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煜,郭伟,刘通,周兴汶
(1.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北京,100854;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3.苏州大学,苏州,215000)
柔性电子器件已广泛应用于传感[1]、医疗[2]和航空航天[3]等领域,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小型化,散热也逐渐成为一项挑战[4-7],电子元件良好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其速度、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8-9],通常情况下,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呈正相关.纳米铜/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因其电导率高、柔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电子设备等领域.激光直写技术可以同时实现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连接[10-12],从而简化工艺,同时由于制备过程中激光输入能量较低,可以选取低熔点的聚合物如PC[13]和PI[14]等作为基板,以此来制备柔性电子元件.
Kwon 等人[15]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PET 透明基底上制造了导电铜结构,并提出在醋酸处理的环境下进行烧结,可以增强其导电性和机械稳定性.廖嘉宁等人[16]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在预涂覆铜离子涂层的柔性基体上通过激光还原,得到纳米铜颗粒并原位连接形成导电结构,成功制得了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铜微电极,方阻可达2.74 Ω/sq.然而,纳米铜在空气中容易氧化,这会降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在纳米铜中掺杂其它元素制备铜基复合材料,可以提高抗氧化性能.Yao 等人[14]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在PI 上制备出Cu-C 复合薄膜,形成的Cu-C 核壳结构能够防止表面铜氧化,提高复合膜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并对Cu-C/PI 复合薄膜的热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热导率为2.25 W/(m·K).除了C 元素外,在铜中掺杂银可以改变点缺陷的浓度,从而控制Cu 离子的迁移并减少与氧气的接触[17],提高铜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银的掺杂扩展了铜的其它性能,如表面增强拉曼性能等;Moram 等人[18]先利用飞秒激光的烧蚀作用,将块体Cu-Ag 材料分解为铜纳米颗粒溶液和银纳米颗粒溶液,然后又在飞秒激光的辐照下合成Cu-Ag 纳米合金,并研究了其表面增强拉曼性能;Yao 等人[19]采用连续激光直写技术在玻璃上制备出Cu-CuxO 薄膜,再浸泡于银纳米线溶液中,干燥后得到Cu-CuxO/Ag 复合薄膜,研究了表面增强拉曼性能;Navas 等人[20]同样利用激光烧蚀法制备出Cu-Ag 核壳结构材料,研究了这种核壳结构的局部等离激元效应.目前的研究多针对Cu-Ag 结构的电性能、抗氧化性、表面增强拉曼性能等,对于导热性和热稳定性研究较少.
文中以聚酰亚胺(PI)作为基底,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Cu-Ag 复合薄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Cu-Ag 连接机理;对比了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的Cu 薄膜、Cu-Ag 薄膜在不同温度(25,80 和150 ℃)下7 天内电阻的变化,研究了两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测试了Cu/PI和Cu-Ag/PI 复合薄膜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比较PI,Cu/PI 和Cu-Ag/PI 复合薄膜的传热性能.
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Cu 薄膜.①将5 mol/L Cu(NO3)2和0.25 g/mL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以1∶1 体积分数混合成前驱体溶液,其中PVP 作为还原剂;② 采用迈耶棒涂法,将200 μL 前驱体溶液涂覆在用O2-等离子预处理后的25 mm ×50 mm 聚酰亚胺上,然后在50~ 60 ℃下干燥约10~ 15 min 以形成均匀的固体薄膜;③进行激光直写,采用连续波二极管激光器(BWT Beijing Ltd,808 nm),光斑直径约600 μm,激光功率1.4 W,蛇形扫描路径,扫描速度10 mm/s;④用去离子水洗涤薄膜以除去未反应的溶液,在空气中干燥以获得铜导电薄膜,所有试剂均购自上海阿拉丁工业公司,均为分析级.
采用多元醇法合成银纳米线(Ag NWs).①将0.66 g PVP,40 mL 乙二醇和0.025 g AgCl 混合溶液在油浴中剧烈搅拌加热至175 ℃,搅拌10 min~0.5 h,直至溶液变成珠光色;②取出混合溶液并冷却至室温,以转速2 000 r/min、持续时间30 min,离心4 次,得到Ag NWs.
采用激光直写方式制备Cu-Ag 纳米复合薄膜(图1).①采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Cu 薄膜;②将200 μL 制备的Ag NWs 溶液涂覆在铜薄膜上,并在50 ℃下干燥约10 min;③采用蛇形路径进行激光直写,激光功率约为1.2 W;④用去离子水洗涤薄膜以除去未反应的溶液,在空气中干燥,得到Cu-Ag 导电薄膜.
