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控

2023-12-20 08:22:44王伟徐莉萍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口疮脓疱患处

王伟,徐莉萍

(光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100)

羊口疮属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病毒,因此该病也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临床上,患病羊的少毛部位,如:母羊乳房、鼻腔、舌部、嘴唇等,会产生一些水疱或脓疱,进而逐渐溃疡、结痂,若隔离诊治不及时,极易造成全群感染患病,所以饲养人员应当密切观察羊只情况,及早诊治患羊口疮的羊,防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双桥区养殖户张某家饲养山羊共50 余只,2021 年5 月下旬,先有2 只羔羊出现病态,主要表现为采食困难,流涎、嘴唇肿胀、口腔溃烂等症状,随后同群中有多只羊出现同样症状,养殖户自行用药治疗无效,随即前来求诊。

2 临床症状

一般从临床症状来看,患羊口疮病的羊会出现体温升高,浆液从鼻腔内流出,因身体不适导致运动减少,经常躺在厩舍墙角,且常常伴有咳嗽,而且在被赶时咳嗽症状更加明显。以上症状出现2~3 d 后,咳嗽进一步加重,鼻腔内流出深红色或暗红色鼻液,干燥后形成污垢。病羊在被按压胸部时,其反应更加敏感和痛苦。听诊肺部有喘鸣和支气管呼吸性啰音。此外,羊群内大多数羊只出现口腔结痂、口腔糜烂、被毛粗乱、精神萎靡等症状,部分羊只出现头颈部伸直,身体后拱症状。

在本病例中,病羊的口角、上唇部位首先出现了许多散在的小红斑,且病羊伴随流涎症状。个别患病羊的红斑有逐渐变成丘疹性结节的迹象,随后形成水疱或脓疱甚至溃烂,溃烂后变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结痂。口腔黏膜出现的水泡、脓疱和溃烂,导致病羊的饲喂、咀嚼和吞咽十分困难,进而影响病羊的正常饲喂。该患病羊群体温未见异常。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羊口疮病唇形。

3 病理变化

因羊口疮死亡的羊尸体解剖后,发现尸体非常的消瘦,嘴唇、舌头、口腔、面部有大量黑色的结痂,口腔中形成水疱和溃疡面,有的已经糜烂,面部皮下出现大大小小的出血斑点,气管充血,同时伴有环状出血表现,肺脏肿胀充血,颜色发暗,心肌和心外膜均呈现出点状出血表现,小肠壁薄而透明,亦有轻度出血现象,其他脏器并未发现明显病变。

4 诊断要点

根据患病羊主要症状及尸体解剖变化,初步诊断该羊患羊口疮。但为防止误诊,决定进行实验室诊断。无菌取病羊患处水疱皮及水疱液,将病料制片,经磷钨酸钠负染后进行电镜检查,若发现有椭圆形、锥形、砖形等多种颗粒形状羊口疮病毒粒子,即可确诊。此外,动物接种试验在羊口疮实验室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病料制成乳剂接种至其他羊的口腔、嘴唇等少毛的部位,间隔12~24 h 后如果有明显的肿胀表现并长出水疱,即可确诊为羊口疮[1]。

需要注意的是,羊口疮的主要症状和羊口蹄疫、羊口疮以及溃疡性皮炎等疾病颇为相似,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误诊的现象,所以务必要做好鉴别诊断工作。首先,羊痘可发生于任何品种、性别、日龄的羊,患病羊全身起痘疹,同时伴有较为严重的全身反应,如:发烧等。其次,口蹄疫,可见病羊的口腔黏膜、蹄部等部位出现水疱和烂斑表现,同时体温升高,解剖尸体后可发现心脏呈虎斑心病变。最后,溃疡性皮炎,常见于1 岁以上的羊,可见病羊面部、蹄部、包皮、阴茎及阴门部位的皮肤上形成脓疱,脓疱周围组织坏死。

5 治疗方法

5.1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羊口疮,主要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去腐生肌为主,具体可用下述2 方治疗。

方1:“化腐生肌散”,取珍珠粉0.3 g,硇砂0.6 g,冰片0.9 g,明雄黄6 g,硼砂、没药、乳香各9 g、炉甘石18 g,将上述中草药彻底烘干后,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均匀涂抹在病羊患处,每天换药1~2次,连用3~5 d。

方2:“消毒散加减”,取生甘草、香附、防风、前胡、皂角刺、连翘、元参各5 g,赤芍7.5 g,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0 g,蒲公英15 g,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后加水1 000 mL 煎熬成药液200 mL,服用20 mL/d,1 次/d,连服3~5 d。

5.2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羊口疮,重点在于清洗患部、消炎收敛,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轻症羊:将病羊患处结痂剥除,然后用淡盐水反复清洗患处,亦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在患处涂抹碘甘油或甲紫溶液,2 次/d,保持患处干净卫生,直至痊愈。

重症羊: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选用黄芪多糖等抗病毒药物与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合肌注,1 次/d 连用3 d 。为预防继发感染坏死杆菌、链球菌,可肌注青霉素160 万IU+链霉素100 万IU,早晚各1 次。为补充营养,可肌注VC 0.5 mL+VB20.02 mL 早晚各1 次,连用3 d。

