此古宅经专家鉴定,破坏严重,已无文物价值,可是这里的砖瓦却未有人动得分毫。闻之,古宅内常有野狐出没,对月悲咽,听者为之胆裂。凡欲动土者,家中锅碗尽碎,案几上留有毛发一缕,鉴之,乃是狐狸毛。于是,有人疑是狐者作怪。野狐出于北边城郭,市井之人称之为北狐。
②若有哭闹孩童,长辈以北狐唬之,泣声立止。
③城南有一酒鬼,天生胆大,不信鬼神,和一群酒友打赌,自夸要只身前往古宅,一会北狐。听者以为酒后之言,权当笑料。一夜,此酒鬼喝得酩酊大醉,不辨方向,踉跄着去往城北,误入北狐院落。酒鬼推门而入,见屋内灯火阑珊,遂斜倚桌椅,大呼上酒菜。须臾,只见一老者,皓首白须,着一身青绿山水长衫,拄杖笑迎。
④也是奇了怪了,偌大的一个饭店就你一个老头。酒鬼戏谑道。
⑤老朽姓胡,贵客不知,当年这酒肆也宾客云集,只因一场无妄之火,才变得生意冷淡,许久无人问津。老朽听闻贵客要来,存有好酒一壶,可供贵客畅饮。
⑥一听有酒,酒鬼顿时来了兴趣,直呼快快取来。
⑦老者取一瓮,倒酒入碗,沁香四溢,酒鬼忙干了三碗,最后抢过酒瓮,直接灌酒入口。
⑧好酒!酒鬼用袖口把嘴巴一拭。这么好的酒,可惜了你这个冷冷清清的店。
⑨贵客既然喝了小店的酒,可否听老朽将原委道来?
⑩那你就说道说道吧,聊以下酒。
{11}那一年,老朽遭逢天谴,恰被一位恩公所救,藏身于此处,建成这酒肆。恩公好酒,不嫌我身世,时常来与我畅饮。恩公后被奸臣所害,惨遭灭族之难。恩公唯有一弱子,藏于此处,却被奸人放火围困。弱子哭闹,闻酒香而止。大火弥漫,一间熙熙攘攘的酒肆顿时化为灰烬,仓皇之中,弱子不知所踪。老朽寻觅多年,苟延残喘至今,守在此处,只盼得恩人之后能够归来,再来畅饮。
{12}何时发生的事情?或许我可以帮你找找。
{13}明朝崇祯年间。
{14}你这老头不喝酒竟说酒话,现在可是21世纪,要是按照你所说的,那你岂不是活了几百年。酒鬼大笑。
{15}老者露出胸膛,毛发浓密,用绷带包扎,还在渗血。老朽日前被一刀具所伤,久治未愈,深感大限将至。今日遇得有胆识的贵客,只能将此事说出,希望有缘人知道此事,也不枉我守在此处几百年。
{16}你是,是北狐……酒瓮失手落地,顿成灰土。
{17}老朽正是北狐!
{18}随即灯盏明灭,夜风吹窗而入,酒鬼一阵眩晕,头重而倒地不起。
{19}后来,一商人在此院落地基上建起北狐大酒店。酒鬼被聘為讲解员,以北狐逸事为揽客之道。店中有一玻璃橱窗,盛毛发几缕,名:北狐。常闻得酒店后厨有碎碗之事,愈加引得宾客云集。
(选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2年第3期,有删改)
1.请简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明明是21世纪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说北狐“活了几百年”呢?请赏析其妙处。
3.北狐一开始被人们拿来吓唬别人,后来为什么人们对北狐的故事却十分感兴趣呢?请结合文本简单分析原因。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勇士的背影
◎宋子洵
①虽已进入春天,风却也卷挟了几分寒意。朦胧的金光洒落在山顶的薄雪上,氤氲出几分雄壮悲凉。连绵陡峭的山岭在云层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却未见飞鸟。夹金山的每一个清晨都是这般景象。
②一条陡峭的山路向上延展,在视线所及之处骤然急转,消失于云层雾气中。藏族小伙扎西一早就站在路边。
③他在等待着一位执意独自登山的老人。
④“咚、咚、咚……”沉重的脚步声自远处传来,扎西探出头,仔细打量着来人。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逆着光走来。虽然脚步有些蹒跚,但每一步都像巨石一样重重地压在地上。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就是他!”扎西赶忙跟上,一路上躲躲闪闪,生怕被发现。
⑤突然,他发现老人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注视着他。
⑥“糟了,被发现了!”心一横,扎西硬着头皮凑上前,用蹩脚的汉语向老人解释道,是小金县的桑杰书记让自己悄悄跟着的,因为担心他一人登山有危险。扎西一脸诚恳的模样,让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缓和了些许。
⑦“你回去吧!”老人转过身去,背朝扎西摆了摆手。
⑧“我不走,我答应桑杰书记要照顾好您的。”扎西倔强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⑨老人动了动嘴角,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攀登。看着老人沉重的背影,扎西知道了老人默许了。
⑩100米,100米,又100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
{11}“您不要再往上走了。”见状,扎西有些着急地说道。
{12}老人的喘息声越来越急促,听起来像是即将报废的拉风箱,光听着都让人心慌。对于扎西的话,老人置若罔闻。
{13}“您撑不住的……”扎西的声音因焦急而轻微地颤抖着。
{14}终于,老人停了下来。
{15}“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替我敬个军礼吧。”
