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农业农村局
推进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信用体系建设,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资源环境安全大局。宜章县作为农业大县,高度重视农业投入品信用监管工作,采取“三三”举措,全面规范经营监管,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
一是全面核对部门底数。组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专班,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基础数据收集。综合运用农药管理、种子管理、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部门提供的审批备案和日常执法巡查掌握的监管数据,为经营主体摸底和定级提供基本依据。二是全面调动县乡力量。组织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充分调动乡镇参与积极性,抽调业务骨干到各乡镇进行指导督促,释疑解难。对全县登记在册的106家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详查,全面完成未登记备案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整改任务。三是全面发动宣传攻势。开展《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宣传系列活动,发放《诚信倡议书》300余份,开展现场普法和信用教育宣传活动30余场,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相关人员200余人次,悬挂宣传标语22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一是严格分级评审。严格按照“湖南省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评级评分表”对经营主体信用情况进行评分及分级评审,通过乡镇初评、业务再评、综合审核形成县级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截至2023年6月,全县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五类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共评定出信用等级A级3家、B级87家、C级13家、D级3家。二是严格分类管理。针对生产经营主体点多、面广、分散,县级监管难以覆盖的现状,实行分级管理,A级主体一年一检,B级主体一年两检,C级和D级主要由乡镇重点巡查、监管,严格依法升级或取消其经营资格。三是严格依法整肃。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规经营农业投入品、非法添加禁用物质、无证经营等行为。对没有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的村庄经营店,责令其停止经营,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督促其办证。
一是健全信用披露机制。按照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依法披露经营主体违法失信等信息。严格执行《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办法》,依法公开、公告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及时函告市场监管部门。二是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对诚信守法的经营主体实行项目优先、政策倾斜、审批优先、评先评优等奖励激励措施。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讲诚信的名优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并为其做好保驾护航服务。三是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把信用状况作为各类准入门槛的基本内容,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健全部门间联合惩戒机制,充分运用信用评级成果,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不断强化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诚信经营的行动自觉。对失信经营主体实行重点监管,扩大产品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对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失信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并向社会公开曝光,形成良好的信用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