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我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县域经济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是反映一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2021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培育行动,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国百强县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存在县域整体排名靠后、缺乏千亿大县、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等問题。为培育更多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四川可完善全国百强县培育政策,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强化县域开放合作。
县域经济在四川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百强县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四川省委重要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成为四川重要工作。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四川省共有183个区县,其中市辖区55个,县(县级市)128个,县域经济发展对治蜀兴川十分重要。近年来,四川省实施分类指导,坚持“一县一策”,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县(市、区)有125个,过500亿元的县(市、区)有28个,正加快形成以全国百强县为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为支撑的县域经济梯队发展格局。
1、实施分类指导
四川地形地貌多样,既有平原地区,也有广大的丘陵和山区,还有高原地区。各区域差异较大,定位不同,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要分类指导,特色化发展。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情况,四川将183个县(市、区)划分为城市主城区(数量33个,全省占比18.03%,主攻方向为突出城市功能建设优先,侧重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转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重点开发区县(数量57个,全省占比31.15%,主攻方向为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并重、集约化发展优先,侧重优势产业成群成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数量35个,全省占比19.13%,主攻方向为突出农业发展优先,侧重农业空间规模质量和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数量58个,全省占比31.69%,主攻方向为突出生态保护优先,侧重生态空间规模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4种类型。四大类别县按照“统一指标、分类赋权”的原则,进行分类考核,并设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3个奖项,每年评选31个县进行表扬。
2、坚持精准施策
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打造县域经济发展龙头,四川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争创全国百强县的政策措施,根据“一县一策”的原则,给予财政金融、用地保障等方面政策支持。以2023年四川全国百强县宣汉县和江油市为例,2021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达州市宣汉县创建百强县的培育政策措施》,明确从省级层面给予主导产业培育、功能平台建设等政策支持;2021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绵阳市江油市创建百强县的培育政策措施》,明确从省级层面支持江油市争创全国百强县。
四川跻身全国百强县情况
2021以来,四川省加大全国百强县培育工作力度,出台了相关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各地纷纷争创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国百强县数量取得新的突破,位居西部第1。
1、全国百强县总体情况
中国有1866个县和县级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2023年7月,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1)百强县发展呈现三种模式
一是“狼群模式”。以江苏、浙江为代表,县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竞逐。例如,江苏的昆山和江阴等在争雄中引领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二是“雁行模式”。以福建、山东、湖北、四川、湖南为代表,几大“头雁”带动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例如,福建的晋江、南安、惠安、福清等推动全域实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三是“狮王模式”。以贵州、山西、江西、河北、云南为代表,打造全省(市、区)的标兵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云南的安宁市引领楚雄市、大理市、弥勒市、宣威市等县域经济发展。
(2)千亿县增长势头强劲
2022年,全国千亿县总数为54个,实现GDP8.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7.1%。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增了伊金霍洛旗、瓦房店市、东台市、高邮市、仙桃市、沛县、闽侯县、邹城市、仪征市、寿光市10个千亿县。从头部县来看,江苏和浙江两省依然保持领先,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榜上有名。其中,昆山市实现GDP5006.7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县首位。
(3)东部百强县仍然占据上风
2023年全国百强县中,东部地区上榜县的数量为65个,中部地区为20个,西部地区为14个,东北地区为1个。其中,江苏省占据了23个席位,浙江省占据了16个席位,山东省占据了13个席位,为全国百强县中数量最多的3个省份。在排名前10的县(市)中,江苏省包揽了前4名,第6名和第9名也属于江苏省。
2、四川全国百强县情况
2023年,四川共有7县(市)上榜全国百强县,比2022年增加了3家,上榜数量创历史新高,成为近三年全国新增百强县最多省份,且连续上榜排名有所进步,整体呈现“雁行”跃升态势。这7家全国百强县排名位次较为集中,其中西昌市是连续三年上榜,且比去年排名提升了7位,位列全国百强县第85位,在四川居于首位;简阳市也是连续三年入围,且排名较去年上升了6位,位列全国百强县第87位,居于四川省第2名。
四川百强县培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四川省各县(市)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积极争创全国百强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县域整体排名靠后
2023年,虽然四川省有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但排名都分布在80-100之间,与沿海东部地区差别较大。从西部地区来看,陕西省神木市排名第32名,比四川排名最靠前的第85名西昌市要领先53位。与头部县域经济相比,四川的全国百强县经济规模差距还很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百强县第1名昆山市的GDP为5006.7亿元,四川百强县最后一名金堂县的GDP为602.9亿元,前者是后者的8.3倍。
2、缺乏千亿大县
2023年,全国共有54个百强县进入“千亿俱乐部”。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省千亿县数量领先,分别占有21个席位、9个席位、6个席位和5个席位。从东部地区来看,2022年江苏省昆山市完成GDP5006.7亿元,为全国千亿县首位。从中部地区来看,2022年湖南省长沙县实现GDP2114.42亿元,为中部千亿县首位。从东北地区来看,2022年瓦房店市实现GDP1091亿元,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县域。从西部地区来看,2022年陕西省神木市实现GDP2231.47亿元,贵州省仁怀市实现GDP1706.70億元,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实现GDP1300.07亿元,伊金霍洛旗实现GDP1219.2亿元。而作为全国县域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川没有一个千亿县。
3、四川县域经济内部发展极不平衡
虽然四川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但从四川县域经济内部来看,各县域之间相差较大。2022年,四川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7万亿元。从183个区县GDP分布来看,有11个市辖区超千亿元,有17个区县在500-900亿元之间,有19个区县在400-500亿元之间,12个区县在300-400亿元之间,35个区县在200-300亿元之间,58个区县不到100亿元。其中,33个区县不足50亿元,10个县在20亿元以下。以头部县西昌市和尾部县得荣县为例,2022年西昌市GDP为672.1亿元,得荣县GDP为11.18亿元,前者是后者的60.12倍。四川省发展县域经济,不光要增加头部县域的数量,形成带动作用,区域经济靠后的区县也要加快发展,利用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迎头赶上。
重点培育县(市)分析
四川省有128个县(含县级市),数量居全国第1。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实施县域经济补短板工程,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一些新的县(市)有望冲刺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1、大竹县
