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辉,高洪山,韩奇
(1.通辽市科尔沁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内蒙古通辽 028000;2.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通辽 028000;3.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 510620)
羊肉是一种优质的肉制品,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蛋白质丰富,味道鲜美。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羊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这也直接带动了羊养殖业发展。但是在羊养殖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羊体表出现钉伤、挫伤等伤口,极易继发感染破伤风梭菌,进而致使羊只感染破伤风病。而一旦羊只感染破伤风,不仅会出现身体颤抖、吞咽困难、肢体不协调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引发流产和死亡,而这势必会对羊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羊养殖业发展,在当前背景下对羊破伤风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羊破伤风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该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菌体呈大杆状,略弯曲或正直,两端钝圆,菌体表面长有鞭毛,可以自行移动。不论是在动物体内还是体外,破伤风梭菌均可生成芽孢,芽孢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附着于菌体末端。破伤风梭菌对外环境抵抗能力较差,但是在形成芽孢后抵抗能力会得到明显增强,在100 ℃的环境中1~3 h 才能将破伤风梭菌杀灭,在表层土壤中破伤风梭菌更是能够存活数年之久。即使是在高压、121 ℃的环境中,破伤风梭菌也需要半小时左右时间才能彻底失活。借助凝集试验可以将破伤风梭菌分为10 个血清型,其中第V 型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血清型,这种血清型的破伤风梭菌能够分泌溶血素和破伤风痉挛素,溶血素会对红细胞造成溶解,破伤风痉挛素会造成神经兴奋和肌肉痉挛[1]。
任何年龄、性别、用途的羊只均可感染羊破伤风病,但是羔羊及产后母羊易感性最强。母羊感染主要是因为助产不规范、生产环境消毒不到位所致。羊群感染主要是因为胃肠黏膜受损、羔羊断脐、个体外伤所致。破伤风梭菌会从伤口部位进入羊只体内,在羊只体内大量繁殖,进而导致羊群感染破伤风病。破伤风病散发性较强,除了会对羊群造成感染外,还会对鼠类、牛类、猪类乃至人类造成感染。但是如果动物体表不存在任何创口,则不会感染破伤风病。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环境普遍存在,但是当羊只体表存在手术伤、脐带伤、阉割伤、钉伤、刺伤等伤口时,就极易感染破伤风病。通常而言,那些出创面较小、深度较深、伤口内存在血液或异物的创口会更加有利于破伤风梭菌芽孢繁殖,进而会增大羊只破伤风病感染几率。除此之外,在舍饲养殖过程中,如果围栏存在各种捆绑铁丝、饲料中存在尖锐异物,也会导致羊群体表存在创口,进而感染破伤风病。
破伤风梭菌会从体表创口部位进入羊只体内,在羊只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代谢毒素,这些代谢毒素会从毛细血管侵入血液当中,进而随血液循环流经羊只身体各处,当代谢毒素流经神经系统时,会对神经传达机制造成抑制,导致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趣状态,进而会致使羊只出现痉挛或强直状态,如果羊只长期处于强直状态,会对循环器官造成损伤,与此同时也会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最终会导致患病羊出现死亡现象。
成年羊在感染破伤风病后,潜伏时间一般较长,初期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走动、饮水、反刍、采食均不会出现异常。但是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病羊会突然出现角弓反张、肌肉震颤、全身强直、饮水饮食量减少、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瘤胃臌气、反刍停止或消失等症状,最终病羊极易因全身中毒而出现死亡现象。
羔羊在感染破伤风病后,一般很快就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病羊面部肌肉痉挛震颤、无法正常开口、牙关紧闭、吮乳困难、眼缝变小、口角外牵、面容似苦笑。与此同时,羔羊断脐部位会存在明显的红肿现象,部分病羊断脐部位还会流出脓性分泌物。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羊还出现口吐白沫、角弓反张、瞬膜外露、肌肉僵直、剧烈腹痛、瘤胃臌气等症状。在临近死亡时,病羊体温会迅速升高,甚至升高到42 ℃以上。