{16}敬礼?扎西没听懂。
{17}“就像这样。”老人边说,边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庄重而又虔诚地向大山敬了一个军礼。
{18}或许是不想老人继续攀登,扎西没有拒绝这个请求。
{19}随着一步步攀登,扎西的体力渐渐透支,汗水湿透了单薄的衣衫,他的牙床都在冷风中打战,腿像灌了水泥一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侧滴落。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被逐步掠夺,扎西已经接近窒息了。
{20}终于行至一片开阔处,扎西累得连动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喘息间,扎西记起了老人的嘱托。
{21}咬住因寒冷而颤抖的牙齿,扎西缓缓地举起右手对着那片天空敬了个军礼。
{22}下山时,扎西又遇到老人。老人坐在路边,定定地看着远方。扎西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只好静静地走到老人身边坐下。
{23}“累吗?我们当时也很累!”扎西的耳边传来老人粗粝沙哑的声音。
{24}“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紅军吧?”扎西突然意识到什么。
{25}老人深邃的眼神给了扎西答案。
{26}……
{27}太阳落山时,老人走了。凝视着老人踉跄却坚毅的背影,扎西的内心突然汹涌起复杂的情感。有种念头在他心里升腾而起,久久不散。
{28}离开之前,面向无数英魂在这里长存的夹金山,他又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并许下了自己一生的承诺。
{29}那之后,扎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二十几年过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烙在他的心底。夹金山上,仿佛一直有一个勇士迎着落日的余晖,凝望着远方。
(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3月15日,有删改)
1.赏析下面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二十几年过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烙在他的心底。(从词语的表达效果赏析)
2.小说中多次使用了伏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3.你觉得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油画中的护灯者
◎扎西才让
①苏奴站在嘉措的身后,看后者即将完成的一幅油画:
②作坊不足15平方米,一条笨拙的褐色长条藏柜正对着店门。柜面上,摆着六七双高高低低的藏式靴子——皮面的,装饰简单,看起来挺结实;布面的,缝着氆氇毯子上才有的花纹。在摇曳的灯光下,仍然能看清楚它们或气派或华丽的样子。
③事实正如画中画的那样:桌子两面,一面是个约摸七岁的男孩,上身挺直跪立着。或许因为寒冷,或许因为瘦弱,他的瘦短的双腿看起来像在发抖,但脸上却是欢乐的神情。桌子另一面,是个老人,头发灰白,胡须也灰白,看年岁,已年届六旬。老人盘腿坐着,一手拿锥,一手持靴,靴底搁在膝盖上。此时,老人的注意力显然不在靴子的制作上,其兴趣,显然在于和男孩的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④苏奴注意到,桌面上是盏做工粗糙的煤油灯,头小腹大的玻璃瓶内,只剩很少的煤油了,这使得玻璃瓶脖颈上的用铁皮盖子撑起的铜皮包裹的灯芯,显得瘦弱不堪。
⑤此时,画中的一切,仿佛动了起来:破烂的窗户里漏进一丝冷风,将灯火吹得摇摇摆摆的,眼看就要熄灭了。男孩慌忙竖起一只手掌,遮住了固执后倾的灯火。他笼手护灯的侧影恍若一尊雕塑,在灯光中呈现温暖而光亮的红色,手势如祈祷一般。灯芯燃烧产生了一点儿烟,这并不影响老人凝视孩子的眼神。放下手中的靴子时,老人的脸上浮现起明显的苦涩的笑意。
⑥“这老人是谁?”苏奴问嘉措。
⑦“西沧镇上的一个老鞋匠。”嘉措说。
⑧“谁呀?”
⑨“你不知道。他的独生子死于打架斗殴,后来,儿媳也死于重病,好端端的一个家,只剩下他和这个孩子了。”
⑩“那这孩子是谁?”
{11}“他的孙子。”
{12}苏奴觉得,嘉措确实是个有思想的画家,他画出了心里想画的东西:在煤油灯的照耀下,这爷孙二人已经构成了一个几近完整的世界。他想,即使灯火熄灭,即使老人和孩子瞬间就淹没于黑暗,但陷入昏暗中的眼睛也会适应夜色,静静地找到那久违的亮色。毋庸置疑,正是这个七岁的男孩,给老人带来了全世界的光。
{13}“这画叫啥名字?”苏奴又问。
{14}“‘护灯者’。”嘉措说。
{15}“这名字起得好。我这个写诗的,也起不了这么好的画名。”苏奴感慨地说。
{16}“你是个懂画的人。”嘉措说。
{17}“艺术是相通的。”苏奴说。
{18}“你先到沙发那边坐会儿吧,茶几上有青稞酒,自己倒上。我把画画完,然后我俩去吃午饭。”嘉措说。
{19}“好,我等你。”苏奴说。
{20}苏奴给自己倒了一大杯青稞酒,一边慢慢地品,一边看嘉措作画。他有点儿佩服这个朋友,不仅善于观察生活,还会表达脑子里的奇思妙想,这《护灯者》确实令人浮想联翩!