大竹县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地带,是达州市融入重庆市的“桥头堡”,拥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糯米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等美誉。近年来,大竹县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配套重庆”发展理念,加快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积极培育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轻纺服饰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等特色农业产业,成功创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2022年,大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亿元。《大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冲刺800亿元。目前,大竹县正在加快追赶跨越,有望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2、广汉市
广汉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有着“川西明珠”的美称。202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广汉市为全国百强县培育县,明确支持广汉市争创全国百强县。2022年广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站上700亿元台阶,跻身全国百强县。2022年,广汉市全面融入成德同城化发展,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先进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壮大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加强三星堆保护利用,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2022年,广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5亿元。2023年以来,广汉市倾力做大县域经济体量,全面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3、威远县
威远县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是中国无花果之乡、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威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到2025年实现GDP600亿元。2023年威远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争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威远。近年来,威远县抢抓“双碳”机遇,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制造、新食品医药等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威远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6.31亿元。未来,威远县将加快建设“页岩气+”“钒钛+”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氢能百亿级产业集群,健全“甜味+”全产业链,争取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加快培育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对策建议
不断提升四川全国百强县排名位次,持续培育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推动四川全国百强县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梯队,形成引领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发展壮大四川县域经济。
1、完善全国百强县培育政策
强化培育对象政策支持,制定全国百强县创建方案,健全全国百强县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做好全国百强县“培育储备库”建设,明确培育区县发展目标和定位。加大全国百强县创建工作激励力度,完善省市县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四川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晋级升位,加快入围“千亿俱乐部”,填补四川县域经济“千亿县”空白。增加财政专项资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与重大项目倾斜,加强目标督促引导,切实推进四川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培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2、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各县因地制宜,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县域经济根基。着力打造县域百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县域千亿产业集群。强化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队伍。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扶持县域龙头企业。健全地方产业链条,夯实县域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发展能级平台,支持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擦亮县域农业“金字招牌”,打造“川字号”农业品牌。
3、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践行“两山”理念,赋能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高品质“天府度假乡村”。结合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提升乡村民宿的文化韵味。健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非遗特色村落。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平臺,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创新多元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乡村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全域推动乡村旅游,引导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4、强化县域开放合作
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加强各县域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区域协同,迈向全域发展。健全县域经济合作领导小组机构,加快县域经济联动发展;破除区域合作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强化合作意识,避免恶性竞争,形成差异化发展;加强产业协同,体现分工合作,防止同质化发展;利用优势互补,实现全省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药滟:《四川:重点抓好“四个突出”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发布,https://weibo.com/1905843503/My7KwlBLW。
[2]杜江茜:《四川县域经济如何发力?》,载《华西都市报》,2023-03-21。
[3]罗敏、刘佳钰:《四川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县城发展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载《四川农村日报》,2023-02-28。
[4]熊建中:《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及农产品主产区县情况》,四川县域经济网,http://www.ddxyjj.com/zhuanti_xiangxi.asp?i=9860。
[5]曾业:《四川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融入成渝配套重庆 抢先成势进位》,大竹县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dazhu.gov.cn/news-show-35908.html。
[6]李洋:《四川:将县域打造成城乡融合发展桥头堡》,载《四川经济日报》,2023-03-21。
[7]王代强:《四川7个县(市)上榜“2023赛迪百强县”,数量创历年新高 榜单内外看县域经济发展图景》,载《四川日报》,2023-08-14。
[8]廖睿灵:《二〇二三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发布——54个百强县进入“GDP千亿俱乐部”》,载《人民日报》,2023-08-08。
[9]安南:《四川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析》,载《四川省情》,2022(12)。
[10]喻春森:《推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和对策研究》,载《决策咨询》,2022(4)。
[11]张学良、周泽林、汤新云:《推动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载《财贸研究》,2023(6)。
[12]王乔、汪宇麒、吴宗福:《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载《当代财经》,2023(5)。
作者简介
吴建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金融和房地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