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燕
[摘 要] 在互联网+语言服务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和发展需求都发生了新变化,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积极拓展教学方式,提高外语教学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应对互联网+语言服务的挑战。
[关 键 词] 互联网+语言服务;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30-0025-0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校英语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影响并不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个人发展问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借助互联网+语言服务,改变传统英语教育理念和模式,促进和完善高校英语教师个人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陈旧
高校英语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影响下,在教学中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发展,其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往往也不够重视。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教育观念和理念。然而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1]。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未能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冲击。因此,从目前来看,高校英语教师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学生则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和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语言服务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也是高校英语教师个人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缺乏互联网+语言服务意识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由于高校英语教师对互联网+语言服务的认知和实践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互联网+语言服务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这就导致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互联网+语言服务意识,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语言服务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此外,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重语言知识传授、轻语言应用”现象。由于缺乏互联网+语言服务意识,一些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将互联网+语言服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高校英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和听力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同时还有些高校英语教师虽然认识到互联网+语言服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互联网+语言服务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此外,一些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例如,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地对教育的某些形式进行了所谓的改革,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活动。因此,要想实现高校英语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必须提高互联网+语言服务意识和能力。这对新时代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国际交流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日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从目前来看,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首先,教师缺乏创新意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3]。由于对英语教学探索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教师对互联网+时代给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并没有深入思考,因此缺乏改革的动力。其次,高校英语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英语教师还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最后,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带来的深刻影响认识不足。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摒弃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转变自身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积极开展互联网+语言服务研究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扎实语言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二、互联网+语言服务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语言服务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互联网+语言服务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更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频、教材、教学资料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互联网+语言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在线教学平台的提供,为英语教师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在线课堂、教学平台等,教师可以开展远程教学、实时互动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再次,互联网+语言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教学互动与反馈机制,使教师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调整[4]。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互联网+语言服务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例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各类在线工具和应用程序来设计创新的课程内容,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教学环境。此外,互联网+语言服务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开展跨国教学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拓宽教师的教学范围和提升影响力。总之,互联网+语言服务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促使其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创新和进步。互联网+语言服务的应用将使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积极和有声有色。
三、互联网+语言服务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策略
(一)提高自身的互联网+语言服务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互联网+语言服务是一种新的语言服务模式,这种新的语言服务模式需要高校英语教师具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首先要对互联网+语言服务有正确的认识。互联网+语言服务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服务业,其目的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高校英语教师应将互联网+语言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工具,利用互联网+语言服务来弥补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互联网+语言服务,了解互联网+语言服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教育中走出来,主动开展互联网+语言服务研究,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和网络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探索教學新模式
互联网+语言服务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两者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并逐渐被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采用。在互联网+语言服务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探索混合教学的新模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开展课堂教学。线上主要指的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线下则指的是利用线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高校英语教师以此为契机,完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科研,形成教学助科研、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5]。同时,这种混合式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资源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主动性。通过混合式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
(三)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应借助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高校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互联网+语言服务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教育、网络教研、网络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要对互联网+语言服务进行深入了解,加强互联网+语言服务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语言服务资源来开展网上教研活动;要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开展网络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四)积极开展网络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的基本能力,互联网+语言服务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积极开展网络科研活动。在互联网+语言服务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科研平台进行课题研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通过网络科研平台进行课题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科研能力。网络科研平台包括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线上主要是指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课题研究;线下主要是指通过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来进行课题研究。教师要想在互联网+语言服务视域下开展课题研究,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科研工具。在开展网络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工具来搜集资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展开数据分析等[6]。在开展网络科研活动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如可以选择语言服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可以帮助自己掌握语言服务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语言服务。在开展网络科研活动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应注重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通过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帮助自己了解语言服务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五)掌握互联网+语言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互联网+语言服务是在互联网技术下,利用互联网平台与英语学习者进行互动,从而提供英语学习辅助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语言服务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需求。互联网+语言服务的发展给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1.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互联网+语言服务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了解国际上最新的英语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多样化的语言服务工具,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和服务,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学习效率。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将互联网平台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互联网+语言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只能利用线下课堂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互联网+语言服务则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指导和服务。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六)创新教学方法和资源开发
互联网+语言服务的发展使高校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英语课堂上使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其次,高校英语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线下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发布课前预习、课后测试等任务,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预习和巩固,这样既减轻了课堂的教学任务,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次,高校英语教师还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在互联网+语言服务的环境中,网络成为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必备工具。教师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通过运用这些新方法,教师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互联网+语言服务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开发适合自己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制作教学视频、在线测验、互动课件等,使教学更加生动、精准。最后,在互联网+语言服务的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从而开展跨学科的教学。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七)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反馈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更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个性化需求。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互联网+语言服务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语言服务。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等。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只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求。而互联网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互联网+语言服务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组,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需求进行分组[7]。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互助和分享学习成果等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语言服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比如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在线作业、自测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并及时获得系统生成的反馈结果和建议。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互联网+语言服务模式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环境中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平台或软件来进行学习。比如,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可以选择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资料查询;在宿舍休息时可以选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线上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平台和软件来学习英语。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和合作。互联网技术使教师之间可以进行跨地域、跨学校的交流和合作,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高校英语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互联网+语言服务研究。更重要的是提高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同时,高校英语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增强师生互动交流。在互联网+语言服务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珊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媒介素养发展途径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4):167-168.
[2]李玲.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策略[J].吉林農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29(5):77-79.
[3]薛美薇.“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59-60,118.
[4]纪全艳.“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9(22):142-143.
[5]赖宁艺.“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9(19):156-158.
[6]安坤伟.“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研究[J].海外英语,2019(14):137-138.
[7]王晓杰,王增民.“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2018(2):96-97.