{21}喝了一阵,苏奴突然替画中的老人有了一种担心:七岁是个门槛,一到七岁,男孩就得上学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将向他敞开。那时候,或许他会越走越远,只身逃离,不再回来,毕竟,对陌生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几乎是人类的天性。
{22}“你画的是啥时候的事?”
{23}“40年前的。”
{24}“那这老人和孩子还在吗?”
{25}“老人早就去世了。这孩子,在金城经营一家鞋城。”
{26}“哦,我明白了。这画,是他让你画的?”
{27}“算是吧,两三年之前他找过我,我当时没答应。”
{28}“那为啥现在答应了?”
{29}“现在,我明白了他的心境。”嘉措说。
{30}嘉措的回答,让苏奴想起了自家的往事,他忽然有了写作的冲动,便找来纸笔,写下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诗草稿:
“我出门上学的时候,他们的争吵还在继续。一路上,我经过磨坊、油坊和染衣坊;我经过的田野里,到处是油菜花的刺鼻的芳香。我的老师已年迈了,他再也不能把悬挂在歪脖柳树上的铁钟敲的山响,他讲过的真理尚未被事实证明,他教给我的汉字尚未给我带来奇迹。”
“我放学回家的时候,他们的争吵还在继续。我自己做好了午饭。削好了铅笔,我写了一行文字,那些卧在红砖青瓦上的阳光就想背对着我悄悄地挪动身子。”
“我决定逃学的时候,他们的争吵还在继续。我度过了童年,又在少年的背叛情结里走向异域……最后,我还是回来了,但他们中的一个,已经死去。”
{31}在慢慢到来的醉意里,苏奴觉得,这复杂而多变的人间,也许正因为有诸多遗憾,才会令人珍惜。
(选自《百花园》2022年第6期,有删改)
1.小陶顺着“苏奴”的视角读完小说,请你补全下面的方框,看看是否和他理解的一样。
(高潮) (结尾)
2.小陶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有点疑惑: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请你帮他解开疑惑吧。
3.小陶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在第④段单独描写煤油灯的情况,请你来告诉他吧。
4.小陶发现苏奴在结尾处用了散文诗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特点呢?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凝 秀 钟 声
◎徐巨明
①组织部陈部长宣读了县里的任免决定,我在这所省级示范高中主政十二年,现在,已完成了校长角色的演出,人生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②从会议室走出来,天气阴凉,我想离开人群,一个人在校园里走走。
③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根脉的校园。这里曾是清末朝廷重臣刘坤一的家宅,虽然当年的建筑古迹早已片瓦无存,但校园里仍然存活着十余株参天古木,滿身涂抹着历史沧桑。硕大的香樟斜伸在荷塘上,展示着艺术姿态;老得已经空心的广玉兰,仍然叶繁花硕,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顽强抗争;一对夫妻罗汉松,根连枝攀,百年相依,坚守着最初的诺言。绕着一株株古木,我缓缓移步,或伫立,或凝望,在这些从岁月深处跋涉而来的古木面前,我感觉到自身如微尘般渺小。
④我走进钟亭,坐在石凳上,一缕轻风拂来,身心格外舒爽。
⑤钟亭坐落在校园中央的草坪里,一个约两米的高台,做成两级围廊,四面石板小路与大道相通。亭顶盖了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脊,富丽堂皇。地面上铺了从旧房子里挖出的青砖。整个钟亭虽然看起来做工有点粗糙,但不失古典味道。我把它取名为“凝秀钟亭”。凝秀者,凝聚优秀也,同时也用此名来记忆学校自凝秀阁迁入的历史。
⑥钟亭里悬挂着一口圆锥形的钢钟,它是全校的最高指挥官,每天从这里发出的声音,指挥着千军万马,或静息,或喧闹;或奋力冲向操场,或闭目走进梦乡。在它旁边的侧梁上,有一块小匾,上面书写着一段我草拟的文字:“此钟取自于抗日战争的炮弹壳。1944年,日军进犯县境,百姓受害深重,怒恨铭心。1965年,县人取抗战留下的钢炮壳锯为两截,一截留县委大院,一截悬于县一中,传讯发号。数十载过去,它一直恪尽职守,指挥作息,长啸警音,惕悟学子,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⑦曾经,有个领导来学校视察工作,听到钟声,眉头微皱,然后做出指示:“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落后的敲钟方式,也该换换了。”我无语以对,撇了撇嘴角,无趣地退避一侧。
⑧我终究没有听领导的话。我喜欢听这钟声,它悠扬绵长的声音每天在校园上空回荡,在我的周身缠绕,每天走在校园里,我脚步挺踏实。
⑨在学校周边数里,这钟声也早已成为居民和单位职工不可或缺的生活符号。白天,它穿越车马喧嚣,让人在躁动里体会一份宁静;夜里,它划开寂静长夜,引你于幽悄间抬头眺望星空。
⑩那年春季开学不久,我们迎来了一届特殊的校友。他们都是年届七旬的老人了,好几位曾经位高权重。他们从这里毕业已半个多世纪,大多已是白发苍苍,但身体硬朗,步履矫健。在我的引领下,他们参观校园,当走到凝秀钟亭时正赶上下课,钟声突然响起,此时,他们一个个眼含泪花,急匆匆地向钟亭奔去,有的像孩子一样嘴里喊着:“打钟了,打钟了,好熟悉的钟声,还是这钟声……”他们把司钟员团团围住,就像围观仰慕已久的英雄,问这问那,把司钟员都问得慌了神。一直等到上课时间,他们用虔诚的目光看着司钟员打完了上课钟。司钟员离开了,而他们仰起头,还久久地注视着早已静默下来的钢钟。
