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爱民
我更愿意将《悟味集》四十多万言的文字组成,看成是一个学人对自身精神形象的构绘。字里行间透散着对于人的精神思想意味、生命价值象味和日常生活况味的探寻。作者返身回望中国思想历史的脉络踪迹,是为了用来关照自己在当下的修行立身。在当下,一个人究竟通过什么、凭借依照的是什么,才能确立做人的依据。作者在文中放眼的,正是对自身生命风格的重新塑造。
岳少峰有过高校教学研究的专业经历与中国思想史的学术背景。尽管《悟味集》并非由单一的学术话语构成,涉猎的话题也不局限于学术范畴,但他对于世象生活,时事历史,思想文化,亲情友情的认知与看待,多少仍带有学人的眼光。重要的是:这部著作的内容体现出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当下性,使其具有经世致用的功能。求真致用的写作指向,贯穿于该书的始终。作者是从探源中国思想的历史写起的,从中来找寻个人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历史文化之于具体的个人,所产生的作用。因此,《悟味集》还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思想的“传灯录”。个人如何才能在自己的经历中接续民族思想文化的心灯,如何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带灯者”,该书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实践,可以用作有此想法的人们思想与行动时的参考。
《悟味集》对中国思想史的回溯梳理,撷取其中闪着光辉的粼羽,想必是出于对自身紧迫感的带动所形成的问题意识。在历史和当下复杂的情境交融构成的背景下,面对那些古老的思想仍然具有的永恒价值,我们从中如何维系个人与文化共同体的共在。它们经由数千年时间路径的传递,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以怎样的方式重新来迎接它们,同它们融合,用来构造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生活的伦理和价值,这些便是《悟味集》所要寻找的个人与历史、与思想文化,与民族国家间举手投足的紧密联结。正是在这样——重合点、交汇点、联结点的汇合上,作者展开了自己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中的思考。如果《悟味集》不是针对着自己所意识到的切肤的问题而“悟”,那么它有可能只是为人提供了知识库存中的某些无关当下和物我的知识储备点,也就不具有它自身独特的价值意味。
《悟味集》之于当下的价值与启示作用,根植于作者试图通过文本,尽力跨越认知界限,打破思想壁垒,消除个人生存局限的清醒意识与理论自觉当中。作者在书中对于张载“横渠四为”所反映的天下家国情怀,可谓推崇备至,视为圭臬,这些对于一个读书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停留在简单认同和接受的层面上。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仅限于此仍是不够的。只是必要,未必充分。在当下复杂的知识视阈与流动互联的话语环境中,重回中国思想传统的菁华,固然有益于提升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问题在于新的语境下,面对历史与现实多重复杂关系的不断涌入,不仅人和时空都发生了变化,传统也与从前有所不同,如何将文化思想的价值,从观念引入到心脑深处,通过行动的转换,成为一种生活实践;如何破解外来与夲土思想资源紧张关系的张力所形成的遮蔽,既克服文化夲位主义的惰性和自设,又能摆脱西方价值预设在夲土之上问题性的缺乏,《悟味集》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自身的思考,将个人和围绕其中的具体事件,作为引入的“中介”,试图重塑中国思想在个人之上新的现实感。
作者将思考和观察的视野,始终放在了个人行动与文化思想的联结上。在历史上,诸多思想的影响,通过什么与个体的行动相互接通,在何种程度上,它们对个人的伦理与情感,构成了何种价值影响,产生了多大的作用,《悟味集》通过对历史的回溯、世象的省察、理论的思辨,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许多的样例,对于理解思想文化承传进程中的关键结点与重要时刻,提供了可参照的契机。
欲以对中华文化思想的弘扬,来构建作为个体的中国人精神思想的品格,既是对这一古老思想永恒价值的接续,又应当包含着它在新时空环境下的进阶,乃至与个人结合形成的新的生成,这些构成了民族复兴的思想文化基础。《悟味集》在其中的体悟,紧密结合着作者对于自己所处当下知识情境的认知与思想史的描述。就个人而言,即使身处于传统文化的内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也绝非意味着获得了自动进入的最佳位置。个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进入,决非是一个自动接受、轻而易举的自然过程。《悟味集》试着在自我实践的层面上,来思考体悟有可能存在的多重多种方式和路径,将思想资源向个人行动空间的引入方式,不仅局限于简单的照搬、拿来和传移,而是当作个人活在当下的生命实践来看待,以求在自我实践中,打破自身的局限与层次的界限,贯道多样的联结,达成生活与生命新生变化的实现。这些促成了《悟味集》的话语阐述,超出了写作的范畴。写作已不只是单纯的体悟与思辨,还展现出了作者个人自我的修行与实践。
《悟味集》本身呈现出的文化样态极具吸引力和丰富性。它的文本构成,不仅包含理论学术的形态,更蕴含了体悟式、思绪性和抒情审美的表达方式。作者能够抓住自己在瞬间里的所感、偶尔眼中的所现、以及日常生活场景的片断,从它们共存的缝隙弥散出的痕迹之网,找寻思考的基点。分析的视角,多聚焦于散落在其中的思想碎片中,让思想活化和生动地展现于其中,让自己能够立于变化的现场和前沿,获取精神情境的现实之感。《悟味集》有相当的文字篇幅用于梳理中华文化思想的历史脉络:穷究《易》之理义,明晰儒道异同的出之,包括對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等历史人物的“回味”,以及对于《诗经》与杜甫,陶渊明等诗家情怀的述论,不仅引据的材料充足,逻辑严谨,并且能有自己的新知我见,更能跨出文体、时空、古今和物我的樊篱,体现出为文的胸怀与视野的宏阔。
中国文化思想的智慧方法,在“术”的层面上,讲求“会通”。治学的功课,更包括:“立身、立德、立言”。“道”与“法”的境界中离不开人的肉身。做学问,也离不开做人。做人的支撑,不可少伦理的维度和生活的日常。写一手好文章,又满腹经纶,仍然还不够。学问和思想的难度和深度,还要看能否使言成法身,道成肉身。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智慧,注重将学问和道理从“天堂”引入到“人间”,并运用到具体个人的“修身”与自我塑造和实践之中。中国式“道”、“理”、“法”、“天”、“人”、“器”,“阴”、“阳”等思维架构系统的构成,都是以个人为支撑,以个人作为起点和终点的,最终都要归结到日常生活当中,都要归结到做人上。《悟味集》在这一点上,与传统、与个人和当下,实现了连通。
《悟味集》对思想史的所论所识,不属于仅留于纸面和口头的高台讲章,而是在以此为纲目展开的个人修行中所获的体悟。解决问题,才是该书写作的灵感来源,也是动力。求知求真,是摆在个人面前的一条解放之路:既面向历史与现实,也指向自己个人,从中不断解决问题、解脱局限束缚,解放自身。或许对作者而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彻底的和平感觉,实现真实的自我;只有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带来心底的坦白,抵御欲望和功利的过分缠绕,克服生活中感到的“痛”。
每个人的生活都处在不同的境遇和时空点位上,每个人各自的人生、学识、经历,兴趣,也不尽相同。《悟味集》呈现的人生之味,也只是作者个人的体悟,拿出来是供人分享的,并非要人全盘认同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