图1 激光直写制备 Cu-Ag 薄膜过程示意图Fig.1 Process of fabricating composite thin films by laser direct writing
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仪(XRD,Bruker D8 Advance,Gemany)对所制备铜基复合薄膜的物相成分进行表征,测试采用铜靶,扫描速度为8 °/min,扫描范围为10°~ 90°.基于XRD 图谱的Jade 6.5v对成分进行了半定量分析,采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K-Alpha,ULVAC-PHI-5000 VPIII,Japan)表征铜基复合薄膜各元素价态,测试采用Al 靶,所有XPS 谱图均采用C 1s 峰(284.8 eV)校准,采用光学显微镜(OM,Carl Zeiss (Axio Scope.A1),Germany)、扫描电子显微镜(SEM,Merlin Compact,Germany)及附带能谱分析仪(EDS,Be4-U92)对直写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JEOL 2100,Japan)对所得结构的纳观特征进行表征.
所有电性能评估均使用Keithley 2400 万源表进行,热扩散系数由激光热导率仪(LFA 457,Netzsch.Ltd,Gemany)测量,比热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通过烘箱调节环境温度,评价热稳定性,采用红外热成像仪(varioCAM HD,infra TEC,Germany,±1.5%)对制得的铜基/聚合物复合薄膜在散热应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进行采集,采用激光导热仪(LFA 457,Netzsch.Ltd,Germany)测量直写结构的热扩散系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复合薄膜的比热容,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计算式为
式中:λ为热导率,单位为W/(m·K);ρ为密度,单位为g/m3;D为热扩散系数,单位为m2/s;C为比热容,单位为J/(g·K).
制备的Cu 薄膜和Cu-Ag 薄膜如图2 所示.图2c 为典型Cu-Ag 薄膜光镜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条纹结构,这是因为激光呈高斯分布,导致辐照在前驱体薄膜上的激光能量分布不同,同时激光光斑重叠区域能量累积,使得重叠区域的烧结度较高,典型制备薄膜的厚度为~ 65 μm(范围为60~ 70 μm).
图2 Cu 和Cu-Ag 薄膜数码照片以及Cu-Ag 薄膜光镜形貌Fig.2 Images of Cu and Cu-Ag thin films,and OM images of Cu-Ag thin films.(a) image of Cu thin film;(b) image of Cu-Ag thin film;(c) OM images of Cu-Ag thin film
图3 为复合薄膜的XRD 图谱和XPS 图.图3a 比较了Cu 和Cu-Ag 薄膜的XRD 光谱,在Cu 薄膜的XRD 光谱中,衍射角2θ为43.4°,50.6°和74.3°处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Cu 的(111),(200)和(220)晶面(PDF#85-1326),衍射角2θ为36.5°处的衍射峰对应Cu2O 的(111)晶面(PDF#99-0041).Cu2O 的出现是因为在制备过程中Cu 被氧化;在Cu-Ag 薄膜的XRD 图谱中,衍射角2θ为38.1°处的衍射峰对应于Ag 的(111)晶面(PDF#=89-3722),基于相对峰强度的成分半定量分析表明Ag 的重量很小.图3b 列出了Cu-Ag 的XPS 光谱,在Cu 2p3/2图谱中所观察到的主峰位于932.03 eV,对应于Cu 和Cu2O[21](二者峰位置重合),证实结构中Cu 及Cu2O 为主要成分,此外图谱中933.8 eV 处所观察到Cu2+峰表明存在少量二价铜物质,可能是未完全还原的铜离子前驱体残留所致[22].在Ag 3d 光谱中,367.9 和373.9 eV 处的结合能峰对应于Ag[23].在O 1s 光谱中,530.03 和531.3 eV 处的峰值分别对应于Cu2O[22]和C=O[24],533.2 eV 处的峰值属于C—O 键[22].
图3 复合薄膜的XRD 图谱和XPS 图Fig.3 XRD spectra and XPS spectra of different composite thin films.(a) XRD spectra of Cu and Cu-Ag thin films;(b) Cu 2p3/2 spectra;(c) Ag 3d spectra;(d) O 1s spectra
图4 为Cu 和Cu-Ag 薄膜的SEM 形貌.可以看到,通过激光直写技术制备的薄膜呈现多孔结构,在铜球表面观察到的一层透明薄膜可能是碳或不完全分解的聚合物(图4b);图4c 是Cu-Ag 纳米复合材料的SEM 图像,结果表明Ag NWs 均匀地涂覆在Cu 薄膜上,在激光照射下,Ag NWs 发生断裂,并与铜纳米颗粒烧结;Cu 和Ag 的EDS 图(图5)显示复合薄膜的主要成分是Cu,并且Ag NWs 均匀分布在复合薄膜中.