{11}我向他们介绍了司钟员的情况,他姓周,四十多岁,单身,是学校请的合同工。他父亲是学校的老职员,一直做的工作便是收发与司钟。父亲退休后,他便继承了这份工作。他原来有个美满的家庭,可是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破裂,从此,他便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学校给他的待遇不高,开的工资刚刚达到本地最低工资标准。他接手这份工作之初,有些惶恐,曾经因为没能按时打起床钟遭到学校批评,以至于吃不下睡不好。后来他慢慢调整了过来,一天上课、下课、起床、就寝、出操等等,算下来最少要司钟三十九次,而且每次钟声节奏都有变化,以让全校师生都能理解钟声的指令内容。
{12}我当校长的十二年里,居然很少发现他有司钟错误,也从没有接到过关于钟声的投诉。每年的高考,上上下下最担心的是信号发布出现差错,总是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他只是默默地点点头,然后把高考安排册里的信号要求一次一次地抄写,背熟。高考来临,他特意在左右两只手上各带一只手表,早早地站在钟亭里等候,每个信号节点,时间一秒不差,节奏完全吻合。
{13}我随意的叙述,引起了老校友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听得很专注,脸上洋溢着敬佩之情。他们提出一个要求,要我联系周师傅,他们要跟他合影。
{14}我一个电话把周师傅召来。他一头稀疏的头发,矮墩墩的个子,走起路来,每一步似乎都特别用力。他迈着急促的脚步走近我面前恭领校长指示,当我告诉他,老校友们想跟他合影时,他突然特别激动,哽咽难抑,泪流满面……
{15}我心里一阵颤栗,面对他突如其来的眼泪,竟然不知所措,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他拉到校友们的面前。
{16}这一刻,我似乎跟他走近了许多。他已习惯于千万次重复敲钟的动作,习惯于卑微如草的生命状态,这尊重,来得太突然太意外,他感到难以承受。
{17}平时,我在校园里巡视,释放着校长的威严,感受着钟声的力量与节奏,却从未想过应该去靠近这钟声背后的灵魂。
{18}如今,我从校长岗位上退下,静静地坐在钟亭里,突然感觉到几分愧疚,我幻想着周师傅正提着钟锤,迈着有力的步伐向钟亭走来……
(选自《爱你·教师文学》2021年第9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钟声(或钟)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通读全文加以概括后填空。
(1) →我没有听从领导的建议调换钟声→(2) →我向老校友介绍司钟员周师傅→(3)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我”的卸任对全篇的展开很关键,角色的变换促使“我”用新视角看待周围的人。
B.第⑨段描写钟声的句子结构整齐,表意凝练,富有音韵美,强调了钟声对人们影响之大。
C.第{13}段“我”的随意叙述和老校友的强烈反应形成反差,直接突出了司钟员的人物形象。
D.结尾段“我”的“愧疚”同链接材料中杨绛的“愧怍”异曲同工,都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链接材料】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對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选自杨绛《老王》)
3.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4.本文所写内容主要与钟声有关,但在第③段却花了不少笔墨来写古木,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5.文中的“我”为何终究没有听从领导的建议换掉钟声?请通读全文分析原因。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复活半刀泥
◎明前茶
①跟随半刀泥的传承人老万去淘古瓷片,绝对要早起。早春,凌晨五点半,东方的云彩上刚吐出一线深橘红,瓷器早市就开张了。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守着摊贩将古瓷片从麻袋里倒出来的那一瞬间,在密集的哗哗声中,忽然,他耳朵上的茸毛竖起:“停,停一下!”摊贩住手,老万眼尖手快,从一堆瓷片中捡出好几片来,他摊开它们,一一询价,摊贩早就摸准了他的脾气,直接把猛地看上去没啥花样的两片捡出来,递到老万手上:“都晓得你搞半刀泥都着魔了,还跟我装。这样,480块钱一片,你要刻出好花样,给我留一个茶盏,我来买。”