根据患病羊有无外伤,结合临床症状,即可进行初步确诊。但是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兽医人员需要借助实验室诊断予以最终确诊,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从患病羊创口感染部位采集部分病料,在无菌环境中制成涂片,然后运用革兰氏染色剂进行染色,之后放置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观察到形似棒槌,有鞭毛、无荚膜、有芽孢的菌体,则可以最终确诊为羊破伤风病。
从患病羊创口感染部位采集部分病料,将病料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营养琼脂板上,然后将接种后的营养琼脂板放置在恒温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时间。如果发现营养琼脂板出现形似羽毛状、大小为1 mm,边缘疏松、中间密集的菌落,则可最终确诊为羊破风病[2]。
疫苗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增强羊群特异性免疫力,降低羊群破伤风病感染几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根据当地动物疫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羊破伤风抗毒素接种工作。接种主要在春秋两季集中开展。破伤风抗毒素的注射方式、注射剂量要根据羊群的年龄段、身体素质决定。妊娠母羊最好在分娩前接种,这样新生羔羊在出生后通过吸食母乳,即可获得母源抗体;体表存在创口的羊只需要对创口进行消毒、涂抹抗菌药物后,进行疫苗结合;需要阉割的羔羊,要尽量在阉割之前进行疫苗接种;处于患病、体弱状态的羊只需要在体质恢复后再进行疫苗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接种剂量,要根据羊只年龄阶段、体重大小确定,通常情况下要尽量控制在20 万~80 万IU。
为了降低羊群感染破伤风几率,养殖人员在开展断尾、断脐、分娩、阉割等手术操作,必须对操作过程予以规范。在手术之前,养殖人员要对羊只的生长状况予以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手术条件。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手术环境、手术器械予以消毒,以防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进而致使羊只继发感染破伤风病。
在羊养殖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羊破伤风病发生风险,养殖人员必须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加强引种管理。对于新引进的羊只,养殖人员要将其单独饲养一段时间,并为其适当投喂一些降低应激、预防疾病的药物,确保羊只体质健康后再与其他羊群混合饲养;②加强卫生清理。养殖人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清理程序,定期对羊舍予以清理,及时清除羊舍堆积的粪污污物,使羊舍始终处于干净卫生的状态。与此同时,要对放牧场所予以合理选择,严禁在树杈尖锐、石头较多、垃圾堆放、沼泽池塘等环境较差的地点放牧;③做好饮水、饲料投喂工作。要确保饮水、饲料卫生清洁,不存在较大异物,同时要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充分满足羊只营养需求;④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一旦养殖场内部发生疑似破伤风疫情,养殖人员要立即对病羊予以隔离,同时运用10%的漂白粉溶液对料槽、水槽、地面、过道等予以全面消毒[3]。
首先要对病羊进行体表检查,检查病羊的体表是否存在创口。如果存在创口,则要对创口的数量及深浅情况予以仔细观察,并根据观察情况妥善予以处理。如果创口较大,则要先对内层予以缝合,然后再对外层予以缝合,以此来使创口处于闭合状态;如果创口较深且小,则要将创口内的脓液排出,然后运用消毒试剂对创口予以消毒。但是不论是哪种创口,在处理时必须注意创口卫生,同时要对创面予以消炎处理。如果创口较大,还要对创口予以包裹,以此来保证创口不遭受感染。
对于早期患病羊只,在对其创口清理、扩创时可以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溶液予以冲洗、消毒。在冲洗、消毒完成后,可以在创口部位涂抹适量碘附,以此来起到杀菌作用。如果创口是由于常规手术原因所引发,则要对创口内的异物、坏死成分、分泌物予以彻底清理,然后注射青霉素注射液2.5 万~5 万IU/kg·bw,2 次/d,连用4~5 d 即可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对于发病后期已经出现全身肌肉震颤、全身强直的羊只,可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5 万~10 万IU 或4%乌洛托品注射液5~10 mL 缓解症状[4]。
综上所述,破伤风病不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且会对羊只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引种管理、手术管理等相关工作,以此来降低羊只破伤风病感染风险。而一旦羊只感染破伤风病,则要立即采取上述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病羊早日恢复健康,进而最大限度减少羊养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