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波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农村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财务管理混乱、预算编制不科学、资金使用不合理等。为了提高农村小学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好公用经费,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就如何利用好公用经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农村学校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在许多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偏低。这导致学校无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无法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提供更好的教师培训和待遇,影响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二是资金来源单一。不少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的经费大多来自政府的拨款,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较为简陋,校内经费管理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经费使用不规范、不透明,甚至出现腐败现象。四是缺乏科学预算和规划。农村学校在经费使用中缺乏科学预算和规划,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严谨,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五是培训经费占比低。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占比相对较低。农村学校经费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推動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如何有效利用公用经费
首先,优化公用经费支出,不断优化支出项目结构。具体来说,可以逐渐增加“质量指向”的公用经费支出,如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等。学校应做好教师培训规划,并创新培养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或者组织教师开设小微课题,留足相关经费,并逐渐提高这些方面的项目支出额度与占比,提高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
其次,公用经费使用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点投入资金促进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如校园广播站、图书馆等。
最后,要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学校需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公用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透明公开。同时,也需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定期的审计和检查,以防止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学校要定期收集和分析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公用经费使用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农村学校要有效利用公用经费,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用经费真正用于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所以,农村学校合理分配公用经费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按照实际需要分配。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应该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进行分配,不应该出现某些方面过度分配而其他方面不足的情况。二是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公用经费应该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如教师培训、教学设备和教材更新等。三是注重公平和公正。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分配应该注重公平和公正。四是投入重点领域。学校要将公用经费投入到重点领域,如课程开发和校园设施等。五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发展课程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六是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追求卓越,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和措施,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经费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使公用经费落到实处,发挥公用经费最大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