图4 Cu 薄膜和Cu-Ag 薄膜的SEM 形貌Fig.4 SEM images of Cu and Cu-Ag thin films.(a) SEM images of Cu thin films;(b) SEM image of lasal microstructure about Cu thin films; (c) SEM images of Cu-Ag thin films
图5 Cu-Ag 薄膜的EDS 图谱Fig.5 EDS mapping images of Cu-Ag thin films
图6 是Cu-Ag 复合薄膜的HRTEM 图片.从图6a 中可以看出,复合薄膜中同时存有Cu 和Cu2O.晶格间距为0.302 nm 对应于Cu2O 的(110)面,0.208 nm 的晶格间距对应Cu 的(111)面,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明显的烧结颈,说明激光不仅起到还原铜纳米颗粒的作用,且将进一步原位连接铜纳米颗粒.图6b 是典型的Ag NWs 结构,可以看到纳米线周围覆盖有一层透明薄膜,可能是未完全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放大,有机物壳的厚度约为几十纳米(图6c);图6d 是典型的Cu-Ag 连接结构,晶格间距0.239 nm 对应Ag 的(111)面,0.248 nm 对应Cu2O 的(111)面,从图中可以看到有明显的Cu-Ag 连接界面,说明Ag NWs 和还原出的铜颗粒在二次激光辐照下发生连接.图6b 和图6d 说明在激光辐照下,前驱体溶液中的Cu2+先被还原成铜颗粒,与此同时,Ag NWs 外有机物壳开始分解.随着激光热作用的继续,Ag NWs 暴露出来的部分和铜颗粒表面发生熔化,进而烧结连接,此外除了连接界面外,Ag NWs 和Cu 之间部分还存在有机物层,表明有机物未被完全分解.
图6 Cu-Ag 复合薄膜的TEM 图Fig.6 TEM images of Cu-Ag composite thin films: (a)interface of Cu-Cu; (b) typical single Ag nanowire;(c) TEM images of typical single Ag nanowire;(d) interface of Cu-Ag
采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的Cu 薄膜和Cu-Ag 薄膜的方阻分别为0.42 和0.62 Ω/sq.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R/R0(R0是原始电阻,R是测量的电阻)研究两种结构的抗氧化能力.图7 为Cu/PI 和Cu-Ag/PI 复合薄膜的导热特性,图7a 绘制了Cu 薄膜和Cu-Ag 薄膜在25(室温),80 和150 ℃下R/R0随时间的变化.在室温下,Cu 膜的电阻在一周内几乎恒定,当温度升高到80 ℃时,由于氧化反应,1 天后电阻急剧增加,为原来的3 倍;之后电阻增加速度变慢,7 天后,电阻变为原始值的7.4 倍;150 ℃时,电阻变化与在80 ℃类似,7 天后为原始值的13 倍,然而对于Cu-Ag 薄膜,电阻变化曲线相对平缓,在80 ℃时,7 天后的电阻值仅为原始值的2 倍左右,150 ℃时为7 倍左右.Cu-Ag 柔性薄膜这种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得其在120 ℃下的柔性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5].
图7 Cu/PI 和Cu-Ag/PI 复合薄膜的导热特性Fig.7 Thermal properties of Cu /PI and Cu-Ag/PI composite thin films. (a) relative resistance changes of Cu and Cu-Ag composite fil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 therm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different materials;(c) thermal images of ceramic heater on Cu-based/PI composite films
为了研究激光直写制备的柔性铜基薄膜在微电子散热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对热导率进行了测量,因为直写的Cu 和Cu-Ag 膜厚度太薄,所以对Cu/PI 和Cu-Ag/PI 复合薄膜进行热导率测量.利用激光闪射法测得两者的热扩散系数分别为1.41和1.66 mm2/s,利用式(1)计算得出热导率分别为1.82 和3.06 W/(m·K),计算结果表明Ag 的引入可以将热导率提高84%,这两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是纯PI 热导率的4~ 7 倍(PI 的热导率约为0.1~ 0.4 W/(m·K))[26-27],说明在PI 上激光直写Cu和Cu-Ag 薄膜都可以大幅提高PI 的导热性能,而且Cu-Ag 材料的导热性能更好.纯银的电导率为6.031 × 107S/m,热导率 429 W/(m· K),纯铜的电导率为5.714 × 107S/m,热导率为386.4 W/(m· K),所以Cu-Ag 复合结构的热导率要高于纯铜,因此在直写铜结构中引入银组分将提高其热导率,从而所得Cu-Ag/PI 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也要优于Cu/PI复合薄膜.
为了进一步表征Cu/PI 和Cu-Ag/PI 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做了如图7c 演示.将商用加热陶瓷片固定在复合薄膜中心位置上,周围用硅脂进行密封,尽量减少周围环境的散热.用直流电源给陶瓷片施加5 V 的电压,利用红外热成像相机采集陶瓷片表面温度的变化数值,并记录最终稳定温度.Cu/PI 薄膜上的陶瓷加热片最高温度为249 ℃,而Cu-Ag/PI 薄膜上的陶瓷加热片最高温度为239 ℃,进一步说明Cu-Ag/PI 薄膜的传热性能要优于Cu/PI 薄膜.
(1) 通过激光直写技术在PI 柔性基底上制备了导电Cu 和Cu-Ag 薄膜,Cu 薄膜和Cu-Ag 薄膜的方阻分别为0.42 Ω/sq 和0.62 Ω/sq.
(2) 与Cu 膜相比,Cu-Ag 薄膜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性.Cu-Ag/PI(3.06 W/(m·K))柔性复合薄膜的热导率要优于Cu/PI 薄膜(1.82 W/(m·K)),具有成为电子产品散热材料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