②老万露出无奈的笑,付钱,背过身去却一脸的愉悦,开始边走边哼唱虞姬的唱词:“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他一边哼唱,一边举起瓷片对着初升的太阳望。我终于瞧见了瓷片上暗藏的乾坤:瓷片虽是如冰似玉的青白瓷,看上去一无所饰,但对光一照,里面的虚实纹样都透了出来,果然有梅枝,有雀鸟,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③老万说:“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宋瓷,准确地说,就是这种南宋青白瓷。当年,匠人以刀作笔,在干燥后的素坯上刻画出一面深一面浅的凹面与线条,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有深有浅,再施釉后高温烧成,这种刻法,让青白瓷对光一照,上头刻绘的莲花、竹叶、昆虫和小鸟,都好像是纸窗上的投影,既活灵活现,又像浮动在空虚中,好比月光下的幻影。我淘了几百片宋瓷,再也瞒不了人。摊贩们也敬重手艺人,给我时价打八折,让我买得痛快。”
④我不免好奇:“宋瓷倒出来的声响与众不同?”老万说:“当然,就算与宋同时代的金,留下的瓷片倒出来也会哗哗作响,宋瓷细腻坚牢,倒出来是‘呼呼’声,听音可辨,这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
⑤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是老万的师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这门工艺的难处就是:要让青白瓷发出美玉才有的透光感,利坯要利得极薄,而刻刀要在极薄的坯体上游走雕刻,还要一刀下去,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来,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这就像初学滑冰的人,上了冰面,越不想栽倒,越是趔趄不已。我跟师傅初学时,一拿起刻刀来就忍不住喉头‘咕咚咕咚’作响,师傅说,一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手上的劲就有可能使偏了,所以,心无旁骛很重要,你一心一意去感受那些块面,那些线条,刻莲花时能闻到莲香,刻小虫时能感受到触须的弹动,能感受到秋虫的喜怒哀乐,你沉浸其中,就会忘了手上的刻刀有千钧重,忘了咽口水,你就逐渐上道了。”
⑥这个悟道的過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扎灯,观玉雕,玩剪纸,瞧得最多的竟是皮影戏。说实在的,皮影人偶的戏服、冠冕、动作,透过暖暖的光线投射到屏幕上,忽然让小万看到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性:挑、剔、顿、挫、拉圆、捺方,露峰起笔、侧锋运笔、出锋收笔。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
⑦二十年过去了,师傅几乎已经退隐江湖,小万成了老万,也开始收徒弟。老万把自己收藏的瓷片归了档,学着师傅的样儿,让徒弟观瓷片,写两个月的心得体会,再来跟他使刻刀。
⑧他两年前收的一位徒弟最有意思——京都大学的教授,日本人,教了一辈子陶瓷史,62岁退休后,前来景德镇找寻宋代残瓷搞研究,见到老万卖给摊贩的笔洗,惊住了。立刻恭恭敬敬前来,要找老万学艺。老万约他谈了三次,看了日本教授的书法作品,同意了。拜师当天,日本教授对着比自己小九岁的老万平心静气行大礼,敬茶,老万挺直脊背,泰然地受了礼。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受这份礼,而是代表所有掌握了半刀泥技术的工匠在受这份礼,包括那些在宋瓷片上留下清雅、自在、随性之刀笔,却已经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
(选自《文汇报》2021年4月13日,有删改)
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析第②段中黑体词“乾坤”的意思。
3.对文中第③段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南宋青白瓷。
B.半刀泥刻法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
C.人们观赏半刀泥刻法作品会感受到虚实结合之美。
D.老万先前淘了许多宋瓷片,欺瞒了很多人。
4.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拾 鹿 角
◎申 平
①那年的春天,我和哥哥到大山深处去捡拾鹿角。
②每到春天,公鹿头上的旧角会自行脱落,然后长出新角来。鹿角可入药,又可作装饰品,一对鹿角,能卖到一两千块。
③春天的山里,说不出有多么美丽。我们却无心欣赏美景,眼睛只管盯着地面,在草丛里、树空间寻找鹿角。
④但是第一天,我们一无所获。哥哥就说:A走,咱再往远处走走。不觉间,我们走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晚上,我们在一块巨石下面支起了帐篷。夜晚的山谷,寒风阵阵,还夹杂着隐约的狼嚎。我们蜷缩在里面,浑身直打哆嗦,紧握砍刀一动不敢动,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来。
⑤天亮以后,哥哥说,赶紧收拾东西往回走吧。但是,我们转了好久,竟然又转回到昨晚宿营的地方来了。我张嘴要哭,却被哥哥严厉制止住。他说:B走,我们换一个方向走。
⑥我们已经没有心思去找鹿角了,只能在大山里不停奔走。当我们走到一片林间空地时,突然惊起一群野鹿,轰隆隆地一阵响,直冲进树林。奇异的是,有一对雄鹿,犄角别着犄角,在原地打转。我们一看,立刻呐喊着冲了过去。两只雄鹿惊慌地侧着身子奔跑,很快就被两棵树夹住,动弹不得。
⑦太好了!哥哥呼喊着跑过去,举起砍刀就要往野鹿脖子上砍,但他的刀突然停在空中,然后又放下,说:不行,野鹿是国家保护动物,砍死是犯法的。我说,那就干脆把它们的犄角敲下来!