6 治疗效果

该发病羊场中共计病羊15 只,其中1 中病重死亡,另有轻症10 只,重症4 只,进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轻症病羊:将病羊患处结痂剥除,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接着在患处涂抹碘甘油,2 次/d;西药治疗基础之上,辅以中草药“消毒散加减”治疗,每天服用1 次。综合治疗2 d,病羊口唇等部位的水疱逐渐消退,继续治疗2 d,病羊痊愈[2]。

重症病羊:用“化腐生肌散”涂抹至病羊患处,早中晚各1 次;然后选用黄芪多糖等抗病毒药物与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合肌注,1次/d 连用3 d ;肌注青霉素160 万IU+链霉素100 万IU,早晚各1次;肌注VC 0.5 mL+VB20.02 mL 早晚各1 次。综合治疗5 d,病羊痊愈。

7 预防措施

羊口疮常见于羔羊,这主要是因为羔羊抵抗力弱,免疫力低下,抗病毒能力差所造成的。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到位、气温骤降保暖不及时、粗硬饲料损伤口腔黏膜、忽视卫生清洁消毒工作,会进一步增加羊口疮的发病率。为有效杜绝羊口疮病的发生,应做好下述几项工作:

7.1 加强羔羊护理

羔羊出生后,应当让其及早吃上初乳,初乳中营养元素丰富,如:免疫球蛋白、白蛋白、镁盐等,能够加快排出胎粪,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若母羊无乳汁或泌乳量少,无法满足羔羊哺乳需求时,要及时进行人工喂养,优先选用纯牛奶、代乳粉等喂养,同时配合喂食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鱼肝油、钙磷添加剂、食盐、胡萝卜汁、小米粥等,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同时,要做好羔羊防寒保暖工作,降温时及时保暖,门窗加盖草帘,避免贼风侵入。要保持适量的运动,多晒太阳,提高抵抗力[3]。此外,羔羊15 日龄时,即可补喂优质牧草,20 日龄时即可调教吃料,后期逐步喂配合料。只有做好羔羊的护理工作,方可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力,进而降低羔羊口疮病的发病率。

7.2 重视免疫接种

羊口疮预防中,免疫接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羊口疮的发病率。养殖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疫苗免疫工作,及时为羊群接种疫苗,及早产生抗体,实现对羊口疮的有效预防。注射疫苗前,养殖务必要做好对疫苗质量的把控工作,防止使用一些劣质疫苗、过期疫苗。要规范免疫程序,保证免疫有效性。建议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接种1 次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大小羊均口腔黏膜内注射0.2 mL,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出现透明发亮小水泡,代表免疫接种有效。重点做好妊娠母羊的接种工作,产前4 周接种疫苗,羔羊可通过吸吮母乳的方式被动获得免疫抗体,进而降低羔羊口疮病的发病率。

7.3 保护皮肤黏膜

无论是羔羊,还是成年羊,饲养时均要做好皮肤及口腔黏膜的保护工作,防止病毒从损伤的黏膜和伤口处入侵诱发羊口疮。春夏季节是羊口疮的高发季节,此时养殖场户要提高预防意识,妥善管理饲草、饲料,尽可能不喂尖锐带刺的饲草,秸秆等饲料应剪短后再喂食,避免扎伤口腔黏膜。配制饲料时,应清理掉其中的尖锐异物,如:铁丝、铁钉等。要定期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食盐,避免羊出现异食癖损伤皮肤和黏膜,防止羊口疮病的发生[4]。

7.4 卫生清洁消毒

羊养殖时,要提高卫生清洁意识和消毒意识,为羊群营造良好的环境,预防羊口疮等疾病的发生。首先,要重点做好对粪便、污水、积水的清理工作,这些污染物中病原微生物含量众多,要及时处理,减少污染。定期更换舒适柔软的垫草,保证羊群躺卧舒适性。其次,要积极落实消毒工作,灵活选择应用各类消毒剂,将消毒剂均匀喷施在各个部位、用具上,防止有致病菌残留。如:4%氢氧化钠消毒适用于羊舍、运动场消毒;10%漂白粉溶液适用于地面、墙面消毒;10%石灰乳适用于圈舍、用具消毒;0.5%甲酚皂溶液适用于羊舍、排泄物消毒。要重点做好对羊口疮高发季节的消毒工作,夏季和疫病高发季建议消毒1~2 次/d。发生疫病后,建议消毒1 次/d,杜绝羊口疮的发生及流行。

8 结语

综上所述,羊口疮的屡屡发生,为广大养殖场户敲响了警钟,养殖人员务必要提高防控意识,在深入分析羊口疮流行特点、发病原因的基础之上,编制科学的防控方案和计划,确保羊群健康成长。若羊不慎患病,应当及早隔离诊断治疗,结合病羊病情编制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加快病羊痊愈速度。本文以一例实例探讨了羊口疮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推动养羊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口疮脓疱患处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羊口疮治疗方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6-26 00:46:36
治斑秃
妇女生活(2018年12期)2018-12-14 06:43:30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特别健康(2017年9期)2017-03-14 03:25:43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下肢溃疡
大家健康(2014年7期)2015-04-30 03:01:10
下肢溃疡
大家健康(2014年8期)2015-04-30 02:58:19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羊口疮的防治措施
一例山羊口疮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