⑧我们走到鹿角旁,看到野鹿那两双充满恐惧绝望的眼睛。别住就意味着死亡,野狼会毫不费力地把它们吃掉。既然都是鹿角惹的祸,给你们敲掉正好。我举刀要砸,哥哥又说不行。他说,如果硬砸鹿角,鹿也会流血而死。
⑨哥哥郑重其事地考虑了半天,最后他说:咱们还是帮它们把犄角分开吧,救命总比杀生强。
⑩于是,我们放下砍刀,上前去拆解鹿角。它们却很害怕,脑袋不停摆动挣扎,尖尖的鹿角竟然划破了哥哥的手。后来哥哥开始跟野鹿说话,还轻轻地唱歌给它们听,慢慢靠近,轻轻抚摸它们。野鹿渐渐安静下来。哥哥看准了鹿角卡住的地方,左掰右扭,最后哗啦一声,鹿角真的分开了。两只野鹿立刻纵身跃起,闪电般跑向了丛林。
{11}野鹿获救了,可我们依然迷路。我们在树林里左突右奔,森林好像无边无际。天渐渐又要黑了,我和哥哥的脸变得蜡黄,手脚发抖。我们躺在地上哭起来,一起高喊:救命呀,救命呀!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
{12}正在绝望之际,忽然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声响,我们抬头一看,竟然是一群野鹿举头看着我们,还有两只公鹿朝我们发出“呦呦”的叫声。咦,难道这是刚才我们解救的公鹿吗?它们跑来干什么呢?
{13}哥哥猜测说,它们是不是要给我们带路,走,跟它们走试试。于是我们往前走。鹿群果然在前面不快不慢地走,有时还会停下来等待我们。翻过一座山,前面忽然豁然开朗。我和哥哥不由兴奋地喊叫起来。
{14}这时,鹿群要准备回去了。我和哥哥不断向它们挥手,鞠躬致谢。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鹿群里的公鹿忽然拼命晃动起头颅来,之后听见噼里啪啦一阵响,等到它们消失以后,它们停过的地方,留下了十几只鹿角……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请从“原因→结果”的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因为鹿角可以卖钱所以进山捡拾→因为一无所获(1) →因为内心恐惧所以决定返回→因为迷路(2) →(3) 所以放弃鹿角→(4) 所以得到野鹿的帮助和回报
2.文中A、B两处画线句,“哥哥”反复说“走”。如果此时你正为同学演读这个故事,会怎么處理“走”字的重音呢?请说说你的判断及理由。
3.有人觉得小说结尾突兀、虚假。但你通读之后,认为结尾合乎行文逻辑,也颇具匠心。请从情节、主题等角度阐述你的理解。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对一棵树说什么好
◎张建春
①炯七岁时,还是拽耳朵不知叫唤的小毛头,他随父亲栽树,父亲要栽的是楝、榆、槐,这些树有用处。可炯吵着要栽杏树,杏子酸甜,好吃。
②父亲依了炯,在场地下沿栽下了棵手指头粗细的杏树,炯撒了泡长尿,当了定根水。
③杏子挂果早,炯十岁时,总会仰头看杏,杏树长高了,高得挂了果,要用长竹竿敲。炯很是骄傲,家中有杏,口中的酸甜不断。
④父亲不让炯吃独食,摘下的杏子,村子里邻家的孩子也有份。甜一人嘴,何如甜大家。
⑤十八岁炯下地干活,能当整劳动力,记十分工了。炯缺了根大锹把,父亲瞅了半天,楝、榆、槐都向高处蹿去了,仅杏树伸着枝,像手脚着地地爬,父亲示意炯,去截下一根手腕粗的侧枝。
⑥炯不大情愿,侧枝上还有青杏,光溜溜的,看一眼口水流。
⑦不情愿也得截,大锹无把舞不起来。青杏撒了一地,炯有了把大锹,锹把上有青杏的酸味、黄杏的甜味。
⑧二十三岁时,炯恋爱了,对象是邻村的二芬,二芬很美,在炯的眼里是天仙。炯在杏树下听杏成熟的声音,摘下一颗颗带有麦香的杏,捧在手上,大声地说:尝尝,尝尝,大杏子,甜,甜进了心。
⑨春天杏花开,杏花先红后白,在村子里的树中率先开,独占春色。二芬来炯家,总是仰天看杏花,都说人面桃花,二芬人面杏花,娇娇的可爱。
⑩二芬要炯为她摘枝杏花,炯不同意,但经不起二芬撒娇,还是摘了,二芬把杏花插在头发里,二芬成了二月的杏花,在房前屋后走来走去。
{11}炯的儿子在杏树下滚来滚去,仰头看青杏,炯三十岁了。炯多了样事,看杏树,杏子鸟虫喜欢,小孩子喜欢,得看着,否则鸟啄虫咬孩子偷,等不到成熟。儿子要吃杏子,杏子成熟了才好吃,一咬一包蜜。
{12}看是看不住的,鸟长翅膀、虫会躲藏,望嘴的孩子炯舍不得下手,杏子成熟时也就仅剩树头上的百十来颗了。
{13}儿子吃杏不能吃独食,左邻右舍炯是要送的。
{14}炯四十岁时,父亲去世了。父亲去世正是二月杏花开,二芬自作主张砍了根杏枝支在父亲的坟边。炯心疼,能结好多杏,杏能卖上价,换个针头线脑。
{15}杏枝依着炯父亲的坟还在开花,有模有样地开,开得依依不舍。
{16}六十岁的炯身体健康,吃两碗干饭下地,地听炯话,禾苗茁壮,庄稼长得好。
{17}杏花仍是猛猛地开,杏不开谎花,枝枝不落空。话是说给乡邻听的,又是说给大地、天空和周边的楝、榆、槐们听的。
{18}有人吃杏,有人揣了一捧杏走,有人跳起来摘杏,免不了说:谢谢炯爷,谢谢啦!炯成了炯爷,日脚走得快。
{19}炯爷笑,眉梢笑,笑着说:谢杏哦!
{20}七十岁的炯爷在杏花开起时,就搬把椅子坐在杏树下,杏花飘香,杏花凋落,不说谎的杏花换成了小小的青果,青果变黄,黄了的杏喷出香甜的滋味……炯爷认认真真地坐着,看不远处的菜、麦一浪浪的黄。
{21}杏子开始掉落了,一颗、两颗、三颗……数不过来了,一地的杏,连白头翁、乌鸫、麻雀、铜嘴这些鸟儿也不稀罕多啄上几口。
{22}儿孙们呢?炯爷站起身,向远处望,远处由小路联着,可小路上空荡荡的。
{23}落地的杏捡了一筐,炯爷拾了颗擦干净,咬一口,甜进了心里,却又少了味。炯爷摇了摇头,味这东西,可不是甜是最好的。
{24}八十五岁的炯爷真老了,把杏树当长在大地上的拐杖了,扶着才能站直了身子。
{25}杏花开不开,杏子有没有,炯爷都爱倚在杏树上。炯爷糊凃了,算不清一笔账,和杏树谁的岁数大?问老伴,老伴一口答了,杏树小些,七岁栽树,杏树是苗,最多两三岁,炯爷要比杏树大上四五岁。
{26}炯爷点点头认可了。
{27}杏树有阴凉,炯爷和炯奶跟着阴凉走,走上一圈一天就过去了,走过花开,一年就过去了。
{28}炯爷常想和杏树说说话,可说什么呢?炯爷一直没想好。感恩的话?诉诉一辈子怎么过来的话?感恩的话不用说了,吃杏说甜,也就说过了。一辈子怎么过的话也不用说,杏长在家门口,早看眼里了。
{29}炯爷八十六岁时,杏花在秋天又开了一遍,不多,稀稀疏疏的,反季节花呢。炯爷拣了枝鸟踩折的花枝,戴在了老伴的头上。老伴埋进黄土了,杏花是插在坟头上的。
{30}炯爷更想和杏树说说话了,说什么呢?杏树八十多了,还年轻,开花是景,不开花也是景。
(选自《小小说月刊·校园版》2022年12月,有删改)
1.重复是小说常用的叙事策略。请品读小说中运用重复手法的部分,参考示例,再写两例。
示例:炯十岁时总会仰头看杏;炯的儿子也在杏树下仰头看青杏。
2.在分析本文叙述结构时,有同学对“年龄时间的顺序”不太理解,请你向他简要说明。
同学甲:用小说按照如此多的年龄为序来写,显得啰唆、单调。
你认为:小说以年龄为序,从炯的7岁写到86岁,从结构思路上看,显得清晰分明,自然流畅;从内容上看,(1) ;从节奏上看,(2) 。
3.杏树陪伴炯一生,可他一直没对杏树说些什么。请你结合小说内容,猜猜,炯会向杏树诉说些什么?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 为 贵
◎薛培政
①天刚麻麻亮,镇子就被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唤醒了。
②白铁师傅梁大全站在店铺门前,端着那把油腻腻的紫砂茶壶,就着壶嘴,边咂边看街上的景儿,不时地跟路人打着招呼。
③他身后的铺面陈设简单,锤子、钳子、剪刀、铁砧,几张白铁皮,一条兼做工作台的枣木板凳,一把竹躺椅,几把小板凳,就是工作间的全部家当了。
④老梁当了大半辈子白铁匠,干惯了活儿,闲不住,一天不动弹,浑身就不得劲儿。他一年四季开门最早,却半天碰不上一单生意,补锅修壶的人越来越少了。没开张,他也不沮丧。早晨醒来,脸不洗,先泡壶热茶,过足茶瘾,身上舒坦了,他再系上那条黑不溜秋的围裙,坐在铁砧前,叮叮当当地忙活开了;累了,往躺椅上一歪,打开戏匣子,爱听那越调《诸葛亮吊孝》选段:“想当年破曹兵大战赤壁……”随着唱腔進入戏中,他眯着眼,晃着脑袋,硕大而粗糙的巴掌在扶手上有节奏地拍打,一副惬意的样子。
⑤到半晌,杂货铺的老周、卖膏药的老陈,会雷打不动过来找他杀上两盘。正杀得不可开交之际,有顾主进店来:“梁师傅,这锅咋不经烧哩,才用两年,就漏水了,给补一补?”
⑥难得接下一单活儿,老梁忙把棋推给观棋的老周,接过锅端详一番,道:“别补了,换底儿吧,补了不耐用,过会儿来拿。”
⑦顾客同意,他便自顾自地忙活起来。圆锤、扒锤、铆锤、叨锤轮番使用,叮叮当当之间,锅就补好了。
⑧顾主取锅时问:“梁师傅,多少钱?”
⑨“看着给吧!”
⑩到他这儿的并不都是大方的顾主,遇上小气的主儿,撇个三五块钱,他也乐呵呵地接住。
{11}老周、老陈瞅见后,脸上不悦了:“咦,你咋恁好说话哩?忙活半天,俩小钱就给打发了?”
{12}“话不能那么说,人家能找上门,心里还装着咱不是?”他那副知足的语气,让老周、老陈听得面面相觑,不解地摇头道:“咦,看不出年轻时恁张狂的人,老来修炼成佛了!”
{13}说话间,外边吵吵嚷嚷开了,门前卖水果的小伙子与初来卖青菜的小伙子,为争摊位打得不可开交。被人拉开后,卖水果的把青菜扬得七零八落,卖青菜的一脚踢翻水果筐,俩人捏着拳头怒视对方,随时准备再干一架,周围摊贩吓得纷纷躲闪。
{14}老梁跛着一条腿往中间一站,劝道:“年轻人,比划两下就完事儿吧,谁没年轻张狂过!”
{15}“去去去,关你什么事,一边儿待着去!”卖青菜的小伙子显然吃了亏,上前要把他推开,反被他扒拉到一边去了。那小伙子惊愕地问:“你是谁啊?”
{16}“他是谁?东关白铁铺的梁‘大拳头’,不认识了,回家问问你爹去。”老周干笑两声开腔了。
{17}尘封已久的绰号,猛然被人提起,老梁像被揭了老底似的,脸腾地就红了。
{18}他从小没了父母,吃百家饭长大,小学上三年,就辍学混社会,落得天不怕地不怕。当白铁匠的舅舅怕他惹是生非,硬招他做了徒弟。三年学成出徒,开始自立门户。怎奈他性格倔强,脾气暴躁,三句话合不来就动拳,捞个“大拳头”的恶名,谁见了都躲着走,手艺都快荒废了。
{19}那年,舅妈领回个孤女,想给他撮合对象磨磨性子。俩人一见钟情,都板上钉钉、准备谈婚论嫁了,哪知姑娘一打听,道声:“俺可不跟他活阎王过日子——”吓跑得没了影儿。
{20}他孤身一人,独来独往,倒也逍遥自在,可架不住肚子饿,便耐住性子赶起集市。那天集市上奇冷,半晌就没见人儿,正愁午饭没着落,来个修壶的。他赶忙起身接过,边哈着热气暖手边修起壶来。
{21}壶修好了,那人问:“多少钱?”
{22}他说:“五毛!”
{23}“三毛中不?”
{24}“五毛,少一子儿都不行!”
{25}“就三毛,多一个子儿也不给!”偏偏那人也是个“犟驴”。
{26}他二话不说,拿起钳子“啪嚓”一声,就将补好的壶底揪了下来。那人攥住拳头就迎上来,俩人打得昏天黑地。谁料这次碰上了硬茬子,他被打得胳膊脱臼,腿也被踢折了。
{27}“哎呀妈,疼死我了——!”他捂住伤处龇牙咧嘴。
{28}舅舅边为他接骨疗伤,边劈头盖脸地训斥:“不疼你小子能长记性吗?平日里张牙舞爪,动不动就会抡拳头,一言不合就和人干架,不听说不听劝的。这倒好,让人教训教训,也好让你知道‘天外有天’——你这爱冲动的毛病不改,迟早是要吃大亏的!”从来吃不得亏、得理不饶人的他,这回长了记性,可腿却跛了。
{29}脾气变好了,生意也多起来。几年后,他就在镇上盘下这家店铺,还娶了媳妇,有了一个温馨的家。二十年后,他又给儿子置下一处房产。
{30}一晃就上了年纪。人老了,就觉得年轻张狂幼稚可笑,念念不忘“家和万兴,和气生财”。商户间有了矛盾,都愿找他说道。他也乐做“和事佬”:“吵架真伤感情,不管是谁的错,能原谅就原谅。以和为贵,虽说受点儿小气,可换来生意上的顺畅,多划算哩!”
{31}多年过去,他落个好人缘。那年,县里表彰最美商户,他高票当选。邻里乡亲教育孩子也拿他做榜样,他却难为情起来:“年轻人难免张狂,关键要知错就改,改了就不能再犯。人这辈子,就像过独木桥,没有回头路可走啊!”
{32}那些犯错的年轻人听得频频点头,心想这跛脚师傅的脾性咋恁好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2期,有删改)
1.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咦,看不出年轻时恁张狂的人,老来修炼成佛了!
2.老梁有几个绰号,结合原文分别说出绰号背后代表的人物形象。
3.老梁的人生经历给了你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